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

孫中山發動和領導的護法戰爭,主要是圍繞著維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核心問題展開的。在孫中山看來,《臨時約法》是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據,區別於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特徵,「擁護約法,即所以擁護民國」4,對約法的態度即是對中華民國的態度。因此,自從袁世凱篡權以後,孫中山一直為維護它的尊嚴和地位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在護國戰爭之後,孫中山又倡導護法,這對抵制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粉碎一切復辟帝制的陰謀,起到了一定作用。這一鬥爭口號,在現在看來無疑是十分軟弱無力的,但在中國人民尚未找到新的思想武器的情況下,它仍然代表當時先進人們追求的方向,代表當時擁護民主、反對專制、謀求真共和的社會思潮,仍不失為一面革命的進步的旗幟。這場鬥爭最後雖然失敗了,但在中國近代史上,仍有其一定的進步意義。

二、護法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沒有堅強的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

觸及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務

討袁戰爭失敗後,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改組國民黨,發起組織中華革命黨,其目的在於改變國民黨派系林立、渙散無力的狀態。但因中華革命黨人數有限,力量微弱,其政治影響遠不如昔日的同盟會,也不如原來的國民黨。在護法戰爭中,中華革命黨雖然發動了一些武裝起義,但都旋興旋滅,影響不大。由於該黨既忽視宣傳和動員工農群眾,又無力組織和掌握軍隊,甚至連非常國會也不能左右1,其領導作用微乎其微。至於許多未加入中華革命黨的老同盟會員,雖有不少人繼續堅持資產階級革命活動,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背離孫中山,有的加入進步黨或西南軍閥的行列,有的成了擁兵自重的軍閥,有的充當軍閥的幕僚或打手,有的成為操縱國會的投機政客。他們為著個人和小集團的私利,反對和阻礙孫中山對護法戰爭的領導。事實表明,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已四分五裂,不可能重新集結成為一個新的領導核心,擔當起領導民主革命的重任。

此外,護法口號取義狹窄,沒有觸及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務。孫中山表示:「護法之唯一主張,在恢復舊國會,並使之完全行使職權」1。把恢復官僚政客麇集、早已聲名狼藉的舊國會,作為護法的唯一任務,既不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也不反對封建主義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這就不能不使護法這面旗幟黯然失色。它不能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激發工農大眾的革命熱情,當然也得不到強大而可靠的同盟軍的支持。孫中山等少數革命黨人在茫茫黑夜中孤軍奮戰,其最後失敗勢所難免。

(二)沒有建立起強大的革命武裝

孫中山雖然一貫重視武裝鬥爭,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他的思想始終停留在爭取會黨和利用舊軍隊的階段,不懂得用革命軍隊代替舊軍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始終沒有建立起為民主革命而戰鬥的堅強的革命武裝。

這次護法戰爭,孫中山把希望寄托在滇、桂軍閥身上,殊不知軍閥集團的本質特徵,就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支持下,實行封建割據,擴張個人權勢,什麼國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一概置之度外。依靠這樣的武裝集團去執行民主革命的任務,豈非南其轅而北其轍?通過這次戰爭的慘痛教訓,孫中山斥責南北軍閥乃是一丘之貉,無疑是認識上的一大進步。歷史再次證明,在中國,任何革命的階級或政黨,不建立自己的武裝,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設想的。

(三)缺乏集中統一的指揮和

協調一致的軍事行動

南方參加護法的軍隊共約十幾萬人,並不少於北洋軍的實際參戰兵力,如果能服從軍政府的統一指揮,按照統一的作戰計劃,集中兵力於主要戰場,互相協同配合,是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的。根據北軍先圖湘、再圖粵的作戰企圖,粵、桂護法軍如能與程潛所統湘軍密切協同,從正面反擊北軍,並在攻佔岳陽後,在湖北黎、石所部配合下,迅速攻鄂,滇黔軍方面,以部分兵力牽制劉存厚所統之川軍,以大部兵力出湘西側擊攻湘之北軍,或經湘西出鄂西,與黎、石所部一起東攻武漢,對北軍實行戰略夾擊,那麼整個戰場的形勢就將為之改觀。無奈,桂軍的作戰目的僅在控制湘省,滇軍的作戰目的意在攫取四川,根本不服從軍政府的領導和指揮,只顧各自的政治需要,在不同的戰場獨立決定戰守進退。結果,湖北的黎、石部因得不到援助而失敗,從而使北軍毫無後顧之憂地向湘南節節進逼,如果不是吳佩孚中途頓兵,粵省也將難保。滇黔軍雖然攻佔了四川,卻對於戰爭全局毫無裨益。

由於參戰南軍主張不同,各懷私圖,因而不僅缺乏戰略協同,而且也缺乏戰役協同。當北軍攻佔岳陽時,桂軍竟棄長沙而走;後湘、粵軍組織反擊,雖然取得了擊敗北軍左路軍的重大勝利,但因退駐衡陽的桂軍按兵不動,致使湘粵軍在反攻奏捷後,又被北軍中路抄襲後路,不得不退守桂邊,喪失了扭轉戰局的大好時機。

以上說明,即使是正義的戰爭,如果沒有明確一致的戰略目標,沒有集中統一的指揮和協調一致的作戰行動,要奪取戰爭的勝利也是困難的。

在護法戰爭中,南方軍政府固然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但北洋政府也未能實現其「武力統一」的圖謀。究其原因,除了戰爭的非正義性、發動內戰不得人心外,還由於北洋政府內部直皖軍閥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對護法政府的態度各異。戰爭之初,段祺瑞驅使直系軍隊打頭陣,本想一箭雙鵰,既實現其「武力統一」南方的計劃,又藉機削弱直系的力量。直系軍閥也不甘為段祺瑞火中取栗,為了保存實力,參戰部隊消極怠戰,以至自動停戰,致使段祺瑞的作戰計劃一再受挫,武力統一的目標未能實現。此外,北洋政府所遣各軍,是由各省鎊地抽派的,數量雖多,武器也較優良,但大多軍事素質低下,作戰指揮拙劣,士氣低落,軍紀敗壞,一遇南軍的認真抵抗或進攻,就屢屢敗北。在攻湘作戰中,先受阻於賀家山,繼敗於岳陽,再挫於攸縣,損失都相當慘重;至於四川,北洋政府雖多方扶植劉存厚,也未能挽回敗局;粵閩方向,雖調兵遣將,也未能阻止陳炯明部的深入。這一切表明,北洋軍的戰鬥力也極為有限。

為期一年零三個月的護法戰爭,以其失敗的結局最後宣告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徹底破產,宣佈了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失敗。此後,中國陷入了連綿不斷的軍閥混戰的慘禍之中。面對嚴酷的現實,無數先進的中國人為國家和民族積極尋找新的解放道路,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中國近代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