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太君隱居於海外嗎?

北宋楊家將在中國民間,特別是在太行山東西的農村是非常為人熟知的,談起有關楊家將的故事傳說,幾乎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近年,山西和河北還分別攝制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楊家將》電視連續劇,楊家將故事更走遍了中國和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是很講究倫理觀的,人們提及楊家將,必先提到兩位創始人,一個是老令公楊繼業;一個是老令婆佘賽花、佘採花,即鼎鼎有名的佘太君。就是這兩位英雄,在山西柳林廟灣的七星廟私訂終身,結成夫婦,生下英俊有為的七子二女,七子又娶了七個本領高強的媳婦;雖然是七房一脈,但楊家此後畢竟是盤根錯節,根深葉茂,人口越來越多了,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楊家將」了。楊家將的組成有兩部分,一是楊門男將;一是楊門女將。但楊家將出現不久,就陰盛陽衰,因為自老令公和六子或死或失之後,楊家將這支常勝軍全仗女將,而統率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就是佘太君,就是她老人家領導有方,運籌得體,楊家將得以繼續生存擴大,而且是一代勝似一代,擔負起保國安民的重擔。因此,這位天波府清風無佞樓楊家將的第一把手有很高的威信,她的聲譽傳播朝野中外,察其根由,還是自己具備受尊重和敬仰的條件:一是她文武俱備,論武從小就練就一身好本領,在佘塘關就代父帶兵,打敗敵軍。因為久歷戎機,有經驗也有理論認知,遼國呂軍師擺陣,多人不識,楊六郎也以「陣圖異常,臣罕見也」,「想臣之母,或得聞其概,乞陛下召來問之」

(《楊家將演義》)。足見她有非凡之才,他人莫能及也,二是她能以身作則。就宗法制度的家長制而言,楊家將自是忠孝傳家的理想模式。而她這個大家長不是憑宗法地位,而是靠自己身體力行。國有難,她義不容辭,帶頭出征,騎馬上陣,不服老也不賣老。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她是楊門最佳的樣板人物,何況又是將才、帥才,因而即使百歲掛帥,兒孫們也是由衷擁護的。三是她很有人情味,楊門男將有一特點,很多是臨陣經不起對方姑娘傾吐戀情而大膽結秦晉之好的。她不阻止楊宗保招親且為其保釋,並承認穆桂英是「真吾孫媳也」。雖然自己曾始作俑,但卻不似他人一過中年,就會忘卻少年事,一味指責兒孫荒唐的了。

佘太君的形象,表現了楊門的一片赤膽忠心,不愧為農耕社會人們心目中的女中豪傑。

今人考證,佘太君確有其人。她就是楊業妻子折氏,即折太君。晉北方言,析、佘諧音。折氏乃陝西府州(府谷)世族。自五代以來,折氏父子公孫多有掌兵符的,如折嗣倫、折從阮、折德(戶衣)、折御勳和折御卿等,折太君為折德(戶衣)之女,與宋初官居府州團練使折御勳和屢敗契丹的永安節度使折御卿等為兄弟行。乾隆《保德州志》、康基田《晉乘搜略》均提及:保德州南40里折窩村有折太君墓。畢沅《關中金石記》也說:「折太君,德(戶衣)之女,楊業之妻也。墓在保德州折窩村」(《折武恭公克行神道碑跋》)。葉落歸根,可見她是回葬於老家的。因此郝樹侯教授肯定了折太君其人其事,「山西保德折窩村有折太君墓」、「折太君為女英雄,善於騎射,勇於作戰,曾幫助立過戰功」(《楊業傳》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佘太君什麼年紀時去世,死在何時,史無明文,但據余嘉錫考證,以為漢隱帝乾祐二年(949年)「德(戶衣)之年,已三十有三,其女當亦十六七矣」(《楊家將故事考信錄》)。由此推算,宋雍熙三年(986年),楊業死時,己有五十四五歲了,所以有人據《山西金石錄》所記「今山西保德州折窩村,有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折太君碑即業妻也」(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稱她是活了80歲上下。也有說,「折太君卒,年七十七」(常征:《楊家將史事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如果以此界定其忌日,她也只是比兒子楊延昭少活了4年(楊延昭死於大中祥符七年,即公元1014年)。但余嘉錫以為不可信,「李氏所言大中祥符三年之折太君碑,從來不見著錄。光緒時,高郵夏寶晉作山西金石錄,始列其目,今亦未見拓本」,「然則向來所謂折太君碑,皆出誤傳,夏氏殆亦沿其誤歟」(同上)。他懷疑這裡有可能與宋政和六年(1116年)所立的折克行碑混為一談,「疑不能明,容俟再考」。

這裡令人懷疑的還有,折太君死後何以從路遠迢迢的開封運回保德安葬。有人認為,楊業「死葬太原或代州。既己殉遼境,屍骨不還,其妻折氏當然不可能再與同墳。而楊氏祖墳塋因在保德老家,折氏歸葬其地,乃屬理所當然」(常征《楊家將史事考》)。但也有人稱,當時其子楊延昭正任高陽關副都部署、莫州防禦使,而在東京(開封)留有家眷,還建有家廟,為什麼折太君死後要遠葬,而他的丈夫楊業卻葬在河北唐縣,兒子楊延昭回葬東京?所以保德州折太君墓是很難置信的。她究竟死於何時,葬於何地,仍是一個未解之題。

在民間則另有種種傳說。

明清兩代的兩部小說平話,即《楊家府演義》(《楊家將演義》)和《南北宋志傳》,和由此衍變的戲劇,她被描寫得雍容大度、神姿英發,而且還被說成長生不老,「又附會為蛇(佘)太君委蛻不死」(李慈銘:《越縵堂日記》),這種意向,正是反映了農耕社會人們的理想思維定勢。因而如清道光年間無名氏寫的《海公小紅袍》平話小說,內稱海瑞為了扳倒輔政大臣張居正,特地請了隱居海外的佘太君、穆桂英等楊家將人士,興兵圍城進行武力請願。而佘太君等也真有那麼點兒同仇敵愾,竟接受了海瑞的請求聲討張居正禍國殃民。他們相互呼應,終於合力打倒了張居正,讓他灰溜溜地提早告老還鄉。大宋朝的楊老令婆,功德流彰,又為大明朝的長治久安,作出了史無前例的貢獻。這也就是因佘太君具有忠君愛國的永久價值。

因為人們的價值取向,明刊本《楊家府演義》就有佘太君5世孫、即小說楊文廣之子楊懷玉等因「朝廷聽信讒言,我家屢屢被害,輔之無益!」「依我之見,趁今聖上未曾下命拿問,不如鳩集家兵悉行走上太行山,豈非斬斷愁根乎?」(《懷玉舉家上太行》)最後,楊家將在太行山上「伐木作室,耕種田地,自食其力」,過著月下花前的桃花源生活。此中雖未詳及佘太君,但從她在人們思維中長生,看來她也來到了太行山上。

這些自然純屬小說家言,只是一種文化現象。看來,這位歷史人物折太君在演繹為小說人物佘太君後,她永遠留給後人的,是一個長生不老、與世共存的謎。(盛巽昌)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