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然是人名還是書篇名?

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為了報仇雪恨,發奮圖強,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吞併吳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臥薪嘗膽故事。據古籍記載,越國是採用「計然之策」改革內政,使經濟得到發展才強盛起來的。《史記。貨殖列傳》:「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計然之策究竟包括哪些內容,至今尚未窺其全貌,僅知有農業豐歉循環論以及敘述商業經營的「平糶」論和「積著之理」。相傳范蠡棄官後,

按照計然之策經商,遂成了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商賈。可是關於計然,史家說法不一,有的認為計然是人名,有的認為計然是書名,由此形成學術上兩種絕然不同的觀點。

以計然為人名,最早可溯源到東漢,班固《漢書》的古今人名表列有計然之名。計然在《吳越春秋》又作「計倪」,《越絕書》作「計倪」,說是越王勾踐的大夫。三國時魏人孟康也說計然是越臣。唐顏師古、張守節、馬總等均認為計然是人名。《漢書》的注者顏師古說:「計然者,濮上人也,嘗南遊越,范蠡卑身事之,其書則有《萬物錄》,事見《皇覽》及《晉中經簿》。」張守節《史記正義》云:「計然者,范蠡之師也。」馬總《意林》引《范子》十二卷,並說:「計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其先晉國之公子也。……其志沉沉,不肯自顯,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此外,《新唐書。藝文志三》有「范子計然」,說是「范蠡問,計然答」(今有輯本)。還有《計然萬物錄》亦以計然為人名。總之,多數著述都認為計然是人名。

但是,長期以來也存在另一種看法,即計然不是人名而是書篇名。此說代表人物是晉人蔡謨,他首先認為,《計然》是范蠡所著書篇名,解放前,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中也考證說計然純屬子虛烏有。

建國後的學術界對於計然的研究有了不少的進展,然而計然是人名還是書篇名的爭議仍無定論。陳紹聞、葉世昌的《中國經濟思想簡史》(上冊)將計然按人名處理,說勾踐「任用計然、范蠡、文種等人」。《史記》、《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作「乃用范蠡、計然」,亦以計然為人名。趙捷民《計然即文種》一文還提出下列新見解:計然與大夫文種是同人異名,因為《史記》、《越絕書》中計然的理論,在《國語》一書系文種的語言。

胡寄窗則繼續主張計然是書篇名,所以他的《中國經濟思想史》把計然的言論當作范蠡的思想看待,此書自注寫道:「蔡謨之說較為可信。」近年來報刊上常有一些短文談范蠡的商情預測,內容即計然的「積著之理」,以計然為書篇名。迄今為止,關於計然的爭論不僅曠日持久,而且論者意見相左,涉及的著作面廣量大,使這一懸案頗具傳奇性。如何對司馬遷所說的「乃用范蠡計然」作確切的解釋,班固何以將計然列為人名等問題,很值得進一步探討。

計然是否歷史人物?他是范蠡的老師,還是范蠡所著書篇名?是文種的異名,還是其他什麼人?這個廬山真面目只能有待於學者們的深入研究了。(潘連貴)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