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中的孟良是否確有其人?

楊家將的故事一直為我國人民律津樂道,有關這些故事的戲曲也久演不絕,楊家將在人們心目中是大忠大孝、為國捐軀的典型象徵,但是有關楊家將故事、戲曲的人物,由於歷代人們的藝術加工,往往與史實不符,有些人物不見史載經傳,很有可能是藝術虛構的產物。

孟良在楊家將戲曲中,是個武將,他性格豪爽,為人憨直俠義,隨主帥楊延昭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可是在《宋史》中並無此人記載,因而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個藝術虛構的人物。

1988年,河北省贊皇縣馬村發現一塊宋代孟良墓誌,一家報紙以《孟良確有其人》的醒目標題,報道了發現墓誌的經過。

發表《孟良確有其人》通訊的這家報紙無疑將此作為一個重大發現,用以推翻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孟良是個虛構人物的觀點,文章說:「贊皇縣在文物普查中,發現宋代孟良墓誌一方……經反覆辨認,證實宋代孟良確有其人,祖籍今河北省贊皇縣南邢郭鄉北馬村。據墓誌記載,孟良曾授朝散郎守殿中丞之職,致仕騎都尉,朝廷賜予緋銀魚袋。他於宋熙寧八年去世,享年81歲,妻子韓氏73歲,先於治平初年去世,遺有三男五女八孫。孟良墓誌由其第六孫孝成撰文並書寫。據查,騎都尉是四品之官,實屬勳官之一。史冊不載孟良其人,可能另有原因,有待進一步考證。「

對於這一「發現」,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撰文提出,要把贊皇縣的孟良和楊家將中揮舞雙斧的紅面大將孟良扯在一起,還需要進一步考證。朱文提出,楊家將中的孟良,是一員武將,鎮守邊關,那麼贊皇縣孟良生前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騎都尉,賜緋銀魚袋,是何官職呢?朝散郎屬於散官,在宋時屬一種徒有其名而無固定職事的官階,散官分文、武散官兩種。文散官二十九階。朝散郎列文官階內,屬第二十階。殿中丞,是朝廷內的職事官,或稱殿內職官,也是文臣京官,正六品上,崇寧以後升為從五品上。宋代的殿中丞,相當於清朝內務府的堂郎中主事,是辦理文事庶務的官員。守是古代官制中的專用詞。凡官階低而所掌官職高的稱「守」。贊皇縣的孟良所授朝散郎為從七品上,而擔任的殿中丞為正六品,因此就用「守」某職。至於騎都尉,屬於勳官,從五品。這是授給有功者的官號,也是一種榮譽稱號,宋代規定,凡京官五品以上賜魚袋,孟良授勳官階正好夠上賜緋銀魚袋。朱啟新認為,贊皇縣的孟良一直在京都朝廷內供職,並且干到退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官。像這樣的京官,人數極多,事跡也不出色,文才又不超群,史冊上當然不會為他們記上一筆。

持河北贊皇縣孟良與「楊家將」中的孟良為同一人觀點的學者也提出了一些理由,例如可用生卒年歲推算被考證對像在「楊家將」世系中所居位置,排出相應輩份,作為判斷依據。

墓誌記載,贊皇縣孟良卒於宋熙寧八年(1075年),享年81歲,推算其生於淳化五年(994年),歷經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和神宗諸朝,與楊家將中祖孫數代,歷經的年代相吻。因而贊皇縣中的孟良很可能就是楊家將中的孟良。但是也有人經過仔細考證,認為此說仍然無法令人確信,史載楊業之子楊朗(即楊延昭),生於後周顯德四年(957年)死於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享年57歲,楊朗比贊皇縣孟良大37歲,當他揮戈躍馬,沙場立功之時,後者還是一個小孩,而楊朗之子楊文廣生於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則比河北贊皇縣孟良大17歲、孟良應稱文廣為兄,甚至稱叔,而在有關楊家將的小說或戲曲中,楊六郎(楊延昭)與孟良只是兄弟輩,顯然不符合小說或戲曲中的情理。還有人提出,「楊家將」中的人物,戲曲與史實已相差甚遠,戲曲中楊宗保與孟良侄叔相稱,楊文廣更小一輩,而宋史中不見楊宗保,無法據以推算,加以戲曲中人物的年齡和輩份來推算,則不免發生錯訛,因而這也不能作為推翻河北贊皇縣的孟良就是楊家將中的孟良的確鑿證據。

河北贊皇縣的孟良與楊家將中的孟良既同名同姓,又大致同期,這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但是要確認這兩個孟良就是同一個人物,由於至今還缺乏確鑿的史料證據,因而眾說紛壇,不能認定。

(蔣建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