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西塞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代詩人張志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首《漁歌子》詞,才為人們所熟知的。可是,詞中所說的西塞山,究竟在什麼地方,一直為人們所爭議。

我國有兩處西塞山,一處在湖北黃石,另一處在浙江湖州。黃石西塞山位於市東郊道士袱,長江南岸,一名道士磯。它嵯峨橫江,危峰突兀,形勢險要,有「鼎足紛爭地,雄分虎豹關」之稱,是古代戰略要塞。據史書記載,西塞山為古戰場,漢末,孫策攻黃祖,三國,周瑜破曹操;晉,劉裕攻桓元;唐,曹王皋復淮西都曾在這裡扎過營寨,或築壘自守,或鎖江阻擊。最出名的是「鐵索橫江」之戰。那是公元28O年,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王浚為龍驤將軍,建造大型戰船,率水師沿江東下,大舉伐吳。吳軍憑此西塞天險,將鐵索鏈、鐵錐暗置江中,以圖阻遏晉軍東進。豈料,王浚先作大筏數十,令善水者推筏先行,筏遇鐵錐,錐即著筏而去;又作大數十圍的火炬,灌以麻油,燒斷了鐵索鏈。於是,王浚的戰船長驅東進,旋抵石頭城(南京),迫使吳王孫皓「面縛輿櫬詣軍門降」。關於此次戰爭,唐代詩人劉禹錫曾以《西塞山懷古》為題著力渲染,詩曰:「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他既描繪了西晉水師勢如破竹的浩大聲勢。

又通過總結孫皓以及後來宋、齊、梁、陳相繼覆亡的歷史事實,說明地形不足恃,「王氣」不足憑,國家要統一,人民要團結,是誰也阻擋不住的!由於這裡古風繚繞、硝煙尚存,因而吸引歷代許多騷人墨客登臨抒懷、吟詩作賦,除劉禹錫外,唐代李白、韋應物、皮日休、羅隱,宋代王周,明代王一翥、吳國倫,清代鄧漢儀、胡茂祖等都曾以西塞為題,留下名篇。唐代詩人張志和也是眾多文人遊客之一,並寫下了知名作《漁歌子》。

張志和(約730—約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年十六舉明經。肅宗時侍詔翰林,後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善歌詞,能書畫、擊鼓、吹笛」(《辭海》)。《漁歌子》詞與他大多數寫閒散生活的作品一樣,系季節景物描寫之作。早春江上,清氣氤氳;四野空濛、老翁垂釣……這些恰與黃石道士磯一帶高度吻合。

關於張志和是在黃石西塞山寫下《漁歌子》詞的問題,南宋詩人陸游所著《入蜀記》中有一段記載。陸游自家鄉山陰乘船經大運河入長江,到達蜀地夔州。在途經湖北大冶(今黃石市)的時候,其中說:「晚過道士磯,石壁數百尺,色正肯,了無竅穴。而竹樹迸根,交絡其上,蒼翠可愛。自過小甭,臨江峰嶂無出其石。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飛』者。」玄真子是張志和所著書名,後來他自己就以此為號。《漁父辭》是《漁歌子》的別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在解釋西塞山名稱由來時說:「(黃石)山連徑江側,東山偏高,謂之西塞山。」陸游認為,自過江西彭澤小甭山以來,沿江的山峰沒有比道土磯更壯觀的了。唐宋詩中,也多有描寫此磯的名子,如李白《送二季之江東》:「西塞當中路」,韋應物有《西塞山》詩:「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嵐橫秋塞雄,地束江流滿」;張耒也有「不泊艱危道士磯」與「危磯插江生」之句。事實上,這裡的道士磯還建有紀念張志和的祠堂,臨江山腰斷崖絕壁中的桃花古洞,風景怡人,古風猶存。

然而,在浙江湖州西南方磁湖鎮的那座西塞山,也叫道士磯。山形雖不大,但風光旖旎,州城虎踞,雲霧繚繞。走近道土磯,一峰高聳,形似五指並舉、掌心向外的巨掌,直指雲端。夕陽餘輝,映照磯頂,別是一種麗景。

滿山的奇巖怪石,如禽似獸,如虎似豹,相映成趣,維妙維肖,素有「乘興時來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塵寰」的詩句傳誦。自古以來,不少的人宣稱,這裡的西塞山才是真正的張志和《漁歌子》中的西塞山。有一部書叫《西吳記》,裡面就表明了這一觀點。明代的王世貞也認為,湖北大冶(黃石)的西塞山,峭壁洪濤,不像張志和詞中的景色;然而他又認為江北岸遠山有人家的地方,也許是張志和垂釣之處(見胡震亨《唐音癸簽》卷十六)。不過,清人徐釚《詞苑叢談》還是認為,湖北與浙江兩處西塞山,「未知孰是」。

另據《新唐書。張志和傳》載,顏真卿擔任湖州太守的時候,張志和曾去拜謁他,並說:「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苕」、「霅」是兩條溪的名字,都在湖州。清人張宗橚《詞林紀事》就據此認為,張志和「蹤跡未嘗入楚(湖北)」,陸游《入蜀記》所說,是沒有詳細考察的結果云云。

甚至某些選有此詞的文學注本,也以浙江湖州西南的道士磯,作為張志和《漁歌子》詞中的西塞山。

看來,兩者說法均有道理,又皆無確證。孰是孰非,只好任其評說。(陳遠發)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