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回馬嶺孰以回馬?

昔人回馬地,進馬跋巖扃。

夫子有明訓,功毋一簣停。

——清乾隆帝《回馬嶺》詩回馬嶺位於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壺天閣之上,中天門之下,海拔八百米,古名石關、瑞仙巖,這裡山重水復,峰迴路轉,景色十分優美。現有石坊一座,額刻「回馬嶺」三字,東西崖勒刻清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回馬嶺》詩三首,是泰山風景區著名景點。關於這「回馬嶺」之名的來歷,歷來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最主要的有三種說法。宋真宗趙恆回馬說。此說流傳最廣,與清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時在此賦詩題刻有關,「瞳曨日照紫芙蕖,石登盤行路轉徐,傳是真宗回馬處,當年來為奠天書。」現在摩崖石刻保存完好。

清宋思仁編寫的《泰山述記》中記載:「回馬嶺,重巖疊嶂,一名石關,應劭謂之天關,至此馬不能行矣……相傳宋真宗回馬處。」民國十一年版趙連儒著《泰山遊覽志》也記載:「回馬嶺,一曰瑞仙巖,在壺天閣北,……過此馬不能登矣,蓋山腹脈絡盤行,至此又一大折,相傳為宋真宗回馬處。」

但考稽史料,宋真宗趙恆來泰山封禪並不是騎馬上山的。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立於泰山下岱廟的《宋真宗封祀壇頌碑》中記述:「上乃乘輕輿,陟絕(山獻),躋日觀,出天門。」登山是攀盤道石階,「輕輿」應是指山轎而不是馬車,也就談不上回馬。另據《宋史記事本末》記載,宋真宗趙恆來泰山行封禪時「道徑險峻,降輦步進」。清唐仲冕編寫的《岱覽》說得更清楚:「上必降替徒步,至回馬嶺。」而且早在唐朝由道士郭行真立於岱廟的《唐岱岳觀造像記碑》中就有「回馬嶺」之名:「山人王昌宇大歷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登泰山時,真君道士卜皓然、萬歲道士郭紫微各攜茶果徂候於回馬嶺。」可見,「回馬嶺」之名並非始於宋真宗趙恆封禪泰山之時。

唐玄宗李隆基回馬說。明蕭協中著《泰山小史》(1932年版)和1986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泰山導遊》認為,「回馬嶺」之名是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5年)騎馬登封泰山時,至此山勢高峻陡拔,馬不能上而得名。據唐鄭棨著《開天傳信記》載,唐玄宗登封泰山,「從益州進白騾至,潔郎豐潤,權奇偉異,上遂親乘之,柔習安便,不知登降之勞也」。隨唐玄宗李隆基一起封禪泰山的中書令張說在記述這次封禪大典的《封祀壇頌碑》中記載:「皇帝御六龍,陟萬仞,獨與一二元老執事之人,出天門,臨日觀……」。《舊唐書。禮儀三》中也有「玄宗御馬而登」的記載。李白和唐玄宗李隆基是同時代的人,他的《泰山吟》六首流傳很廣,其中一首描繪唐玄宗李隆基騎馬封禪泰山的情景:「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由此可見,唐玄宗李隆基騎馬登封泰山是確信無疑的。但認為「回馬嶺」之名源出唐玄宗登泰山又有牽強之嫌。

漢光武帝劉秀回馬說。1984年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泰山遊覽》和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東嶽泰山》認為,東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登封泰山時,在此回馬,遺名「回馬嶺」。清末著名學者,楊度先生的老師王闓運先生也傾向這種看法,他在登泰山時賦詩《回馬嶺柏樹歌》中云:「霍家都尉死山頭,漢武匆匆旋玉輪,自此群臣陪法駕,行至松前盡回馬。」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泰山封禪儀記》的記載:劉秀「上山騎行,往往道峻峭,不騎,步牽馬,乍步乍騎,且相半,至中觀留馬」。此文的作者是隨漢光武帝劉秀一起登山的泰山郡守應劭,可信性較大,「且相半」一句,正與回馬嶺石坊下的壺天閣門聯:「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重尚多福地」中的「一半」相吻合。以此推斷漢光武帝劉秀在此回馬有一定的道理,但還需解決如下疑點:一是「至中觀留馬」,「中觀」即中廟,泰山歷來分上、中、下三廟,《水經注》轉引《從征記》:「泰山有下、中、上三廟,城闕嚴整。」《泰山道裡記》轉引《從征記》:「中廟去下廟五里,屋宇又崇麗於下廟,廟東西夾澗。」明《岱史》載:「是岱岳觀在元以前為東嶽中廟矣。」即泰安城中岱廟為下廟,山麓岱岳觀為中廟,山頂東嶽廟為

上廟(中廟、上廟均已圯)。中廟岱岳觀正置盤道始處,在此「中觀留馬」上行,合於事理,但此處又與回馬嶺相距4公里之遙。二是「回馬嶺」之名的緣起與漢光武帝劉秀登封泰山之間的聯繫尚不見任何記載。

因此,三種流行的說法除宋真宗趙恆回馬一說可明確否定外,唐玄宗李隆基或漢光武帝劉秀登封泰山時,孰以回馬?

(呂大明)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