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的京都在哪裡?

燕國是周武王滅商後分封的一個諸侯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在中國文化史上居有重要地位。但古今史學家、地理學家和一些學者,對燕國都城之所在地的看法與認識卻很不一致。各種辭書對此說法不一,許多歷史文化著作也各執己見。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說:「周武王滅紂,封召公於燕。」在《貨殖列傳》中說:「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南通齊趙,東北邊胡……有魚鹽棗栗之饒,北鄰烏桓夫余,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沒有指出燕國建都何處。《戰國策。燕策》中有縱橫家蘇秦一段話:「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餘里,……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此所謂天府也」,也只敘述了燕國之四鄰、疆域和規模。燕國大將樂毅在《報燕王書》中記述了他公元前284年率領大軍攻齊獲勝,把從齊國繳獲的大批財物統統運回燕國,「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於歷室,齊器設於寧台。薊丘之植,植於漢篁」,但沒有說明元英、歷室這兩個燕國的宮殿和寧台在何處。雖提到薊丘,但很難肯定這就是燕國的都城,所以仍不知燕都在哪裡。《戰國策》是我國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司馬遷撰《史記》參考了它。在《刺客列傳》中,幾乎全部採用了荊軻、豫讓、聶政的材料,都沒有指出燕國的都城就在薊丘;北魏時代的大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經注》中說:「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南朝宋人裴駰為《史記》作的「集解」也說:武王封召公於北燕,「在今幽州薊縣故城是也」。但薊和燕都是否一回事,是否一個國家,後世學者卻有不同看法。

現代的一些專家、學者,長期以來對燕國在何處建都的看法與認識,大體有以下三種:第一,燕都在薊。

郭沫若的《中國史稿》,翦伯讚的《中國史綱要》,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還有其他一些歷史文化著作,都認為燕國建都於薊(今北京或北京西南角)。

侯仁之、金濤合編的《北京史話》,除了說薊是「周朝所分封的燕國的國都」外,還說:「為了防禦鄰國的侵擾,便於加強對全境的統治,燕國的統治者約在公元前三百年於薊城西南易水上的武陽,別建陪都,號稱燕下都。」第二,燕都先在易或他地,後遷於薊。

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和後來出版的《中國通史》中說:「召公的兒子封於燕(故都在易,河北易縣。後遷都薊,北京)。」姚舜欽、張若玫等合編的《中國古代史及中世紀史講義》又說:「燕,同姓召公奭所封,初封在今河南郾城的召陵,後來遷到山西省汾水流域,最後遷到薊丘(今北京)。」第三,燕都始終在易。

顧頡罷在《中國史學入門》中對以上觀點持否定態度。他說:「因為燕滅薊,燕把薊滅了。可知燕和薊,原本不是一個地方。」「北京過去發掘出來的文物,都沒有燕國的器物,可以知道燕國京都不在北京。燕國京都在哪裡?在易縣。所以,說北京為燕京、燕國的京都,是錯誤的。說易縣為燕國的下都,都是錯的。易縣,今日仍留有不少燕國時代的文物。」還說:燕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人們為荊軻送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件事,這首歌,也可以證明,燕國的京都始終在易縣。」

「乾隆在香山寫了『金台寫照』四個字。金台,即黃金台,黃金台原為燕昭王所建造的。在香山寫這麼四個字,也是無根據的。」

另外,有人因為「近年北京出土一批帶有匽(燕)侯字樣的周初銅器,在遼南也發現不少商、周銅器,證明召公之子確實分封於薊」。有人卻因為易縣發現古代規模宏大的故城建築遺跡,「發掘出東西長約八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城區面積達三十二平方公里的城市建築遺跡」,「故城內埋有陶管下水道,並有城垣、門闕、宮殿等遺址」,還有「煉鐵、制骨、制陶等作坊的遺址十餘處」,據此資料推測,燕國京都應在易而不在薊。

1982年2月16日,《人民日報》公佈了《全國首批二十四個歷史名城》,也許由於以上原因,所以新華社在對這24個名城簡介時,對北京的簡介只說是「燕、薊重鎮」,而沒有肯定北京是否曾是燕國的京都。至於《辭海》、《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等,對燕、薊、易縣、大興縣、北京的說法就更多了。

(任振河)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