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祖先源自何處?

周族在商代末年,曾率領各族推翻紂王的統治,建立起周朝政權。在東周即春秋、戰國時期,周室名義上還是天下的共主。周族在中國的統治長達800多年。可是關於周族的祖先原居何處,學術界說法歧異,難於取得一致的意見。現將各種觀點陳述如下,請讀者鑒別。

(一)山西說。本世紀30年代,錢穆在《燕京學報》第10期上發表《周初地理考》一文,提出「周人蓋起於冀州,在大河之東」。其後,呂思勉、陳夢家、王玉哲、田昌五、李民等許多學者都表示贊同,並證成其說。他們認為,文獻上說的周始祖棄任後稷之官,被封於邰,其地即在今山西的聞喜、稷山一帶。據《左傳。昭公元年》記,邰原作「台駘」,是「汾神」。後人把神名變為地名,將兩個同音字縮並成一字而加了邑旁。《水經。汾水注》云:「汾水又徑稷山北,(稷山)在水南四十里許。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太平御覽》卷四十五引《隋圖經》曰:「稷山在絳郡(今山西稷山縣),後稷播百谷於此山。」據說在稷山縣,村村有稷王廟,亦多有稷王娘娘廟。縣南有稷王山,相傳稷王棄隨其母姜原常往來此山,教人播種。聞喜縣西北稷山下有姜原墓,墓旁有冰池,傳為姜原棄後稷處。周的始祖還和堯、舜、禹有著密切的關係。《墨子。尚賢中》引「先王之書」曰:「(堯)乃名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禹平水土;稷隆播種。」《書。堯典》載帝舜曰:「棄,汝後稷,播時百谷。」《逸周書。商誓解》並載周武王之言:「在昔後稷,克播百谷,登禹之績。」據史載,堯、舜、禹的活動中心都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帶。因此,周的先祖很可能是活動於該地區的部落聯盟中的一支。

(二)陝西土著說。歷來的許多地理著作,都認為周始祖後稷所封的邰在今陝西武功縣。《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云:「故邰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後稷所封也,有後稷及姜原祠。」《水經。渭水注》及《武功縣志》所記略同。目前一般的通史著作,如朱紹侯主編和劉澤華等編著的《中國古代史》都採用這種說法,認為周族祖先的最早活動地區就在今陝西西部渭河北岸的膏壤沃野之中。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武功鄭家坡遺址發掘得許多先周文化的遺物。據分析,這裡出土的各種陶器分別是西周同型陶器的祖型,出土的銅鼎和生產工具也與西周初期的有著明顯的承襲關係。因此,一些學者著文指出,先周文化是在關中西部漆水流域發展起來的一種土著文化,傳說周始祖後稷教民播種百谷之地在山西的稷山、聞喜一帶,是出於後人的附會。(三)甘肅說。有一種意見認為,周始祖後稷是一個傳說中虛構的人物。《國語。周語上》記:「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窟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這裡的「不窟」才是周族真正可靠的祖先。《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云:「不窟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元和郡縣志。關內道。慶州》記:「不窟奔戎狄之間,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窟故城」;《慶陽府志》亦載:「不窟值夏德衰亂,竄居北豳,即今之慶陽也。」

三志所述,都說不窟在今甘肅慶陽建城而居。歷年來,在甘肅東部的渭河、涇河流域,鎮原、靈台、平涼、涇川等縣,發現許多先周文化遺址。因此,一些學者認為,周族原居於甘肅東部地區,後移至陝西長武、彬縣一帶。至太王時,被西北的狁所侵,乃南下至岐山之陽。

(四)兩源說。有的學者根據考古學資料,提出周族有兩個來源的論點。鄒衡在《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中說:「先周文化同時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陶鬲,這兩種陶鬲有不同的來源。聯襠鬲來自東方的山西地區,而分襠鬲來自西方的甘肅地區。」徐中舒在《周原甲骨初論》(載《古文字研究論文集》)一文中稱:周文化「有東西兩個來源」的觀點,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長時期的研究而得出的結論,是科學的概括」。顯然,周族的祖先應活動於山西和甘肅兩個方面的廣闊範圍內。

(五)新疆說。從一些傳說的材料來看,周族祖先最早的活動地區遠在西北的新疆。《山海經。西次三經》云:「南望昆倉,其光熊熊;西望大澤,後稷所潛(按潛即葬)。」同書《大荒西經》載:「有西周之國,姬姓。帝俊生後稷,稷隆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國妻氏。」《穆天子傳》卷二記周穆王西遊「春山」(又稱蔥嶺,即今之帕米爾),至赤烏氏之邦。赤烏人獻酒等食物,穆王受之曰:「赤烏氏先出自周宗,」綜合上述記載來看,周始祖後稷叔侄播種百谷的地方,在今新疆西南隅。「赤國妻氏」當即「赤烏氏」,是周人的胞族。周人東遷入陝,而有一支胞族仍留在新疆。關於周族祖先的活動地域,大約有如上5種說法。究竟哪一說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當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進一步加以探討。

(楊善群)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