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6)

蘇代經過魏國時,魏國替燕國拘留了蘇代。齊國派人對魏王說:「齊國願把宋國的土地封給秦國的涇陽君,然而秦國一定不敢接受。因為秦國並不認為,通過齊國的幫助輕易得到宋國的土地是件好事,其實說白了秦國根本不相信齊王和蘇先生能真的將土地送給秦國,相反會以為是一個陷阱。現在如果齊國和魏國為了蘇先生把兩國的關係搞僵了,不和睦到這樣嚴重的地步,那麼齊國為了國家安全就不會再欺騙秦國了,反而會真誠地拉攏秦國,涇陽君就真的能得到宋國的土地,齊國和秦國也就聯合起來了,這樣對對魏國是不利的。因此大王不如讓蘇先生東歸齊國,這樣,秦國一定會懷疑齊國,也不會再相信蘇先生了。齊國和秦國就不能達成合作,而其他的國家對齊國也會很惱怒,這樣一來討伐齊國的形勢也就形成了。」魏國於是就釋放了蘇代。蘇代前往宋國,宋國友好地接待了他。

齊國攻打宋國,宋國地處在中原地區,各諸侯國都想吞併。宋國危急之時,蘇代就送信給燕昭王,勸他趁齊國惹下眾怒之際,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對付齊國。燕昭王認為他的信講得很有道理,說道:「先王曾經對燕國有恩,子之叛亂的時候,蘇氏兄弟離開了燕國。燕國想向齊國復仇,沒有蘇氏兄弟是不行的。」燕昭王於是召見蘇代,又一次友好地接待他,跟他商議攻打齊國的事。終於齊國被打敗,齊湣王也出逃了。

很久以後,秦國邀請燕王到秦國去。燕王打算應邀前往,蘇代卻勸阻他,蘇代用各國的境遇,來說明秦國奪取天下靠的是,用公然的暴力強迫各諸侯國臣服於它,而從燕國和趙國到秦國去的人回來後,都勸說自己的國君向秦國稱臣,對秦國效忠,這令我十分憂慮,大王此次去只怕也是一個陷阱。燕昭王聽了蘇代的進言,於是取消了秦國之行。蘇代再一次在燕國受到重用。

燕國同樣派蘇代去遊說各諸侯國訂立盟約、合縱相親,有的國家遵從了,有的國家沒有遵從。但天下人從此推崇蘇氏兄弟所倡導的合縱盟約,蘇代和蘇厲都能享盡天年,名揚諸侯。

矢志不渝

張儀是魏國人。當初曾和蘇秦一起拜鬼谷子先生為師,共同學習遊說之術。蘇秦自認為自己的才學比不上張儀。

張儀完成學業後,就去遊說諸侯各國。他曾陪著楚國的國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門客們都懷疑是張儀偷的,說:「張儀家境貧窮,品行也不好,一定是他偷了丞相的玉璧。」於是,大家一起把張儀拘捕起來,並痛打了幾百下,嚴刑拷打。但張儀始終沒有承認自己偷過東西,他們最後只好把張儀釋放。張儀的妻子得知後,撫摸著張儀的滿身傷痕,又悲又恨地對張儀說:「唉!你要是不讀書,不出去謀官做,哪會受這樣的委屈!」張儀卻對他的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著說:「舌頭當然還在呀。」張儀說:「只要舌頭在,就不愁沒有出路。」

智激張儀

當時,蘇秦已經說服了趙王,正在遊說各國締結合縱聯盟,蘇秦料到,趙國作為合縱抗秦的盟主,勢必要被各諸侯國視為眼中釘,列為首要進攻的目標。如果秦國對趙用兵,必將破壞剛剛建立的列國合縱,便想派人遊說秦惠王,使其暫緩出兵。趙國盡避頗有文臣武將、策士遊客,但蘇秦篩來選去,覺得無一人中意。於是他想到了同窗張儀,他深知張儀的為人,請將不如激將,於是他叫來手下的家臣,叮嚀囑咐了一番,便打發他去了。

派去的人尋機接近張儀,暗示道:「當初,先生與蘇秦交誼至深,現今蘇秦仕途亨通,您何不前去求見,藉以實現平生宏願。」張儀正苦於懷才不遇,當然希望得到同窗地提攜,便決定投奔蘇秦。於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拜見蘇秦。蘇秦在此前就叮囑門前侍衛不給張儀通報,讓他在門前逗留了好幾天,張儀欲進不得,欲退不能,左右為難,心裡很是煩躁。度日如年地又熬過了幾日,蘇秦這才接見了他。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