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能臣(8)

杜周治理政事與減宣相類似,但是他處事慎重遲緩,外表寬鬆,內心苛刻。減宣當左內史時,杜周為廷尉,他治理政事倣傚張湯,善於窺測皇上的意圖。皇上想要排擠的,就趁機加以陷害;皇上想要寬釋的,就長期囚禁待審,替他申訴冤情。他的門客有人責備杜周說:「為皇上斷案,不遵循三尺法律,卻專以皇上的意旨來斷案。作為法官應當這樣嗎?」杜周說:「三尺法律是怎樣產生的?從前的國君認為對的就寫成法律,後來的國君認為對的就記載為法令。適合當時的情況就是正確的,何必要遵循古代法律呢?」

杜周中途被罷官,後來當了執金吾,負責追捕盜賊。他曾逮捕查辦桑弘羊和衛皇后兄弟的兒子,十分地苛刻殘酷。天子認為他盡職無私,就升任他為御史大夫。他的兩個兒子都當了郡守。他治理政事殘暴酷烈比王溫舒等更厲害。杜周開始當廷史時,只有一匹馬,而且配備不全;等到他位列三公,子孫都當了高官,家中錢財積累也多達好多萬了。

初露頭角

張釋之是西漢文帝時南陽堵陽縣(今河南方城東)人。早年和他的哥哥張仲生活在一起。張釋之很早就當上了漢朝的下級官吏騎郎,那是家裡掏了幾個錢,並不是他的本事的緣故。但是他的官運很糟糕,侍奉漢文帝,十年了都沒有得到陞遷,默默無聞。張釋之的交遊比較廣泛,但是因為職位比較低,所以俸祿遠遠不夠開銷。當時張釋之和自己的兄長住在一起,所以常常要花老哥的銀子,時間一長,他老哥的產業也大大地受到影響。不過張釋之老哥的為人真是不錯,一點兒也不埋怨弟弟,倒是張釋之自己過意不去了。張釋之說:「做郎官這麼長時間,當官當得連老哥的財產都跟著減少,這還當個什麼勁?」於是他就決定要離職不幹。

中郎將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備,覺得讓他離去是朝廷的損失,就請求漢文帝調補他做謁者。漢文帝這個人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人,於是就把張釋之叫到面前試試底細。張釋之可能有些緊張,開始時沒有搞清楚狀況,就大談特談利國利民的大計方針,結果劉恆聽得有些不耐煩,說:「說些接近現實生活的事,不要高談闊論,說些現在就能實行的事。」於是,張釋之看來對命題作文很有一手,一看給了題目和要求了,就談起秦漢之際的事,對秦朝滅亡和漢朝興盛的原因談論了很久。文帝很讚賞他,就任命他做了謁者僕射。謁者僕射也不是什麼很大的官,但是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從此可以常常地跟著皇帝,與皇帝的關係很親密;二是謁者僕射有六百石的俸祿,而且還可以管十幾個人,也就是說自己可以養活自己了,可以不必再擔心哥哥的產業了。

直言進諫

一次,張釋之跟隨漢文帝前往上林苑。他們登臨虎圈(等於皇家動物園),漢文帝詢問書冊上登記園中飼養的動物有多少種類、每類有多少、牲畜繁殖、存活情況如何等,一連問了十幾個有關的事項。上林尉左顧右盼,一個都答不上來。看管虎圈嗇夫在一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問題,答得極其周全。漢文帝對上林尉說:「你是怎麼當官的?沒本事就不要當!」然後就打算把他免職,再提升那個虎圈嗇夫來當上林尉。

張釋之在皇帝問話時,一言未發,但對這個僕從在皇帝面前誇誇其談,多方表現自己的作風已經不太滿意了。現在皇帝居然要他寫詔書罷免原來的上林尉,而由這個官卑卻伶牙俐齒的嗇夫來接任,他認為不妥。張釋之上前說:「陛下認為絳侯周勃是怎樣的人呢?」文帝說:「是長者啊!」又再一次問:「東陽侯張相如是怎樣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說:「是個長者。」張釋之說:「既然皇帝也認為絳侯周勃、東陽侯張相如都是有德有才的治國能臣,可是這兩個人都曾在回答您的提問時張口結舌,無言以對。尤其是周勃,皇上不久前還親自問他全國一年判案多少?錢財收支多少?周勃也回答不出來,皇上並沒有罷他的官,還認為他是德高望重的長者能臣。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