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傳

王顯,字世榮,陽平樂平人,自稱本來是東海郯人,是漢朝王朗的後代。祖父在延和年間南奔,居住在魯城附近,後又遷居到彭城。伯父王安上,劉義隆執政時授官於館陶縣。世祖發兵南討劉義隆的時候,王安上放棄縣官歸附朝廷,與父母一道遷居於平城,按照慣例授為陽都子,升任廣寧太守之職。王顯的父親王安道,年輕時和李亮一道從師,共同學習醫藥,對醫術頗有研究,但功底仍趕不上李亮。王安上後來回家定居於樂平,也屬於當時名士之流。

王顯年輕時曾任本州刺史從事,他不但精通醫術,而且聰明敏捷,辦事有決斷能力。早先文昭皇太后懷上世宗的時候,夢見被太陽追逐,既而又化為一條龍纏繞著皇后,皇后醒來之後受到驚嚇,就染上了心病。文明太后敕令召徐謇和王顯兩人替皇后診脈。徐謇說是她略微受了些風寒,應當服用湯藥外加針刺。王顯卻說:「從三部脈的脈象來看不是患有心病,而是懷有身孕將生男兒之象。」其結果印證了王顯所說是正確的。過了一段時間,朝廷召用王顯補任侍御師、尚書儀曹郎,辦事幹練。世宗從小就患有小病,很長時間都未能痊癒,王顯替他治療之後有明顯效果,因此而漸漸受到賞識。

當初朝廷罷除六輔,王顯為領軍於烈出謀劃策,暗中頗有功勞。升為游擊將軍,授予廷尉少卿之職,仍在侍御之中,為皇帝進奉御藥,出入宮禁之中。後來王顯請求回到本州任職,世宗曾經應允過他,但過了多年都沒有授任,因此王顯的聲名就在遠近都得到傳頌。王顯經常對別人說,當時皇上旨意已經決定,一定讓他任刺史。於是朝廷授予他平北將軍、相州刺史之職。不久,皇帝詔令王顯從驛道馳回京都,再次掌管朝廷御藥,後來又派他回到相州。當時元愉叛逆作亂,王顯征討元愉出師不利。後又回到朝廷,被授予太府卿、御史中尉一職。

王顯前後歷任各種官職,所在每個任上都被人稱頌,處理各種獄訟之事,查究各種奸邪昏亂之人,不分內外都非常慎重,為國擔憂如同持家一般。後來在御史台任職,對許多違犯法制的官員進行彈劾,因此朝中百官對他十分敬畏。王顯又認為御史中尉的官職,同他所履行的職責不完全相稱,就委婉地請求皇帝更換官職。皇帝詔令委任他選拔官員,一定要做到人盡其才,但是王顯所舉薦的官員,有的是對他有所請托的,沒有能完全做到任人惟才,於是朝中百官輿論嘩然,致使他的聲望受到損害。後來,世宗詔令王顯撰寫藥方三十五卷,並把它向全國頒布,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世宗立東宮太子之後,任王顯為太子詹事,對他的委任非常優厚。世宗每次到東宮,王顯常常出面迎接侍奉。他出入於宮禁之中,仍舊給皇帝進奉醫藥。皇帝對他的賞賜不斷地增多,還專為他建立館舍,如此厚重的寵幸使他顯赫於一時。延昌二年(513)秋天,王顯因醫療救治疾病有功,被封為衛南伯。

延昌四年(515)正月,世宗在夜晚駕崩,肅宗即位。王顯參與肅宗臨治儀式,同百官在一起哀悼哭泣,心裡頗感到憂懼。王顯蒙受世宗恩遇重用,又兼身為執法之官,倚仗權勢、顯示威嚴,為當時群臣所嫉恨。朝中大臣借口王顯給皇帝治病不見療效,把他逮捕關進監獄,肅宗下令削除了他的爵位官職。王顯被捕的時候大叫冤枉,值勤武官用刀環重擊他的腋下,使他重傷吐血,送到右衛府過了一夜就死了。起初,王顯還是一個布衣儒生,有一位僧人為他看相,預示他以後必當富貴,勸誡他不要擔任選拔任用官吏的官職,當了這種吏官必然失敗。因此世宗在位時曾想讓他掌管吏部,他總是小心地推辭迴避。到世宗駕崩之後,肅宗連夜即位,接受璽印封冊,在禮儀上須要有人兼任太尉和吏部之職,但倉卒之間未能在百官中找出這樣的人,就讓王顯兼任吏部而執行禪受皇位之事。

《魏書白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