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主本紀

後主名叔寶,字元秀,乳名黃奴,高宗嫡長子。梁承聖二年(553)十一月二十日生於江陵。次年,江陵陷落,高宗隨遷關右,留後主於穰城。天嘉三年(562)回京師,陳叔寶被立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566)任命為寧遠將軍,設置佐史。光大二年(568)為太子中庶子,不久遷升侍中,余職如故。太建元年(569)正月初四立為皇太子。

太建十四年(582)正月初十,高宗駕崩。十一日,始興王陳叔陵作亂被殺。十三日,太子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下詔說:「上天降禍,大行皇帝倏然離世,挽棺號慟,捶胸頓足,已然無及。朕在孤哀之際,繼承大位,猶如徒步大川,不知何以濟之,正仰賴諸公扶助,匡補我智寡德薄之人。傳佈先王遺德,使億兆之民廣沐恩澤,四方遠近,同為聖朝新民。今准大赦天下。在位文武百官及孝悌力田、三老、後丞,均賜爵一級。孤兒、老人、鰥夫、寡婦不能自存者,每人賜谷五斛、帛二匹。」十九日,以侍中、翊前將軍、丹陽尹、長沙王陳叔堅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以右衛將軍蕭摩訶為車騎將軍、南陳書徐州刺史,鎮西將軍、荊州刺史樊毅晉號為征西將軍,平南將軍、豫州刺史任忠晉號為鎮南將軍,以護軍將軍沈恪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平西將軍魯廣達晉號為安西將軍,以仁武將軍、豐州刺史章大寶為中護軍。二十一日,尊皇后為皇太后,宮號弘范。二十二日,以冠軍將軍、晉熙王陳叔文為宣惠將軍、丹陽尹。二十三日,立弟陳叔重為始興王,承祀昭烈王。二十五日,立妃沈氏為皇后。二十七日,立皇弟陳叔儼為潯陽王,皇弟陳叔慎為岳陽王,皇弟陳叔達為義陽王,皇弟陳叔熊為巴山王,皇弟陳叔虞為武昌王。二十八日,侍中、中權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陳伯山晉號為中權大將軍,軍師將軍、尚書左僕射、晉安王陳伯恭晉號為翊前將軍、侍中,翊右將軍、中領軍、廬陵王陳伯仁晉號為安前將軍,鎮南將軍、江州刺史、豫章王陳叔英晉號為征南將軍,平南將軍、湘州刺史、建安王陳叔卿晉號為安南將軍。以侍中、中書監、安右將軍徐陵為左光祿大夫,兼太子少傅。三十日,設無..大會於太極前殿。

三月初七,下詔說:「親自推動桑農,其儀見於前賢經典,勤耕力田而得賞賜,其事見載前朝詔誥。此乃國家儲備之前提,民命攸關,豐歉盛衰,無不因此而生。納賦上稅,古已有之,肥沃之土十金不易,澆薄之地至於一歲種二歲休,肥瘦有別,增產與減產遂異。詐偽之風日長,以至簿書每年都遭塗改。前漢派出稻田使者,後漢以酷刑懲處作偽之人。老農所懼者在於地神的作弄,而俗吏乘機舞文弄墨,因事作奸。游手好閒,不事生產之人成群結隊,空耗國家錢糧,實在可歎。時下正值春陽節令,風調雨順,正當大事春耕,方可望秋收大成。如有新墾之河畔湖田,新拓墾的荒蕪之地,百官對其田畝不得丈量入冊,如已征租,一概停免。私田公田,荒廢者多,一准隨占隨種。如太守教耕有方,淳厚之百姓勤學好問,一旦遇到,則應督察考核,考慮加以賞賜和提拔。對外則可以制定法則下達,以使朕稱心如意。」十九日,下詔說:「大凡以與國同體之心治理天下,撫育一世施愛萬民,盡避因襲與沿革倘或不同,寬猛之道或有差異,竟至於有廣求賢能之人,而及於微賤之輩,任用他們綜理朝政,興隆社稷,上智的人君,都是採用這種辦法。朕以智寡德薄之身,繼承大位,雖則親喪在身,情志昏亂,而社稷任重,百姓事大,無從自取安適,拱手而默無一言,豈敢忘了安民濟眾之責?思量可以舉用有才之士,以充實朝官。只是徒然愁苦於夜夢之中,頻繁地憂慮於占卜的結果,伊尹之輩沒有來,八賢之輩也沒有來。因此通宵達旦凝神思慮,夜至三更仍在勞損情志。莫非是因為他們自視太高,沒有機會自我顯進?又或者將要懷藏才德,坐視國事混亂,全都想望著獨善其身?須當由京內外眾官自九品以上,准各薦一人,來應對進賢之旨。因為求取完美無缺的人實為困難,登舉賢才或許較為容易,才具無論大小,明白說出其用場,休得如天上的南箕北斗,有箕、斗之名而無其實。如有身具才能、憑仗正氣,擯棄和壓抑一時一世,像班固那樣恨才高位低撰述《賓戲》而自憐自愛,像揚雄那樣草作《客嘲》以自慰平生之志,一生一世,遭遇何等艱難,該當離此深谷,飛翔於天上之路,赴銅駝街以觀國事,望金馬門而來朝覲,便當任隨那方枘圓鑿之修削,整頓規則法度以治國。」又下詔說:「從前智慧的君王管領百姓,明哲的天子統治天下,即使道德號稱深廣,敏銳到能夠洞察秋毫,仍然屈抑自己,請求教言,謙遜地訪求真理,在上向諸侯、州官諮詢,在下聽取輿台輩微賤者之言,所以能夠為政明智如神,不懼諫言。然而諂媚的言辭,或許讓居官者聽到,緘默而心懷譏笑之意,或者暗隱於具官而無才者之心中,這就不是可以光大法紀至為公正,且光明帝業的了。京內外卿士大夫、文武百官,如有智慧適合於政治方略,熟悉治國之要旨,能補救民眾生活、生產等方面的疾苦,辨識如網的禁令法律的疏密及其得失者,各進忠誠正直之言,不要有所隱諱。朕將虛心地聽取和接受,選擇好的來採納施行,希望能精闢地鑒察物理人情,匡補在下作為人君的德行法度。」二十五日,以侍中、尚書左僕射、新授翊前將軍、晉安王陳伯恭為安南將軍、湘州刺史,以新授翊左將軍、永陽王陳伯智為尚書僕射,以中護軍章大寶為豐州刺史。

夏四月十三日,立皇子永康王陳胤為皇太子,賜天下為三老、後丞者爵位一級,自王公以下賞賜給布帛,各有等差。十七日,下詔說:「朕君臨宇宙,撫育萬民,正欲安濟社會之浮薄,減省繁冗之費用,奢侈、違法、違理之想法,的確應予禁絕。所有雕刻的金銀箔飾及普通物、神像、土木人偶、彩絹花之類,以及衣料之尺寸偏於短小或者太過者,都會耗損錢財、荒廢本業,尤其成了災難和禍害。又有和尚、尼姑、道士,依恃邪左之道,不遵守經典、律令,民間妄濫不合禮制之祭祀,怪誕之書諸此奇異之事,應詳細地制定條例制度,一併禁絕。」十六日,下詔說:「想當年我們曾平定淮、泗一帶,及於青州、徐州,當地的土豪酋長,一概降服,紛紛派遣親人戚屬,以作為人質。今故土淪陳書陷,又成異國,南與北路途險遠難達,彼此不得見面,想到他們的分離,朕心中頗為疼愛和顧念。夷狄與我族一樣是人,何必獨於他們譏刺禁絕,使他們家庭分裂?在外准予立即選任子館及東館中有保人在外者,同賜衣服、糧食,發給酒食,任其回鄉,所至路遠難行者,便發派船仗護送,務必讓他們平安到達。如已參預我國仕宦之職以及另有事理不願離去者,也隨其心意。」

六月初一,以明威將軍、通直散騎常倚孫蠩為中護軍。

秋七月十七日,大赦天下。同月,長江水色紅如血,從京師直到荊州。

八月十二日夜,天空有聲音如風與水相搏擊。十四日夜又如此。十五日,以使持節、都督緣江諸軍事、安西將軍魯廣達為安左將軍。

九月初五,設無..大會於太極前殿,捨身及捨御車御服,大赦天下。初十夜,天空東北有聲音如蟲飛,逐漸移至西北。十四日,太白星晝現。二十五日,以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長沙王陳叔堅為司空,以征南將軍、江州刺史、豫章王陳叔英以本號任開府儀同三司。

至德元年(583)春正月初三,下詔說:「朕以智寡德薄之身,承繼帝位,悲愁憂思,疾病交織,訓導風俗缺少方策,臨御下臣無甚算計,懼怕甚於足踏薄冰,恐慌如同以朽索之馭六馬。然而四時之氣易逝,新的辰光迅速到來,文武百官列於兩陛,金玉財帛充滿府庫,器物仍非新物,時序卻疑是舊日,追思先王之德,永慕往日時光,對著宮門傷心欲哽,回首御座心急氣咽。思量可以上遵父王遺制,下勵自身,造就各種人才,讓百姓休養生息,用法寬弘簡約,取制諧於春陽之和。准大赦天下,改太建十五年為至德元年。」以征南將軍、江州刺史、新授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陳叔英為中衛大將軍,以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長沙王陳叔堅為江州刺史,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司馬消難晉號車騎將軍,以宣惠將軍、丹陽尹、晉熙王陳叔文為揚州刺史,以鎮南將軍、南豫州刺史任忠為領軍將軍,以安左將軍魯廣達為平南將軍、南豫州刺史,以祠部尚書江總為吏部尚書。初四,立皇子陳深為始安王。

二月初九,以始興王陳叔重為揚州刺史。

夏四月初一,交州刺史李幼榮獻馴象。二十二日,以前輕車將軍、揚州刺史、晉熙王陳叔文為江州刺史。

秋八月初一,以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沙王陳叔堅為司空。

九月二十二日,天空東南有聲如蟲飛。

冬十一月初三,立皇弟陳叔平為湘東王,陳叔敖為臨賀王,陳叔宣為陽山王,陳叔穆為西陽王。翌日,侍中、安右將軍、左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徐陵去世。十九日,立皇弟陳叔儉為安南王,陳叔澄為南郡王,陳叔興為沅陵王,陳叔韶為岳山王,陳叔純為新興王。

十二月二十三日,頭和國遣使獻土產。司空、長沙王陳叔堅有罪免予追究。二十五日夜,天開眼,自西北至東南,其內有青黃之色,隆隆作響宛如雷聲。

二年(584)春正月初四,分遣大使巡察各省風俗。平南將軍、豫州刺史魯廣達晉號安南將軍。三十日,大赦天下。

夏五月十五日,以尚書僕射、永陽王陳伯智為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以輕車將軍、江州刺史、晉熙王陳叔文為信威將軍、湘州刺史,以仁威將軍、揚州刺史、始興王陳叔重為江州刺史,以信武將軍、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南平王陳嶷為揚州刺史,以吏部尚書江總為尚書僕射。

秋七月初八,以長沙王陳叔堅為侍中、鎮左將軍。二十二日,太子加元服,在位文武賜帛各有等差,孝悌力田及為父後者各賜官一級,鰥夫寡婦、手足不便及年老不能自存者每人賜谷五斛。

九月二十三日,太白星晝現。

冬十月二十日,下詔說:「耕田而食,鑿井而飲,自給自足,此之謂淳風。貢賦之興起,其由來已很久遠。大抵《詩經》所言使萬物得由其道的《由庚》本務,不得已時才實行之。只是法令益彰,奸與盜多曾發生,世俗崇尚浮薄偽詐,政治上缺少改良。朕無論是清晨還是深夜,總在顧惜物之不得其所;泣辜罪己,悔恨三千威儀之措置失當。望賦初次下達,就造成了強行蔭庇現象的紛紛出現,而奏本卻說是貧與富互相調節、扶持,孤單與勢弱加重了這種弊端,這難道是力救窮乏扇散苦熱之本意嗎?這正是下吏如箕之斂的苛政。所以說『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自太建十四年(582)起望賦、租調拖欠未交者,全部免除。居官任事的百官,辨識決斷各種事務務必取捨公正,不得借公害民,為自己聲揚政績,妨礙擾亂施政的方略。」

十一月初八,大赦天下。十四日,盤盤國派使者獻土產。二十日,百濟國遣使獻土產。

三年(585)春正月初一,日食。十三日,鎮左將軍、長沙王陳叔堅以本號外另附開府儀同三司,以征西將軍、荊州刺史樊毅為護軍將軍,以暫攝吏部尚書、領著作郎陸陳書瓊為吏部尚書,晉陞金紫光祿大夫袁敬為特進。

三月初五,前豐州刺史章大寶舉兵反叛。

夏四月二十四日,豐州義軍首領陳景詳殺章大寶,傳首級至京師。

秋八月初四,老人星出現。二十五日,以左民尚書謝由為吏部尚書。

九月二十一日,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袁敬去世。

冬十月初六,丹丹國派使者獻土產。

十一月初七,下詔說:「孔聖人生當大德大智,資質超凡脫俗,闡述先賢之典籍,與天地同德,闡正《雅頌》之微妙,與日月同光。給後世遺留下訓誡和規範,開啟人民之智慧。梁末沒落衰微,大廟失治,遍生茂草,三十多年,敬仰之心好比聖人就在眼前,永思夫子文字之意味。今大雅之道重現,世界和樂昇平,萬物得由其道的《由庚》之道得其實現之所。古琴故跡,零散難以補救,彙集笥笈、開列書單,無須再重複前人之事。在外可詳取禮法,改築舊廟,芳潔之屋舍,桂木之梁棟,均令更新,以芳草取代白蒿,以清潔代替積水窪,依時祭祀。」二十九日,皇帝駕臨長干寺,大赦天下。

十二月初四,太白星晝現。初九,皇太子赴太學,講《孝經》。十六日,講畢。十九日,給先師行釋奠禮,禮畢,陳設金石之樂,請王公卿士聚會宴飲。二十一日,高麗國派使者進獻土產。

同年蕭巋死,子蕭琮代立。

四年(586)春正月初三,下詔說:「堯曾施設諫鼓讓百姓言政,禹曾拜設昌言之官。向不同等級的人徵求言論,前人早已有所建制,將有才德而久淪下位的人向上薦舉,又在古代典籍中有載,這正是治國之道的典範,帝王的當務之急。朕以知識淺陋、不明事理之身,繼奉大業,天沒亮就虛心聽政,到晚上還思慮觸懷,政務大多紊亂不清,不能遠聽四方瞭解天下,希望能聽到直言不憚者之諫言,採納他們的謀劃。自王公以下,請各薦所瞭解之人,廣泛地查考管庫類小吏,乃至輿皂類微賤之人,只要一個人有才能,一句話可以採用,朕將親自聽事覽文,期望他們能對朕進行開導和輔佐。」中權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陳伯山晉號鎮衛將軍,中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陳叔英晉號驃騎大將軍,鎮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沙王陳伯堅晉號中軍大將軍,安南將軍、晉安王陳伯恭晉號鎮右將軍,翊右將軍、宜都王陳叔明晉號安右將軍。

二月初五,以鎮右將軍、晉安王陳伯恭為特進。十五日,立皇弟陳叔謨為巴東王,陳叔顯為臨江王,陳叔坦為新會王,陳叔隆為新寧王。

夏五月初七,立皇子陳莊為會稽王。

秋九月十七日,皇帝駕臨玄武湖,大陳船艦閱兵,宴飲群臣賦詩。二十一日,以鎮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陳伯山為東揚州刺史,以智武將軍、岳陽王陳叔慎為丹陽尹。三十日,百濟國使者進獻土產。

冬十月十六日,以尚書僕射江總為尚書令,以吏部尚書謝由為尚書僕射。

十一月初三,下詔說:「只有刑罰才能遏止暴行,只有德操才能感化萬物,立天立地立人之道以此為根本,歷百代君王也不會變易。然而世上沒有犯顏直諫之人,時代缺少冒死直諫之臣,如果出現漢文帝時渭橋驚馬的事件,就聽不到有誰敢於像張釋之那樣在朝廷上諫諍;也沒有出現像武王克殷之後所下達的縱馬華山之陽,放牛桃林之墟,偃干戈不復用之的詔諭的時代了。盡避對於剽悍輕慢之輩,從法理上應予鉗制,對於愚蠢、孤陋寡聞之徒,應憐憫寬大,正當缺乏賢才之時啊,能知人就算是明智了,想不用刑法來實現一切,怎麼可能呢?所以我因痛念而接連不斷地晝見夜夢,背倚宮中繡斧之屏風而憂鬱煩悶。循環往復的日落日出、星移斗換,冬去春來,寒來暑往,時過境遷,就該寬恕他人的過錯,這才能時有所得。准大赦天下。」

禎明元年(587)春正月初一,安前將軍、衡陽王陳伯信晉號鎮南將軍,以安東將軍、吳興太守、廬陵王陳伯仁為特進,以智武將軍、丹陽尹、岳陽王陳叔慎為湘州刺史,以仁武將軍、義陽王陳叔達為丹陽尹。初三,下詔說:「柏皇與大庭,大振質樸溫和之風於往古,姬發與嬴政,蒙浮薄之風於上古之末世,已鑄刑書於鼎,教化之長未能繼承,既已乖離禮義之道,違法作亂的事情便發生了。為何淳樸之風不能恢復,浮華之風爭相鼓煽呢?朕居於禁中臨御萬物,救民於水火之心時刻有之,頻繁地公佈法律,屢次禁絕邊境往來,善良的百姓,終究要陷於刑罰之中。到底是該救助浮薄的世風,還是該讓法令更為彰顯?故此對寧而立,不能釋然,沉浸於鬱鬱寡歡的心境。今天地人三元已順,萬國來朝,靈芝出現於始陽,甘露凝結於美好之年,順應春陽下達政令,仰承上天廣佈德澤,思量與九州同心,更新世間萬物。准大赦天下,改至德五年為禎明元年。」二十日,地震。二十八日,以鎮前將軍、衡陽王陳伯信為鎮南將軍、西衡州刺史。

二月初二,特進、鎮右將軍、晉安王陳伯恭晉號中衛將軍,以中書令、建安王陳叔卿為中書監。二十二日,下詔令至德元年望賦租調拖欠未交者,一概免除。

秋八月初一,老人星出現。初五,以車騎將軍蕭摩訶為驃騎將軍。

九月初三,以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陳叔英為驃騎大將軍。十八日,蕭琮轄下尚書令、太傅、安平王蕭巖,中軍將軍、荊州刺史、義興王蕭王獻,派其都官尚書沈君公,至荊州刺史陳紀處請降。十九日,蕭巖等率文武百官男女百姓共十萬餘口渡江。二十二日,大赦天下。

冬十一月初四,割揚州之吳郡設置為吳州,割錢塘縣為郡,歸屬吳州。五日,以蕭巖為平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蕭王獻為安東將軍、吳州刺史。十六日,以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陳叔英兼任司徒。

十二月十六日,以前鎮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鄱陽王陳伯山為鎮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前中衛將軍、晉安王陳伯恭為中衛將軍、右光祿大夫。

二年(588)春正月初一,立皇子陳全為東陽王,陳恬為錢塘王。同月,派散騎常侍周羅目侯率兵屯駐峽口。

夏四月初十,有群鼠無數,從蔡洲岸進入石頭城渡淮,到了青塘兩岸,幾天後死去,隨流出江。二十日,以左民尚書蔡征為吏部尚書。同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

五月十四日,以安前將軍、廬陵王陳伯仁為特進。二十六日,東冶鑄鐵,有物紅色,猶如數顆斗星,從天空墜至熔煉處,有聲隆隆如雷,鐵飛出牆外燒了民戶。

六月初一,扶南國遣使進獻土產。初三,廢皇太子陳胤為吳興王,立軍師將軍、揚州刺史、始安王陳深為皇太子。初四,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南平王陳嶷晉號鎮南將軍,忠武將軍、南徐州刺史、永嘉王陳彥晉號為安北將軍,以會稽王陳莊為翊前將軍、揚州刺史,宣惠將軍、尚書令江總晉號為中權將軍,以雲麾將軍、太子詹事袁憲為尚書僕射,以尚書僕射謝由為特進,寧遠將軍、新授吏部尚書蔡征晉號安右將軍。初七,以安右將軍魯廣達為中領軍。二十日,大風至,從西北激盪浪濤灌入石頭城,淮渚暴漲,漂走、淹沒舟船。

冬十月初三,立皇子陳蕃為吳郡王。初五,以度支尚書、領大著作郎姚察為吏部尚書。十三日,皇帝駕臨莫府山,大校田獵。

十一月初二,下詔說:「大凡商討案件寬緩刑罰,是做帝王的應垂示的範例,感化惡人使不再作惡,同時免去死刑,乃是仁愛之人所存之心。自從畫衣冠、異章服即謂之殺戮的政風消失,酷吏崛起,法律之作用日益明顯,百姓動輒得咎,不知所從。朕君臨環宇,正當風俗澆薄的末世,有各式各樣的刑典,顯示政治不夠清明,各種徇私枉法,實在令朕慚愧。眷顧監牢種種景象,我的哀憐之心隱隱作痛。可預定日期在大政殿審訊案件。」初七,以鎮南將軍、江州刺史、南平王陳嶷為征西將軍、郢州刺史,以安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永嘉王陳彥為安南將軍、江州刺史,以軍師將軍、南海王陳虔為安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十一日,立皇弟陳叔榮為新昌王,陳叔匡為太原王。同月,隋派遣晉王楊廣率眾軍前來攻伐,自巴、蜀、沔、漢順流至廣陵,數十路並進,沿江鎮守官,相繼奏聞。這時新授湘州刺史施文慶、中書舍人沈客卿執掌機密大事,將奏折全都壓下不報,所以沒有準備和防禦。

三年(589)春正月初一,霧氣四布。同日,隋總管賀若弼從北路廣陵渡京口,總管韓擒虎直趨橫江,渡採石,從南路將與賀若弼軍會合。初二,採石守將徐子建飛書告變。初三,皇上召公卿入議軍事。初四,城內外戒嚴,以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同為都督,遣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師出白下,散騎常侍皋文奏統兵鎮守南豫州。初六,賀若弼攻陷南徐州。初七,韓擒虎又攻陷南豫州,皋文奏敗歸。至此隋軍南北路並進。後主遣驃騎大將軍、司徒、豫章王陳叔英屯駐朝堂,蕭摩訶駐守樂游苑,樊毅守耆..寺,魯廣達駐守白土岡,忠武將軍孔范駐守寶田寺。鎮東大將軍任忠從吳興趕來,仍駐朱雀門。十七日,賀若弼進據鍾山,屯兵白土岡東南。二十日,後主遣眾軍合力與賀軍作戰,眾軍戰敗。賀若弼乘勝至樂游苑,魯廣達猶自率散兵力戰,不能抵擋。賀軍進攻宮城,燒北掖門。此時韓擒虎率眾自新林至於石子岡,任忠出降於韓,又引韓擒虎經朱雀航直趨宮城,從南掖門入。於是城內文武百官均出逃,只有尚書僕射袁憲在殿內。尚書令江總、吏部尚書姚察、度支尚書袁權、前度支尚書王瑗、侍中王寬居於省中。後主聞敵兵至,跟著十餘宮人出後堂景陽殿,將自投於井,袁憲在旁,苦諫不從,後..舍人夏侯公韻又以身遮井,後主與他爭持很久,方才得入。到夜裡,為隋軍所擒。二十二日,晉王楊廣進據京城。

三月初六,後主與王公百官從建鄴出發,進入長安。隋仁壽四年(604)十一月二十日,逝世於洛陽,時年五十二歲。追贈大將軍,封長城縣公,謚曰煬,葬於河南洛陽之陳書芒山。

《陳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