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任峻傳、蘇則傳、杜畿傳、鄭渾傳、倉慈傳)

任峻傳,任峻字伯達,河南郡中牟縣人。漢朝末,四方騷亂,關東地區都受到震動,中牟縣令楊原憂愁恐懼,打算棄官逃走,任峻勸他說:「董卓帶頭叛亂,天下人沒有不怨恨的。然而卻沒有人倡議討伐他,人們並不是沒有討伐他的願望,而是迫於形勢不敢發動。您如果能發出倡議,一定會有響應的。」楊原問:「該怎麼辦呢?」任峻說:「現在關東有十多個縣,能打仗的人不少於一萬,如果您暫時行使河南尹的權力,集中起來調遣,沒有辦不成的事。」楊原聽從了任峻的計策,任命他為主簿。任峻便替楊原發佈有關代理河南尹的文告,讓各縣堅守自己的領地,於是便發兵征討董卓。正趕上曹操從關中起兵,進入中牟縣界,當地人不知道該跟隨誰,只有任峻與同郡的張奮商議,率全郡歸順曹操。

任峻另外又召集自己宗族、賓客以及家丁一共幾百人,情願跟隨曹操。曹操非常高興,上表請求任命任峻為騎都尉,並將自己的堂妹嫁給他,對他十分親信。曹操每次出征,總是讓任峻留在後方主管部隊的給養。當時正趕上饑荒乾旱的年景,軍糧不足,朝廷羽林監穎川人棗祗建置屯田,收穫糧食達到百萬斛,各郡都設置屯田的官員,幾年間屯田的地方都儲備了糧食,倉庫都堆滿了。官渡之戰,曹操命任峻掌管軍器和糧食的運輸,敵人幾次偷襲斷絕了糧道,任峻便以一千輛糧車為一部,列成十路方隊,使陣勢重疊拱衛糧車,敵人不敢靠近。軍隊國庫能夠糧食充足,開始是靠著棗祗的屯田,而最終的成功是靠著任峻的努力。曹操因為任峻功高,上表請求封他為都亭侯,食邑三百戶,又升任長水校尉。任峻待人寬厚有器量,通曉事理,每次提出建議,曹操總是很滿意。饑荒的時候,他收養撫恤朋友的親人、貧困的中表親戚,救助急難,周濟貧乏,信義為人所稱道。

建安九年(204),任峻去世,曹操為他的死曾長時間地哭泣。他的兒子任先承襲了爵位,任先沒有兒子,他死後,封地便被解除。後來魏文帝追錄功臣,賜給任峻成侯的謚號,又賜封任峻的次子任覽為關內侯。

蘇則傳,蘇則字文師,扶風郡武功縣人。少年時就以學問操行聞名鄉里,被推舉為孝廉和茂才,朝廷徵召他去任職,他都沒有應召。後來從家裡出任酒泉郡太守,調任安定郡、武都郡,所在的地方都傳頌他的威名。曹操征伐張魯,經過蘇則所管轄的郡,見到蘇則,對他很欣賞,命他擔任部隊的嚮導。打敗張魯以後,蘇則平定安撫住在下辯一帶的各氐族部落,打通了河西走廊,轉任金城太守。當時正是戰亂之後,官吏百姓流離失所,飢餓貧窮,戶口銳減。蘇則十分謹慎地安撫流民,對外招撫羌人、氐人等部落,得到他們的牛羊,用來贍養貧困老弱的人。他和百姓平分口糧,一個月的時間,流民都回來了,一共有幾千家,於是蘇則明確地宣佈了禁令,有違犯的就殺掉,對聽從教化的一定獎賞。他親自教給百姓耕種的知識,當年就獲得了大豐收,從那以後,前來歸附的人越來越多。隴西郡的李越發動叛亂,蘇則率領羌人等少數民族軍隊包圍了李越,李越請求投降。曹操去世,西平郡的麴演謀反,號稱護羌校尉。蘇則領兵討伐,麴演害怕了,也請求投降。魏文帝因為蘇則的功勞,加封他為護羌校尉,賜予他關內侯的爵位。後來麴演又勾結鄰郡叛亂,張掖郡的張進扣押了太守杜通,酒泉郡的黃華不接受太守辛機的統治。張進、黃華都自稱太守響應麴演,再加上武威郡的三種胡趁勢擄掠,河西的道路又斷絕了。武威郡太守毋丘興向蘇則告急,當時雍州、涼州的豪族大戶都驅趕羌人、胡人來追隨張進等叛將,郡中百姓都認為張進勢不可擋。在此以前將軍郝昭、魏平在金城屯兵駐守,也接到不許西進的詔書。蘇則便去面見郡中的大吏和郝昭等人,同羌族的大戶酋長商議說:「現在敵寇的勢力雖然強盛,但都是才聚起來的烏合之眾,有的還是被迫脅從,不一定就是一條心,利用他們的矛盾打擊他們,好的和壞的就一定會分離,好的分離出來歸順我軍,我軍的數量便增加而敵人的數量便減少了。既得到人力補充的實惠,又壯大了我軍的氣勢,這時候出動討伐敵人,一定會打敗他們。

如果等候大軍支援,曠日持久,好人找不到歸宿,必然要和壞人同流合污,善惡一旦攪在一塊兒,就很難把他們一下子分開了。現在雖然有朝廷的詔命,違背它而合於機變,我看我們可以自作主張。」郝昭等人聽從了蘇則的意見,於是便發兵去救武威郡,迫使作亂的三種胡人投降。蘇則與毋丘興率軍在張掖郡攻擊張進,麴演得到消息,率領步騎兵共三千人來迎接蘇則,說是前來援助,其實打算發動叛變。蘇則引誘他來見面,趁機將他斬首示眾,他的黨羽四散逃走。蘇則便與各路軍隊包圍了張掖,大敗敵人,殺死了張進和依附於他的黨羽,敵兵都投降了。麴演的部隊被打敗,黃華感到恐懼,交出了他所扣押的人質乞求投降,河西一帶被平定,蘇則回到金城。朝廷晉封他為都亭侯,食邑三百戶。朝廷征拜蘇則為侍中,與董昭在一起作官。有一次,董昭枕著蘇則的膝蓋睡覺,蘇則把他的頭推下去,說:「蘇則的膝蓋,不是讒佞之輩的枕頭。」當初,蘇則同臨淄侯曹植聽說魏氏廢漢自立,都穿上喪服為漢朝悲哀哭泣。

曹植的表現魏文帝聽說了,卻不知道蘇則也同曹植是一樣的態度。文帝在洛陽,有一次從容說道:「我順應天命當了皇帝,卻聽說有人哭,為什麼呢?」蘇則還以為是對他質問,鬍鬚都豎立起來,要正顏厲色地辯論。侍中傅巽連忙掐著他說:「不是說您。」這才擋住了他。文帝問蘇則說:「前些時候攻破酒泉郡、張掖郡,和西域互通使節,敦煌郡獻來直徑一寸的大珠,還能不能再從市場上買到呢?」蘇則回答說:「陛下如果能把國內治理得和睦融洽,使德化流布到沙漠地區,寶珠就會不求自來;如果求了,然後得到,那麼也就算不得珍貴了。」文帝聽了,默默無語。後來蘇則陪同文帝打獵,檻圈設置不牢固,被鹿撞破逃走了。文帝大怒,腳踩胡床拔出佩刀,把有關督吏都抓起來,要處死他們,蘇則跪地叩拜,說:「臣子聽說古代的聖王不因為禽獸而害人,現在陛下正推崇唐堯的教化,卻因為打獵的遊戲要殺死很多吏員,愚臣認為不能這樣,以死相求!」文帝說:「您,是正直的大臣。」便把那些督吏全部赦免。然而蘇則也因此被文帝忌憚,黃初四年(223),被降職擔任東平相。赴任途中,得病死,謚號為剛侯。他的兒子蘇怡承襲了爵位,蘇怡死後,沒有兒子,由他的弟弟蘇愉襲封。蘇愉,鹹熙年間曾擔任尚書。

杜畿傳,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縣人。幼年父母雙亡,繼母虐待他,他卻孝順出了名。二十歲時在郡中擔任功曹,又試職作鄭縣的縣令。縣裡關押了幾百人,杜畿親自審問,衡量犯人罪行的輕重,都一一定案發送,雖然不是都判處得很妥當,郡中人們已經對他這樣年輕有主見感到驚奇。他被推舉為孝廉,擔任漢中府丞。趕上天下大亂,他便拋棄了官職旅居荊州,建安年間(196~220)才回到故鄉。荀彧把他推薦給曹操,曹操委任他為司空司直,又升任護羌校尉,讓他持節領受西郡太守的職務。曹操已經平定了河北,高幹在并州反叛。當時河東太守王邑被朝廷徵召,河東人衛固、范先表面以請求封地為名,背地裡卻同高幹勾結。曹操對荀彧說:「關西的那些將領憑借險要的地形和騎兵,要是去征剿他們一定會引起叛亂。張晟在..山、澠水之間燒殺搶掠,向南聯絡劉表,衛固等人也傚法張晟,我擔心他們為害太深。河東郡依山繞河,四周的鄰郡總是發生變故,是當今天下的戰略要地。請您為我推薦像蕭何、寇恂那樣的人去鎮守河東。」荀彧說:「杜畿能夠勝任。」於是曹操追授杜畿河東太守的職務。衛固等人派了幾千人馬截斷去陝津的路,杜畿到了那兒不能渡過黃河。曹操派夏侯惇征剿衛固。兵還未到,有人對杜畿說:「應該派大軍來。」杜畿說:「河東郡有三萬戶人家,決不是人人都想作亂。現在如果大兵壓境,把他們逼急了,想做好事也找不到帶頭的,就一定會因為懼怕而服從衛固。衛固一旦消除後顧之憂,必然要拚死抵抗。我們討伐他如果不能取勝,四周的鄰郡就會響應他,天下的變亂就平息不了了。如果我們能夠取勝,也是摧殘一郡的百姓,況且衛固等人還沒有明目張膽地抗拒朝廷,表面只是以請求過去的太守為名,一定不會加害新太守。我單身前去,出其不意,衛固為人計謀很多,但缺乏決斷的能力,一定會假裝接受我的指揮,我只要在郡城呆一個月,就能設法用計困住他,時間足夠了。」就從隱秘的岔道到..津渡過河。

范先要殺杜畿藉以威懾部下,想先觀察一下杜畿的動向,便在門前連續殺了郡中主簿以下的官吏三十多人,杜畿目睹慘狀,若無其事。於是衛固說:「殺了他也不能損害他什麼,徒然給咱們樹立惡名,況且控制他的權力在我們手裡。」便承認了杜畿的太守身份。杜畿對衛固、范先說:「你們二位,是河東的希望,我不過靠你們坐享其成罷了。但君臣之間有固定的規矩,成敗都一樣,遇到大事應當平等地一塊兒商量。」杜畿任用衛固為都督,讓他兼任郡丞,又代理功曹。將軍、校尉吏員、士兵三千多人,都歸范先統管。衛固等人很高興,雖然表面上服從杜畿,但心裡面卻不把他當回事。衛固要大舉發兵,杜畿很擔心,勸衛固說:「想成就非凡的大事,就不能輕易地動搖軍心。現在倘若發動大軍,部下一定會騷亂,不如慢慢用錢來招募士兵。」衛固認為他說得對,就聽從了,用錢來徵調,過了幾天才調度停當。而部下的將軍卻因為貪圖錢財只招募了少於預定人數的士兵。杜畿又去面見衛固,為他分析說:「人情都顧念家屬,可以分別讓將軍和掾史們回家休息,有緊急情況再召他們回來也不難。」衛固等人不願意失去人心,又聽從了杜畿的勸告。這樣一來,不肯謀反的好人留在外邊,可以暗地裡支援自己,而壞人分散,各自回家,勢力已經被離間了。碰上張白騎的人馬攻打東垣,高幹的叛軍進入..澤,上黨一帶各縣殺死縣官,弘農郡扣押了郡守,衛固等人也想乘機叛變而調兵還沒有到,杜畿知道周圍各縣都服從自己,就出來單獨率領幾十名騎兵趕到張城堅守,城中百姓官吏都全力幫助杜畿,過了幾十天,召集了四千多人。衛固等人與高幹、張晟聯合起來攻打杜畿所在的張城,卻攻不破。侵犯附近的縣城,也一無所得。遇上朝廷的大兵前來征剿,高幹、張晟都被打敗,衛固等人被抓獲斬首。杜畿赦免了衛固等人的餘黨,讓他們恢復過去的居住產業。那時候全國的郡縣都殘破不全,河東郡是最先平定的,而且損失也少。杜畿治理這個郡,推崇寬鬆的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有人曾經打官司,互相爭訟,杜畿親自為雙方陳說大義,讓他們回去認真思索,如果還有什麼要申訴的,再來太守府找他。

鄉邑的父老都生氣地責備自己一方的訴訟人:「有這麼好的太守,你們為什麼不聽他的教誨?」從那以後,很少再有打官司的了。郡中下屬各縣,推舉出孝子、貞婦、順孫,杜畿都一一免除這一家的徭役,並隨時去慰問勉勵他們。漸漸地開始督促百姓養牛和牝馬,直到豬、狗、雞,都有具體的章程制度。百姓勤勞地耕作,家家戶戶豐衣足食。於是杜畿說:「百姓富足了,不可不進行教育。」便在冬天裝備戎裝,講習武藝。又開設學宮,杜畿親自講授儒家的經典,郡中風氣也因而有所變化。韓遂、馬超叛變的時候,弘農郡、馮翊郡很多縣邑都起兵響應他們。河東郡雖然同敵境相連,百姓卻沒有二心。曹操西征到達蒲陂,與敵人隔著渭河列開陣勢,軍糧完全依賴河東郡供給。等到敵人被打敗,郡中儲備的糧食還剩二十多萬斛。曹操下令說:「河東太守杜畿,就如同孔子所說的『禹,我簡直找不到他一點毛病來批評他』。給他增加俸祿到二千石。」曹操征伐漢中,調遣河東郡的五千民夫擔任運輸工作。這些人自動地互相勉勵:「人總免不了一死,可不能辜負了我們太守。」始終沒有一個人逃跑,杜畿就是這樣得人心。魏國建立以後,用杜畿為尚書。事情定下來以後,朝廷又下令說:「過去蕭何平定關中,寇恂平定河內,您也有他們那樣的功勞,即將授予您納言的職位。但是又考慮到河東郡是我的股肱要地、充實儲備的所在,佔據那裡就足能控制全國,所以還要麻煩您去那裡坐鎮。」杜畿在河東十六年,他的治理總是全國最好的。魏文帝即王位,賜給他關內侯的爵位,召拜他擔任尚書。

文帝廢漢自立為皇帝以後,晉封杜畿為豐樂亭侯,食邑百戶,為司隸校尉。文帝征伐吳國,任命杜畿為尚書僕射,留在朝中掌管國家大事。後來文帝去許昌,仍然命杜畿留守。杜畿奉命製造御樓船,在陶河試航,遇到大風沉沒。文帝為他的死而哭泣,下詔說:「夏朝的水官冥勤勞地工作而死在水中,後稷勤勞地播種百谷而死在山上;已故的尚書僕射杜畿,在孟津試航,以至翻船沉沒,這是忠心的極致,朕實在為他痛惜。」追贈他太僕的職銜,謚號為戴侯。他的兒子杜恕承襲了爵位。

杜恕字務伯,太和年間(227~232)任散騎黃門侍郎。杜恕為人誠懇樸質,不善於表現自己,所以從小就沒有什麼名聲。等到在朝中作官,也不結黨營私,一心辦公事。每當政策有失誤,他總是引用綱紀法度來規諫,因此很受侍中辛毗等人的器重。當時自公卿以下,官吏們都在議論制度的增減,杜恕認為「古代的刺史,奉行宣示朝廷的六條規則,以清淨無為為名譽,威風顯著,為人稱道。現在可以不讓刺史掌握兵權,專心去管理民政」。不久,鎮北將軍呂昭又擔任冀州刺史,杜恕便上書說:「帝王之道,沒有比安民更崇高的。安民的辦法,在於財富的積累;而積累財富,就是專務根本,節約用度。當今吳、蜀二賊還沒有消滅,戰車急需駕馭,這正是英雄豪傑努力奮鬥的時機。但是朝中的儒臣士大夫,也意外地推崇羨慕武力,握著手腕而爭論,以孫子吳起為第一。國庫一年比一年空虛,民力一年比一年衰弱。現在吳、蜀僭位稱帝,與我們作對,北方的胡人也沒有壓服,三個地方的邊境發生變亂,全國都不會太平。現在邊疆的荊州、揚州、青州、徐州、幽州、并州、雍州、涼州都有軍隊,而能夠憑借在內部充實府庫扼制外族入侵的,只有兗州、豫州、司州、冀州而已。一個國家就如同人的身體,心腹充實了,四肢即使生了病,終究不會有大的妨害。現在兗州、豫州、司州、冀州也是國家的心腹,所以愚臣懷著懇切恭謹的心情,希望四州的長官,專心地從事根本的事業,來承擔四肢的重任。但孤論難以堅持,觸犯大家的慾望難以取得成效,眾人的不滿難以積累到一塊兒,是非難以分清,所以年復一年也沒有被英明的君主察覺。凡是說這種話的,都是疏遠或卑賤的人,這類人說的話,確實不容易被採納。如果讓好的政策從親信貴族口裡說出來,親信貴族本來就用不著冒犯我所說的四難來求取忠愛,這正是古往今來的人們所常常擔憂的問題。」當時朝中對官吏考核制度展開大規模的議論,朝廷內外的官吏都要考核。杜恕認為用人而不能讓他盡力發揮才能,那麼即便有才的人也沒有多大用。

保全的不是致力要達到的東西,而所致力的事又不是當前最重要的。杜恕在朝中八年,議論剛勁率直。杜恕出任弘農郡大守,幾年後轉任趙王曹干的輔相,因病離職。又從家裡出任河東郡太守,過了一年多,改任淮北都督護軍,又因病離職。他在任職的地方,致力於維護國家的大體,樹立恩惠仁愛,因此更加得到百姓的愛戴,只是不如杜畿。不久,朝廷任命他為御史中丞。杜恕在朝廷,因為與朝中的官員不和睦,所以,屢次在外面任職。後來又出任幽州刺史,加建威將軍的官銜,朝廷讓他持節,護烏丸校尉。當時,征北將軍程喜在薊縣屯紮,尚書袁侃等人告誡杜恕說:「程喜曾在先帝那一朝任職,在青州排擠了田國讓。現在足下拿著朝廷的節杖,讓你們共同駐屯在一座城裡,應該周密地考慮對策。」

但杜恕沒有在意。他到官不滿一個月,有鮮卑族首領的兒子,帶領幾十人馬,沒有經由關口擅自來到州城,州里殺死了其中一名鮮卑人,卻沒有寫表章上報。於是程喜上書彈劾杜恕,杜恕入獄,由廷尉審理,依法應當處死。因為他父親杜畿為國事勤勞死在水中,得以減刑,被免官為平民。他遷居章武郡,那一年是嘉平元年(249)。杜恕為人豪邁任性,想不到要防備別人,終於導致這次挫折。當初杜恕從趙郡還朝,陳留郡的阮武也從清河太守的職位上被徵召,兩人都鄙薄廷尉。阮武對杜恕說:「我看您的才質性情可以經歷公正之道,但把持得不夠努力,素質能力可以擔任大官但追求不夠順利,才學可以記敘古今但不夠專一,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有才而沒有得到適當的任用。近來有了空閒,可以深思這個問題,寫出自己的獨立見解。」杜恕在章武郡,便撰寫了《體論》八節,又寫出《興性論》一篇,是為探討個人修養的。嘉平四年(253)死在遷移的住所。

晉武帝甘露二年(266),河東郡九十多歲的樂祥上書頌揚杜畿遺留下來的功績,朝廷受到感動,下詔封杜恕的兒子杜預為豐樂亭侯,食邑一百戶。杜恕的奏議論文都很可觀,選取他和當時政治緊密相關的幾件大事寫在傳記裡。

鄭渾傳,鄭渾字文公,河南開封縣人。他的高祖父鄭眾,鄭眾的父親鄭興,都是名儒。鄭渾的哥哥鄭泰,和荀攸等人策劃誅殺董卓,在揚州刺史任上去世了。鄭渾帶著鄭泰的小兒子鄭袤在淮南避難,袁術對他非常尊重。鄭渾知道袁術一定會失敗,當時華歆擔任豫章郡太守,和鄭泰是很好的朋友,鄭渾便渡過長江投靠華歆。曹操聽說他行為忠厚,召他擔任掾史,又改任下蔡縣長、邵陵縣令。當時天下還沒有平定,百姓都強悍浮躁,不考慮生產繁殖,那些生了兒子養不活的,就一概都不哺育。鄭渾每到一地任職,就沒收當地人的漁獵工具,督責他們種地養蠶,又連帶開闢稻田,加重對棄嬰罪的處罰。開始百姓怕犯法,後來生活好轉,吃穿都有些富裕,就再沒有不育嬰兒的了。生下來的男女,很多都取鄭字為名。後來鄭渾被徵召擔任丞相掾屬,又轉到左馮翊郡任職。當時梁興等人擄掠了五千多戶人家,強迫他們一同燒殺搶掠,周圍各縣無力抵抗,都很恐懼,縣令都把自己的官署轉移到郡城。出謀劃策的人都認為應當轉移到險要的地方。鄭渾說:「梁興的勢力都是些散兵游勇,在山間險地流竄,雖然有很多同夥,大都是被迫跟隨他的。現在應當廣開投降的門路,宣傳曉諭朝廷的恩德信義。要是佔據險地,只求防守,那是向敵人示弱。」於是便集聚官吏民眾修築城郭,做好防禦的準備。爾後發動民眾追逐賊寇,明確賞罰的制度,商定公約盟誓,允許把他們繳獲的十分之七賞給他們。百姓都非常高興,願意捕捉賊寇,多得婦女、財物,結果賊寇中失去妻子的,都回來請求投降。

鄭渾責令他們去捉獲同夥的婦女,然後還給他妻子。這一來敵寇內部互相搶奪,梁興的黨羽不再團結。鄭渾又派有威信的官吏平民分頭到山谷中宣告勸說,跑出來投降的絡驛不絕。於是讓各縣的官吏都回到原來管轄的地方安撫聚集投誠的敵眾。梁興等人害怕了,率領餘黨聚集在..城。曹操派夏侯淵靠近..城協助鄭渾出擊,鄭渾帶領民眾首先登城,殺死梁興及其黨羽。另有賊寇靳富等人挾持夏陽縣長、邵陵縣令和很多官吏百姓進入石豈山,鄭渾再次帶兵征剿,大破靳富,解救出兩個縣的官員和被劫持的百姓。又有叫趙青龍的,殺死左內史程休,鄭渾聽說了,派遣壯士趕去砍下趙青龍的首級。前後歸附鄭渾的達到四千多家,從此山賊都被掃平,人民安居樂業,鄭渾轉任上黨郡太守。曹操征伐漢中,派鄭渾任京兆尹。鄭渾因為京兆地區的百姓都是新近遷來的,便制定了移居的法規,讓宗支多的家族同單弱的人家結為伍,讓溫和誠實的人家同孤寡老人作鄰居,督促他們勤勞地耕作,明確地發佈禁令,用來揭露壞人。從那以後,百姓安心務農,盜賊也被消除。大軍進入漢中的時候,京兆地區運輸的軍糧最多。鄭渾又派遣一部分人去漢中屯田,沒有中途逃跑的。曹操又嘉獎了鄭渾,讓他再次入朝擔任丞相掾。文帝即位,鄭渾擔任侍御史,加駙馬都尉職銜,轉任陽平和沛郡兩處的太守。這兩個郡的地勢低窪潮濕,總是遭遇水災,百姓窮困飢餓。鄭渾在蕭、相兩縣的邊界,修築陂塘土堰,開闢稻田,郡中百姓都認為方便。鄭渾說:「地勢低窪,灌溉很方便,最終會收到魚米的長久之利。這是富民的根本。」就親自率領官吏百姓,興建水利設施,一個冬天就建成了。以後每年大豐收,土地年年增產,租稅的收入也比平時成倍的增長。百姓因這些設施的利益,刻碑頌揚鄭渾的功績,把他興建的水利工程稱為「鄭陂」。後來鄭渾又轉任山陽、魏郡的太守,也依照治理陽平、沛郡的方法。又由於魏郡的百姓因缺少木材而苦惱,鄭渾便督責他們種植榆樹結成籬笆,再增種五種果樹。後來,榆樹都長成藩牆,五種果樹結出豐碩的果實。一進入魏郡的邊界,村落都整齊劃一,人民都富裕豐饒。魏明帝聽說後,下詔讚揚,把他的事跡傳佈天下。任命他為將作大匠。鄭渾為官清廉樸素,妻子常常忍饑挨凍。

鄭渾死後,他的兒子鄭崇被任命為郎中。

倉慈傳,倉慈字孝仁,淮南人氏。起初作郡吏。

建安年間(196~220),曹操在淮南招募士卒屯田,任命倉慈為綏集都尉,黃初末年,擔任長安縣令,為官清正簡約,很有辦法,吏員百姓既愛戴他,又畏懼他。太和年間(227~232)倉慈升任敦煌郡太守,郡在西部邊陲,因為兵亂和內地隔絕,已經有二十年沒有委派太守了。大姓的家族豪橫跋扈,相沿成習。前任太守尹奉等人,依照過去的章程敷衍而已,對錯誤的政策也不去改革匡正。倉慈到任以後,抑制豪族,撫恤貧弱的百姓,很符合作官的原則。舊的大族有剩餘的田地,可是小民連立足的土地也沒有。倉慈所到之處,都按人頭減除賦稅,讓他們只交納接近土地本身的租值。起初屬城的案件又多又雜,縣裡不能決斷,就都集中到郡城。倉慈親自審閱案卷,衡量罪犯的輕重,除了重罪必殺的囚犯,都處以鞭杖的刑罰,然後釋放。一年中判決死刑的曾經還不到十個人。平時西域的各族胡人要來獻納禮品,郡中的豪族總是斷然拒絕。即使與他們互相貿易,也是欺騙侮辱對方,最終得不到解決。胡人常常不滿,倉慈慰勞他們。

有要到洛陽去的,替他們辦好沿路的關引文書;有要從郡城回國的,官府按照公平的價格收取他們的貨物,用現成東西同他們進行交易,讓官吏百姓沿途護送他們,從那以後,百姓胡人都交口稱讚倉慈的德行恩惠。幾年以後他死在任上,官吏百姓都像死了親戚一樣的悲痛,為他畫像,寄托哀思。等到西域各族的胡人聽到倉慈的死訊,全都聚積到戊己校尉和郡中吏的治下致哀,有些人還用刀割開自己的臉,以表示血誠,又為他建立祠堂,共同祭奠。

從曹操到元帝鹹熙年間(264~65),魏郡太守有陳國的吳馞、清河太守樂安縣的任燠、京兆太守濟北的顏斐、弘農太守太原的令狐邵、濟南相魯國的孔乂,有的慈悲斷案,有的誠實仁愛,有的廉潔清白,有的為民申冤,都是食祿二千石級的好官。

評:任峻開始創建義軍,率領他們歸順曹操。開墾土地,種植稻穀,倉庫豐盈,建立了功績。蘇則威懾敵寇,平定了叛亂。政事既處理得當,又剛直正派,高風亮節,應該頌揚。杜畿執政寬猛相濟,有利人民。鄭渾、倉慈,撫恤調理百姓很有辦法,都是魏朝有名的太守。杜恕屢次評論時政,陳述對於政治體制的意見,也很可觀。

《三國誌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