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被忽視的兵團

建安十三年(208)10月,曹操下達攻擊令。

曹軍的目標直指漢水與長江交匯處的夏口,此時距發起荊州戰役不過三個月,距佔領江陵不到一個月。此次進軍的路線,大體相當於從今天湖北省荊州市到武漢市,從地圖上看,其直線距離不到300公里,而沿水路前進的話,距離就要多一倍還不止,因為這一段河道變化多端,曲折難行,今天被稱為荊江。

雖然陸路較短,但曹軍還是選擇走水路,因為陸路更難走。

長江流至江陵後沒有直接往東,而是先往南,繞了一個大圈再往東去,在這個半圓形的圈子裡,是著名的洪澤湖區,如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水域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形成了河網密佈、湖泊縱橫的低窪地帶。而在當時,這一片湖區的面積更大,它的名字叫雲夢澤,根據司馬相如《子虛賦》的描寫,其範圍東到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西到湖北省西部的山地,北到大洪山區,南界長江,東西400公里以上,南北超過250公里,是如今洪澤湖區面積的數倍。

曹軍由江陵進攻江夏郡,最直接的辦法是由陸路向東,但必須經過雲夢澤,這裡交通不便,很多地方道路不通,不適合大兵團運動,所以只能選擇乘船東進。

好在江陵聚集了原荊州的主要水軍,有大小戰船數千艘,可以滿足曹軍將士轉運的需要。曹軍將士包括戰馬、輜重一律登船前進,開始大家覺得挺好,畢竟行軍是件苦差事,現在坐在船上一邊看風景,一邊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

但習慣於陸地行軍作戰的曹軍士兵對這種行軍方式和沿線的氣候、環境顯然不能馬上適應,一些很嚴重的問題很快就要發生了。

曹操親率曹軍順江而下,但這不是曹軍的全部主力。事實上,曹軍的行動不限於江陵一地,這次進攻有著更加周密的部署。

曹操率領的這一路主力包括曹純、曹真、曹休統領的虎豹騎,許褚統率的宿衛軍,以及徐晃、滿寵、任峻統率的各部。徐晃此時是橫野將軍,滿寵是奮威將軍,任峻是長水校尉,他手下的水軍應該是曹操在北方訓練出來的,人數不會太多。也就是說曹操親自率領的這一路大體上有兩個「軍」,再加上數千虎豹騎和一部分近衛軍,除此之外就是原荊州的水軍,如前所述,大體上有3萬人,有各式戰船數千艘,基本上都參加了即將開始的江夏之戰。

江陵還有曹軍的一部分主力,由曹仁率領,曹操交給他的任務是在此堅守。江陵是荊州七郡之一南郡的治所,地位舉足輕重。從江陵溯流而上,穿越如今的三峽庫區即可到達益州刺史部,劉璋雖然表面臣服,但不得不留上一手,所以讓曹仁守在這裡,監視上游的情況。

幸好曹操做了這個佈置,否則有可能就回不來了。

而此時,曹軍更多的人馬卻不在江陵,而是在襄陽一帶。

曹操下令在襄陽的各路主力也迅速南下,沿漢水直指江夏郡。

這一部分主力包括於禁、張遼、張郃、樂進、路招、朱靈、馮楷各部,他們如今的軍職全部是將軍,其中於禁是虎威將軍,張遼是蕩寇將軍,張郃是平狄將軍,樂進是折衝將軍,路招是揚武將軍,馮楷是奮威將軍。也就是說,這一支人馬主力是這七個「軍」,在滿編狀態下每「軍」有一萬多人,這支人馬有將近10萬人。

如果江陵出發的是西路兵團,襄陽出發的就是北路兵團,這個兵團人數更多,是曹軍真正的主力,但往往被忽視了。

北路兵團不僅人馬眾多,主要將領也都是特別能打的猛人,除了馮楷事跡較少之外,其餘各位都身經百戰、功績赫赫。一般這樣的猛將不免都有點脾氣,他們對曹操忠心耿耿,也服服帖帖,但除了曹操之外能鎮住他們的恐怕就沒有幾個了。

北路兵團的七位猛將資歷、戰功都大致相當,讓誰統一指揮大家都不會服氣。曹操考慮再三,最後想到了一個人,把他派去應該最合適不過。

這個人是曾經擔任過曹操司空府主簿的趙儼,此時的職務是章陵郡太守。章陵郡是新近從南陽郡中分出來的,這一時期還從南郡分出過襄陽郡,所以荊州七郡一度被稱為荊州九郡,不過這個時間不太長,又恢復了之前的建制。

趙儼長期在汝南郡與李通配合,處理問題周到全面,深得曹操的賞識。赤壁之戰前於禁所部屯駐於穎陰,樂進所部駐屯於陽翟,張遼所部屯駐於長社,都在許縣附近。這幾位都有點傲氣,平時合不來,曹操覺得趙儼善於做溝通協調工作,就派他當這三個軍的聯席參謀長,而趙儼把這件苦差事居然幹得挺好,讓大家都滿意。曹操發揮趙儼的特長,讓他擔任於禁等部的都督護軍,監督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樂進、路招、馮楷等七軍。同時派趙儼的好朋友、丞相府軍祭酒杜襲協助趙儼。

北路兵團除了這七個「軍」,還有一部分水軍,由原荊州將領文聘指揮,此前曹操已發佈命令,任命文聘為江夏郡太守,等拿下江夏郡,文聘才能在那裡履職。

以上是曹操直接投入江夏戰役的兵力情況,除了西路和北路兩大兵團,曹軍間接投入的兵力還有很多,包括臧霸、李典、李通、曹洪、夏侯淵、夏侯惇所部,下面也做簡要介紹。

長期駐紮在青州、徐州一帶的臧霸此時的軍職是威虜將軍,曹操發起荊州戰役前,命他率部南下,將所部主力移至廣陵郡,也就是如今長江下游北岸的揚州、泰州一帶,對孫權的大本營吳郡形成戰略威脅。

李典此時是破虜將軍,曹操命他率所部移師合肥,由那裡伺機侵擾孫權的廬江郡。

汝南郡太守李通雖然不是曹操的嫡系,但在每次重大戰役發生時都堅定不移地站在曹操一邊,逐漸得到曹操的信任。曹操命他率所部向南運動,從江夏郡的北面對其造成壓力。

曹洪的任務是守住襄陽,夏侯惇此時在許縣,他與荀彧共同守衛後方。而後勤保障方面的艱巨任務,曹操交給了夏侯淵。

上述兩大兵團加上各地間接投入江夏戰役的曹軍部隊,大約在20萬到30萬之間,其中包括數萬水軍。

在那個時代擁有這樣一支武裝力量足以成就任何事,這大概也是曹操歷次戰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也理應成為最保險的一次。

事實上,曹操壓根沒有想過小小的一個江夏郡會打不下來,可鬼使神差,偏偏打敗了,甚至被打敗的時候連江夏郡的影子都還沒有看到。

這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看似事情不大,但對後面時局的發展卻影響不小。在曹操從江陵出發前,劉璋在先後派出陰溥、張肅拜見曹操表達敬意後,又派出了第三個代表團,團長的名字叫張松。

張松的地位更高,是益州別駕,劉璋又派他來荊州,說是溝通感情,其實是觀察事態進展,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所以這也是一支戰地觀察團。

這位張團長算是重要人物,但在史書裡卻沒有單獨的傳,只知道他字永年,益州本地人,他也是劉璋第二個代表團團長張肅的哥哥,其他事跡不詳。張團長在江陵見到了曹操,曹操拿下江陵後,大約有點兒志得意滿,對劉璋的特使重視程度有所降低,對張松本人也不是太客氣,這讓張團長很不爽。

張團長回到益州,說了曹操不少壞話,使勁勸劉璋不要聯結曹操。

後來,劉璋果然沒有向曹操靠攏,讓曹操始終與益州無緣。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