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周瑜故意擺譜

在兩路曹軍分別東進、南下的同時,周瑜率領的孫吳兵團也出動了。周瑜指揮的孫吳兵團沿江而上,很快到達鄂縣的樊口,劉備在這裡已經等得很心焦了。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柴桑後,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消息。

劉備派了不少偵察兵打探長江上游的消息,得到的情報都是曹操親率大軍正乘船而來,劉備十分焦慮不安。

對於諸葛亮能否說動孫權一塊抵抗曹操,劉備心裡沒有底。說起來,孫權和曹操的關係更親,兩家還是兒女親家,孫權的弟弟孫匡娶了曹操的侄女,孫權的堂兄孫賁又是曹操之子曹彰的岳父,兩家隨時成為一家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那樣的話,劉備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這不是杞人憂天,此時兼任著豫章郡太守的孫賁就產生過投降曹操的打算,朱治聽說後急忙前去規勸,陳述利害,孫賁才打消念頭。

現在天下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隨著群雄被一一剪滅,曹操已不需要用什麼人來向世人表達容人愛才的胸懷,作為曹操眼裡的重要對手,劉備與曹操有著數不清的恩怨糾葛,如果落入曹操手中,等待他的結局未必會比老朋友呂布好多少。

白門樓上,呂布是被人用繩子勒死的,劉備就在現場。每當想到這些,劉備恐怕會常常從夢中驚醒,這恐怕是劉備一生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劉備天天派人到長江上看孫吳水軍有沒有來,這一天終於接到了報告,說看見了孫吳的戰船。劉備激動萬分,但仍不敢相信,他問偵察人員,這會不會是曹軍中的青徐兵團?青徐兵團即奉曹操之命由長江下游威懾孫吳的臧霸所部,他們此時應該在廣陵郡一帶,即今江蘇省揚州市、泰州市附近,距此上千里之遙,怎會突然出現在此?可見劉備確實給嚇怕了。

偵察人員報告說不是曹軍而是孫吳的船,因為孫吳船上標誌很明顯。劉備這才放心,於是派人前去慰問。

但是,接下來雙方在一些禮節安排上發生了小爭執。

周瑜在自己水軍大營裡沒有等來劉備本人,只見到劉備派來的使者,有點不大痛快,周瑜告訴來使:「在下有軍務在身,不能隨便離開,如果能讓劉將軍屈尊前來,那是最好不過。」

劉備雖然正在走下坡路,但好歹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左將軍,比孫權都要高得多,更何況小小的中郎將?論年齡,劉備此時47歲,周瑜33歲,差不多差了一代人,周瑜見了劉備也應該喊聲劉叔叔才對。但周瑜就是要給劉備擺個譜,因為這涉及下一步兩軍聯合作戰他的命令好不好使的問題。

劉備的使者回來如實報告,惹得關羽和張飛二位很不爽,劉備給他們做了思想工作:「他想讓我去,我們如今一塊合作抗曹,如果不去,體現不出我們的誠意。」劉備於是乘坐一條小船去見周瑜,這個安排也是有講究的,輕舟簡從,既顯得瀟灑,同時也表明我們其實並沒有特別在意你。

劉備見到周瑜,商量拒敵之策,他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眼下最關心的問題:「周將軍此次前來,帶了多少人?」周瑜並不隱瞞,如實相告:「三萬人。」劉備聽了大失所望:「太少了啊!」周瑜自信地說:「這已經足夠了,劉將軍請看我周瑜如何破敵。」

這是劉備與周瑜初次相見,看來不太投機,劉備對周瑜印象一般,此人架子挺大,口氣也不小,不知道本事如何。周瑜對劉備的印象可能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聯手,少不了各有猜疑。

劉備大概覺得跟周瑜實在沒有共同語言,於是想請周瑜把魯肅叫出來一起聊,哪知又碰了釘子,周瑜說:「接受命令就不能私自離開,想見子敬的話,你可以專程前往拜訪。」周瑜同時告訴劉備,諸葛亮也一塊回來了,再有兩三天即可到達。

諸葛亮出使柴桑給江東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張昭就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把他推薦給孫權,希望他跳槽到孫吳來。

眼下,孫權開的公司實力強、前途好、待遇高,而劉備開的公司面臨倒閉的危險,隨時可能被人兼併重組,諸葛亮如果選擇跳槽,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事。但諸葛亮不打算換老闆,有朋友不解,諸葛亮解釋說:「孫將軍算得上是個好領導,然而據我觀察,他能重用我,卻未必能讓我盡情施展才華,所以還是算了。」

這才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領導信任你,重用你卻未必都能讓你盡情發揮,真正頂尖的人才不在乎掙多少,不在乎官多大,在乎的是自我價值是否最大化實現。諸葛亮沒投曹操,也沒有早早地跑到劉表那裡謀差事,等了很久才等來劉備,他是不會輕易換主人的。

劉備與周瑜初次見面,周瑜完全不給面子,態度頗為冷淡,但目前的形勢是離不了人家,實在沒有辦法。

劉備與周瑜商談了下一步的行動安排,劉備把所屬人馬以及此時已經實際上歸自己指揮的劉琦所部,全部交與周瑜統一調度指揮。如前所述,這一部分人馬大約有兩萬多人,其中包括關羽南撤時帶出來的水軍。加上這些人馬,孫劉聯軍大約有五萬多人。根據聯合作戰的慣例,劉備應該把所部人馬的詳細駐防位置、人數、指揮官姓名等如實告訴周瑜,以便統一指揮。但劉備還是留了一手,他私下裡隱藏了2000人,這是劉備自己的特別預備隊。

與周瑜的信心十足相比,劉備心裡實在沒底,就這一點家底了,不能全交給周瑜,讓這小子折騰光了,萬一戰敗,真的要跑到南方找老朋友吳巨,路上也得有幾個本錢吧?

隨後,周瑜率孫劉聯軍即刻沿長江西進迎敵。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