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成都的兩個府

建安十九年(214)夏,劉備率部進入成都。

這是一次和平接收,按理應是一片忙碌而熱烈的氣氛,但劉備看到的卻是混亂不堪。需要大家各司其職做好工作時,許多人卻找不到了,劉備在街上溜了一圈,發現不少人一進城就急著跑到府庫去搶東西,沒時間辦正事。

劉備一向溫和而又克制,尤其是對部下,但這一次,他不由得不生氣。剛要發作,左右提醒他,這不能怪大家,因為命令是他自己下的,在圍攻成都時他曾與眾人約定府庫裡的東西都歸大伙,他不要。以劉邦那樣的匪氣,攻破咸陽之際尚約法三章,劉備向來以仁義自許,怎會下達這麼缺心眼兒的命令?難道是史書記錯啦?

其實並非不可能,性格沉穩而克制的人往往也有輕浮和任性的一面,成都在眼前,夢想將實現,喝完酒,一高興,順口說了那樣的話,不是不可能,尤其劉備,根據史書記載,因為喝高了而言行失當的情況有好幾回。領導高興,那麼一說,過後興許就忘了,可這樣的承諾大夥兒怎能忘?所以一入城將士們都放下手中的武器,忙著趕往府庫,爭著去搶裡面的財物。

這還沒完,更不靠譜的還在後面。

進了城,劉備下令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蜀中很富,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繁華地區,打了二十多年游擊戰的劉備確實需要犒勞自己和部下。酒要喝,戰功要總結,官要升,同時大賞群下。

劉備這次賞賜,出手極為闊綽。據史書記載,賞賜按功勞大小分不同等級,最高一檔四個人,分別是諸葛亮、法正、張飛和關羽,賞賜標準是:黃金500斤,白銀1000斤,錢5000萬,錦緞1000匹。跟隨劉備一路披荊斬棘的將士們個個興高采烈,有人還嫌不過癮,提出了更宏偉的想法,他們跑到劉備那裡建議,要把成都城內的房產和城外的桑園、田地都分了。

錢分完了分房產、地產,可見富貴如毒藥,要麼一點兒不沾,要麼再也戒不掉。類似這種建議總有強烈的群眾基礎,劉備不好一下子拒絕,一向有主見的趙雲聽後反對:「霍去病當初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現在的國賊何止是匈奴,還沒有到求安穩享樂的時候。只有到天下平定的那一天,大家各返故鄉,再談享受才合適。益州士民初罹兵革,遭受戰亂之痛,田宅都應歸還其主人,令其安居復業,然後制定差役、賦稅政策,這樣才能讓大家安心。」

革命尚未成功,先別談論享受,哪天事業告成,一個個榮歸故里,到那時再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不遲,現在還遠不是時候。劉備有時會衝動,但他決不傻,他當然採納了趙雲的建議,只是趙雲做了回惡人。

劉備進入成都後,即宣佈復領益州牧。

劉備之前的頭銜有很多,有左將軍、豫州刺史,那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有一個荊州牧,是孫權表奏的;來到益州後,劉璋表奏他為大司馬、司隸校尉。但是,這個益州牧從來沒有擔任過,為什麼稱「復領」呢?

後世有學者認為「復領」是筆誤,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個「復」是相對於之前曾擔任過荊州牧而言的,是強調劉備現在集荊州牧、益州牧於一身。但推測起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史書故意裝糊塗,這時候已經沒人再會來表奏劉備了,如果被手下人「推舉」,那劉備將很沒面子。

劉備不回荊州了,索性在成都開府治事。劉備開的「府」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左將軍府,一個是益州牧府,是武和文兩套班子。

從武的方面說,劉備的左將軍屬四方將軍之一,相當於大軍區司令,根據本朝官儀可以開府治事。左將軍府中設長史、司馬各一人,長史主行政,相當於秘書長,司馬主軍事,不是相當於團長的那個帶兵的司馬,地位要高得多,類似於武職的秘書長,他們二人品秩都是一千石。再往下設掾屬29人,另有從事祭酒、從事中郎等屬官,掾相當於各處的處長,掾屬相當於各處的副處長。

這是「軍區司令部」的配置,往下,左將軍管轄各位將軍、偏將、裨將、中郎將等部眾,劉備手下的將軍有兩位,分別是蕩寇將軍關羽、征虜將軍張飛,黃忠、趙雲分別是裨將軍和偏將軍,諸葛亮是軍師中郎將,魏延等人軍職稍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馬超,是朝廷正式任命過的偏將軍。

劉備對眾人的軍職進行了調整,根據馬超的資歷和影響力,劉備拜其為平西將軍,這不是普通的將軍,而是「四平將軍」之一,地位高於關羽、張飛,如果左將軍相當於「西南軍區總司令」,平西將軍就相當於副總司令。

劉備為什麼給馬超這麼高的待遇?因為在當時論知名度馬超遠在關羽、張飛之上,馬超曾統率聯軍跟曹操打過大仗,這一點關羽、張飛不及,更重要的是劉備剛在益州站住腳,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所以對馬超格外關照。

關羽、張飛軍職沒有再升,趙雲被提升為翊軍將軍,黃忠被提升為討虜將軍,諸葛亮被提升為軍師將軍,他們都與關羽、張飛的軍職相當,除了他們,被提拔為將軍的還有魏延,擔任的是牙門將軍。

魏延此前的身份是「部曲」,也就是團營一級的軍官,這一兩年裡作戰再勇敢,也不可能連升五六級,這個「牙門將軍」趙雲之前也擔任過,當時推測可能是「牙門將」之誤,這裡也許一樣。

此前,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諸葛亮直接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現在又跨越裨將、偏將等直接被任命為軍師將軍,說明劉備對諸葛亮已經無比信任和器重,左將軍府的日常事務,劉備也交給諸葛亮來處理(署左將軍府事)。

左將軍府長史任命的是許靖,他跟堂弟許劭主持過著名的「月旦評」,曹操那句「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就是他們給的,和馬超一樣許靖也有益州人士無法企及的影響力。與長史對應的左將軍府司馬一職任用了龐羲,之前說過這個人很不簡單,是絕對實力派,劉備把他召到左將軍府任職,既利用了他在益州的影響力,又解除了他的兵權,不失為一著好棋,龐羲來到劉備手下後便偃旗息鼓,不再生事。

往下是左將軍府裡的諸曹,其中西曹最重要,劉備任命劉巴為西曹掾,這項任命一來出於對劉巴為化解經濟危機立下功勞的回報,二來可能出自於諸葛亮大力推薦,劉備儘管內心裡不怎麼喜歡劉巴,但脾氣不好的人做人事工作倒合適,不怕得罪人。

左將軍府其他各處負責人無法細考了,只知道有一個是馬良,上次諸葛亮曾派他給劉備送信,馬良回到荊州時雒城被攻克,馬良為此曾給諸葛亮寫信說「聽說雒城已拔,此乃天意,尊兄應接受上天安排,輔佐聖君,光耀國家」,從這封信裡可以看出馬良和諸葛亮之間無話不談,「尊兄」的稱呼在那時不是隨便可以使用的,一般有親戚關係才會用。

左將軍府還設從事祭酒、從事,類似於高參、顧問的角色,初期擔任過此職的有何宗、秦宓、伊籍等。何宗字彥英,是益州蜀郡人,漢朝司空何武之後,劉璋時曾任犍為郡太守,劉備任命他為從事祭酒,相當於參謀處長;秦宓字子敕,益州廣漢郡人,少有才學,州郡征辟皆稱病不去,劉備聽說他的名聲,任命他為從事;伊籍字機伯,祖籍兗州刺史部山陽國,早前追隨過劉表,後依附於劉備,擔任從事。

以上是左將軍府的情況,下面再說說益州牧府。

州牧的主要屬官有別駕、治中從事、功曹等,別駕相當於副州長,治中從事是州牧的高級助手,功曹相當於人事處長。劉備請王謀當別駕,王謀字元泰,益州漢嘉郡人,是益州本地大族,史稱其有容止、重品行,劉璋時任巴郡太守、治中從事,是益州官場上的重量級人物。

擔任治中從事的有黃權、彭羕等人。黃權字公衡,益州巴西郡人,擔任過劉璋的主簿,相當於辦公室主任,他曾勸諫劉璋不要迎請劉備,因此被劉璋降職為縣長。劉璋失敗後黃權投降。彭羕字永年,益州廣漢郡人,性格高傲,之前只不過做了個書佐一類的小官,被劉備看中,任命為治中從事。

彭羕身高八尺,一表人才,但是個怪人,在劉璋時期他曾被人誹謗,劉璋罰他做苦役。劉備剛進益州彭羕就主動去拜訪,接見他的是龐統,龐統與他無舊交,當時有賓客在座,就沒怎麼理他,彭羕徑直到龐統坐榻邊躺下,對龐統說:「等客人走後,我與您好好聊聊。」

客人走了,龐統再找彭羕聊,彭羕不聊,要龐統先跟他一起吃好東西,再談話。吃完,時間也晚了,當晚彭羕便留宿在龐統那裡,二人談了一夜,次日又談了一天,龐統大為高興,認為彭羕有才。法正也很瞭解彭羕,也向劉備推薦,這樣劉備對彭羕便格外看中。

州牧府裡的功曹品秩雖不高,卻是個重要的位置,劉備任命了益州本地人李恢,之前說過劉備曾派李恢去聯絡馬超,促成了馬超來投,立下大功。

除了州牧府,還有下面的郡太守和國相。東漢益州刺史部有12個郡國,在選擇郡太守、國相方面劉備動了一番腦子,不僅選派一批有行政才幹的人才到地方任職,也留任或提拔了一批本地人才。

益州最重要的有兩個郡:蜀郡和益州郡。蜀郡太守任命了法正,一來法正很有才幹,此次奪取益州他又立下首功,二來他對益州的情況很熟,交給他比較放心。劉備還給了法正一個身份,揚武將軍,除了讓他當太守也讓他領兵,說明法正此時得到了劉備的完全信任。

益州郡太守任命的是諸葛亮,該郡名為益州郡,位置其實很偏,郡治在滇池縣,即今雲南省滇池東南,轄區主要位於今雲南省的東部,距成都上千里,諸葛亮負責左將軍府的日常事務,不可能遠赴益州郡上任,擔任這個職務只是個掛名,或者頂多定期抽時間去益州郡一趟,處理一下太守的事務。劉備可能覺得諸葛亮雖以軍師中郎將的身份鍛煉了幾年,畢竟還沒有擔任過地方行政負責人,所以安排他兼任益州郡太守,算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其他相對重要的郡國裡,張飛兼任巴西郡太守,費觀為巴郡太守,李嚴兼任犍為郡太守,江陽郡太守是劉邕,朱提郡太守是鄧方。

李嚴這個人需要多講一下,他字正方,是荊州刺史部南陽郡人,很有行政才幹,劉表曾任命他為秭歸縣令,秭歸是荊州的西大門,反過來也是益州的東大門,曹操南下,秭歸有一段時間沒人管,李嚴棄官跑到益州投奔了劉璋,劉璋覺得他是人才,任命他為成都縣令,在任上李嚴獲得了能幹的名聲。劉璋後來讓李嚴任護軍,在綿竹一帶拒劉備,李嚴投降,被劉備任命為裨將軍,劉備覺得他的特長還是在行政方面,在益州又有名望,就任命他為犍為郡太守。

還有幾個可以考證的郡太守:年輕時就與諸葛亮關係密切的向朗被任命為牂牁郡太守,霍峻守葭萌有功,劉備乾脆任命他為位於益州北部的梓潼郡的太守,早年便跟隨劉備的劉琰被任命為固陵郡太守,馬良的弟弟馬謖剛入成都時被任命為成都縣令,馬謖幹得不錯,後被提拔為越巂郡太守。

劉備入主益州後,對益州的行政區劃不斷做出調整,郡國的數目持續增加,最多時增加到了27個,所以後來還有更多的人有機會擔任郡太守,在跟隨劉備從荊州過來的人中陳震擔任過汶山郡太守,廖化擔任過宜都郡太守,鄧芝擔任過廣漢郡太守。

從上面的職務任命來看,州牧府的主要官員多用的是本地人,而郡太守則多半是隨劉備從荊州過來的人,算是一種平衡。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