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稀里糊塗的勝利

整個關中地區已在曹軍佔領中,曹操到達長安,在此略作休整,隨即進軍漢中。

由關中到漢中必須越過秦嶺,最便捷的通道是穿越其中的幾條棧道,著名的棧道有三條,自東向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這些道路穿行於大山之間,雖然路途最近,但崎嶇難行,又容易遭遇伏擊,在準備倉促的情況下曹操決定放棄。那就只有一條路了,就是繞行大散關。大散關是關中四關之一,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南面的大散嶺上,是由陝西進入四川的要道,號稱「川陝咽喉」,當年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走的這裡,現在曹軍進攻的方向剛好相反。

建安二十年(215)4月,曹操率軍抵達大散關,到了一看,路也很難走,曹操寫了一首《秋胡行》,記錄行軍的艱辛。不僅行軍艱難,還遇到了氐人發起的叛亂。曹魏新置的雍州刺史部轄下有不少氐人,曹操率軍南下漢中時氐王竇茂突然起兵反叛,他們聚集一萬多人,佔據漢中以西的武都郡一帶峙險不服,曹軍如果繼續南下,氐王就如同頂在背後的一把刀,這不是小事。

曹軍不得不停下進軍的步伐先解決氐人問題,他派張郃、朱靈率所部在雍州刺史張既的配合下攻打氐王,竇茂退守河池,即今甘肅省徽縣一帶。曹操下令猛攻,於這一年5月將河池攻破,曹操下令屠城。

屠城雖廣受詬病,但也的確對敵人造成了強力威懾,有一個記載說當時韓遂所部還在雍州刺史部境內活動,韓遂的部下麴演、蔣石等人把他斬殺,把首級呈給曹操,如果這條記載準確,韓遂死時就已經70多歲了,起兵至今超過了30年。

還有一個叫劉雄鳴的,是關中人,李傕、郭汜作亂長安時隱入秦嶺山中,很多人依附他,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懾於曹軍的威嚴劉雄鳴主動前來拜見,曹操很高興,對他說:「我剛進關,就夢到一個神人,該不會就是你吧?」曹操任命劉雄鳴為將軍,讓他召集部眾隨同大軍行動。劉雄鳴其實就是秦嶺山中的土匪,這些人自由慣了,並不喜歡被招安,劉雄鳴在部下的鼓動下再次反叛,多達數千人,佔據要道,曹操派夏侯淵前往討伐,劉雄鳴率叛軍餘部逃往漢中。

漢中的西鄰是雍州刺史部武都郡,郡太守名叫蘇則,字文師,關中人,舉過孝廉、茂才,才能品行都不錯,曹操在行軍路上召見了他,對他的工作很滿意,讓他帶人擔任大部隊的嚮導。

這些事一耽擱,就到了夏天,麥子成熟了。張既、蘇則等組織民眾就地收穫小麥,加上從關中調來的糧食,軍糧供應就不成問題了。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丞相這麼急於進軍漢中,時間都是算好的,如果晚來一兩個月,收麥子就趕不上了。

有糧食還要保證運輸,雍州刺史部地廣人少,曹操命長安特別市市長(京兆尹)鄭渾、河東郡太守杜畿等人徵調運輸隊來前線負責運輸,杜畿迅速徵調了5000人親自帶往漢中前線,雖然跋山涉水、遠離家鄉,但大家士氣很高,沒有一個人逃亡,大家都互相勉勵:「人都有一死,寧死也不能辜負杜太守!」

7月,曹軍主力進抵陽平關。

陽平關位於今陝西省勉縣境內,是漢中的西大門,它北面是秦嶺,南臨漢水和巴山,處於陳倉故道和金牛道交會處,這兩條古道一條是關中南下漢中的必經之路,一條是漢中入川的必經之路,陽平關處於其結合部。

之前曹操曾向當地人詢問陽平關一帶的地形,有人告訴他陽平關的地勢一點都不險要,關前的南北兩山相距很遠,不容易守住。到了陽平關曹操一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不由得感歎道:「別人轉述的,未必都是真實情況啊!」

聽說曹操親率大軍到達陽平關,張魯自知不是對手,準備投降,但是遭到其弟張衛的反對。張魯於是派張衛以及楊昂等人率兵數萬,在陽平關前橫著築石城十多里,攔住曹軍的進攻。

曹軍大約有10萬人,張魯軍大約3萬人,但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人多並不是最有利的因素,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曹軍死傷慘重,曹操感歎道:「打了30年的仗,還沒有這樣受制於人的,怎麼辦?」

曹操竟然想到了撤兵,但是奇跡發生了。當時曹操撤退的命令已下,夏侯惇、許褚所部接到命令連夜撤退,夜裡看不清路,結果誤入敵人兵營,敵人不知究竟,還以為曹軍攻營得手,居然四散敗走。侍中辛毗、劉曄等人隨軍行動,他們告訴夏侯惇、許褚說已經佔領了敵人的要塞,夏侯惇、許褚不相信,親自來察看,果然是真的,立即報告曹操。

還有一個記載,說當時不知從哪裡竄出來數千隻麋鹿衝入張衛大營,張衛軍營夜驚,曹操手下的高祚等部離此不遠,高祚吹響鼓角,召集其他友軍,張衛大懼,以為這都是曹軍預謀好的攻營戰術,於是投降。陽平關就這樣稀里糊塗地被攻下了,曹操一看,那就不撤了。

南鄭無險可守,張魯還想投降,但他手下的功曹閻圃認為投降可以,但不要這麼輕易就降,他的理由是:「現在就這麼投降了,必然沒有什麼份量;不如先投奔杜濩、樸胡,然後看情況再說,到那時再投降功勞也大些。」

張魯真是個善於傾聽部下意見的好領導,對閻圃的建議他也接納了,於是帶領一部分人南入巴中。巴中地區屬益州刺史部,益州目前雖然被劉備佔領,但各地正處在新舊交接中,像巴中這些地方目前還比較亂,在當地勢力比較大的是杜濩、樸胡這些部族首領。

臨走前有人建議搞一些破壞,把倉庫等設施燒燬,張魯不同意:「本來打算歸順朝廷,現在離開是暫避鋒芒,沒有惡意,倉庫裡的東西都歸朝廷所有。」張魯讓人在府庫上一一貼上封條,之後才走。曹操到了南鄭,對張魯的做法很高興,他得知張魯有歸降的本意,就派人到巴中地區尋找張魯,勸他投降。

9月,巴中地區的部族首領樸胡、杜濩率部出降,曹操下令分巴郡為巴西郡和巴東郡,任命樸胡為巴東郡太守,杜濩為巴西郡太守,都封為列侯。11月,張魯率家屬從大巴山出來投降,曹操以天子的名義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一萬戶,封張魯的五個兒子以及閻圃等人為列侯。

馬超逃往益州時沒來得及帶上妻子董氏以及兒子馬秋,現在董氏和馬秋都到了曹操手上,曹操把董氏賜給閻圃為妻,把馬秋交給張魯處理,張魯親手把馬秋殺了。張魯此舉並不僅僅因為痛恨馬超,而是借此向曹操表示忠心,說明他與馬超已成不共戴天的仇人,讓曹操放心。

馬超的部將龐德也在張魯處,現在也投降了曹操,曹操早就聽說龐德作戰勇猛,任命他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食邑300戶,龐德從此忠心耿耿地追隨曹操,至死不渝。

五年前與馬超一同在關中叛亂的程銀、侯選等人各率1000多家在漢中,他們也出來投降,曹操既往不咎,仍然恢復了他們的職務。還有那個劉雄鳴,漢中平定後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投降,曹操看到劉雄鳴,上去一把拽住他的鬍子:「老傢伙,這回又抓到你了!」說歸說,曹操並沒有為難他,恢復了他的職務,只不過漢中不能讓他再待了,說不定哪一天他還作亂,曹操下令把他和部下遷到冀州刺史部渤海郡。

曹操對張魯等人封賞都很重,原因不在於閻圃說的那樣,而是曹操考慮到張魯祖孫三代在漢中統治時間很長,又有一套「五斗米教」相輔助,在漢中影響很大,只有尊崇張魯,才能得到漢中的人心,鞏固漢中的統治,為進圖益州做長遠規劃。

從行政區劃上說,漢中郡屬益州刺史部,應該是劉備的地盤。劉備進入成都時黃權曾提出建議:「如果失去漢中,則巴郡不可保,等於失去了益州的一條臂膀。」

這時張魯出逃巴中,劉備於是任命黃權為護軍,督率就近的各軍前往巴中迎接張魯,可是晚了一步,張魯投降了曹操。黃權就率軍攻擊曹操新任命的太守樸胡、杜濩等人,曹操命張郃率部趕往支援。

這時劉備剛佔領成都不久,益州並不穩固,無法傾全力去與曹操爭鋒,只能派張飛去支援黃權。張郃與張飛戰於巴中,雙方相拒50多天,最終張飛打退了張郃的進攻,張郃撤回南鄭。巴郡、巴東郡和巴西郡習慣上稱「三巴」,屬益州刺史部,這時大部分也都被劉備所控制,劉備任命張飛為巴西郡太守,讓他在那裡據守。

荀攸死後,在曹操身邊出謀劃策的主要是劉曄,曹操又選拔了司馬懿等人參與籌劃,司馬懿此次以主簿的身份第一次隨軍,他向曹操提出建議:「劉備以騙術取得益州,蜀人未必肯服,此時他們與孫權為荊州的事相爭於江陵,這是一個機會。如今攻克漢中,益州震動,進兵攻之,益州必然瓦解。聖人說過,做事不違背天命,但也不能失去時機呀。」

司馬懿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劉備得到益州後,孫權趁機索要借出去的南郡等地,孫劉聯盟出現了裂痕,這倒是一個機會。劉曄也建議,攻克漢中後益州震動,正是一舉攻佔益州的最好時機,如果失去這個機會,必然給今後留下難題。

但是曹操遲疑不決,他想起了當年在赤壁的遭遇,見好就收是有道理的,漢中之得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天祐曹魏,說不定此次也是無功而返,這次行動的目標是漢中,既然目標已經實現就應該退兵了。曹操沒有接受司馬懿和劉曄的建議,他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人最怕的是不知足,既然得到了漢中,就不要再想益州了!」

這就是「得隴望蜀」典故的由來,但不久後,有從益州那邊投降過來的人報告說,聽到曹軍攻佔了漢中,蜀中大為震動,劉備雖然連殺了不少人都不能讓局面安定。曹操有些後悔,問劉曄現在進兵益州是否可行,劉曄認為時機已過,現在那裡的局面必然初步安定,不能再進攻了。

不過,從張郃和張飛在巴中地區交戰的情況看,曹軍如果即刻南下在局面上也未必佔優勢,先不說漢中初定,人心不穩,單就戰爭準備、熟悉道路等方面,也不是倉促就能完成的,曹操沒有採納司馬懿和劉曄的建議,應該說是明智的。

曹操任命夏侯淵為都護將軍,率領張郃、徐晃所部留守漢中,派丞相府長史杜襲以駙馬都尉的身份負責漢中的政務。

漢中郡之前已被劉焉改為漢寧郡,曹操下令恢復漢中郡,將漢中郡的安陽、西城等縣分出來設置西城郡,將錫縣、上庸縣等分出來設置上庸郡,分別設置了郡太守、都尉。

之後,曹操率主力撤出漢中。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