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曹丕的遺憾

曹丕34歲繼位,正是幹事業的年齡。上天對他似乎也很眷顧,一切安排得都很好,只等他大展雄圖了。

本來,他完全有條件成為漢武帝那樣開創盛世的帝王,或者成為漢光武帝那樣撥亂反正的名君,但幾年過去了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起色,兩個主要對手的實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又更強大了,孫吳的長江防線始終無法逾越,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也重新煥發出生機,這讓曹丕有點兒煩。心情鬱悶,人就容易胡思亂想,早在黃初三年(222)冬天,曹丕突然下了一份詔書,給自己指定了壽陵。

曹丕選的壽陵在首陽山的東邊,首陽山位於洛陽以北,為邙山的最高處,該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北枕邙山、南望伊水和洛水,山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地,是墓葬的風水寶地,伯夷、叔齊當年恥食周粟隱居在此山采薇而食,死後也葬於此。

這一年曹丕才36歲,這麼早就指定壽陵似有不祥之意。不僅如此,曹丕還另下了一份詔書,對自己的後事進行了詳細安排,這份詔書仿照曹操當年的做法稱為《終制》,曹丕回顧了歷史上關於厚葬和薄葬的往事,認為現在保存比較好的帝王陵墓都是因為薄葬的緣故,所以下令自己死後要實行薄葬。

現在就安排後事,在大多數人看來肯定是太早了,這裡面也許另有隱情,至於是什麼也許只有曹丕本人最清楚,雖然著名術士朱建平以前預測過他會活到80歲,但曹丕也許並沒有這個信心,一場奪嫡之爭驚心動魄,中間幾經反覆,險些前功盡棄,讓曹丕一次次感受到了大喜與大悲,凡是有過這樣經歷的人無不養成了多疑的性格,看什麼都像陰謀詭計,看誰都不像好人,曹丕其實心很累。心累,活得就累,太累的人容易折壽,這大概是曹丕不為人知的事吧。

但是,壽陵都定下來了,就連棺材怎麼漆都交代了,卻還有一件更大的事沒有明確,那就是太子。曹丕先後共有九個兒子,分別是:甄妃所生的曹叡,李貴人所生的曹協,潘淑妃所生的曹蕤,朱淑媛所生的曹鑒,仇昭儀所生的曹霖,徐姬所生的曹禮,蘇姬所生的曹邕,張姬所生的曹貢,宋姬所生的曹儼。其中曹協、曹貢、曹鑒、曹儼先後早逝,目前有五個兒子在世。

曹叡是曹丕的嫡長子,小時候就很聰明,曹操生前最喜歡這個孫子,經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朝中有宴會曹操也常把曹叡喚來,讓他坐在近臣們之中,曹操曾高興地對曹叡說:「從我到你,一共有三代人了!」曹叡特別好學,尤其專心於法理規章,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特別喜歡行政管理專業,這樣的身世和天賦,無疑是接班的最佳人選,但曹丕對曹叡卻很忌諱,原因是不喜歡他的母親。

曹叡的生母是甄宓,本來深受曹丕寵愛,但曹丕是個移情很快的人,當太子後慢慢地寵愛現在的郭皇后等妃嬪,甄宓受到冷落,最後竟然被曹丕下令處死了,有的史書說她是受郭皇后讒害而死的,因為這個原因,曹丕當上皇帝後沒有立曹叡為太子。

在剩下的四個兒子中曹丕最喜歡的是徐姬所生的京兆王曹禮,一度有過立他為太子的想法,另外仇昭儀生的曹霖也深得曹丕喜歡,但是不是真的要立他們為太子,曹丕還拿不定主意。如果郭皇后有兒子,那曹叡也罷,曹禮、曹霖也罷都將與太子無緣了,可偏偏郭皇后沒有兒子,這讓曹丕很煩惱。

郭皇后登上皇后之位後倒也知道自矜持重,對永壽宮的卞太后也盡量恭順,後宮裡的各位貴人有什麼過失,郭皇后還在曹丕面前替她們開脫說話,慢慢地得到了大家的好評,跟卞太后的關係處得也不錯。郭皇后無子,曹叡的生母已故,曹丕就讓曹叡認郭皇后為養母。曹叡生於建安九年(204),生母死時已經16歲了,很多事情瞞不過他,對於母親的死曹叡心裡常悵然不平。

但曹叡深知自己的處境,所以對郭皇后竭力事奉,一早一晚都要去郭皇后那裡問安,這讓郭皇后很滿意。曹丕的心裡還是有立曹叡為太子的想法,主要是廢長立幼這樣的事把大家弄怕了,前車之鑒太多,讓曹丕不敢做出那樣的決定,曹丕自己能接班也與長幼之序沒有打亂有關。史書還提到一件事,說是它最後堅定了曹丕立曹叡為太子的決心。

根據史書的記載,有一次曹叡隨父親去射獵,看見了一隻母鹿,曹丕將其射殺,這時又見一隻小鹿,曹丕讓曹叡射殺它。曹叡不忍動手,對父親說:「陛下已經射殺了它的母親,我不忍心再殺他的兒子。」曹叡邊說邊哭,曹丕深為觸動,於是放下了弓箭。這件事讓曹丕重新打量了曹叡,覺得這個兒子才能更突出,於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黃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決定到許昌巡視。

鎮守許昌的是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他把曹丕接進城裡,在入城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向堅固的許昌城南門竟然無故崩塌了,曹丕想到了幾年前父親在洛陽也遇到過同樣的事,他覺得這是極為嚴重的事件,是一個凶兆,心裡不安,決定不進城了。正值壯年的曹丕竟然因此有了心事,並且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了,於是回到了洛陽,從此一病不起。

4月,曹丕接到報告說征南大將軍夏侯尚病逝了,這讓他十分悲痛,他與夏侯尚最為要好,情同手足。5月,曹丕正式下詔冊立曹叡為太子。5月16日,曹丕把曹真、陳群、司馬懿叫到病床前,又把曹叡叫來,指著曹叡對大家說:「眾位,請看清我的這個兒子,我死後由他繼位,望眾愛卿盡心輔佐!」

曹丕又對曹叡說:「有人如果在你面前對他們挑撥離間,一定不要輕易相信!」完了,還專門對後宮的事做了交代,命令後宮妃嬪中淑媛、昭儀以下的都遣送回家。就在這一天,魏文帝曹丕駕崩,享年40歲。

曹丕沒有父親的雄才大略,在位不到七年,也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但倒不是個無能之輩,他從小受到父親的刻意培養,很小就能吟詩、騎馬,又到軍中鍛煉,善劍術,也算是文武雙全的人才。曹丕缺乏建樹與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他生性偏狹,容易情緒化,愛憎過於分明,報恩報怨一目瞭然,沒有其父的胸懷和氣魄。

一個更重要原因是,他死得實在太早了,按照他父親的天命,他至少還能再干20多年,如果是那樣,後面的歷史該如何書寫就不好預料了。

但曹丕還是走了,走的時候一定帶著深深的遺憾。曹丕走了,也扔下了一大堆未竟的事業和未了的心願,他這一走,曹魏的事業該何去何從呢?

曹丕駕崩的地方是嘉福殿,下葬之前靈柩臨時停放在崇華殿。

嘉福殿裡的那一幕其實就是托孤,曹真、陳群和司馬懿是曹丕臨終前指定的托孤大臣。托孤,可以托給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托給幾個人,或者像劉備那樣給兩個人托孤,但有正副之分。其實形式不重要,因為各有利弊。托付給一人容易形成權臣,造成主弱臣強;同時托給幾個人又不容易形成核心,削弱了權力,也容易引發托孤大臣間的內鬥。曹丕把曹叡現場托付給了三位重臣,但一般認為此次受托的大臣還有一位,那就是曹休,他當時身在揚州,一時間趕不來。

黃初七年(226年)5月,曹叡在洛陽繼皇帝位,時年23歲。曹叡即後世所稱魏明帝,為方便起見以下直接以魏明帝相稱。新皇帝下詔,本年仍用黃初的年號,次年改年號為太和。

曹叡被立為太子其實還不到一個月時間,朝臣們對他居然並不熟悉,史書上說他一向深居宮中,不問政治,只專心讀書,也不交結朝臣。朝臣們都想一睹新天子的風采,但曹叡彷彿仍沉浸在喪父的巨大悲痛中,一連幾天都不召見大家。過了一陣,曹叡單獨召見侍中劉曄,談論了整整一天,知道消息的文武百官都在外面等著,因為大家都想知道新天子是什麼樣的人。劉曄從宮裡出來,眾人紛紛前來詢問,劉曄對大家說:「當今天子可與秦始皇、漢武帝相比,只是氣場稍微弱一些。」

曹叡是個有天賦的人,見解、才能都沒有問題,在個人經歷方面與漢武帝還真的有些相仿,只是漢武帝一直有生母陪伴而曹叡沒有。長年讀書思考讓這個年輕人具備了豐富的學識,但在危如累卵的深宮中,他又不得不謹小慎微地事奉在父親和養母跟前,讓他做事更加嚴謹和沉穩,懂得如何忍耐,但也因此少了君王那種捨我其誰的霸氣和自信。

按理說新帝繼位後要馬上著手新的人事佈局,但曹叡絲毫沒有這方面的動作。改元之後是大赦,這都是舊例,同時還下詔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尊皇后為太后。

這些,也都沒有什麼可說的。

緊接著曹叡提出尊生母甄宓為文昭皇后,甄宓葬於鄴縣,曹叡特派司空王朗持節奉冊前去致祭,用的是太牢之禮,又另外修建了專門用於祭祀的神廟。

有一部史書記載,甄宓死後曹丕先讓李夫人帶過曹叡一段時間,李夫人後來偷偷告訴曹叡,他的母親是被誣陷致死的,下葬時沒有大斂,披散著頭髮蓋著臉,曹叡聽了十分悲傷。還有一部史書說,甄宓下葬時不僅披髮遮臉,而且嘴裡還被人填滿了谷糠,狀況非常淒慘。曹叡知道這些後心裡很難平靜,繼位後多次向郭太后詢問母親的死狀,郭太后被逼無奈,對他說:「那些都是先帝的詔令,你為什麼要來責問我?你作為人子,怎能向死去的父親追仇?又怎麼能為前母而枉殺後母呢?」

但是,曹叡的心結仍然難解。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