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魏延的子午谷計劃

司馬懿為魏明帝提出的作戰方案涉及東線和中線兩大戰場,東關在東線,夏口在中線,所以他提出這樣的建議並不算越權。

在曹魏三大戰場中,司馬懿是中線戰場的總指揮,東線戰場的總指揮是曹休,而西線戰場一向由曹真負責,只是曹休此時並不在長安,他已被任命為大將軍,留在洛陽協助魏明帝處理軍務,在長安坐鎮的是曹魏安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夏侯楙。

夏侯楙是夏侯惇的兒子,他的妻子是曹操的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是曹操的大女兒,與曹操的長子曹昂都是劉夫人所生,從年齡上看她比曹丕可能還要大,所以夏侯楙應該是曹丕的姐夫,曹叡得叫姑父。

曹丕跟夏侯楙從小一起長大,二人關係很好,曹丕繼位時就任命夏侯楙為安西將軍,但夏侯楙沒什麼軍事才幹,對養生卻很有研究,而且他比較好色,身邊養了很多伎妾,清河公主因此與他感情不和。

草包誤大事,但這是父皇生前的安排,又是自己的長輩,所以魏明帝一直沒有變動夏侯楙的職務,這無疑成了曹魏陣營比較薄弱的一環。魏延看到了這種情況,向諸葛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作戰方案:「曹魏在長安的守將是夏侯楙,是曹家的女婿,此人怯而無謀。現在給我5000精兵,再派5000人專門負責運糧食,由褒中出發,沿秦嶺向東,走子午道北行,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突然殺到,必然乘船而逃。夏侯楙一走,長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這些官員,長安附近有橫門邸閣的糧倉,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糧,足可以供人馬食用,曹魏關外人馬聚合好殺到長安,最少得20天,而丞相您率領大軍從斜谷出來,絕對能趕到,這樣就可以一舉拿下咸陽以西的地盤!」

魏延的這個作戰方案,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子午谷計劃」。

子午谷就是子午道,是漢中與漢中之間的三條著名棧道之一。這三條棧道中最東邊的就是子午道,與長安直線距離較近,出北面的午口即是關中平原,長安就在眼前,但此道最險;西邊還有一條叫褒斜道,出南面的斜口之後是郿縣,即董卓當年築郿塢之處,此道路途較遠,但路況相對較好。子午道和褒斜道之間還有一條儻駱道,因南口稱儻、北口稱駱而得名,此道幾乎荒廢,無法通行。

魏延的計劃是由子午道和褒斜道同時出擊,先在褒斜道佯攻,吸引和迷惑對手,然後把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其不意拿下長安,之後兩路大軍會合,佔領關中。

但是,這個作戰計劃被諸葛亮否決了。

諸葛亮認為這個計劃太冒險,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拿上萬蜀軍將士的生命作賭注,他不能幹。魏延的「子午谷計劃」因此沒有機會實施,不僅魏延本人覺得遺憾,以至於以後仍對此念念不忘,而且後世也有不少人認為魏延的這個計劃是可行的,諸葛亮過於保守了。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魏延久居漢中,對當地情況十分瞭解,在蜀、魏軍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弱小的一方應出奇制勝,魏延的計劃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但客觀地說這個計劃確實過於冒險,要取得成功,關鍵是出其不意,但上萬人、十多天的軍事行動不讓敵人察覺是不可能的,曹魏一定會在沿途派出很多偵察兵,一旦知曉蜀軍動向,一方面會在山中依托險要地勢進行襲擾和阻擊;另一方面會調集重兵把守午口,使蜀軍不得入關中。

即使費盡千難萬險、做出重大犧牲後殺到長安城下,面對這個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希望也很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不是出奇制勝,而是純粹的軍事冒險。

《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也就是說常規戰法為「正」,出其不意為「奇」,二者必須結合起來,脫離常規戰法的基礎,一味出奇則未必制勝。以5000能戰之兵去攻長安,雖是奇兵,但缺少常規戰法作為基礎就成為孤軍。

夏侯楙雖然不是名將,但也不會看到區區幾千人就棄城而逃,一旦夏侯楙不逃,魏延的計劃就輸掉了一大半。在冷兵器時代,兵家怕的不是野戰,不是守城,而是攻城,即使一座孤城,久攻不下的戰例也不勝枚舉,魏延想率5000人攻進長安,可行性幾乎沒有。

諸葛亮決定不走棧道,而是出兵隴右,由左翼向曹魏發起進攻。

具體部署是:由鎮東將軍趙雲、中監軍鄧芝率一路人馬兵出褒斜道,作戰略佯攻,吸引魏軍的主力,諸葛亮自己率大軍由漢中向西攻擊,佔領戰略要地祁山,進而攻佔曹魏控制下的隴右地區。

隨諸葛亮進攻隴右的蜀將有劉琰、吳壹、王平、張翼、馬岱、劉琰、馬忠、廖化等人,參謀人員有楊儀、爨習、馬謖、向朗等。這些人大部分都介紹過,只有張翼、馬岱還比較陌生。張翼字伯恭,之前當過蜀漢梓潼郡太守,馬岱是蜀漢已故驃騎將軍馬超的從弟,隨馬超征戰,後一同歸附蜀漢。

還有一個劉琰,之所以把它排在吳壹等人之前,是因為他的資歷、地位都比眾人高,他在劉備當豫州刺史時就追隨左右了,後主繼位後升任後將軍,在名義上僅次於前將軍李嚴。劉琰生性風流、善談論,好車服飲食,被人視為奢靡,缺乏實際才能,同時他脾氣不好,雖居高位卻經常跟人鬧意見,其中跟魏延尤其關係不和。

大軍隨後行動,趙雲、鄧芝率一部分人馬進入褒斜道,大造聲勢,給人以殺入關中、直取長安的感覺,而諸葛亮率蜀軍主力悄悄開往此戰的首攻目標祁山。

祁山位於今甘肅省禮縣以東,是漢水上游一條連綿50餘里的小山脈,它西起北岈、東至鹵城,漢水從其南面流過。此山雖小,卻風景優美,每一座山峰都很秀美、挺拔,諸峰相對。之所以把首戰的目標定在這裡,是因為祁山有獨特的地理位置。祁山往西北可通南安、隴西二郡,東北通天水郡,往南以及西南方向可通達漢中郡以及漢中通往益州的咽喉陰平,祁山因為扼蜀隴咽喉,控攻守要衝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也就是說,無論從益州還是漢中,要去隴右必須過祁山,而佔領了祁山,也就打開了通往曹魏涼州地區的道路。涼州是曹魏的西部屏障,由於歷史原因,曹魏在這裡的控制相對薄弱,攻取的難度最小。如果能佔領涼州,就可以居高臨下,向東直取雍州,諸葛亮認為這是攻取曹魏比較保險的做法。

涼州雖地廣人稀,但它的隴右地區人口相對集中,河水豐沛,灌溉便利,自古便是糧食的重要產區,蜀漢國力有限,得到隴右可以增強國力,在與曹魏的對抗中可以增加勝算。隴右和涼州還盛產好馬,對於以步兵為主的蜀軍來說,這更是寶貴資源。

到達祁山後,諸葛亮給後主上了一道奏表,其中介紹了他所看到的祁山的一些情況:「祁山距離沮縣500里,有1萬戶居民,站在山頂遠望,可以看出這個地方確實很富有。」根據這份奏表可知,祁山之中有一座城堡,裡面有上萬戶居民,這在當時絕對是大數目了,尤其是在偏僻的涼州。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