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殺馬謖的理由

第一次北伐就這樣結束了,總的來說打了敗仗。

諸葛亮回到漢中,還來不及休整就著手檢討此次戰敗的原因,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毫無疑問,街亭慘敗是此戰被迫逆轉的關鍵,馬謖是戰敗的第一責任人。

可這時大家才發現,馬謖找不到了。蜀軍從街亭敗下來,1萬多人只剩下了1000多人,他們是在王平等將領率領下回來的,而馬謖下落不明。

馬謖幹什麼去啦?他潛逃了。街亭戰敗,馬謖知道這個禍闖得太大了,他又悔又怕,沒敢回去,逃跑了。他是怎麼逃的、逃到了哪裡,史書沒有詳細交代,只有馬謖的好朋友向朗知道一些細節,向朗此時正以丞相府長史的身份在漢中供職。

打了敗仗,已經犯下大錯;又私下逃走,一錯再錯。可最終馬謖還是回來了,是自己跑回來的還是被抓回的史書也沒有記載,諸葛亮命令把馬謖下獄審查。諸葛亮與馬良、馬謖兄弟感情很深,他們之間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青年時期,尤其是馬良,是諸葛亮的摯交,馬良稱諸葛亮為「尊兄」,按當時的習慣非親戚關係一般不這樣稱呼。馬良為國盡忠後諸葛亮視馬謖為自己的弟弟,對他的才華也十分欣賞。但感情代替不了國法軍規,諸葛亮不會徇任何私情。

在獄中馬謖也知道罪責深重,給諸葛亮寫信說:「您一向拿我當兒子看,我也把您當作自己的父親,願您能體察舜殺了鯀卻能起用禹的大義,使我二人平生之交不因此事而虧損,我雖死了,也無恨於黃泉!」馬謖說的是一段上古往事,那時洪水滔天,舜命鯀治水,但無功,舜殺鯀於羽郊,但舜不因此廢人,後來又命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治水功成。馬謖說此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想說街亭之敗雖罪不容赦,但不是自己刻意為之,就像鯀治水無功一樣,都是天命使然;二是想以此向諸葛亮托付後事,希望諸葛亮能一如既往善待馬氏族人。

馬謖有子女,但情況不詳。馬良的兒子馬秉在蜀漢任騎都尉,很受諸葛亮和後主的信任。

馬謖該不該殺?大家對此還有不同意見。

勝敗是兵家常事,打了敗仗不一定就犯了死罪,關鍵要看打的是什麼樣的敗仗、仗又是如何敗的,除非有特別的情況、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一般情況下敗軍之將可以被降職、撤職,卻很少有立即砍頭的。

只憑打敗仗馬謖還不至於死,但這又是影響全局的街亭之敗,殺他也應該。所以,殺馬謖,說得通;不殺馬謖,也不算枉法。但馬謖不該犯下第二個大錯,那就是逃亡,這一條也是大罪,不說打敗仗的事,僅這一項也能定死罪,馬謖離死刑又近了一步。

但仍然有人建議不要殺,蔣琬正好由成都來漢中,勸諸葛亮:「當年晉楚相急,楚王殺了成得臣,可以想見晉王是多麼高興。現在天下未定,卻殺才智之士,豈不可惜?」成得臣是楚國名將,他指揮楚軍在城濮與晉軍會戰,結果楚軍大敗,大家都跑去向晉文公道賀,晉文公卻憂心地說「楚軍主帥成得臣還在,我們的災難恐怕還沒結束」。但楚王因打了敗仗而斬殺了成得臣,晉文公聽到後如釋重負,喜不自勝,比打了勝仗還高興。

諸葛亮明白蔣琬的意思,人才確實也難得。但諸葛亮內心裡已堅定殺馬謖以明軍紀的想法,聽完蔣琬的話他流下了眼淚,對蔣琬說:「孫武之所以能決勝於天下,在於他用法嚴明。所以昔日楊干亂法,魏絳殺其僕人。現在天下分裂,兵爭正起,如果不講法紀,拿什麼討伐賊人呢?」諸葛亮講的也是晉國故事,那是在晉悼公時,他的弟弟楊幹犯法,大夫魏絳處斬了楊干的僕人,晉悼公認為魏絳做得好,命魏絳主持晉國軍隊。現在正因為大業未興,處在用人之際,所以更要講法紀,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諸葛亮還是把馬謖殺了。

蜀軍將士聽說馬謖被殺,無不為之流淚,諸葛亮也親自為他祭奠,後來待馬謖的遺孤如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就諸葛亮殺馬謖一事後世的史學家曾提出過不同意見,晉代史學家習鑿齒認為,蜀國居於偏僻之地,優秀人才本來就少,現在殺俊才,只能退收庸才,諸葛亮雖然強調了法紀,卻害了人才,還能成就什麼大業?但這個邏輯是講不通的,如果是個人才就可以不受法律的約束,那這個世界會恐怖成什麼樣?

參加街亭戰役的其他幾位將領也受到了處罰,張休、李盛與馬謖一同被殺,另一位將領黃襲被奪去了兵權,沒有被追責的只有王平,因為他曾力諫馬謖,兵敗後又能組織有效撤退,減少損失,所以不僅沒有受罰,而且由裨將軍進位為討逆將軍,封亭侯。

趙雲雖然組織撤退有功,但畢竟箕谷還是打了敗仗,諸葛亮奏請後主,將趙雲的鎮東將軍降為鎮軍將軍,相當於由兵團司令降職為軍長。

向朗知道馬謖潛逃的事卻沒有報告,因此也受到連累,諸葛亮二話不說,把向朗一擼到底。向朗的仕途本來一直被看好,在諸葛亮著意培養的人中,向朗是最有前途的人之一,資歷、地位都遠在蔣琬、費禕等人之上,但此事嚴重影響了他的發展,雖然數年後他重新復出,但也只是在朝廷裡擔任了光祿勳的閒職。

馬謖手下有一位姓陳的參軍也因為此事受到處罰,被諸葛亮處以髡刑,即剃去頭髮的一種有期徒刑。此人有一個兒子,特別好學,後來拜蜀中大學者譙周為師,他就是《三國誌》的作者陳壽。

有人認為,正是因為陳壽的父親此次受罰,加上諸葛亮死後陳壽又被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所輕視,才影響到他著史的忠實性,在《三國誌》裡陳壽評價諸葛亮「隨機應變和用兵的謀略不是他的特長,缺乏應敵之才」,又評價諸葛瞻「只善於書法,名氣很大但沒有實才」。這些評價都不客觀,受到大家的批評。

這其實並不客觀,只要認真讀完陳壽為諸葛亮所作的傳記,就會發現他對諸葛亮是極為推崇的,在《三國誌》裡陳壽對諸葛亮有大量的讚頌,並明確地說諸葛亮是治世的良才,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匹敵,不存在有意詆毀。諸葛亮的第一部文集也是陳壽編著的,因為他的努力諸葛亮的許多作品才得以保存下來。至於諸葛亮的將略,這是個有爭議的話題,陳壽的看法至少算是一家之言吧。

該殺的殺了,該罰的罰了,諸葛亮認為對此事的追責還沒有結束,有一個也要受到懲罰,這個人就是他自己。為此,諸葛亮向後主上表,主動承擔責任:「我以淺薄的才能,佔據著不能勝任的職位,執掌軍權,督率全軍,卻不能按照規章,嚴明法紀,面臨大事而不慎重,發生了馬謖在街亭違抗軍令的錯誤以及趙雲在箕谷戒備不嚴的過失,這些都是我用人不當造成的。我清楚對下屬不瞭解,考慮問題不周全,按照《春秋》裡提出處罰主帥的原則,我應當受到處罰。請將我的官職降低三級,以懲罰這個罪過。」

這次打敗仗諸葛亮的確負有責任,正如這份上疏中所說,他的責任在於用人不當,錯用了馬謖,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

但是誰沒打過敗仗呢,誰又沒走過麥城?曹操一生打過多少敗仗?孫權也打過,劉備也打過,有勝就有敗,普通將領兵敗受罰,但對於大軍統帥,還沒怎麼聽說過打敗仗受懲罰的,諸葛亮自己不提,不會有人去追究他的責任。

但諸葛亮一向執法嚴明,馬謖有錯,他不包庇,趙雲、向朗他本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也不馬虎,輪到自己,更是帶頭執法。後主接到奏疏,按照諸葛亮的意見,下詔將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代行丞相職權。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