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大將軍曹爽

曹魏景初三年(239)正月太子曹芳繼位,由於曹芳去世時沒有廟號,所以史書稱其為少帝或齊王。少帝登基後宣佈大赦天下,尊郭皇后為皇太后,稱永寧宮,追封郭太后的父親郭滿為西都定侯,封郭太后的母親杜氏為郃陽君。

魏明帝有兩任皇后,分別是毛皇后和郭皇后,毛皇后一度受寵,後又失寵。郭皇后出身於河西大族,後期深得魏明帝的寵愛,有一次魏明帝去園中遊玩,把妃嬪都召去飲宴,唯獨不叫當時還是皇后的毛氏,郭皇后那時只是夫人,她對魏明帝說應該把皇后請來,魏明帝不僅不准,而且專門交代左右不得對毛皇后提起此事。

但毛皇后不知從什麼渠道得知了這件事,很生氣,第二天見到魏明帝時故意問昨天後園遊玩好不好玩,魏明帝當即惱怒,追查是誰洩的密,最後殺了十幾個人。魏明帝仍氣不過,竟因為這件事將毛皇后賜死。

魏明帝臨終托孤時,除指定曹爽、司馬懿輔政外,還冊立郭氏為新皇后。然而,毛皇后和郭皇后都不是少帝曹芳的母親,魏明帝有過三個兒子,分別是清河王曹冏、繁陽王曹穆和幼子曹殷,但他們都早早地死了,後來過繼了一個曹詢為養子,其生母、生父均不詳,但曹詢後來也死了,於是又過繼了曹芳。

曹芳的生母、生父也不詳,大概刻意要保密,一種說法是,他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是曹彰的孫子、曹操的曾孫。通常來說,幼子繼位,皇太后是影響朝政的重要力量,但郭太后不是少帝的生母,曹爽也不希望她在政治上有太大的影響力,所以把她遷往永寧宮。

少帝下詔給曹爽、司馬懿都加侍中銜,假節鉞,都以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的身份輔政。侍中的品秩只有二千石,屬「部長級」,但它通常是加官,即兼職,擁有這個身份才能出入禁中。假節鉞比假節更進一步,意味著得到的授權層級更高。

曹爽擔任大將軍,司馬懿擔任太尉,二人的本職都與軍事有關,說起來大將軍在三公之上,曹爽的地位應高於司馬懿,但司馬懿擔任太尉之前就是大將軍了,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曹爽的前輩,兩位輔政大臣的地位誰更高,還真不好判斷。

而且少帝又下了一道詔書,讓大家都無從分辨誰高誰低,根據這道詔書,曹爽和司馬懿各自統兵3000人,輪流負責宮廷的禁衛工作,這大約也是魏明帝臨終前的安排,因為無論曹爽還是司馬懿都無法單獨做出這樣的決定。

說起來曹爽跟司馬懿還有親戚關係,他應該稱司馬懿為「表叔」: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真有個妹妹嫁給了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也就是德陽鄉主,夏侯尚的女兒夏侯徽是司馬師的妻子,雖然此時夏侯徽已經死了,但親戚關係還在,按這個關係論下來夏侯徽就是曹爽的表妹,司馬師就是曹爽的表妹夫,而司馬懿是曹爽的「表叔」。

既然有親戚關係,開始大家還是比較客氣的,尤其是曹爽,在司馬懿面前處處以晚輩自居,遇到什麼事都不敢獨自做主(父事之,不敢專行)。除輩分關係,曹爽更知道司馬懿的厲害,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他的這種低調和謙恭不是裝出來的。

但時間長了這種格局逐漸無法維持,說到底還是權力在作怪。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老虎的天性是好鬥,溫和謙讓的是熊貓,在政治鬥爭中,客客氣氣、你謙我讓只能在演戲的時候用,即使曹爽願意一直低調下去,他周圍的人也不幹。

曹爽掌權後周圍聚集起一幫人,主要成員有何晏、夏侯玄、鄧颺、丁謐、李勝、畢軌等,他們都出身於權貴之家,是曹魏的「官二代」或「官三代」,也都有一些浮名,並且都熱衷於權力。

何晏字平叔,之前已多次提到,他是曹操的養子,著名玄學家。

夏侯玄字太初,他是夏侯尚的兒子,夏侯氏的「官三代」,也是著名的學者,更是政治上的活躍分子。

鄧颺字玄茂,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後人,少年時即得名於京師,先後擔任過尚書郎、洛陽令、中郎等職,後任職於中書監,曾是劉放、孫資的部下。

丁謐字彥靖,出身於曹氏故鄉沛國譙縣著名的丁氏家族,他的父親丁斐與曹操關係親近,他也在尚書檯供過職,曾任度支曹郎中。

李勝字公昭,他的父親李豐也是曹魏的高官,李勝少游京師,雅有才智,與曹爽的關係最要好。

畢軌字昭先,其父畢子禮曾任典軍校尉,畢軌年輕時就以才氣出名,曹叡為太子時畢軌任太子屬下的文學掾,算是魏明帝的舊部。魏明帝對他很喜歡,繼位後不僅加官畢軌為黃門郎,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畢軌之子。

這群人打著學術、清談的旗號,其實骨子裡對功名利祿無不趨之若鶩,他們平時互相標榜,整出了「四聰」「八達」「三豫」等名號,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其實也就是你吹我捧、互抬身價,魏明帝對他們很反感,把他們視為「浮華黨」,曾經給予打壓。曹爽掌權後這些人重新活躍起來,聚在曹爽的周圍,在政治上不斷得勢。

何晏提醒曹爽,重要的權力必須牢牢抓在自己手裡,不能與人分享,丁謐等人也勸曹爽說司馬懿野心很大,心機深不可測,同時又極得人心,不得不提早預防。

經他們反覆陳說,曹爽的心也亂了,在何晏、丁謐等人的策劃下,曹爽通過明升暗降的辦法,奏請少帝將司馬懿由太尉改任太傅,提拔對曹魏一向忠誠的滿寵為太尉,用以牽制司馬懿。

太傅雖然位次高於三公,但屬於榮譽性職務,司馬懿任太傅後,雖然保留了與曹爽一起統率軍隊的名義,但是重要的主持朝廷日常事務(錄尚書事)一項沒有了。

同樣用明升暗降的辦法,曹爽等人把護軍將軍蔣濟升為領軍將軍,而派曹爽的弟弟曹羲出任中領軍,夏侯玄出任中護軍,把老臣蔣濟架空了,從而控制了禁軍,曹爽的另一個弟弟曹訓出任武衛將軍,負責管理北軍五營。

還是用明升暗降的辦法,曹爽等人以天子的名義加劉放為右光祿大夫,孫資為左光祿大夫,這都是榮譽性的職務,又授予他們享受三公的待遇(儀同三司),二人在中書檯的職務雖然沒有免除,但曹爽悄悄把權力重新移往尚書檯,中書檯逐漸被弱化。

之後,曹爽派何晏出任尚書檯負責人事工作的尚書,原來負責此項工作的盧毓也被明升暗降,擔任尚書檯的副長官尚書僕射,曹爽又把鄧颺、丁謐都安排進尚書檯擔任尚書。

畢軌原任并州刺史,曹爽改任他為司隸校尉,同時讓李勝擔任洛陽令,以後又提拔他為河南尹,這樣一來,從宮裡的禁軍到城外的北軍,從尚書檯到首都各級行政機構全換成了曹爽一夥的人。

尤其尚書檯,作為朝廷權力運行的中樞,是最要害的部門,曹爽獨自分管尚書檯(錄尚書事)後,尚書令裴潛的父親恰巧去世,按禮制當回家守喪三年,裴潛是曹魏老臣,忠心耿直,曹爽一夥原來覺得他有些礙事,這下子就不用擔心了,裴潛走後,曹爽不著急另選尚書令,等於直接把尚書檯管了起來。

在尚書檯,上面有曹爽,下面有何晏、丁謐、鄧颺等人,完全成了這個小團伙的天下。何晏擔任吏部曹尚書,主要職責是選舉,也就是選任官員,結果他所提拔的人都是跟他關係好的。丁謐為人外似疏略而內多忌,在尚書檯供職期間經常假公濟私、打擊報復,不斷有人彈駁他,弄得人見人煩,但仗著上面有人撐腰,沒人動得了他。鄧颺特別貪財,喜歡受賄索賄,有個叫臧艾的人為了巴結他甚至把自己父親的一個小妾都送給他,鄧颺字玄茂,京中民謠說「以官易婦鄧玄茂」。

曹爽弄了這幾個人上來,純粹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或圖虛名或貪實利,手握重權卻不幹正事,時間長了自然怨聲載道,當時京城中還流傳著一段順口溜:「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意思是:尚書檯裡臥著三條狗,兩條狗張著大口要咬人,指的是何晏和鄧颺,意思是說他們無顧忌、沒底線、為人張狂;另外一條狗更壞,是毒瘡中的毒瘡,這指的是丁謐。曹爽的小名叫「默」,這些狗憑借「默」的支持,沒有任何功勞和本事卻受到了重用,把壞事幹盡干絕。

權力是毒藥,不僅容易上癮,更會把自己送上絕路,曹爽一夥試圖用奪權的辦法打壓司馬懿,不用司馬懿反擊,他們自己就已經把路走得越來越窄了。

可惜,曹爽一夥還沒有覺察到。

隨著權力的不斷膨脹,曹爽這夥人越來越無法無天。

曹爽吃的、用的、穿的都跟皇帝一樣,平時他尤其喜歡收藏珍貴玩物,搜刮了很多寶貝。曹爽擁有很多妻妾,甚至還私自從宮裡帶走了魏明帝的七八個才人做自己的妻妾,在曹爽家裡有一支由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共33人組成的伎樂隊,專供其享樂。曹爽聽說武皇帝曹操生前的宮人們在歌舞方面水平最高,至今無人能超越,為提高自己家伎樂隊的演奏水平,他還偽造詔書,先後派出了57個人去鄴縣「進一步深造」。

有個宦官頭目(黃門)叫張當,千方百計巴結曹爽,後宮裡的才人石英能歌善舞,被曹爽看上了,張當便偷偷把石英以及另外十名才人送出宮,獻給了曹爽,此事儘管做得很隱蔽,但最後還是洩露了消息,知道的人無不瞠目結舌。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曹爽不僅自己享樂,還把何晏等人叫上,為此他們專門營建了一處秘密窟室,擅取太樂樂器和武庫御制兵器進行佈置,內部裝修極其豪奢,曹爽多次與何晏一夥人在其中飲酒作樂。

在曹爽的縱容下,何晏把洛陽、野王原來屬於典農校尉管理的數百頃桑田劃為己有,有什麼官家東西只要被何晏看上都直接往家裡搬,何晏還公開向各州郡索賄,由於他手裡掌握著官員陞遷大權,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看到這種情景,曹爽的弟弟曹羲十分憂慮,多次提出勸諫,但曹爽不聽,曹羲還寫了三篇文章陳述因過度驕淫奢侈將導致禍患的道理,言語極為懇切,曹爽看了很不高興。

這段時間,魏、蜀、吳三國的局勢曾一度平靜,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方面相對沉寂,司馬懿遠征遼東期間,主持蜀漢朝政的蔣琬看到了機會,他親自前往漢中,醞釀新的北伐。

蔣琬認為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隴右和秦川,但在這個方向上道路艱險,來往不便,因而沒有成功。為此,蔣琬提出了一個新的方略,那就是從漢中沿漢水東下,取曹魏的魏興、上庸二郡,之後再取曹魏控制下的荊州。

這個方案十分大膽,卻與孫吳方面的想法不謀而合。少帝正始二年(241),孫吳方面也制訂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準備兵分四路出擊曹魏:以揚武將軍全琮所部進攻淮南,以威北將軍諸葛恪所部進攻六安,以車騎將軍朱然所部進攻樊城,以大將軍諸葛瑾所部進攻柤中。以往孫吳進攻曹魏,主攻方向基本在東線戰場,即合肥一線,中線戰場的荊州一線多是策應,新的作戰計劃提出兩線同時出擊,而荊州方向也是進攻的重點。

全琮所部首先從淮南發起了進攻,一直打到曹魏經營多年的糧食主產區芍陂,讓曹魏損失慘重,在新任揚州刺史孫禮的拚死抵抗下才勉強維持住局面,緊接著孫吳的其他各路大軍同時行動,魏軍在各個方向上應接不暇。

幸好這個時候蔣琬病倒了,否則蜀軍再由漢水東下發起進攻,那曹魏就更不好應付了。蔣琬提出新的作戰方略後,在蜀漢內部卻未達成一致看法,許多蜀漢官員認為水路出兵雖然容易,但萬一失敗了卻不容易回撤,不同意沿漢水出擊的方案。

這種考慮是現實的,對蜀漢而言尤其如此,當年先主劉備沿長江東下伐吳,結果兵敗夷陵,倉促之間大軍無法回撤,數萬人戰死,教訓十分深刻。後主大概也是這個看法,所以派尚書令費禕、中監軍姜維專程去漢中勸阻蔣琬。

費禕和姜維到漢中後說服了蔣琬,三人重新謀劃,決定繼續兵出涼州,請後主任命姜維為涼州刺史,從隴右出兵(出軍西北),蔣琬率軍後繼,駐軍在涪縣,後主批准。

蔣琬於是從漢中進駐到涪縣,結果病情不斷加重,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遺願,蔣琬主動把益州刺史一職讓給了費禕,逐漸向費禕交權。蔣琬於三年後病逝,但因為身體的原因,加上蜀漢內部意見不統一,出擊荊州的方案就此擱置。

蜀漢雖然沒動,孫吳方面卻來勢兇猛。

曹爽等人玩權術在行,打仗實在都是外行,危險時刻只得再請司馬懿出山,司馬懿分析了敵情,認為孫吳四路大軍中,柤中這一路最不好對付。柤中位於今湖北省南漳縣一帶,當時屬漢人與蠻人聚居區,近處就是戰略要地樊城,一旦有失,荊州方向將全面陷入被動。司馬懿建議由他親往樊城前線阻擊樊城、柤中兩路之敵,東線戰場則由新任征東將軍王凌和揚州刺史孫禮負責。

當時有人認為敵人遠道來圍樊城,無法立即攻下,目前受挫於堅城之下,不去理會,敵人也可自退,合肥才是關鍵。司馬懿曾久居荊州,很瞭解那裡的情況,儘管吳軍歷次進兵都以合肥為首攻目標,但這一次情況有些不同,所以堅持去樊城。

這一年6月,司馬懿督師南征,少帝將其一直送出津陽門。

司馬懿率部到達荊州後,派出輕騎前去挑戰,吳軍遁走,魏軍追至三州口,斬獲萬人,少帝派中常侍前來勞軍,增加食郾、臨穎兩個縣為司馬懿的封地,加上之前的封地已達四個縣,有1萬戶,司馬氏另有子弟11人被封為列侯。

在此期間孫吳大將軍諸葛瑾病逝,他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上大將軍陸遜,是吳軍的副總司令。這樣,荊州方向的危機就基本解除了,司馬懿把重點又放在了揚州方向,指揮王凌、孫禮等人趁機收復了一些近年來被孫吳佔領的地方。

少帝正始四年(243)9月,司馬懿親自來到揚州,指揮魏軍收復舒城,吳軍負責守城的將領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聽說司馬懿親自來了,人馬又數倍於己,於是下令焚燒積聚,主動撤走。

司馬懿向朝廷建議,為防範孫吳今後大舉進攻,應在揚州的廣大地區興修水利、進行屯田,這一政策曾在關中地區推行,效果非常好,既減輕了朝廷的負擔又充實了地方,朝廷批准。

司馬懿於是在揚州一帶主持屯田,他在這方面有一定經驗。除了屯田、搞建設,司馬懿還注意發現人才,三國後期的一代名將鄧艾就是他發現的。

《三國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