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緋聞引發的謀殺案

公孫熬的愛情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我們索性把公孫熬的故事說完。

魯文公八年(前619年)公孫熬私奔,到了魯文公十年(前617年),公孫熬在莒國待了兩年,生了兩個兒子。這時候,他想回魯國了。可是,走容易,回來可就難了。往輕裡說,公孫熬算是私奔;往重裡說,他就算叛逃,而且是卷款叛逃。如今要回來,不走走路子,疏通疏通關係,那是絕對不行的。

來看看公孫熬是怎麼折騰的。

【生命在於折騰】

公孫熬把想回魯國的事情派人告訴了兒子孟孫谷,孟孫谷雖然對老爹也有意見,但是那畢竟是老爹啊,這總在外面漂著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孟孫谷去找叔仲惠伯去了。

叫上了叔仲惠伯,兩人去找東門襄仲去了。為什麼要找東門襄仲?冤有頭,債有主,只要東門襄仲不反對,誰還得罪這個人?

「叔,你看,公孫熬伯父想葉落歸根,可是,沒有您的批准,他不敢回來。您看,就讓他回來吧。」叔仲惠伯向東門襄仲請求。

「什麼,他還有臉回來?莒國不是挺好嗎?回來幹什麼?」東門襄仲聽說是公孫熬的事情,勃然大怒,他算是恨死公孫熬了。

「叔啊,公孫熬伯父是做得不對,可是再不對,他也是您的堂哥啊。再說了,祖上怎麼教導咱們?親親上恩啊。不就是為了一個女人嗎?公孫熬伯父沒什麼志氣,您不能也跟他一般見識啊。為了一個女人而壞了兄弟情感,這樣的事情您怎麼會做呢?」別說,叔仲惠伯還真有兩把刷子,連說大道理帶拍馬屁,說得東門襄仲直點頭。

「那,女人的事情就算了,卷款潛逃的事情怎麼說?」東門襄仲有點鬆口。

「嗨,不就一點公款嗎?咱們關起門來說話,誰還沒貪污過公款啊?」

「那行吧,讓他回來吧。不過說好了,回來之後只能在家裡老老實實待著,朝廷上沒他的事。」東門襄仲同意了,不過提了個條件:在家養老,官職沒有。

就這樣,公孫熬帶著三奶和兩個小兒子,從莒國回到了偉大祖國。

公孫熬在魯國家裡待了三年,這三年哪裡也沒有去,就在家裡待著了。三年之後,公孫熬又懷念莒國的生活了。某一天早上,公孫熬拾掇拾掇,帶著三奶和兩個小兒子,出門上路。

「爹,你去哪裡?」孟孫谷連忙過來問。

「去莒國。」

「去莒國?為什麼去莒國?」

「我願意。」

「你要想清楚啊。」

「沒什麼好想的。」

就這樣,公孫熬又帶著三奶和兩個孩子移民莒國了。

故事結束了?還差一點。

正所謂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如果說第一次移民莒國是叛逃,那麼公孫熬第二次移民莒國就完全是合法的。可問題是,第一次固然是叛逃,那時候公孫熬是魯國的卿,按照政治避難國際規則,他理所當然在莒國享受大夫待遇,有房有車有地。可是第二次不一樣了,他這次的身份就是魯國老百姓,連離休老幹部都不算,這樣的身份到了莒國,那是什麼都沒有,不算你非法移民就算給面子了。

好在公孫熬還有積蓄。但靠著這點積蓄在莒國過日子,那叫一個不爽。

也就過了一年,公孫熬坐吃山空,眼看著生活水平從豪華奔向小康,再這麼下去,很快就該從小康奔初級階段了。怎麼辦?還能怎麼辦?

公孫熬毅然決然決定回到偉大祖國的懷抱,而偉大祖國張開了偉大的懷抱,東門襄仲再一次同意公孫熬回來。

(伴奏音樂:歸來吧,歸來呦,浪跡天涯的遊子。)

可是,公孫熬卻再也看不見祖國的油菜花了。就在他準備回國的時候,突發急病死在了齊國。他不是在莒國嗎?怎麼死在了齊國?原來,儘管魯國與莒國相鄰,但是從曲阜到莒國的道路難行,所以通常都要走北線從齊國繞行。

不知道為什麼,聽說公孫熬死了,東門襄仲變卦了,他決定禁止公孫熬的遺體回國。

俗話常說:走著出去,躺著回來。這下可好,躺著回不來了。

古人對死人是很講究的,一個人活著,在哪裡無所謂。但是死了之後一定要千方百計落葉歸根,否則就成了孤魂野鬼,沒有人供奉,就是餓鬼。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人老了,老婆死了。

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人老了,孩子死了。

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人死了,老婆還年輕,孩子還小。

公孫熬的孤兒寡母守著公孫熬的屍體,痛哭流涕,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人覺得他們可憐,給他們出主意:你們啊,把公孫熬的棺材放到齊魯交界的堂阜去,魯國人一定會把棺材弄回去的。

好主意。

當個人問題搞成國際問題之後,問題往往就容易解決了。

公孫熬的棺材就這樣放在了齊魯邊界。

齊國人在看熱鬧,於是魯國人受不了了。

這個時候,公孫熬的大兒子孟孫谷已經走在了公孫熬的前面,因為孟孫谷的兒子還小,孟家的家長就由公孫熬的二兒子孟孫難接任了。孟孫難的母親就是聲己,聲己恨死了公孫熬,因此孟孫難一開始對父親屍體落葉歸根的事情也睜隻眼閉只眼。可是,如今父親的屍體成了國際笑話,孟孫難受不了了,於是來到朝廷請求把父親的屍體運回來。東門襄仲一開始不同意,孟孫難就跟他玩坐地泡,你不同意,我就靜坐示威。不僅我一個人靜坐示威,還要讓我全家都來靜坐示威。

眼看事情要鬧成群體性事件了,東門襄仲害怕了。

「去去去吧,怎麼說你爹也是咱們一家人,去把棺材接回來吧。」東門襄仲鬆了口。

當個人事件搞成群體性事件之後,事情往往就容易解決了。

就這樣,公孫熬總算落葉歸根了。基本上,根據「活人的面子可以不給,死人的面子一定要給」的原則,公孫熬的葬禮享受卿一級的待遇。

聲己不肯去見公孫熬的棺材,就在停屍房外面哭了幾嗓子算是敷衍了事。東門襄仲原來也不準備去哭喪,被叔仲惠伯忽悠了一陣,還是去了。

公孫熬的小老婆和兩個小兒子現在就住在了魯國。說起來,魯國人對親情還是很看重,孟孫難對這兩個小弟弟挺關照,很喜歡他們。

多年以後,孟孫難去世,孟孫谷的兒子孟獻子接任家長,對兩個小叔叔也很不錯。但是,後來有謠言說公孫熬的兩個小兒子要害死孟獻子,孟獻子沒有在意,反而兩個小叔叔覺得很不安,於是搬出孟家,當了守門人,後來先後戰死。說起來,公孫熬的兩個小兒子都挺有骨氣。

【東門襄仲】

在公孫熬死的那一年,齊國發生了大事。什麼大事?齊昭公死了。

昭公死了,就該兒子公子捨繼位。可是,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下了毒手,把公子捨給殺了,然後自己當了齊國國君,就是齊懿公。

齊國發生的事情,跟魯國有什麼關係嗎?

通常,齊國發生的事情都跟魯國有關係,因為他們是近鄰加近親。

這一次,跟魯國有什麼關係?

公子捨的老媽子叔姬是魯國人,具體來說,是襄仲的妹妹。

魯國人是比較重親情的,通常,嫁出去的女兒如果死了老公或者老無所養,都會想辦法給接回娘家。現在,子叔姬的老公死了,兒子也被殺了,一個人在齊國孤苦伶仃,怪可憐的。襄仲於是派人去了齊國,請求把子叔姬送回魯國。

齊懿公拒絕了魯國人的請求。

沒辦法,襄仲派人前往王室,請周王出面幫忙。於是,周王派了單伯去齊國協調,誰知道齊懿公動了驢脾氣,把單伯給扣留了,還把子叔姬給抓起來了。

到第二年,齊懿公不知道哪根筋動了,那一天一高興,把單伯給放了,又派人把子叔姬送回了魯國。

子叔姬是弄回來了,可是魯國從此得罪了齊懿公。此後兩年,齊懿公兩次出兵討伐魯國。魯國不是齊國的對手,急忙向晉國求救,那時晉國恰好是趙盾執政,對外政策就是忽悠二字,根本不肯救援魯國。沒辦法,兩次被入侵,魯國都是向齊國賠款了事。

「該死的晉國人,真不是東西。」襄仲大罵晉國人,罵歸罵,也沒有什麼辦法。

「該死的齊國人,真不是東西。」襄仲接著大罵齊國人,他決定要報復齊國人。

機會很快就到了。

魯文公十八年(前605年),魯文公薨了。

魯文公的太子是公子惡,公子惡還有一個同母弟弟叫公子視。

襄仲把叔仲惠伯請來,商量繼承人的事情。為什麼找叔仲惠伯,一來,兩人關係不錯,二來,也能通過叔仲惠伯側面刺探三桓的態度。

「叔啊,有什麼好商量?公子惡是嫡長子,他繼位有什麼問題嗎?」叔仲惠伯直接表態,他沒弄懂襄仲是什麼意思。

「理是這麼個理,可是事不是這麼個事。你說你姑姑生的那不是嫡長子嗎?啊?憑什麼啊?你姑姑在齊國受到不公平待遇,咱們就該忍氣吞聲嗎?啊?」襄仲的嗓門越來越大,好像還很生氣。

「叔啊,我沒弄明白啊。咱們一碼歸一碼行嗎?你說的這兩件事情有什麼聯繫呢?」叔仲惠伯越弄越糊塗了。

「你怎麼這麼糊塗呢?我還以為你是最明白的呢。你說,齊國人欺負咱們魯國人,咱們不應該欺負齊國人嗎?」

「那,這事情跟齊國人有什麼關係?」

「怎麼沒關係?咱們魯國人在齊國生的嫡長子被齊國人殺了,齊國人在魯國生的嫡長子是不是也應該被殺掉?」

「噢。」叔仲惠伯恍然大悟,原來,公子惡的母親就是齊國人,說起來,還是齊懿公的侄女。襄仲的意思很明顯,要殺掉公子惡,讓他老娘也承受跟子叔姬同樣的痛苦。「叔啊,這不行啊。齊國人不仁義,咱們不能不仁義啊。再說了,公子惡的老娘是齊國人,公子惡是魯國人啊,咱們這不是殺自己人嗎?」

「啊,公子捨不是齊國人嗎?齊國人殺他,我們為什麼不能殺公子惡?」襄仲的邏輯有點怪,可是他就堅持這個邏輯,好像也歪說歪有理。

「叔啊,你殺了公子惡,準備讓誰當國君啊?」

「公子倭啊。」

「噢。」叔仲惠伯現在算是第二次恍然大悟了,他脫口而出:「難道,那個傳說是真的?」

什麼傳說?原來,在很多年前,就有一條八卦新聞,說是魯僖公為自己的兒子向楚國求婚,於是楚成王的女兒嫁到魯國,而派去迎親的就是東門襄仲。楚成王的女兒漂亮得一塌糊塗,東門襄仲又風流倜儻得無堅不摧。於是,兩人在路上就先爽上了,算是東門襄仲替侄子先把了一道關。後來到了魯國,楚成王的女兒就成了魯文公的夫人,可是跟東門襄仲還時不時重溫舊夢。

而這個夫人,就是公子倭的母親頃熊。

說來說去,歸根結底,東門襄仲是要藉著給子叔姬報仇的民族情緒,來為自己情婦的兒子謀利益。

民族情緒,歷來就是這樣被利用的。

「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這是你的家務事,找我商量什麼?」叔仲惠伯說完,拍拍屁股,走了。

【緋聞引發的謀殺案】

在為了女人而奮不顧身這一點上,東門襄仲並不比公孫熬遜色多少。所以,即便沒人支持,東門襄仲也決定要去做了。

襄仲按照自己的計劃下手了,一切順利。襄仲下手夠狠,一口氣把公子惡和公子視都給殺了,立公子倭為國君,就是魯宣公。

「你回娘家吧,魯國人民不歡迎你。」襄仲也不等齊國來要人,實際上他知道齊國也不會來要人,直接把公子惡的老娘給趕回齊國了。

「該死的東門襄仲,殺了太子立了庶子,真不是個東西啊,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啊,你八輩祖宗的,嗚嗚嗚嗚……」公子惡的老娘一路哭,一路罵,絕望地回到了齊國。

魯國人很同情公子惡的老娘,稱她為「哀姜」。

立了魯宣公,又趕走了哀姜,東門襄仲的心情是相當的好。

可是,流言起來了,或者說緋聞起來了,緋聞的大致內容就是:東門襄仲跟宣公的老娘搞婚外戀,宣公可能就是他們的私生子。

東門襄仲並不知道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他認定了這是叔仲惠伯散佈出去的。

「該死的叔仲惠伯,我那些事他都清楚,要是四處給我散播,我的名聲不就都毀了?不行,我要想辦法。」東門襄仲很惱火,魯國人是很在乎面子和名聲的。

想什麼辦法?自古以來,有兩個字是總被用到的:滅口。

所以,很多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

東門襄仲派人去請叔仲惠伯,說是宣公有事情找他商量。

叔仲惠伯想都沒想,接受了邀請,可是,家裡的總管公冉務人來勸他了:「惠伯啊,我看不能去。最近關於東門襄仲和太后之間的緋聞很多,我聽說東門襄仲認定都是你散佈的,這次無緣無故來請你,我看危險。」

「不會吧?是國君請我啊。」惠伯不以為意。他絲毫不懷疑東門襄仲,怎麼說,大家都是親戚啊,而且平時關係也不錯。

「如果真是國君請你,不去也得去了。可是,這分明不是國君請你啊。」

「這個,你太多疑了。」

叔仲惠伯最終還是去了宮裡。

襄仲在宮裡殺死了叔仲惠伯,然後把他的屍體藏在馬糞裡運出宮去。

第二天,叔仲惠伯的屍體被發現。當天,公冉務人帶著叔仲惠伯一家老小逃往蔡國避難。

【三桓的反擊】

三桓家長會再次召開,還是緊急會議。

與會者是孟孫難、叔孫得臣和季文子,家長會的議題只有一個:叔仲惠伯被害,我們怎麼辦?

「兩位兄弟,惠伯無辜被害,全家逃亡。我們身為他的兄長,不能坐視不管。據我所知,惠伯是在宮中被害的,害他的就是東門襄仲。惠伯被害,就是在向我們三桓挑戰。兩位,我們該怎麼辦?」孟孫叔難率先開口,這裡他的歲數最大。

「我看,我們三家聯合出兵討伐東門襄仲。」叔孫得臣與叔仲惠伯的關係最近,因此也最激進。

「行父,你看呢?」孟孫難問季文子。他本來是個謹慎的人,不過在父親的事情上,與東門襄仲之間有些積怨。

季文子想了想,說:「兩位哥哥,這件事情我看不要魯莽。惠伯在宮中被害,顯然不是東門襄仲一個人能做到的,必然牽涉到國君。貿然出兵,情理上說不過去。我看,我們一面加強戒備,料東門襄仲也沒有膽量對抗我們三家。另一方面,把惠伯一家接回來,看東門襄仲有什麼動作,再作決定。」

現在,在共同對付東門襄仲這件事情上,三桓高度一致。不過在策略上,季文子要謹慎一些。

「好,照你說的辦。」孟孫難決定。

叔仲惠伯一家從蔡國被接了回來,非常高調地接了回來。三桓就是要給東門襄仲看看,要想對著幹,放馬過來。

東門襄仲怎麼辦?老實了。通過公孫熬的事情,再通過這一次三桓的堅決迅速的反應,他看清楚了,三桓是異常團結的。

東門襄仲親自前往叔仲惠伯家中,代表魯宣公進行慰問,同時宣佈叔仲惠伯的兒子繼承父親的一切待遇。

「孩子,我們一定會查處兇手,給你爹一個說法的。」襄仲假惺惺地表示。其實,人人都知道兇手就是他。

東門襄仲服了軟,三桓家族算是放過了他。但是,三桓家族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起來,與東門襄仲甚至魯宣公之間的對立公開化了。

「只要東門襄仲和魯宣公支持的,就是我們反對的。」三桓確定了這樣的鬥爭原則。

《賈志剛說春秋之四·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