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吳越爭鋒

春秋晚期,被史書稱為蠻夷的吳越兩國,異軍突起,相逢於爭霸稱雄的路上。冤家路窄,兩國不由分說地殺在了一起。數十年的恩恩怨怨,為後人留下了諸多動人的歷史典故:夫差勵志,越王嘗膽,子胥遺恨,魚腸劍……在這場爭鬥中,究竟誰是最終的勝利者?這個交織著恩怨情仇,激盪著血與火的故事,又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一夜愁白了頭

晉、楚兩國爭霸幾十年,楚國終於在邲之戰中,大敗晉軍,報了當年城濮之戰的一箭之仇。但是,春秋無義戰,諸侯之間爭霸,打來打去打了一百多年,大家都需要歇口氣了。

公元前546年,晉、楚兩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在宋國舉行了弭兵大會。在這次會議上,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分別代表南北兩大武裝集團簽訂了盟約,表示要用和平手段解決利益爭端。

盟約規定,除了齊、秦兩個大國外,其他小國都要向晉、楚兩國朝貢。這等於晉、楚兩國共享了霸權。弭兵大會之後的五十多年,就真的沒有再發生過大的戰爭。

公元前522年,當時的楚國國君楚平王想把太子建廢掉。那時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師伍奢在邊境鎮守。這個伍奢就是伍舉的兒子。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就把伍奢先召回了都城,想讓他作偽證,證明太子謀反。

伍奢因為是太子建的老師,所以說什麼也不肯承認。楚平王一怒之下就把他關進了監獄,然後一面派人去殺太子建,一邊又逼著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叫他們回來,好來個斬草除根。

伍奢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伍尚聽了父親的話,回到了楚都,結果他跟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了。

太子建事先得到風聲,就帶著自己的兒子逃到了宋國。同時,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員,也就是伍子胥,沒有聽父親的話,而是從楚國逃了出來,並趕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

但是很不湊巧,宋國這時候發生了內亂,已經不是久居之地了。於是,伍子胥又帶著太子建逃到了鄭國,想請鄭國出兵,幫助太子建奪位。鄭國打楚國,無異於用雞蛋碰石頭,所以鄭國國君沒有同意。

沒承想,太子建因為報仇心切,就勾結了鄭國的一些大臣,想奪取鄭國的政權,結果反而把自己的小命賠了進去。伍子胥萬般無奈,就帶著太子的兒子逃出鄭國,一路往南跑,準備投奔長江下游的吳國。

楚平王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還派畫師畫了伍子胥的像,掛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伍子胥帶著小公子逃出鄭國後,只能白天躲藏,晚上趕路,可到了吳、楚兩國交界的關隘時,實在沒有機會過關了。

伍子胥一連幾天都愁得睡不著覺,愁得頭髮都白了,臉上皺紋也出來了,跟整了容似的。沒想到他因禍得福,守關隘的士兵沒認出他來,他成功地混了出去。

結果沒跑多遠,就有士兵反應過來了,一路緊追不捨。伍子胥一口氣跑到一條大江邊上,再沒有路了。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江上出現了一個打魚的老頭,劃著一艘小船過來了。在他的幫助下,伍子胥才逃過了一劫。

伍子胥對老頭感激萬分,就摘下隨身佩帶的寶劍,交到老漁翁的手裡。這柄寶劍是上一任楚王賜給他祖父的,上面還鑲了七顆寶石,象徵北斗七星,價值連城。

老漁翁擺了擺手,說道:「你知道楚王為了追你,給出的賞金是多少?整整五萬石!還送爵位。這些東西我都不要,你那寶劍才值幾個錢!」

伍子胥只好深深鞠了一躬,繼續亡命天涯。

暗藏殺機的美味

吳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伯父。當年周王室內部爭權,失敗的這一支就逃到了今天的江蘇南部,建立了吳。

到了吳國第五代君主的時候,西周王朝建立。周武王得知遙遠的南方還有個吳國,就封吳國的國君為諸侯。

當時江南地區蠻族林立,刀耕火種,生產力非常落後,所以吳國的經濟實力和人口版圖,都無法與中原諸侯相比。在中原其他諸侯看來,吳國還是蠻夷。

到了春秋早期,吳國露臉的機會都很少,大多數時候就是看熱鬧。到了春秋中期,吳國經過幾代君主勵精圖治,實力變強了,算得上春秋列強中的中等發達國家了。

吳國雖然一直被看作蠻夷,但是歷代國君都努力學習中原的先進禮儀文化,以及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

當時的觀念是「諸侯以夷禮則夷之,夷狄近於中國則中國之」。你雖然是周天子冊封的諸侯,但你廢棄中原禮法,那你就是蠻夷。你本來是蠻夷,但是學習中國的禮法,你就是中國。由此可見,文化的認同是中國人最看重的。

到了春秋中期,吳國的典章文物已經跟中原諸侯沒有區別了,已經算得上是一個文明國家了。

當時吳國的冶煉技術非常發達,青銅劍的鋒利程度遠近聞名。他們的農業技術也不落後。值得一提的是,吳國挖了一條著名的人工運河,起名邗溝。後來這條河還成了大運河的一部分。

隨著楚晉兩國勢力的衰落,吳國開始露崢嶸了。他第一個盯上的就是老鄰居楚國。楚國強大時,曾經狠狠地修理過吳國,但是一直不能將吳國徹底滅掉,反倒是吳國越戰越強,成為了楚國大敵。

吳國的崛起,就引起了楚國宿敵晉國的注意。吳王壽在位時,晉國就和吳國互通使節,建立了聯盟關係。晉國的大臣還把中原戰車的戰法和製造方法都告知了吳國。

吳國在跟晉國建交以前,名義上是楚國的附屬國,雖然國君也稱王,但大多數時候是聽命於楚國的。在晉國的策動下,吳楚之間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獲勝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楚國之所以願意跟晉國弭兵,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騰出手來對付吳國的騷擾。

這時一夜白頭的伍子胥跑到了吳國,他勸說吳王僚進攻楚國,但是吳王不答應。

吳王有個堂弟公子光,他很想把哥哥做掉,自己當吳王。這一點被伍子胥看了出來。他答應幫助公子光當上吳王,條件是成為吳王之後,要幫他討伐楚國。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吳王覺得這是個機會,就派大軍攻打楚國。沒想到,戰爭進行得不太順利,吳國的軍隊被拖在了戰場上,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公子光一看,他堂哥的親信都不在國都,就準備動手。

這一天,他請吳王僚到府上喝酒,這當然是鴻門宴了。宴席兩側埋伏了不少勇士。但吳王對公子光也起了疑心,也帶了很多士兵來參加宴會,個個手持兵器虎視眈眈,公子光不敢輕易下手。

眼看事情要壞,錯過這次機會,就很難找到下一次了。公子光就找了個借口,來到了家裡的地下室,要啟動方案二了。

這地下室裡住著一個人,是一位叫專諸的職業刺客,這人是伍子胥介紹給公子光的。專諸化裝成廚師,將一條做好的魚送給吳王。這可不是一條單純的魚,在魚的肚子裡藏著一把鋒利的短劍,能刺穿幾重鎧甲。

魚端上來時,香氣四溢,吳王僚正在一心欣賞美味的時候,專諸立刻從魚中拔出短劍,朝吳王刺去,正中吳王的胸膛,吳王當場斃命。但是,專諸也當場被吳王的侍衛亂刀砍死,因為他拿的是一把小短劍,只能行刺,不能防身。

這時候,公子光這邊事先埋伏好的士兵一擁而出,把吳王僚帶來的衛士都殺掉了,這就是著名的魚腸劍的故事。

公子光弒殺自己的兄長當上了吳王,就是吳王闔閭。隨後,伍子胥也成為了吳國的軍事統帥。

遊戲玩兒大了,寵姬丟了命

在中國歷史上,伍子胥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可與他同期,還有另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也來到了吳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武。據說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的《孫子兵法》就是他寫的。

孫武初見闔閭時,闔閭就要他現場演練士兵。為了增加娛樂性,闔閭提出讓孫武操練沒有絲毫軍事經驗的宮女嬪妃,孫武表示沒有問題。

很快,一百八十名宮廷美女被帶到了操場上。孫武就把這些人分成兩隊,讓吳王最寵愛的兩個愛姬做隊長,然後告訴她們演練的規則,聽到敲鼓的聲音就前進,聽到鳴金聲則後退。

演練正式開始,孫武下令擊鼓,這些養尊處優的美女不但不前進,反而笑成一團。孫武一臉嚴肅地說這沒關係,兵士不熟悉號令,是訓練官的責任。於是,他把訓練的規則仔仔細細地說了一遍,然後第二次擊鼓。

各位美女還是沒把這當回事兒,都以為玩兒呢,東倒西歪地笑作一團。孫武卻一點也笑不出來,他說:「演練的規則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你們還是不聽話,這個責任就不在我,而在帶隊的隊長了。」於是,他下令斬殺兩名隊長,也就是闔閭的兩個寵姬。

闔閭正看得津津有味呢,見兩個寵姬突然要被斬,趕緊對孫武說:「寡人已經知道將軍用兵的本領了,這兩個人還是別殺了吧。沒有這兩個人,寡人吃東西都沒滋味。」

但是孫武不聽,他說:「既然讓我演練,那就得什麼事兒都聽我的。」說話間,兩個美麗的姬妾就人頭落地了。

這一下,剩下的一百七十八個人,沒有一個敢不聽號令的,前進後退正步走,還真的有模有樣。孫武向吳王報告說,現在就算讓她們赴湯蹈火都不成問題了。闔閭失掉兩名寵姬,雖然心裡很不痛快,但也算見識到了孫武的本領,所以封他為將軍。

吳滅楚,越攻吳

公元前506年,楚國內亂,吳王覺得討伐楚國時機成熟,便以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沿淮水流域西征,六萬吳軍向楚國開戰。

楚國號稱擁兵百萬,在這場戰爭中,吳國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兵聖孫武領軍,一路牽著楚軍鼻子走,打了五場硬仗,都勝利了,重創了楚軍主力後,吳軍一舉攻克了楚國的首都。春秋時代的超級大國,就被這樣端了老窩。

伍子胥打到楚國的都城後,刨開楚平王的墳墓,拖出他的屍體,掄起鋼鞭,一下一下地鞭打。抽完之後,伍子胥癱倒在地,對著蒼天號啕大哭,說老天作證,我總算是報了父兄之仇。

伍子胥此舉,等於是把自己的祖國給滅了。他有一個老朋友叫申包胥,當初他幫助過伍子胥逃跑,算是盡到了朋友之間的情誼,但他仍然效忠於自己的祖國。

楚國被伍子胥滅掉後,申包胥打不過他,只好跑去秦國求助。秦王一開始沒答應,申包胥就在秦王大殿前哭了七天七夜,秦國這才答應幫助楚國復國。

吳國滅楚後,闔閭的威望就達到了頂點。雖然楚國在秦國的幫助下順利復國,但也元氣大傷,退出了春秋爭霸的舞台。

此時的北方諸侯,晉國正忙著內亂,齊國也振作不起來,秦國偏處西北,放眼望去,已經無人能與吳國叫板了。

但是,就在吳國霸業達到頂點時,挑戰者出現了。有人趁吳國駐兵楚國偷襲了吳國的老窩。闔閭不得不回兵救援,放棄了徹底消滅楚國的機會。

這個背後捅刀子的就是越國。越國這次搗亂,讓闔閭很不爽,所以他下定決心解決越國這個麻煩。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親率大軍征討越國。由於孫武的訓練,吳軍隊伍極其嚴整,越國軍隊兩次派敢死隊進行突擊,都沖不動吳軍的陣腳。

實在沒有辦法了,越王勾踐就派出了一隊死囚,把這些人分成三排,派人拿刀抵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步行到吳軍陣前,口稱犯有死罪,然後揮劍自刎。

吳軍一看傻眼了,這麼多人,集體到陣前抹脖子,莫名其妙不說,心裡還發怵——越國這都是些什麼人啊!

就在吳軍愣神的時候,越軍突然發動進攻,大敗吳軍。闔閭腳部受了重傷,還沒回到都城姑蘇就死了。臨死之前,他囑咐自己的兒子夫差,不要忘了殺父之仇。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根據越國人自己的說法,他們是大禹的後代,後來被封到了現在的浙江會稽。也有人說越國是楚國王室的一支,所以在南方諸國當中,吳國親晉,越國親楚。

越國和吳國一樣,也是在春秋中期崛起的。但是,越國的地理位置比吳國更偏南,所以越國要北進爭霸,吳國就成了必須要突破的一個障礙,所以才在吳國進攻楚國時,在背後給了吳國一傢伙。

夫差繼位之後,命人立在庭前,看見他就大聲喊:「你忘記越王的殺父之仇了嗎?」然後夫差嚴肅地回答道:「我不敢忘記。」

這時候,孫武已經歸隱,夫差就任用伍子胥、伯嚭這些人,時刻準備復仇。公元前494年,夫差大舉進攻越國,越王勾踐一敗塗地,他率殘部五千人,困守會稽山。

走投無路的勾踐向手下的大夫范蠡和文種問計,文種認為打是打不過了,唯一的活路就是投降。剛好吳國的大臣伯嚭十分貪財,又得夫差信任,這一點還可以利用。

這時勾踐的身邊還帶著不少珍寶、美女,於是他就讓文種先帶著金銀見了伯嚭,再通過伯嚭見到了吳王,獻上了美女西施,表示越王願意臣服投降。

吳王見到西施後心情大好,滅越的決心就開始動搖。這時候,伍子胥站起來說道:「咱們要斬草除根。勾踐、范蠡、文種可不是一般人,咱們這次放了他們,他們一定會報仇的。」但是,夫差覺得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沒有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

吳國撤兵之後,勾踐帶著媳婦兒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他把自己作踐到了極致,最終贏得了吳王的輕視和信任。三年後,勾踐獲釋回國。

勾踐回國之後,發奮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生活,消磨報仇的志氣,就整天睡在草堆上,枕著兵器入睡。他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之後就嘗一口。同時,他讓文種管理國家,范蠡掌管軍事,自己親自到田里跟農夫一起幹活,身為王后的妻子親自紡線織布。

越國人口本來就不多,戰爭中又死了不少,勾踐就實行獎勵生育的政策。男子滿二十,女子滿十七後還不結婚,父母都要受到懲罰。子女多養不起的家庭,國家幫著養,還獎勵生產,發展農業,幫助人民富裕,同時加強練兵,苦練內功。在二十年的時間裡,越國上下一致,充滿了發奮圖強的氣氛。

臥薪嘗膽憋狠招

其實,夫差還是很有進取心的。擊敗越國之後,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北進上,想當一回真正的霸主。

吳國想北上稱霸,主要的對手是齊國。齊國經過齊景公勵精圖治之後,實力大增,勢頭已經壓過傳統的強國晉和楚。夫差繼位後第十二年,就對齊國發動了進攻。雖然吳軍一路上都高奏凱歌,但在伍子胥的堅持下,最後吳國還是撤兵了。

當年接受勾踐賄賂的伯嚭,就以此為口實,在吳王面前誣陷伍子胥,說他勾結齊國。偏偏伍子胥又預感到自己災難臨頭,趁著出使齊國的機會,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給了齊國的大臣,這下等於往槍口上撞了。

不久之後,伍子胥就被吳王夫差賜死了。他臨死的時候,對夫差講:「你把我的眼珠掛到姑蘇城的城樓上,我要親眼看著越國大軍打進姑蘇,看著吳國滅亡。」

沒了伍子胥的攔阻,夫差再次發動了對齊國的進攻,一直打到了今天的山東萊蕪,殲滅了齊軍主力。這是大兵團遠程攻擊的傑作,也成了吳國最後一次大勝利。戰勝之後,吳王夫差在黃池會盟,準備壓服晉國,成為真正的霸主。

就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起兵抄了吳王后路,帶領軍隊一直打到了姑蘇,並且派人馬佔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

吳王夫差感到非常震驚,大臣們建議道:「這個時候如果退回去兩頭作戰,是不明智的行為,咱們不如先打敗晉國,在諸侯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勾踐。」吳王夫差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攻打晉國。

夫差讓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挑出三萬精兵強將,一萬人一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一列,每一行的排頭都是軍官,由一個大夫負責,每個方陣由一個將軍負責。中間的方陣是白盔白甲,由吳王親自掌握。左邊是紅盔紅甲,右邊是黑盔黑甲。

這三萬人半夜時分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只有一里路的地方,然後發動襲擊。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三個方陣的氣勢就嚇呆了,白色方陣望之如荼,紅色方陣望之如火,黑色方陣望之如海。毫無疑問,晉軍被打敗了,被迫與吳軍會盟。

會盟之後,夫差回師救援姑蘇,但勞師襲遠的吳軍不是以逸待勞的越軍的對手。幾次交戰都被打敗後,夫差只好求和,因為這個時候越國還不具備徹底滅掉吳國的實力,所以見好就收了。

吳國在戰敗之後,人心浮動,經濟萎靡,國力一天天衰敗。夫差倣傚當年勾踐的做法,安撫國民,密謀備戰,打算報一箭之仇。但是,這小子運氣不好,後來吳國又發生了大旱災,全國人都餓肚子。

越國趁機對吳國發動大規模進攻,齊國也趁機南下,佔領了吳國北方的領土,楚國順勢東進,蠶食吳國地盤。吳國四面被圍,就差最後一口氣了。吳王夫差率領殘部,被圍困於姑蘇山。這時候,他企圖倣傚當年勾踐的做法,向勾踐求和。

勾踐可不是夫差,他說道:「當年天賜越國給吳國,吳國不取,這是你們太二了。現在天賜吳國給越國,越國可不能幹這種傻事兒。」隨後他下令發起總攻,強盛一時的吳國就被滅掉了,夫差也在憤懣中自殺。

之後勾踐率軍北上,與齊魯兩國會盟,成為諸侯共尊的霸主,也就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了。

聲名赫赫的春秋五霸已經在歷史舞台上都走了一圈。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通過不斷的爭霸戰爭,很多小國都被大國兼併了,周朝初期號稱八百的諸侯,到此時只剩下二十幾個國家了。歷史的車輪從此駛入了戰國時代。那麼,戰國時代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