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一鳴驚人

楚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大國,但在諸侯爭霸的過程中,楚國卻先後被齊桓公和晉文公擊敗。這種情況一直到楚莊王繼位後,才有所改變。然而,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雖然是楚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君主,但在繼位之初,他卻是一個不問政事、沉湎於酒色的昏君。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楚莊王猛然覺醒?他又是如何在老牌霸主晉國的陰影下,成就一番霸業的呢?

進諫者有誠也勿擾

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的秦國,經過秦穆公的一番治理,成為了西方的霸主,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所以,「蠻夷」也照樣可以威風八面,照樣可以很了不起。

在春秋時代,了不起的蠻夷不止秦國一家,還有南方的楚國。

早在齊桓公時,楚國就已經比較強大了。後來,楚成王還跟齊桓公過了一招,雖然吃了點虧,但是沒傷著元氣。

到了晉文公稱霸時,楚國又想北上,和晉國發生了城濮之戰,又失敗了。楚國兩次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實力差,而是因為對手太強大——齊桓公和晉文公可都是響噹噹的春秋霸主。

城濮之戰後六年,打了一輩子仗的楚成王,開始考慮起接班人的問題。沒想到他兒子心太急,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把他弄死了,然後自己繼了位,這就是楚穆王。

楚穆王對過去爭霸的失敗很不甘心。他上台後加緊操練兵馬,發誓要與晉國一較高下。他首先把附近的幾個小國兼併,又把中原的陳、鄭兩國拉攏到自己的陣營。正當楚穆王要大幹一場的時候,卻突然死了。

楚穆王死後,他的兒子楚莊王上台。楚莊王上任之後,什麼事兒都不幹,楚國大小事務都由國相包攬。楚莊王一天到晚就是摟著美女喝酒、聽音樂,日子快活似神仙。

楚國在給穆王辦葬禮時,其他諸侯動作不斷,特別是晉國。這期間,晉國重新會盟了諸侯,訂立了新的盟約,並把被楚國拉攏過去的陳、鄭兩國又收回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這下楚國的大臣們就急了,他們紛紛勸諫楚莊王:「咱們先王費了那麼大勁兒弄到手的基業,讓晉國這麼輕易搶走,這怎麼行呢!」楚莊王聽後,竟然無動於衷,該吃吃,該喝喝,跟沒事兒人一樣。

楚莊王繼位三年,整天就是打獵、喝酒。為了防止臣子騷擾自己,他乾脆在宮門口掛了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進諫者,殺無赦」。

歷朝歷代幹出這種事兒的君王,還真沒幾個。後來清末時,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後,在自家門口掛了一個布簾,上書「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准進,否則雲雪中」,這才算和楚莊王有了一拼。

神鳥也要扮低調

雖說楚莊王掛了這麼個大牌子,可還真有為了國家冒死進諫的。這個人叫伍舉,他有個很出名的孫子叫作伍子胥。

伍舉闖入王宮時,楚莊王正左手抱著鄭國美女,右手摟著越國美女,一邊飲酒,一邊聽音樂呢。他見伍舉進來了,就懶洋洋地問道:「你來幹嗎?」

伍舉一看大王這態度,覺得要是一上來就硬碰硬,撂狠話,莊王非宰了他不可。說話要有技巧,特別是跟領導說話。怎樣說才能讓領導在有厭煩情緒的情況下接受建議,還真是個技術活兒。

伍舉還是很有策略的。他先不動聲色地說:「有人給我出了個謎語,我想了半天也猜不出來,所以來求助英明神武的大王。」

楚莊王一聽這話,覺得有點意思,心想可能是自己正悶得發慌,臣子特意過來讓他猜謎語解悶兒的。於是莊王對伍舉說:「行,你說說看吧。」

伍舉一看有戲,就接著說:「這個謎語是這樣說的,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

伍舉表面上是在說,咱們楚國有只大鳥,怎麼看都應該是只非同一般的神鳥,可這只神鳥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為哪般呢。

實際上,伍舉這話是在說楚莊王。伍舉把楚莊王比喻成了不飛不叫的神鳥——三年吃喝玩樂,可不是不飛不叫嗎?

這就有點意思了,楚莊王總不能說,愛卿你看走眼了,我不是什麼七彩神鳥,我只是只麻雀吧。

楚莊王也是個明白人,一聽就知道是在說自己。他哈哈大笑道:「這隻鳥三年不飛,是在養精蓄銳呢。等著瞧吧,要麼不飛,一飛就得沖天;要麼不叫,一叫就要驚人。」

伍舉一聽這話,以為自己點醒了楚莊王,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沒想到過了幾個月,楚莊王這隻大鳥依然如故,既不飛,也不鳴,照樣打獵喝酒,欣賞歌舞,伍舉實在很鬱悶。就在伍舉鬱悶時,另外一個大夫實在坐不住了,也去勸諫楚莊王。

這個大夫更有意思,他一跨進宮殿的門,就開始大哭。楚莊王很納悶,問道:「愛卿,你這是孩子沒考上大學呢,還是老婆跟別人跑了,為何哭得如此傷心呢?」

大夫邊哭邊回答:「我的老婆孩子都好著呢。我哭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我快要死了,二是因為楚國快要完蛋了。」

楚莊王一聽特吃驚:「去年咱們單位組織體檢時,你還好好的,怎麼會快死了呢?楚國坐擁江山五千里,怎麼會快完蛋呢?」

這個大夫答道:「其實我是想勸諫你。你不是掛了一塊牌子嗎?誰勸諫弄死誰,所以我快死了。可我不來勸諫你,你整天觀賞歌舞,跟後宮嬪妃廝混,再這麼下去,咱們楚國不就完蛋了嗎!」

楚莊王一聽特生氣:「你這是玩兒我呢!找死!」

大夫說:「我今天就是來找死的!我這麼做是為國盡忠,死了我也是忠臣,名垂千古。你不聽我勸,繼續這麼幹,鐵定是亡國之君。等你死了以後,看你老子怎麼收拾你。」說完,這個大夫眼睛一閉,脖子一伸,一副要殺要剮隨你便的陣勢。

楚莊王這下聽明白了,又想起了自己之前對伍舉的承諾。為了不被老爹打屁股,他決定還是做點事兒吧。

其實,楚莊王本來就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他要是真像商紂王那樣殘暴,管你大臣哭成啥樣,直接砍了再說。

其實,楚莊王是在裝孫子。因為他老爹死得早,他剛繼位時年紀小,國內政局又很複雜。當時的實力派人物有很多,掌權的幾個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裡。有一次幾個大夫的勢力在都城火並,他還被當作人質給劫持了。

當時真正掌握楚國實權的是國相。他要吼一吼,楚國就得抖三抖。楚莊王名為大王,卻沒有實際的權力,隨時都有可能被廢掉。

所以,楚莊王只能借助酒色麻痺國相,掩護自己,同時又觀察哪些人可以為他所用,在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逐漸穩定楚國混亂的社會局面。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哈士奇啊

楚國的政治局面剛剛安穩,就又發生了大饑荒。楚國周圍很多小國、部落都趁機發動叛亂,鄰近的戎族也趁機入侵。這樣一來,楚國的局面就變得非常嚴峻了。

這時,楚國有個大臣給楚莊王出主意說:「惹不起咱躲得起,反正楚國地方大,咱們乾脆把都城遷遠點兒。」

另一個大臣反對道:「咱們要是一直躲著,你遷到哪兒,人家就會追到哪兒。最後咱們只能去海裡當美人魚了。」

楚莊王也不含糊,他大怒道:「螞蟻一樣的東西都敢惹我,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哈士奇啊!」他立即下令楚軍全副武裝,準備出擊。

楚軍一發動,蠻夷部落就乖乖地回老家了。但是,小國的軍隊不好打。兩軍一接觸,楚軍先鋒部隊就吃了敗仗。

當時的楚軍將領眼珠一轉,決定繼續裝孫子。他告訴手下的士兵只許敗,不許勝,一口氣連敗了七場。

對方的軍隊一看楚軍這麼好對付,就一股腦地發起了全面衝鋒。沒想到,等他們衝到半道上,竟被楚軍殺了個回馬槍,最後大敗而歸。

楚莊王在危急關頭,不慌不忙,牛刀小試,向外界展示了一把自己的實力。從此,他在國際上的聲望和在國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讓楚國的貴族若敖氏非常不滿。

若敖氏是當時最有勢力的家族,楚國國相一般都是他們家的。當時若敖氏的掌門人是斗越椒。據說斗越椒的基因很有問題,他剛出生時,幾乎沒個人樣,也不出人聲,活脫脫就是一頭小野獸。

當時的族長一看他長得這麼慘,覺得這小子長大後一定是個禍害,於是就想把他幹掉。但斗越椒的親生父親捨不得,斗越椒才活了下來,後來成了楚國的國相。

斗越椒當然不願意楚莊王坐大,所以他開始在暗地裡使手段,要跟楚莊王死磕。

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靈公。這個人是真正的昏君,弄得國內矛盾激化,老百姓怨聲載道。

原先依附於晉國的中小諸侯們,知道跟著晉靈公混肯定沒前途,所以紛紛開始找新的老大。

當時的大國就晉、齊、秦、楚這幾個,齊國已是明日黃花了,秦國太遠,所以這些諸侯們就投在了楚國的門下。

晉國眼看自己的盟國滅的滅,跑的跑,自己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小,忍不了了。於是,公元前607年,晉國就聯合宋、衛、陳三國,想找找楚國的麻煩。

當然了,他們是不敢直接打楚國的,就先拿楚國的跟班鄭國開刀。對此,楚國也忍不了了,也果斷出軍了。

公元前606年,晉國發生了政變,晉靈公被幹掉了。楚莊王知道機會難得,於是趁著晉國無暇他顧,立即派兵北上,遠征戎族。

收拾完戎族後,楚莊王就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心想:「楚國大軍離洛陽這麼近,來一趟也不容易,要不再試試天下共主周天子的斤兩吧。」

於是,楚莊王把軍隊開過了洛河,在洛邑郊外檢閱三軍,向深宮中的周王室炫耀武力。

周天子這下慌了,現在的他是沒錢、沒兵,只要楚王一聲令下,他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於是,他趕緊派了個大夫去探聽虛實。

楚莊王一看「沒用天子」的使者來了,也不把他放在眼裡,隨口就問:「大禹王傳下的那九個大鼎的尺寸是多少?」

周天子的使者一聽這話就緊張了,心想:「楚莊王問這個幹什麼,他是想偷啊還是想搶啊?他這可是在覬覦神器,想取而代之啊!」

使者迅速理清思路後,說了一句:「在德不在鼎也,這九鼎夏、商、週三代相傳,都是有德者居之。現在我們周朝雖然已經半死不活了,但老天爺還沒放棄我們,所以,關於九鼎的事情,您還是不要過問了。」

這一番話綿裡藏針,楚莊王自討沒趣,只能悻悻地講:「九鼎也沒啥了不起的,我們楚國的長戟,折下幾支合起來,也能夠鑄成九鼎。」

楚莊王心中也明白,現在還不是和周王室公開作對的時候,於是帶著自己的強兵悍將回國了。

楚莊王剛一回國,楚國的國相鬥越椒竟然叛亂了。這個老小子一直隱忍不發,暗中活動了好幾年,這次趁著楚莊王親自率兵外出打仗的機會,帶著自己的家族武裝和拉攏來的其他勢力,公開造反,佔據了楚國的國都。

楚莊王的士兵是剛剛打完仗回國的,雖然是勝利之師,但也累得不行了。於是,楚莊王想跟斗越椒談判。斗越椒覺得自己以逸待勞,一定能取勝,連搭理都不搭理莊王。

楚莊王也不著急。他先假裝退兵,把軍隊埋伏於漳水東岸,然後又派一隊士兵在河岸活動,引誘斗越椒渡河,而他自己帶領少數士兵躲在橋下邊。斗越椒果然跑到河對岸去,結果被斷了後路,最終被楚莊王的手下射死了。

老對手開打,新霸主誕生

看著楚國外攘夷狄,內平叛亂,行情一路走高,作為老霸主的晉國又受不了了。

在城濮大戰之後,楚國對晉國的實力多少有點忌憚。這些年,楚國雖然小動作不斷,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挑戰這位壓了自己幾十年的老霸主。

就在這時,晉國的附庸陳國發生了內亂。楚莊王抓住時機,先拿陳國開刀。他把陳國改為了楚國的一個縣,然後又發恩賜,讓陳國復國,這樣就把陳國拉攏到自己這邊來了。

搞定了陳國後,楚國嘗到了甜頭,就想進一步搞定鄭國。

如果要論當時最倒霉的國家,非鄭國莫屬。因為它地處中原腹地,既是幾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又是霸主們都要爭奪的地方。而鄭國又是典型的牆頭草,哪邊強就往哪邊倒,結果無論倒向哪邊,都會被另一邊打。

面對虎視眈眈的楚國,鄭國知道自己支持不了多久,就想向楚國求和。

在求和之前,鄭國先占卜了一下吉凶。第一次占卜的結果是大凶,也就是說不應該求和。但不求和又能怎麼辦,難道要被楚國大軍夷平嗎?於是,鄭國人又進行了第二次占卜,巫師占卜完對大家說:「所有人都要到太廟號啕大哭,這樣祖宗才會保佑我們。」

於是,全城人一起大聲號哭,連守城的士兵也在哭。城外的楚莊王被這哭聲搞暈了,他心想:「鄭國出什麼事兒了?看這陣勢應該是國君死了。」他轉念一想,趁著別人辦喪事出兵攻打不太仗義,現在要以德服人,於是下令退兵觀望。

城外的楚軍莫名其妙地撤退了,鄭國人高興瘋了——祖宗還真顯靈了!

楚軍一退,鄭國人趕緊加固城防。他們一修城牆,就壞事兒了,楚莊王以為鄭國人是用假哭騙自己,於是再次出兵,又把鄭都圍了個水洩不通。

鄭國抵抗了三個月,實在打不動了。鄭襄公知道在劫難逃,就光著膀子牽了一隻羊,迎接楚軍,表示願意奉楚國為盟主。

楚軍圍攻鄭國時,晉軍派來的援軍還沒走到黃河邊上,就聽說鄭楚兩國結盟了。鄭國都和楚國結盟了,再去救援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但是,晉軍也不想白跑一趟,就過了黃河。

這時候,楚國要是拉上剛結盟的鄭國一起對付晉軍,勝算是相當大的。楚莊王雖然風頭正盛,但也不願與晉軍決戰,就想撤——估計是當年城濮之戰給楚國留下的陰影太深了。

這時候,一個大夫站出來對楚莊王說:「晉軍一來您就跑,什麼意思啊?現在的晉國沒什麼好怕的,咱們揍他一頓不在話下。」

這話說出來就有點成心擠兌楚莊王的意思了。楚莊王雖然很想撤兵,但是人家一來自己扭頭就跑,說出去也實在不好聽,所以只好調轉車頭,向北進發。

當晉軍推進到鄭國附近時,鄭國又暴露出了兩面派的本色,派了個大夫去向晉軍表忠心。這個大夫對晉軍將領說:「我們和楚國結盟只是權宜之計,現在你們大軍已到,咱們就聯手把楚軍胖揍一頓!」

其實,楚國和晉國誰都不想完全撕破臉皮,於是雙方決定先談判。但是,在談判期間,雙方發生了點小摩擦。楚軍抓住時機進攻晉軍。晉軍由於準備不充分,加上內部不和,很快就失敗了。這就是晉楚之間的邲之戰。邲之戰後,楚國就確立了自己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楚莊王統治楚國二十三年,所以楚國在春秋中後期強盛一時。但是,風水輪流轉,楚莊王之後,中國南方大地上又出現了新的霸主。那麼,他是誰呢?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