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民玩槍成傳統

城堡裡的人想出去

在歐洲殖民者向北美殖民的大部分時期,印第安人和北美洲白人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歐洲殖民者經常攻擊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時常反擊歐洲人。

在與敵對勢力爭奪土地和權力的鬥爭中,白人也會把印第安人當成自己的輔助軍隊加以利用。

白人跟印第安人的戰爭並非都是印第安人先挑起來的,也有很多是白人先引起的。

跟印第安人的戰爭對美國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直到18世紀末,印第安人還在威脅著北美殖民地邊遠地區的居民。而對於遙遠的美國中西部地區來說,他們對印第安人的恐懼更是經久不息,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末。

在北美殖民地的這種戰爭中,人人都生活在戰場上,個個都是士兵,甚至連婦女兒童也不例外。

1777年9月26日一大早,一位叫西蒙·格蒂的印第安首領——他是當地印第安各部落當中被白人認為最兇惡的首領,20年來他的名字簡直就像瘟神,讓俄亥俄地區的每個白人都聞之色變——帶領400名印第安人襲擊亨利堡,那兒駐紮著謝弗德上校和他的手下,加起來大概40人。

一開始格蒂喊話讓他們迅速投降,但謝弗德上校擺明了不合作,表示會抗爭到底。

格蒂惱羞成怒,決定大開殺戒。他命令手下躲進城堡外廢棄的小木屋裡,接連6個小時不斷向堡壘開火。

但他們純粹是在浪費子彈,充其量也就是給自己壯壯膽,因為沒有一槍能傷到堡壘裡面的人。

印第安人有子彈可以浪費,而對於堡壘裡的守備隊而言,他們沒有一顆子彈可以浪費。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出色的神槍手,非常謹慎,每開一槍都要確保彈無虛發:從圍牆後面射出的每一顆子彈,要麼把敵人打傷,要麼把敵人打死,絕對不能放空槍。

到了中午的時候,印第安人眼看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於是撤回自己的駐地,戰鬥暫停。

印第安人的撤退對於堡壘裡的人來講,是一個極為寶貴的喘息機會,因為他們的彈藥很快就要打光了,如果戰鬥再持續一小時,他們的槍就會啞火。雖然印第安人這時候去吃飯休息了,但是還會馬上回來再次威脅他們。

沒有子彈打,一切就都完了。

伊麗莎白抱著火藥桶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飛奔起來,很快穿過了開闊地帶,印第安人半天沒回過神來

這時候,有一個人看著60碼(1碼=0.91米,下同)開外自己的房子說我家有一桶火藥,如果能把它弄到這兒,我們就能轉危為安。

謝弗德上校一聽大喜過望,但一看說話的人是個女人,叫伊麗莎白,覺得危險太大。當時有很多男人都自告奮勇要去,他不知道讓誰去好,聽到伊麗莎白說她想去,雖然很佩服她的勇氣,但不想讓她去冒險,跟她爭了很久。伊麗莎白執意要去,他只好勉強同意,因為情況緊急,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寶貴,來不及客套。

伊麗莎白得到了首肯,大為振奮,趕緊開始執行任務。

妹子搶火藥桶也是蠻拼的

她剛一走出堡壘,印第安人就看見了她,但他們全都無動於衷,因為他們不知道她要幹嗎。在他們看來,這個女人是不可能被派出來執行任務的。

伊麗莎白裝作很鎮定地走進了房子,一兩分鐘過去了,印第安人還是紋絲不動。

堡壘裡的人提心吊膽,生怕印第安人朝她開槍,當他們看到她抱著火藥桶重新出現時,心裡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伊麗莎白抱著火藥桶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飛奔起來,很快穿過了開闊地帶。

就在這時,印第安人突然意識到了她要幹什麼,一時間槍彈如雨。

由於伊麗莎白跑得實在太快,印第安人一槍也沒有打中她。

伊麗莎白跑進堡壘之後,她的同伴們熱烈歡呼,同時趕緊關上堡壘的大門。

她把那桶火藥放下,大家紛紛跟她握手,表達對她的敬佩和讚賞之情。女人都能這樣,身為男人更應該不成功則成仁。

緊接著,印第安人發動了猛攻,但遭到了堡壘裡面密集的火力防守,一直打到天黑,堡壘都堅如磐石。

後來英國殖民者的援兵到來,堡壘得救了。

這只是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殖民者跟印第安人鬥爭的一例。事實上北美殖民史和早期的美國軍事史,就是一部盡最大可能把最多的白人武裝起來並讓他們隨時能上戰場打仗的歷史。比如普利茅斯殖民地在1633年就規定,每個成年男子必須擁有一把火槍、一條子彈袋、一把刀或劍、兩磅(1磅=0.45千克,下同)火藥和十磅子彈。

這些民兵的動員速度非常快,他們這種作風一直延續下去,所以才會在後來的北美獨立戰爭中出現「一分鐘人」 。

在歐洲,統治者非常不願意他們的臣民手裡掌握著足以發動叛亂的武器,但是在北美殖民地,出於自衛和打獵的需要,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有武器。

身在歐洲、遠隔重洋的君主鞭長莫及,根本就禁止不了北美殖民地的個人擁有武器,只能聽之任之。

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對公民普遍有權持有武器這一原則做了簡明扼要的總結,其中規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受侵犯。

兩三百年來,這種人人都有權持槍的傳統在美國人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哪怕在今天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發的情況下,要想禁槍也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除非修改憲法。

《世界歷史很有趣:袁騰飛講美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