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遠古走來的牛人們(先秦)

01.禪讓制終,夏朝立

禪讓制,靠的就是自覺性

咱們中國人一說到古聖先王,就是堯、舜、禹、湯、文、武這六位。其實堯舜禹也談不上什麼國王,就是部落聯盟酋長,只不過特別文明,不穿孔不吃人肉,統治者之間也和平共處,大公無私,採用禪讓的方式交接權力。在形式上,禪讓是在位領導自願進行的,通過綜合考評,誰有能力就選擇誰帶領全國人民奔小康,現任者和繼任者之間往往沒有血緣關係,堯跟舜之間就是這樣。

堯看中的是舜在處理家庭矛盾方面的本事——舜暴戾的父親(頑父)、酷虐的後媽(嚚母)和用心歹毒的弟弟(象傲) 聯合起來,想通過縱火焚屋、掘井填埋這些方式害死他,而舜屢屢逃脫了這些陷害,這證明了舜智商突出;舜既往不咎,彷彿事情沒發生過一樣,孝悌兩全,這證明了他情商超卓。再加上他政務功績斐然,名聲很好,堯覺得他是塊好料,就提拔了他。於是,唐堯和虞舜便成了禪讓制的第一實踐者。

其後的虞舜跟夏禹也是這樣,當舜年老的時候,就將一把手的位置讓給了治水有功、眾望所歸的禹。

夏啟:我的王位我做主

不過,這種友好的制度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當時禹正處在由部落聯盟首長向國君過渡這麼一個階段。

禹本想繼續禪讓,把位子傳給皋陶的兒子伯益,但伯益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於是他主動放棄了,建議由禹的兒子啟來繼承。再加上啟也是個強勢的人,特別想當老大,禹就借坡下驢,順水推舟把王位傳給了啟。

約公元前2070年,啟在老爸的基業上建立了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朝,部落聯盟首領也正式升級成了君王。啟上位之後,當領導當上癮了,愛崗敬業,以家為天下,以天下為家。等到該他禪讓王位的時候,他一想,我這王位是我爸爸傳給我的,我憑什麼傳給外人?於是就不傳了,禪讓制到了他這一代就沒有繼續下去,從此演變成了王位世襲制。

後來的列祖列宗們思想覺悟和啟差不多,所以這個制度在中國就一直延續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下詔退位,王位世襲制才算終結,可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覺悟是有悠久歷史的。

這個王位世襲制的特點,簡單說來就是家天下,具體來說就是王位更替採用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方式,前者比如朝鮮,後者比如古巴,這兩個國家都很明顯地體現出了王位世襲制的特點。

夏朝建立之後,傳說中都城在陽城,離今天河南登封少林寺不遠。它的疆域就是晉南豫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其實還是部落,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為什麼叫傳說中呢?因為夏朝還沒進入信史時代 ,只有以前留下的史籍上有記載,沒有出土文物能夠證實。我們瞭解歷史有兩個途徑:一種是通過文字瞭解,比如歷史典籍;一種是通過文物,也就是考古發現來印證。相比之下,考古發現更有說服力,因為口說無憑。

怎麼能證明夏朝存在呢?有沒有出土文物來證明?像商朝,我們挖出了甲骨文,周朝也有不少文物可以鑒定,唯獨夏朝在考古學上至今沒有找到確鑿證據。所以中國香港、台灣的歷史書,一般寫中國歷史都從商朝開始寫,不寫夏朝,因為夏朝還沒有最後被確定真正存在,在嚴謹的學術領域只能是個傳說,和大西洲亞特蘭蒂斯差不多。

夏啟爭王位

02.殷商毀於紂王手

商湯的名字挺奇怪

據記載,夏朝最後一個王叫桀,是傳說中的著名暴君,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估計比薩達姆、卡扎菲有過之而無不及,老百姓們被折騰得死去活來。於是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起兵,把桀給了結了,傳說中歷時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滅亡。

商朝隨後建立,開國君主叫湯,商湯。不知道他這名字是怎麼起的,因為商朝國君的名字,一般都跟天干有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用這個起名,比如戊丁、中丁之類。所以商朝的這個開國君主,名字起得比較奇怪。周朝作謚法,其中有一條「除殘去虐曰湯」,看商湯的作為,倒是符合,不知是不是謚號?

這個朝代愛遷都

商朝取代夏朝成為新的中原王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為統治中心,起初以亳 為都城。商朝中期的時候盤庚把都城遷到了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因此商朝又叫殷朝。好端端的幹嗎要遷都呢?有一種說法是躲避水患。當時黃河經常氾濫,黃河不是咱們的母親河嘛,但咱們的母親脾氣不太好,老放水淹孩兒們。當時咱們駕馭母親河的能力又很低,所以她老發大小姐脾氣,都城老得避讓遷徙。這種說法現在看來比較牽強。如果母親河老氾濫的話,你為什麼遷到那裡它就不氾濫了?兩百年都沒發過大水?顯然這種從客觀上找原因、避重就輕的說法,不是特別可靠。

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遷都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商朝的王位爭奪比較厲害。商朝也是採取王位世襲制來交接權力,但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哪種形式更好呢?明顯父死子繼矛盾少,兄終弟及矛盾多。比如說我掛了,傳給我弟弟,我弟弟掛了傳給他兒子還是我兒子?他肯定想傳給他兒子,那我兒子就不幹了,憑什麼?我爸給你的椅子你應該還給我,然後我坐完了再給你兒子坐,你兒子再給我孫子,應該是這麼輪。

誰佔著王位不想往下傳了,另一方肯定不肯罷手,管它是椅子還是沙發,就開始明爭暗搶。因此,王室的內鬥就很厲害,造成遷都頻繁,因為這個王把那個王殺了,都城就得換個地方。剛換了地方,他又被別的王做掉了,都城還得再換個地方,所以頻繁遷都,養成了一個為了搶傢俱而搬家的好習慣。

據說湯建立商朝之前以部落的形式就遷徙過八次,都城則至少遷了五次,那時候也沒有專業搬家公司,自然是每次都大動干戈,估計也累得夠戧,所以最後遷到殷就不再遷了。

紂王很有幹壞事的天賦

殷商歷經幾代發展之後也走向衰落,和夏朝一樣,商朝的最後一任君王紂王也是出了名的暴君。這個紂王比起夏朝的桀王更有幹壞事的天賦,所以歷朝歷代但凡提及古聖先王,大家就自然想到堯、舜、禹、湯,一說到暴君昏王,就會想到桀紂。實際上,比桀紂壞的帝王有的是,只不過桀紂幹壞事起家起得早,歷史一悠久就成了壞蛋的代名詞,一塊兒穩坐頭號壞蛋的金交椅。通常評價帝王時,如果這個帝王無道的話,就可以說他猶如桀紂;要是賢明的話,就說他可比堯舜。如果出填空題,堯舜跟桀紂是可以當反義詞用的。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牧野激戰之後,武王民心所向、一路披靡地打到商朝都城朝歌。紂王一看沒戲唱了,連戲檯子一起燒了吧,於是在鹿台一把火,自封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焚的人。他這個不環保的舉動宣告,經過將近600年發展的商朝徹底滅亡。

紂王的名字叫帝辛,「紂」是周朝給他上的謚號。當時周公造謚法,國君死後,後人用一個字或兩個字來概括他一生的功過是非,這個東西就叫謚號。除了秦始皇覺得子議父、臣議君這種做法不能取,從而廢棄謚法之外,從周朝開始一直到清朝,都在用這個制度,所以幾乎哪個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文,經天緯地曰文;武,克定禍亂曰武、剛強直理曰武。

謚號一共就五十幾個字,帝王的評價不能出了這個圈,就得在這五十幾個字裡找,紂是周朝給他上的謚號:殘義損善曰紂。

謚號一般分成三類:表揚型、批評型、同情型。多半都是表揚型,文、武、德、景,這都是表揚型。批評型就像紂、煬,如隋煬帝。同情型的謚號一般就是給那種兩歲繼位、三歲退位,或三歲繼位、四歲被殺的皇帝,這種情況一般叫殤:短折不成曰殤。或像晉懷帝那種:慈仁短折曰懷。剛一繼位,還沒有什麼作為,結果他爸爸一缺德,把外族給引進來了,小皇帝身死國滅,這種情況就比較令人同情,但為數不多。

03.晃晃悠悠的周王朝

東方的大國,西方的城邦

周武王伐紂之後,建立周朝,定都鎬京,歷史上叫做「西周」。

其實周武王之前還有個周文王,文王在位的時候,為週日後的強大奠定了基礎。但是文王沒有趕上好時光就死了,他兒子武王推翻商朝這麼容易,除了商紂自己不討好的內因外,也受益於文王對武王的悉心栽培。

周朝地域廣袤,150萬平方公里,人口據說上千萬。當時最厲害的歐洲國家雅典能有多大?能有北京大?肯定沒有。那時的歐洲國家叫城邦,一個城就是一個邦,人口沒多少。斯巴達據說有九千戶。大家都知道斯巴達三百勇士,等於是他們國王領著300個人打仗。這事放在咱們周朝相當於連長幹的事兒,咱們周朝,王宮裡太監也不止300個。

不過當時歐洲國王能領300個人打仗,那就不少了,雖然有可能這是國王衛隊,主力軍沒出動。但甭管怎麼說,反正他那九千戶,按十口之家算,也才九萬人。相比之下,周朝就是西方人無法想像的超級大國,他們想像不出150萬平方公里、上千萬人口是什麼概念,就像吃慣了肉絲炒餅的人不知道滿漢全席的概念一樣,而當時的周朝就已經是個滿漢全席了。

「城裡人」趕走了周厲王

公元前9世紀,周厲王的時候發生了國人暴動。厲王,很明顯屬於批評型謚號,殺戮無辜曰厲。內城叫城,外城叫郭。文天祥《過金陵驛》中有「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一句,說明城和郭是一回事。在郭裡面有一個最大的就是首都。古時候首都叫做中國,除了首都就都不是中國了,後來中國才泛指中原地區、中華文明。古文裡面講中國,跟我們今天「中國」的概念絕對不一樣。中國作為中華民族的代指,那是民國以後的事兒。所以住在城裡的人就是國人,國人暴動就是鎬京城裡的人暴動了,是首都市民暴動,不是全國人民都暴動。

厲王的世界觀有毛病,覺得天下的東西都是他的,這倒算了,關鍵是他不讓百姓摘采捕獵,說山裡的浣熊、河裡的魚蝦你們都不能動,都是「孤」的。更荒唐的是,誰敢私下議論他、說他壞話,一旦被舉報就處死,導致城裡人有怨聲而不敢載道,只能道路以目。最後城裡人就暴動把國王趕走了,導致周厲王死在了「外國」。沒國王之後,周公、召公兩位大臣聯合執政,周召共和,公元前841年就是當時的共和元年。兩個大臣執政了若干年,周厲王的太子繼位,是為宣王,他是條好漢。

西周被滅,誰之錯

周宣王在位的時候,國家一度富強,這就是周朝歷史上有名的宣王中興。可惜宣王一死,他的兒子幽王繼位,幽王,你聽這名就鬱悶,動祭亂常曰幽,幽王一繼位西周就滅亡。這個幽王是個「頗喜歡看戲」的人,寵幸美女褒姒。褒姒有心理障礙不會樂,幽王為了取悅她,就說一起看戲吧,來個烽火戲諸侯,給國家造點兒難。

寵幸褒姒也就算了,關鍵是他想立褒姒生的那個孩子為王,也不怕心理障礙的遺傳問題,把原太子給廢了。太子姥爺一急,便說好吧,你初一我十五,就把犬戎 給領來了。中原民族叫華夏,名字特別好聽,華是美麗的意思,夏就是大的意思,是個又大又美麗的民族。第一個又大又美麗的國家就叫夏朝,周圍是蠻夷戎狄。蠻夷戎狄已經是不怎麼樣的詞兒,已經讓你說得夠慘的了,還不夠慘?戎前面還要加個犬!

結果就這幫很慘很慘的犬戎把周朝給滅了,這是第一個被少數民族滅掉的華夏政權。後面當然還有,北宋、南宋都是,但第一個起表率作用的就是西周,誰也不能和它搶。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的都城鎬京,周幽王身死國滅,西周滅亡。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這也就是說,西周的起止時間,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前後歷經275年,終告結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朝時流行兩句話,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流行的程度跟今天我們一些房地產口號類似。這兩句易學好記的流行語,毫無疑問是自上而下流落民間,因為它強調國家的土地歸屬問題,普天之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個人無權擁有,有錢想買也沒有(這個是真沒有)。除非是天子分封給你,獲得分封之後,世代享用(這個可以有),但是不能轉讓買賣。

烽火戲諸侯

另外這個分封得來的土地,咱們拿的還是小產權,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而且還不能白拿,得有一幫人給你種地,繳納供賦,這種制度叫做井田制。

跟井田制相適應的是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據荀子講,周武王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姬姓諸侯53國,也有人考證是40國。姬姓就是與天子同姓,天子的兄弟、叔伯、子侄被分封,封完親戚再封功臣,這個順序是不能亂的。

建立周朝功勞最大者當推姜子牙,所以姜子牙的後代被封為齊國。再往後是先代貴族,比如說商紂王的叔叔微子。這個哥們兒很識時務,歸順了周朝,所以微子被封為宋國的國君。而且微子的地位非常高,微子是公爵,姜子牙不過是侯爵。先代的貴族包括堯舜禹的後代,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都被封為國君。

當然,土地分給你之後你要服從命令,貢獻財物,隨從作戰。周朝搞分封,歸根到底是要跟它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那時候如果從鎬京(西安)走到現在的北京,估計得走上一年,因為它生產力水平低,交通不發達,距離遠又沒有路。從鎬京駕著馬車,走一百里,遇到一片沼澤,得抽乾了沼澤再過去;要是遇到原始森林,得砍光了樹再往前去。一沒有路了就得砍樹,結果樹砍完了,車也散了。所以當時歐洲都是小城邦,也是為了適應生產力水平低的事實。

周朝普天之下150萬平方公里,這麼遼闊的面積都是王土,但是王管不過來這些個王土,要是不靠分封制管理,單槍匹馬一個人去幹倆月就得累死。結果王決定只管「中國」,就是首都周圍的那些地方,其他土地就分封給諸侯。你們要自掃門前雪,管好自己的土地。

主流武器大棒子

不過,你還得記住土地所有權是王的,不是你的,所以你要聽命令,要貢獻財物,天子打仗你要派兵跟著打,這是義務。最關鍵的義務當然是服從命令,需要經常到鎬京來給天子請安,朝覲。該你來,你不來,這個事兒就大了:一不朝,削其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次第往下降,公爵降侯爵,侯爵降伯爵;二不朝,奪其地,又該你來,你還不來,一般人也沒這麼幹的,膽兒大的,方圓600里封地給你砍300里;三不朝,六師移之。第三次還不來,你就別混了,天子直接派兵來打你了。

周朝的制度是:天子的部隊有14個師,宗周8師,成周6師。宗周就是鎬京,一個師2500人,總共是20000人。洛邑6個師,一個師2500人,總數是15000人。天子一共有35000名士兵。然後大國三師,中國兩師,下國一師。大國可以養三個師的部隊,7500人,才養這麼點兒兵。那會兒能養得起這麼多兵的國家太少了。估計這7500人平時也不能脫離生產,主要任務還是種田,然後打起仗來臨時湊,跟民兵差不多,揮著木頭棒子就上去了。

我們中國古代的五種兵器,排第一位的叫「殳」,名字很好聽,其實就是木頭棒子,比棒球棍做工還差點兒。還有另一些美詞形容它:梃。什麼叫梃?木頭棒子。還有杵,武王伐紂,血流漂杵,還是血河裡漂木頭棒子,金屬就漂不起來了。一直到春秋時,軍隊的主要裝備依然是木頭棒子,一開戰就是一幫老百姓拿著大木頭棒子衝上去了。那個時候一說起武裝力量,誇耀自己的時候,總拿兵車千乘來說事。兵車千乘就是一輛車上3個人,每輛車後面跟著72個拿木頭棒子的人,外加25個後勤人員,這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名甲士,外加97000名拿棒子的和後勤的哥們兒,當時就是這麼計算的。

其實打仗的時候沒這麼多人,這個10萬是算上全國人口,能打的、不能打的全算,沒錢的拿普通棒子,有錢的在棒子上釘個釘子,更有錢的鍍個金,不論貴賤都來湊數,才能到10萬。不能按照今天的人口來算,所以周天子3萬多人的部隊在當時已經很不得了,況且估計都是鍍金棒子。

分封制、井田制的存在,使得每個諸侯國所擁有的人數、武裝力量和木頭棒子跟它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這在相當程度上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

洋人不懂中國玉

在夏商周時,咱們中國人種地就懂得用水利技術,耕地使用的農具以木、石、骨、蚌為主。青銅器是不能做農具的,因為它太珍貴,主要是用來做禮器和武器,祭祀和打仗的時候用。青銅是由銅、錫、鉛三種金屬按比例煉成的合金,這種合金澆鑄的工藝水平要求相當高,因為這三種東西的熔點不一樣。錫很容易就化了,鉛、銅熔點也都不一樣。這一點很不好把握,而且出土的青銅器,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它是做一件用一個模子,完全手工製造,不可能機器生產。不像今天外面賣的假貨,全是批量製造的複製品。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非常漂亮的,應該是那種黃金般的顏色,埋在土裡一生銹才變成綠色。所以在嚴謹的電視劇裡面,那個青銅器、銅瓦,都是金黃色的。粗製濫造的電視劇裡,青銅器都是綠色的或生了銹的,把生了銹的東西給國王用,國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除了青銅之外,中國人還很喜歡陶瓷,而喜歡陶瓷的原因是因為崇拜玉。中國是世界上最崇拜玉的國家。英國馬戛爾尼勳爵訪華,乾隆皇帝賞賜給他玉如意。但馬戛爾尼不識貨,以為是幾塊破石頭。他在日記裡寫道,中國皇上真吝嗇,我們給皇上的禮物價值1.6萬英鎊,結果皇帝給我一堆破石頭,就把我給打發了。由此可見,洋人不懂玉,不知道玉的價值。咱們中國人講究君子玉不下身,小人連佩戴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玉不是任何人都玩得起的,化土為玉,這就是瓷。所以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白瓷。好的瓷器肯定得具備這麼幾個品質:光如鏡、薄如紙、溫如玉、聲如罄。光如鏡就是說平滑得跟鏡子似的,可以用來化妝。薄如紙就是薄得跟紙似的,跟今天的手機一個道理,越薄越貴。溫如玉,玉的溫度得是恆溫,無論什麼情況下,不管是擱雪裡刨出來,還是擱冰箱裡拿出來都是溫的,聲如罄,就是說真正像玉的瓷,你用手敲擊它,能聽到類似金屬的聲音,噹噹響的瓷,不是撲撲響的塑料。因為對玉的崇拜,導致國人對瓷的偏愛。

中國也是世界上用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史前時代 就出土過用漆製造的碗。商周漆器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周朝漆工藝大量用於車的製造,車身、車篷都用漆來裝飾,這個還是很厲害的。

04.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齊桓公打造超級強國

周王室東遷之後,勢力一落千丈,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覲和納貢。到了周平王的孫子周桓王繼位的時候,鄭國的鄭莊公不服,不去朝覲,於是周桓王帶領周軍及陳國、蔡國、虢國、衛國四國部隊討伐鄭國。結果鄭國部隊力挫聯軍,周桓王戰敗,最慘的是他還被鄭國大將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懲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頓,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從此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諸侯不再把他當回事了。稍後,各路諸侯紛紛崛起,為了奪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開了春秋爭霸的序幕。

第一個起來稱霸的是齊桓公。公元前7世紀前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管仲又名夷吾,這個傢伙從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時候人家都是往前衝,只有他往後跑,他總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獨生子為借口,對自己的逃兵行為進行解釋。就連跟朋友一起做買賣,他也老算計人家。這是一個特別務實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什麼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管仲尤其反感漫無邊際的高談闊論,他在相齊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精彩的論斷:「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段話對於今天的中國很有現實意義。用我們的話講,你得先抓物質文明,然後再抓精神文明。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必然是相輔相成的。相反,生活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越高。齊國秉承了管仲的務實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盡享漁鹽之利,齊國很快就做大,成為諸侯各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齊桓公甚至建立起一支多達30000人的常備軍,按照以前的規定,諸侯國的軍隊規模不能超過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部隊規模也不過才35000人。所以可想而知,其他國家哪裡是齊國的對手,但齊國要想對外擴張,也不能師出無名,所以就提出了一個口號:尊王攘夷。當時中原各國處在混戰之中,覬覦中原已久的少數民族政權蠻、夷、狄、戎勾結起來,對華夏文明構成了嚴重威脅。史書記載當時是「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華夏文明,命懸一線!當時的華夏文明應該說是比較先進的,漢族的定居方式已經確立下來,農耕文明達到一定水平,同時我們還有自己的文字語言,這些都是蠻、夷、狄、戎所不具備的,如果這個時候華夏文明遭到滅絕,那麼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這個時候誰能夠站出來保衛華夏文明,誰就是保衛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保衛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保衛了當時中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頭可斷,髮型不能亂

管仲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齊國一下子佔據了道義制高點。齊桓公出動大軍先是打退了山戎對邢、衛兩國的侵擾,救邢存衛,在諸侯中威望大增。其後,面對楚國南蠻的北向擴張,齊國再度出兵會合中原國家的軍隊共同伐楚,解除了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地區的威脅。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葵丘會盟,周天子都派人來參加這個會盟,承認他的地位。他成為春秋時期諸侯各國公認的第一個霸主,齊國也正式成為第一個稱霸的國家。

後來孔聖人充滿深情地講:「管子相齊,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民至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意思是我們老百姓到今天都受到管仲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的話,我們就要被少數民族、遊牧民族同化了。「被發左衽」是少數民族的服飾髮式特點,「被發」就是散著頭髮,重環垂耳;「左衽」就是他們穿的衣服是左邊壓右邊。中原漢族人穿衣服是右邊壓左邊。其實哪邊壓哪邊都無所謂,但在中國古代,這個服裝、髮型要一變,就意味著禮制的崩壞,意味著國家要滅亡,道統要滅絕。這就是頭可斷,髮型不能亂的原因。

比如,明末滿人入關之後,發了一道剃髮令,讓漢族人改學滿族人髮型,一律削髮留辮子,很多人不願意,於是就遭到清兵的鎮壓。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即使這樣,江陰城為了抵制剃髮令,為了留發,也抵抗了八十多天,全城被清軍殺得屍橫遍野。有對聯為證:「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今天看來這件事有點兒過於荒誕,十萬人同心死義,就為了這個髮型。

以前的中國人一向把這個事兒看得特別重要,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輕易不能動。年紀小的時候還可以剃頭,冠禮成年之後頭髮就不能剃了,要蓄髮蓄須,直到臨終。所以崇禎皇帝在煤山殉國的時候,無顏見列祖列宗於九泉之下,以發覆面,頭髮散開長得能拖到腰部。

如果沒有管仲「尊王攘夷」、力保中原的話,當時的中原就被少數民族同化了,髮型一換,就輪不到後面這些事了。

昭王中了楚國的計

繼齊桓公稱霸之後,晉文公和楚莊王陸續崛起。齊桓、晉文稱公,因為齊國和晉國都是侯爵國,這個公不是它的封爵,而是尊稱。楚莊稱王是因為楚國乃子爵國,是南蠻少數民族政權,西周中期才被天子冊封的。楚國國君嫌地位低,所以乾脆自稱為王,跟天子平起平坐。當時的天子周昭王不高興了,親自去楚國討個說法。楚國人聽說天子要來,準備了一艘船迎接他,周昭王特別高興,以為楚國人害怕了,知道自己做錯了。誰想到是因為楚國蠻人嫌周人擾民,設計用膠水粘的船身,昭王一上船才開了沒多久就散架了,周天子一行人全部落水葬身魚腹。可見這個楚國的南蠻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民族。

周天子的南征失敗導致整個周朝的神話破滅,王朝由盛轉衰。到了春秋晚期的時候,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競相稱霸。吳越兩國在長江流域,吳國的都城就是今天的蘇州,越國的都城就在今天的紹興。那個時候,江南就已經開始得到了初步的開發。陸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在歷史上被統稱為春秋五霸,個個是牛人。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據《資治通鑒》記載,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侯、趙侯、魏侯,俗稱三家分晉 。無獨有偶,齊國的大夫田氏,與此同時也廢掉了姜氏,取而代之成為諸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 ,使得中原地區逐漸形成了戰國七雄爭霸的格局。

從這一變局中可以看出,其中分封制起到了很大作用。周王朝實施分封制的方法是:天子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分封給大夫,大夫分封給卿,卿分封給士,它的每一層都是往下分封的。所以天子後來能夠被諸侯架空,諸侯就能夠被自己國內的大夫給架空。因為這是由它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基本上,上一級只管都城周圍,底下全給分封出去,隨著地方勢力的逐漸龐大,就等於中央集權走向衰落。所以以晉國為例,晉國當時有六家大夫具有相當的權力,除了韓、趙、魏三家外,還有智氏、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很快就覆滅了,韓、趙、魏聯合起來又把智氏給滅了,並且最後這三家索性把晉國的國君給廢了,自己做了諸侯。周天子一看,好傢伙,太無法無天了,不過我也沒辦法,被迫承認冊封這三家為諸侯吧,晉國於是一分為三,韓國、趙國、魏國橫空出世。

小時候拿板兒磚砸缸的司馬光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周封三晉這個窩囊事兒讓天子之職徹底崩壞,禮制是國家賴以存續的綱紀,三晉居然威脅周天子封他們為諸侯,周天子還不得不承認,這綱紀大亂,就標示著周朝末日已經臨近。

七個爺們兒欲爭霸

齊國原來的國君應該姓姜,例如齊桓公,名字叫姜小白,那會兒起名還不太講究。結果大夫田氏強大起來把姜氏廢掉之後,自己當了諸侯,齊國改姓田了。所以三家分晉,加上田氏代齊,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

這個戰國七雄一開始還不只是七個國家,當時一共20多個國家都覬覦霸主地位,歷經戰火洗禮,這前20強大浪淘沙般一番海選PK之後,基本上就剩下燕、齊、楚、秦、趙、魏、韓,七位選手繼續死磕。從春秋五霸升級衍化到戰國七雄,可以看出春秋的時候,中原的主要矛盾是南北矛盾,體現在晉楚兩國的爭霸當中,晉在北邊,楚在南邊,一直是南北對峙。到了戰國的時候,主要矛盾就是東西矛盾了,具體表現就是秦國跟關東六國的矛盾。因為關東六國位居崤山函谷關以東,對秦國形成一定威脅。尤其到了戰國末期,秦想統一六國,進一步激化了它們之間的矛盾。

05.學習、同化兩不誤

天子開始追時髦

春秋戰國時期,神州大地除了華夏民族之外,四方還有匈奴、戎、越等剽悍的少數民族政權。有道是不打不相識,打架也算是一種主動的交流方式,總比誰都不理誰強,夫妻天天吵架沒準還越吵越恩愛呢。於是,通過頻繁的戰爭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國歷史上迎來了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先秦時代的中國人是這麼認為的:「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你是天子冊封的諸侯,你用夷禮,學習少數民族,大家就把你看成是蠻夷,比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當時就被看成蠻夷之人。但從客觀上來說,以前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上衣下裳,成年男女也是穿開襠褲的。褲,脛衣也,護腿的,相當於長筒襪。這種服裝設計既不便於生產,也不便於戰鬥。人家少數民族窄衣小袖,死襠褲,生產能力和戰鬥力都是中原人所不能及的。

最後漢族人還是把自己的傳統服裝給放棄了,從唐朝開始,皇帝的服飾已不再是漢代皇帝冕服的樣式,皇帝上朝已經不再頭戴沉重的冕冠,而是改戴烏紗,領子也變成了圓領,腰部系一條腰帶,袖口也由寬變窄,相當時尚。

頑強的民族

除了穿著之外,飲食方面,中原人的口味也一直在向少數民族方向調整,就像大盤雞、拉條子這些新疆維吾爾族美食,如今已成為某些人的最愛一樣。在行為方式方面,以前中原地區的人們進門以後,習慣席地而坐。後來中原人採用了西北少數民族那種高桌大椅。由此可見,中原人民其實一直在向少數民族學習,但當時的漢族人認為,中原文明才是正統,誰要是學習少數民族,就把誰當做蠻夷對待,而少數民族學習中原文明,就把它當成中國的一部分來對待。

這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原人看待這種民族融合現象,主要看重的是文化認同,而不是血緣關係。在中國古代,朝鮮、日本和越南,從來不被當成外國看待,因為那時候它們跟中國完全一樣,用漢字,遵漢禮。但歐洲國家對待民族融合現象的看法,就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看重血緣,而不是看重文化認同,比如一個中國人在德國住一輩子,德語說得比德國人還流利,你都休想加入德國國籍,除非在1750年時,你的祖先是德國人,這樣的話,你一句德語不會說,都可以入籍德國。

中國歷史上漢族政權不止一次被少數民族政權侵擾甚至終結。但每一次都是少數民族政權最後被我們同化,所以我們這個民族非常頑強,五千年沒有滅絕。快馬彎刀打仗容易,但征服人心十分困難。

06.改革緣於形勢變

大家一起干私活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得到推廣,生產力水平進一步發展,荒地開墾的數量前所未有地增多,這與井田制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突。井田制規定土地是國有土地,耕種的土地是分封來的。而且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分封的土地尚且耕種不過來,更無暇顧及其他荒地。但隨著鐵器牛耕的普及,人們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幹完分內的這塊土地之外,看著其他富饒的荒地,便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種白不種,種了不白種。這些荒地可不是天子分封的,不歸國家所有,我自己種了就是我自己的地,還不用繳稅。於是乎,大夥兒揮起鋤頭,多快好省地幹起私活來。

這樣一來,私田開墾越來越多,國家分封的土地就逐漸荒蕪了,結果大家都這麼干就影響到了國家的收入。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國家一想既然大家都這麼幹,索性無論公田、私田,一概按照規定繳稅。這等於變相地承認了土地的私有狀態。

土地所有制就這樣由國有制向私有制進行了轉變。同時為了適應這種轉變,各國紛紛變法,如春秋時期,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魯國的「初稅畝」。然後到了戰國時期,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商鞅在秦國,三家相繼變法,新的制度確立。但是,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均告失敗,尤其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失敗得最慘。支持吳起變法的楚悼王一死,當時的守舊派貴族們就要幹掉吳起。最後逼得吳起趴在楚悼王的屍體上,以屍體做掩護,威脅貴族們,誰要是刺殺他的話,就必然會犯下冒犯王屍的大忌。但這幫貴族太恨吳起了,以至於視威脅為無物,不由分說就把吳起給射死了,楚悼王的屍體也被射成了刺蝟。這對於楚國而言,失去了一次走向強大的機會。

秦國在變法中崛起

三個改革家裡唯一成功的是商鞅,正是他的改革措施,最終促使秦國走向了強盛。有個成語叫徙木立信,說的就是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之一。當時商鞅為了讓百姓信服並聽從自己的新法,在城南門立了一根木頭,貼告示說誰把木頭扛到北門就賞五十金。還真有人出來扛了,輕輕鬆鬆就拿到了五十金。商鞅並不是拿五十金來教導人們天上可以掉餡餅,而是為了建立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信譽。於是在秦孝公時,商鞅的變法順利實施,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令民為什伍,實行連坐法。把老百姓給組織了起來。十家一什,五家一伍,一家犯罪,五家十家都受到牽連,這就叫做連坐。比如隔壁家的小三吸毒,你知情不報,被發現後一樣辦了你,可見當時對老百姓控制得有多嚴厲。

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中國古代人分四等,士農工商,商居四民之末。當時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的關鍵原因還是生產力水平太低了。有道是「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農者,天下之大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像今天,中國多少夫不耕,多少女不織,也不會有人受饑受寒,當時可沒有袁隆平這些人,如果老百姓棄農經商的話,國家就完了。所以一開始搞重農抑商,跟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相適應的,政策上必須得重農。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與百姓的生活無關,要來也沒用,搜羅一打翡翠瑪瑙都不一定能換幾串麻辣燙。直到中唐以後,民生用品才逐漸多了起來。但再往後,比如到了清朝,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仍採取重農抑商政策,那就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第三,獎勵軍功,按功受爵。高官授爵在此之前是世襲世祿制,生下來就有俸祿。從商鞅變法開始改變了這種情況,獎勵軍功,按功受爵。秦國把爵分了二十等,其中最高的徹侯是第二十級。從第一級到第八級是民爵,這一級別的晉陞就靠戰場上立功。砍敵人腦袋一個,爵位上升一級,所以敵人的腦袋叫首級。秦國的這種激勵制度,使得秦軍在戰場上非常驍勇,割頭不倦,被人稱做虎狼之師就是這個原因。

第四,燔詩書而明法令。這就是後來的焚書坑儒,可見商鞅是典型的法家代表,強調法制,要求大家服從命令聽指揮。

第五,統一度量衡。度是長度,量是容積,衡是重量。度量衡不一樣的話,會給各地的交流帶來很多麻煩。比如美國人開車去加拿大絕對會超速的,因為美國是用英制單位,汽車里程表上顯示的是英里,1英里約等於1.6公里。如果加拿大的交通指示牌上顯示限速80公里/小時,美國人一踩油門,准超速!再比如,咱大陸1斤等於500克,台灣是600克。如果台灣遊客來大陸買水果,就會覺得短斤少兩。

第六,廢分封,行縣制。以前的分封制留下太多隱患,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造成天子與諸侯的脫節。商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全國設31縣,由國君委任縣令。後來縣上又設郡,郡守和縣令都由國家來任命,這從根本上加強了中央集權。

第七,為田開阡陌封疆,廢井田。商鞅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土地私有,改變了之前大家心照不宣、國家變相默認的土地私有狀態。

商鞅的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秦國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

07.百家爭鳴,科技發展

無為才能無不為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化高峰期,正在經歷社會大變革的各諸侯國、各階層,都對社會變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一時間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

春秋時期,兩位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孔子。老子,道家創始人,道家跟道教不一樣,道教是中國古代神仙方術、原始巫術的集合體,吸收了道家思想之後,形成了道教。道教形成之後,神話老子,把他捧為太上老君,就是在爐子裡煉孫悟空的那個白鬍子老頭。不過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生平事跡不詳。只知道他是道家的創始人,有人說他叫老聃,也有人說叫李耳。

他的學說有兩個特點:第一,樸素辯證法;第二,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無為好不好?老子為什麼主張無為?有為什麼樣?誰有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五霸這些人有為,戰國七雄、商鞅變法這幫人有為,有為的結果是生靈塗炭,烽火連年。老子看到這種情況,提出咱們應該無為。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狀態最佳,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戰爭。老子希望退回到原始社會,他認識不到未來有共產主義社會,他只能認識到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悲劇戰爭,所以就提倡無為,同時他認為人一定要順應自然,自然就是天道。老子的《道德經》,上來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我說不清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只能強名之曰道,按我們的道理講,道就是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強調的就是天人合一。他認為國家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道最大。道才有天,天才有王,王是萬人之主,還遠不如道,那麼普通百姓就更加要順應自然規律。

順其自然的衍生狀態叫以柔克剛,最簡單的道理是水滴石穿。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比如你嘴裡最硬的是牙,最軟的是舌頭,你老了,掉牙不掉舌頭;大樹比小草高大強硬吧,七級風一來,大樹連根拔,沒見過小草滿天飛的。杯滿則溢,只有空杯才能倒進水,所以無可以生有,有就不能再生了。中國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把人分成四種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咱們一般人是在功利境界,殺人犯、強姦犯這都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就是聖人們,他認為中國古代達到天地境界的只有一人,就是老子,孔子都只在道德境界。

一般我們在功利境界的人,是貴有不貴無,我們有什麼比什麼,比有錢,比有房子,比有車,比我爸爸比你爸爸官大。而老子是貴無,看破放下,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你才能有成就,無為才能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

既要仁愛,又要有禮

處在道德境界的孔子,跟老子的見解就出現了分歧。孔聖人提倡有為,所以孔子這一生很辛苦。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中國古代,尤其元朝以後,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集萬般禮法道統學術之大成的萬世師表,老師的祖師爺,所以台灣把9月28日孔聖人的誕辰,定為他們的教師節。大陸的政協委員曾經建議把我們的教師節也從9月10日改到9月28日去。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和「仁、義、禮、智、信」的五常,這些觀念一開始都是源自孔子的思想,其後才被董仲舒等人整理出來。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學》的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讓我們要親民,也就是孔子仁者愛人的意思。人指的是別人,愛跟你不相干的人,統治者愛被統治者,被統治者要愛統治者,讓世界充滿愛,這不就是和諧社會嗎?這種仁愛比耶穌的觀點早了五百多年,所以中國的聖誕節應該和教師節同一天,也改成9月28日。

孔子還強調禮,強調貴賤有序,尊卑有位,恪守本分。他認為春秋戰國時下面人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屬於禮崩樂壞,對此很不滿。他認為讓世界充滿愛的最好辦法,就是每個人都遵守自己的本分,心裡別存非分之想,是哪個階層的人就要對自己的生活知足。諸侯老老實實做諸侯,大夫老老實實做大夫,別大夫想做諸侯,諸侯想做天子,那就亂套了。為了國家穩定社會和諧,勢必要克己復禮。

但孔夫子這個主張是非常天真的,中國古代禮制森嚴,所有的東西都能體現出等級來。天子頭戴的皇冠,看著好像腦袋頂一搓板,垂著算盤珠子。這珠子都有講究,天子要垂12串珠子,諸侯垂9串。韓國的歷史劇裡面,韓王一出來戴的那個就是9串,我特意數過,韓國在這點上真沒吹牛,還比較真實,他們戴9串是對的,因為韓王不是天子,中國皇帝才可以戴12串。再比如故宮的大門上,九九八十一顆銅釘,屋脊上九個走獸。你說我們家屋脊上也弄九個,找死呢!我們家蓋房子也用黃瓦,找死呢!這全都有等級的,皇宮九九八十一,親王府八八六十四,郡王府七七四十九,你不能隨便來。皇宮的大門可以開幾間,王府開幾間,也是有規定的。孔子就特別強調要維護這個禮。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句特有名的話,叫「是可忍,孰不可忍」。什麼事兒把老爺子給氣成這樣了?魯國大夫季氏開宴會跳舞,天子跳舞可以動用64人的文工團,諸侯48人,大夫32人,結果季氏居然動用了64人。孔子氣壞了,你大夫怎麼能擺出天子的架勢來呢?這如果都可以忍受的話,還有啥不能忍的?我們今天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孔夫子有病,人家有錢,願意用128個人你管得著嗎?但那個時候禮制森嚴,不但管得著,而且必須管。所以他的核心思想,一個仁,一個禮。

素質教育的鼻祖

除了思想外,孔子在教育上也功績斐然,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情況,使平民有受教育的機會。咱們現在講素質教育,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不能用一種方法教學,不能千篇一律。最早孔聖人就是這種主張,孔子一生3000弟子,72賢人,它這3000弟子裡面,年齡最大的跟他差個五六歲,最小的比他孫子都小。他從爺爺教到孫子,不能用一種方法,所以當然是因材施教。那會兒沒有應試,孔聖人絕對是搞素質教育的。好多教育思想對今天都很有借鑒意義,咱們現在一寫教育論文,動輒蘇霍姆林斯基說,或者杜威說,還不如先研究一下孔聖人怎麼說的。

為了素質教育的推廣,孔子編訂整理了《詩》、《書》、《禮》、《易》、《春秋》,這就是後來儒家的五經,本來還有一個《樂》,隋朝的時候還是六經,後來這部經失傳了。孔子的標準像就是兩手胸前一搭,佩劍。一般情況下,畫像上邊有一個題款,寫的是大成至聖先師,或萬世師表,兩邊是一副對聯:「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這個對聯說明了孔子述而不作,《論語》雖是他說的,但不是他寫的,是他弟子整理的。看來大人物都是這樣,釋迦牟尼只講,也不會自己寫,穆罕默德也這樣。

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兩位著名思想家。尤其孔子的儒家思想,成為後來歷朝歷代的指導思想。

百家爭鳴

戰國時儒墨道法百家爭鳴。

首先看墨家,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兼愛就是愛一切人,這個有點兒跟仁者愛人相似。非攻就是不要戰爭,不要打仗,保家衛國還可以。尚賢,任用賢人,進行選舉,最好國君都選舉產生。這個不太現實,那是選美國總統的方法,萬一選出的國君是個犬戎,肯定不讓上。所以墨家思想在中國古代是最不受重視的,就因為統治者不接受。

這個時候儒家代表是孟子,主張仁政、民貴君輕,政在得民。給農民土地,不侵犯勞動時間,寬刑薄稅。國之根本是百姓,孟子的思想就是民本,是最閃耀人文主義光輝的。他在儒家當中被尊為亞聖,僅次於孔子。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是荀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古代畏天,因為當時自然科學知識有限。人們把山崩、海嘯、地震、日食、月食都看做是上天的懲罰,所以荀子提出利用自然來改造自然。後來有人把這種思想發展到極致,叫人定勝天。這個是不可能的,你勝不了天,該地震就得地震,地震完了這個地方就廢了,得遷走。你說你能戰勝自然,還在那兒建個城市,繼續震,服了吧?千萬別說人定勝天,要不然霸王也不會別姬,但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為人民服務。

今天更不應該強調人定勝天的思想,因為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過度開發,就會遭到自然的懲罰。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長城是中國農牧業的天然分界線,我們老祖宗很明智,長城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種的,只能放牧,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呢?風不吹都能看見黃鼠狼。哪兒還有草原?就因為長期耕種造成了破壞,我就不信邪我偏種,種的結果是糧食不長,草也不生,變成荒漠了。北京幹嗎老刮沙塵暴?因為長城那邊變成荒漠了。孟子說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人都要有規矩,何況自然?

戰國時期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道家學說。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蔬食者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能者多勞,智者多憂,蔬食者就是平頭百姓,當官的是肉食者。古詩說:「鐵甲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閒。」大概跟莊子的話是一個意思吧。

法家、儒家區別大

戰國時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子。法家咱們講過,商鞅就是法家,法家跟儒家的區別有三點:

第一,法家認為歷史向前發展,當代勝過古代,要進行改革,不能以先王之道,治當今之世,就是說別拿前年的內存條來跑今年的新遊戲。從統治思想上看,儒家強調的是法先王,幹什麼事兒得學古代。中國古代最牛的帝王是堯、舜、禹、湯、文、武。沒有一個皇帝,敢說我比這爺兒六個還牛。唐太宗也好,康熙大帝也好,絕對不敢說我比堯、舜、禹、湯、文、武牛,敢這麼說的那是瘋了。當然現在無所謂了,「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法家則是法後王的典型,他們認為以後比現在要強,所以咱要經常不斷地進行改革。可中國古代改革總困難重重,凡進行改革的人最後一般都跡近「奸臣」,就是因為主張改革的人,多少帶點法家味道,跟主流儒家思想違背了。儒家強調尊重祖宗,尊重祖宗的法度。天壇齋宮,皇帝寶座後面有塊大匾,上書四個大字——敬天法祖。我們前面還提過一個提倡改革的人,管仲。管仲也是法家,法家一般不是很看重道德的作用,所以管仲說的話特別好:「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別在那兒唱高調,吃飽了什麼都明白,以此看來法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管仲那個時候。

第二,主張以法為本。人類近代資產階級提倡法制,這個「制」是制度的「制」,強調製度的完善和不可觸犯。法家強調的法治則是以法治國,治「國內的老百姓」,國君不受治。那法律本來就是皇帝制定的,比如說明太祖頒布聖旨:「朕有天下,仿古為治,明禮以導民,定律以繩頑。」我擁有天下之後,讓老百姓都遵守禮法,光有禮法不行,你不聽話就定律以繩頑。冥頑不靈的,繩之以法。皇帝冥頑不靈沒關係,因為皇帝不會不聽自己的話。貴族呢,貴族有免死金牌,憑什麼有金牌呢(奧運會上你又沒拿第一)?因為我祖先有功啊!像清朝的法律裡面,貴族犯罪有八議,跟八議沾邊的,就可以往下減刑。比如說議功,我們家祖先有功,所以應該死刑改無期了,議功、議貴、議親……八議議完,走好吧您,無罪釋放。這個在今天看來很荒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爸爸有功關你什麼事兒?比如我爸爸是志願軍烈士,我犯死罪了,該槍斃照樣槍斃,不能因為我爸爸是烈士,我殺人就白殺。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跟韓非子的法治還不一樣,那時候的法治,就是用來治老百姓的。法家和儒家最大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法家強調法治;儒家強調德治,為政以德,強調仁政。法家強調輕罪重刑,不殺不刑無以樹威,嚇唬老百姓,讓平民不敢鬧事。

第三,法家還有一個觀點是要加強中央集權。韓非子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他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法家思想能夠被秦王嬴政接受,能成為指導思想,就因為這幾點:法後王,主張變革,不拘泥於古代;主張法治;主張建立中央集權。統治者當然喜歡它了,這個東西好,對統治者有用。

科技在發展

還有幾件事需要說一下。第一,《春秋》記載,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西方早670多年,這是一個世界之最。但咱最早記載了哈雷彗星,它為啥還叫哈雷彗星,不叫魯國彗星?顯然是記載之後,沒有研究。

第二,十九年七閏,這又是一個世界之最。世界各國的曆法分為三種,陰曆、陽曆和陰陽曆,中國傳統農曆屬於陰陽曆,不是陰曆。阿拉伯曆法是陰曆,即回歷。回歷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率麥加穆斯林遷徙麥地那為元年,這麼算來回歷的今年應該是13××年才對,但他都到15××年了……,過得這麼快是因為回歷一年354天,它以月亮繞地球一圈為一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叫做陰曆。陽曆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年,然後一年12個月,每個月理論上應該是31天或30天,但是沒譜。比如七月大,八月應該小,結果奧古斯都皇帝(屋大維)過生日,加一天,八月就大了。那這一天從二月拿吧,因為那個月殺人,快點過去,所以二月就少了一天,很隨意的。中國古代為了指導農業生產,就盡量都照顧到,按照月亮繞一圈是一個月,地球繞一圈是一年,這樣的話,我們一年也是354天,但我們又要照顧到地球公轉的週期,19年裡增加七個閏年,閏年有13個月,所謂的閏二月,就是這一閏年裡有兩個二月;閏七月,就有兩個七月。因為咱們現在都用公歷,你不會在乎這個,要用農曆的話,就經常會提到閏月。咱中國曆法屬於陰陽曆,不是純粹的陰曆,這個原則的確立是很早的。另外,就是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經》,甘德、石申這兩個人寫的,五大行星都有記載。如果從那時候堅持研究,說不定今天已經可以入住火星了。

第三,物理學方面,《墨經》裡講光學八條。墨子是勞動人民出身,所以他比較注意自然科學、生產經驗這些東西。從這時到牛頓發現光譜,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如果從那時候堅持研究,說不定時光機都已經出來了。

古代醫學首推扁鵲。名醫扁鵲,脈學之宗;望聞問切,建立了中醫傳統診病法。現在對中醫爭論得挺激烈的,民國時就有人主張廢除中醫。有人講其實「中醫」這個詞兒不準確,應該叫傳統醫學,以與西醫現代醫學相區分。中國古代沒有西醫,老百姓看病找中醫,傳統醫學能一直延續到現在,自然有它合理的生存空間。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