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領風騷數十年(三國、兩晉、南北朝)

01.角鬥場上三選手

宦官外戚鬥得歡

東漢中期以後,皇帝即位時大多年齡幼小。從漢和帝開始一連八個小皇帝,即位時歲數最大的8歲,最小的才100多天。還有兩歲就駕崩的——漢殤帝 ,謚法短折不成曰殤,活了不到兩年,當然短折不成。這種皇權低幼現象形成了外戚和宦官輪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政治一片黑暗。

宦官從明朝開始叫太監,刑餘之人,六根不全,看著正常人娶妻生子,本來就刻骨仇恨,心理陰暗之人一旦掌權,必然瘋狂報復社會。所以外戚、宦官是統治集團中最黑暗的兩股勢力。皇帝年幼時一般由太后主持朝政。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二十幾歲的小寡婦,頭髮長見識短,處理朝政只能靠父兄,小皇上自幼看姥爺、舅舅的眼色做人,長大後自然不甘心,一門心思要幹掉姥爺、舅舅。

但滿朝文武都是姥爺、舅舅提拔上來的,支使不動,只好靠身邊的宦官。因此形成這麼一個特點:皇帝年幼,外戚掌權。皇上長大後,靠宦官殺外戚,宦官掌權。沒幾年皇上嘎錛兒了,小皇上一即位,又是外戚掌權,小皇上長大了,又是宦官掌權。如此循環反覆。

東漢後期,土地兼併嚴重,統治腐朽。皇帝大造宮殿,廣選美女,後宮每天要花費數百萬錢。漢靈帝時,公開賣官,公一千萬,卿五百萬。地方官是肥缺,定價高,州郡長官兩千萬,還可以分期付款。花這麼大價錢買官的人,一上任跟紅眼兒狼似的使勁往自己懷裡扒拉,得把本兒撈回來。老百姓落在這幫人手裡,如果不想吹燈拔蠟,就只能跟他們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了。

三足鼎立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被迫鋌而走險,於是在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起義。利用太平道、五斗米道,一幫農民被這些神神鬼鬼的鼓動起來,勢不可當。這一幕在以後的中國歷史上反覆上演,玩得最火的就屬清朝的所謂「天王」——小學沒畢業的洪秀全了。東漢朝廷費了老勁總算把黃巾起義按下去了,可朝廷自己也一條腿進了棺材。

東漢時刺史成為州的最高長官,擁有一切大權,這也就為分裂割據奠定了基礎。在平定黃巾的過程中,州郡的長官和地方的豪強,擴充武裝,積聚力量,互相攻殺。今天張大帥打李大帥,明天李大帥打王大帥,殺來殺去,形成了袁紹、曹操等一些勢力強大的軍閥。公元200年,雙方在官渡決戰,只擁有一州之地,但雄才大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打敗了佔有四個州的窩囊廢袁紹,為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此後曹操陸續消滅了一些軍閥,基本上統一了北方,而後積極為統一全國作準備。

官渡之戰中,劉備投奔荊州牧劉表,為謀求霸業,他邊組建軍隊邊招攬人才。劉備曾三顧茅廬,從隆中請出了歷史上最厲害的農夫——諸葛亮。由此勢力迅速壯大,發展成為群雄角逐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東漢末年,孫權繼承父兄基業,以江東為根據地,竭力向長江以南擴展,佔據今廣東、福建及湖南大部地區。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一開始,他順利地佔領了荊州的一些地方,但在關鍵性的赤壁之戰中,曹操在終場哨音響起之前,被對方灌進一球,以二十萬大軍,敗於不足五萬兵力的孫劉聯軍,退回北方。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它促成三國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戰後十多年間,曹操向西北擴大了統治區域;劉備則出兵入蜀,佔領益州,控制了西南的一些地區;孫權佔據嶺南,在東南擴展了統治範圍。公元220年,曹丕廢掉自己的小舅子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建魏,東漢滅亡。此後,劉備、孫權先後稱帝做王,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丕建立的魏,史稱曹魏。曹魏延續了曹操的統治方針,建國幾年以後,曹魏國力進入全盛時期。後來,曹氏大權旁落,司馬氏祖孫三代相繼當權。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的軍隊舉的旗子上,寫著斗大的「蜀」字,太搞了。就好比日本人舉個旗子上面寫著「倭」一樣。誰把別人罵自己的東西印在軍旗上啊?劉備的謚號可是漢昭烈帝,不是蜀昭烈帝。

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劉禪因為小時候在長阪坡被趙雲悶過,被劉備假摔過,影響了大腦發育,長大後什麼事兒慘就辦什麼事兒,現在快成了一句罵人的話了,成了傻子、窩囊廢的代稱。實際上蜀國建立後,諸葛亮只活了九年,而蜀國存在了四十多年。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連年出兵北伐,《出師表》裡也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烽火頻年,「國困民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打仗的軍費只能靠賣布頭了。打仗就是打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錢的幹不過有錢的,人扔原子彈,你扔手榴彈,找倒霉。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約九伐中原都以失敗告終,關鍵就是後勤跟不上。皇帝不差飢餓兵,渾身是膽的趙子龍你餓他個三天四夜,還能在長阪坡前幾進幾出?以諸葛亮之大才為啥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呢?《後出師表》裡有一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然不伐賊,王業亦亡。」劉備建立的是漢,漢應該在洛陽,而不能在成都,如果不討伐曹魏,蜀漢就沒有生存的必要了。這就跟當年蔣介石嚷嚷反攻大陸一樣,「中華民國」的「總統」不能老窩在台灣啊?又不是島主,那成了黃蓉她爹了。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本來有幾次能一鼓作氣滅了魏,被弱智兒劉禪急召回來兩次,說我思念相父了,特意召喚相父回來看看。諸葛亮又不是召喚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就這樣戰事擱淺,諸葛亮一生氣吐兩口血,沒幾天就在北伐途中死於五丈原。雖然《三國演義》有虛構之處,但諸葛亮打仗晦氣總是真的,失街亭、誤軍糧,這些都是老天不幫忙。諸葛亮死的時候,五虎上將也都死乾淨了。姜維獨力難支,於是宦官專權,國勢逐漸衰弱。公元263年,蜀國被曹魏所滅。

孫權於公元222年稱王,幾年後稱帝,建都建業。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230年,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浮海至夷洲,加強了台灣與大陸的經濟文化聯繫。這是古代文獻中關於大陸人大規模到達台灣的最早記錄。當時到了台灣之後,原住民茹毛飲血,斷髮文身,刺面鑿齒。臉上刻上花紋,可能是為了嚇嚇野獸,把門牙鑿下來就有點兒匪夷所思了,咋吃生肉啊!大陸最搞笑的飯店招牌,竟然是「正宗台灣牛肉拉麵」,扯!這是正宗蘭州人跑到台灣做出的拉麵。台灣正宗風味應該是動物一刀砍下來分兩半喝血。有史為證,只要熟的東西,一定是正宗大陸風味,都是移民過去的,陳水扁他們家就是清朝移民過去的。

孫權死後,孫吳內亂連年,日益衰落。

02.誰搶到皇位算誰的

兩晉更替走馬燈

公元265年,司馬懿孫司馬炎廢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司馬炎即晉武帝,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統一南北。西晉的統一隻是曇花一現,因為晉武帝並非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是靠著爺爺、老子奪的江山。只不過他的對手比他還不如。樂不思蜀的阿斗就甭提了,吳國末代君主孫皓殘忍暴戾,經常無故殺人,不殺人就吃不下飯。

晉武帝死後,繼承者惠帝 是個如假包換的大傻子。傻小子有一次聽宮女議論外面鬧災,不少老百姓餓死了,這廝居然說,老百姓太傻,幹嗎非吃糧食,吃肉不就行了?晉朝開國,跟漢高祖一樣,錯誤地總結了前朝滅亡的教訓,認為是沒搞分封的結果,於是大封同姓王,司馬氏的王爺們個個手握重兵,造反條件十分好。統計一下,秦統一後搞分封的朝代西漢、西晉和明,出事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晉惠帝昏庸無能,皇后醜八怪賈氏專權,惠帝那些握有軍權的爺爺、叔叔、哥哥們發兵攻打,動亂迭起。混戰就在首都進行,箭射到傻皇帝的寶座上,鮮血濺了傻哥們兒一身。這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亂」。除了家賊,還有外鬼,一直裝乖孫兒的南匈奴起兵了,愣說自己是漢朝的外孫,要恢復漢朝江山。立的家廟裡竟然供著劉邦和劉備,這老爺兒倆要是知道了,得氣得在棺材裡打挺兒。

公元311年,匈奴貴族與羯族等聯軍攻陷洛陽,俘虜晉懷帝 (謚法慈仁短折曰懷),史稱「永嘉之亂」。公元316年,匈奴貴族攻破長安,俘虜晉愍帝 (謚法在國遭憂曰愍)。愍帝與上一任懷帝一樣,一對倒霉蛋。至此,西晉滅亡。

你方唱罷我登場

西晉滅亡後,公元317年,西晉皇室司馬睿,以建康(現今南京)為都城,在相對安寧的江南重建晉朝,史稱東晉,司馬睿即晉元帝。

東晉建立之初,為立足江南,抵禦北方匈奴、鮮卑等貴族的進攻,統治者一方面加強內部團結,一方面實行休養生息,安撫北方南遷的流民。不久,江南出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局面。由於生活安逸舒適,一些原來還想返回中原的南渡士族,包括東晉最高統治者,再也無意北返,偏安於東南一隅。

東晉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農民賦稅沉重。統治者為了遏制地方割據勢力,大肆徵兵,導致農民起義,東晉統治名存實亡。

公元420年,掌握實權的東晉大將劉裕廢晉帝自立,東晉滅亡。在公元420—589年的170年裡,中國南方政權更替頻繁,先後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稱「南朝」。

劉裕滅晉後,建國號宋,他就是宋武帝,在位時較有作為。宋朝30年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進入東晉南朝國力最強盛的時期。

陳朝末年,陳後主不思治理,境內田園荒蕪,賦稅繁重,百姓流亡,他依然縱情享樂。公元589年,陳朝滅亡。

東晉統治南方的時候,我國北方和西南地區先後出現過十幾個少數民族割據政權,史稱這一時期為「十六國」。此後,公元439—581年,大約與南朝同一時期,我國北方先後出現了少數民族建立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週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北朝與南朝長期對峙,合稱「南北朝」。

十六國後期,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鮮卑族拓跋氏原來生活在大興安嶺北段,東漢末南遷,逐漸成為塞上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公元4世紀後期,拓跋氏首領拓跋珪建立魏國,史稱北魏。後來,拓跋珪消滅後燕,佔領中原,建都平城。公元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與南朝對峙。公元5世紀中期,北魏將南部邊界推進到江淮一帶,實力開始超過南方。

公元6世紀後期,北周武帝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經濟上,釋放奴婢,嚴懲隱瞞田地、戶口的官僚大族,強制大批僧尼還俗,從事農業生產;軍事上,擴大兵源,滅北齊,統一黃河流域。周武帝死後,朝政日益混亂,大權落入外戚楊堅之手。

03.士族PK庶族:誰贏誰上台

想當廢物也要有資格

前面說過漢朝選拔官吏靠察舉制,到後來發展成門第望族累世公卿。到了魏晉,就變成了九品中正制 。

朝廷設立一名大中正,它應該既中且正。然後各郡設立中正,負責評定人才等級,把人才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所以叫九品中正制。只有被評為上品,你才能當官。要被評為下品,你就當不了官了。

不過,能被評為上品的,還是那些門第比較高的人,高門大姓世代被評為上品。最大的高門大姓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裡的王氏和謝氏。比如王羲之是右軍將軍,又稱王右軍,但他一輩子拿筆,沒聽說過他用劍用得出神入化。他生來就是將軍,因為是王氏。這些人世代壟斷官職,老是他們家當官,就形成了大士族,而老當不上官那幫人變成了庶族。不是平民,不是農民,都是老當不上官的地主。

士族一生下來就是官,你要一生下來就是官的話,你還會好好唸書嗎?你現在已經一個月一萬五千塊錢的工資,還在這兒唸書幹嗎?這一萬五千塊錢打著滾花也花不完,打小坐著奔馳250上學,長大就是一個笨癡250。所以這些士族是什麼也幹不了,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拿槍,宴會上作首詩都得別人代筆,成了連智商都退化了的一幫廢物。

因為士族庶族是不通婚的,甚至不穿同樣的衣服,不能共坐一席,所以士族老是近親結婚。王、謝、袁、蕭、顧、陸、朱、張,就這八個姓互相通婚,生來生去都是表哥跟表妹、舅舅跟外甥女、姑姑跟侄兒這種關係。越生越退化,祖孫三代長一個模樣,肯定會腦殘。而宋、齊、梁、陳各朝的開國君主都是武將,武將肯定是庶族出身,很鄙視生來就做高官的士族。所以,庶族做了皇帝,肯定不能容忍這幫廢物吆五喝六。

受了屈辱?忍著吧

劉宋有個皇帝,他舅舅姓路,姓路的非要拜訪一個大士族王氏。皇上說你別去,自討沒趣。姓路的說我是皇上的舅舅,我非去不可,就去了。到傳達室一遞名片,兩個鐘頭沒人理他,自個兒待著吧,在門口曬。他真有恆心擱那兒等,兩個鐘頭後,人家把買菜那個門開開了,進來吧!

進去之後,主人也沒在正堂迎接他,而是在臥室,那是非常不禮貌的地方。主人背對著他,光著膀子躺著,小丫頭給扇著扇子。他就在那兒站著,也沒人給讓座,也沒人給遞茶,站了一個多小時。主人一翻身,呦,這是誰啊?他怎麼在這兒待著,他是誰?這個時候,僕人搬個胡床來,就是馬扎,擱在那兒,讓他坐下了。坐下來之後主人就問,你姓什麼?他說我姓路。主人說,過去給我們家養馬的路伯之是你什麼人?路伯之是我爺爺,一開始是養馬的,後來立軍功了。主人說,怎麼養馬的孩子跑到我屋裡來了?給我轟出去!僕人就給轟出去了。人剛一轉身,就見那個士族指著馬扎說,把這個拿出去燒了。

路大人回去就跟他皇上外甥哭訴,說你看我是你舅舅,怎麼能受這種屈辱。皇上很生氣,你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你管人家是不是養馬的,人家現在是皇上的舅舅了,你怎麼這麼招待人家!但是沒辦法,皇上只能和他路舅舅說,你活該,我讓你別去,你非去,我都惹不起他。皇上為什麼惹不起他?因為姓王的一族全在朝裡做大官,全天下的田差不多60%都是他們的,他們一族人在經濟、政治方面地位非常高。

後來,士族這幫人越來越衰落,庶族地主崛起了。尤其魏晉南北朝,那個時候更迭頻繁,打仗最厲害的,都是庶族立軍功,所以庶族勢力越來越強大。

04.「漢化」輔導班

不漢化,哪兒來回哪兒去

公元439年,鮮卑族 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他們是遊牧民族,當時比較落後,而被他們統治的民族卻是先進的。嚴重的民族和社會矛盾出現了。

中國人有一個特別得意的說法,胡虜無百年之運。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絕不可能超過一百年。這是因為對我們的文化充滿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馬彎刀,你靠這個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詩雲,這個你就不行了。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蒙古人當年佔了地球陸地表面積的四分之一,今天還找得著嗎?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嗎?野蠻能戰勝文明嗎?希特勒帝國怎麼樣?日本帝國怎麼樣?它們發動侵略戰爭,妄圖用暴力征服世界,最終卻無一例外地滅亡了。從亞歷山大帝國的崩潰到希特勒的滅亡,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暴力啥用沒有,啥也解決不了。拿破侖帝國十年,希特勒帝國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幹什麼?整天滅這個滅那個,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所以武力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問題得靠文化的認同。

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擺在面前的就是兩個選擇:第一個是漢化,第二個是不漢化。不漢化的結果就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但漢化的結果還有你嗎?所以為什麼無百年之運,你漢化就跟我們融合了,還有你嗎?現在還有幾個滿族人會說滿語、認識滿文?滿語、滿文要不是國家特意保留下來,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樣,變成一種死文字了。連溥儀都不會說,溥儀英語很棒,老師莊士敦是英國人。他會說英語,但他不會說滿語,本民族的語言他都忘了。清朝為什麼能統治中國將近三百年?因為漢化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開始漢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實行均田制與租調製。當時中國北方常年戰亂,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復農業生產,所以政府給農民分配土地。這裡有一個問題,中國土地私有,政府拿什麼分配給農民呢?只能是無主荒田,原來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所以,一般國家只有在大的戰亂之後才能給農民分地。一般的亂還不行,得亂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減少。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前,北方連年戰亂,人口銳減。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頒布了均田令,給農民分地。分地後,你不光種地,你還得給國家上稅,這就是所謂的租調製。租就是給國家交糧食,調是布或者帛。你要是種麻的就交麻布,種桑的就得交絲綢。甭管是交租或者調,必須從事農業。鮮卑人也得從事農業,因為國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現在給你分配土地,逼著你進行農業生產,羊毛、酸奶不行。所以,鮮卑人用漢族的方式生產,逐漸就漢化了。

第二,推行的三長制,促進了農業和漢化政策。宗主也叫做塢主或壁帥,是在五胡十六國末期南逃的豪強大族。他們擁有眾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塢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豪強的武裝首領。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乃至萬家,均為他們的私家人口。這些豪強被稱做宗主,依附於他們的各類農民則是宗主的包蔭戶。宗主與包蔭戶之間是一種主人與佃客的關係,而佃客形同於農奴。

北魏統一之初,只是消滅了一些敵對政權,對這些普遍存在的宗主無法根除。為了穩定統治,便於征徭徵稅,於是就採取妥協政策,承認宗主對於包蔭戶的控制和奴役,並且以宗主對於包蔭戶的統治作為地方基層政權,以世家大族為宗主,督護百姓,於是形成宗主督護制 。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蔭戶多數沒有戶籍,他們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憑宗主剝削和奴役,國家不得徵調亦不能干預。這種制度只對大地主有好處,對廣大農民只有痛苦,沒有好處;對封建國家來說,只是為鞏固初建立的政權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對賦稅的徵收和徭役的調發都極為不利。

魏孝文帝為加強中央政府對人民的實際控制,採納給事中李沖的建議,於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立三長制,以取代宗主督護制。三長制規定:五家為鄰,設一鄰長;五鄰為裡,設一里長;五里為黨,設一黨長。三長制與均田制相輔而行,三長的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租調、征發兵役與徭役。

實行三長制,三長直屬州郡,原蔭附於豪強的蔭戶也將成為國家的編戶,因而必將與豪強、地主爭奪戶口和勞動力。李沖提出實行三長制的建議後,在朝廷中引起激烈爭論。堅持宗主利益的中書令鄭羲和秘書令高祐是反對派代表。他們對主持辯論的馮太后 說,三長制看起來很好,實際上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鄭羲、高祐意見的大有人在。李沖和太尉元丕據理力爭,指出實行此制對公、私都有利。最後,馮太后從加強中央集權出發,認為實行三長制既可使徵收租調有根據和準則,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隱匿戶口。三長制終於在馮太后的支持下實施。

三長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強蔭庇戶口的合法性。在實行的過程中,三長還是從大族豪強中產生,他們不僅本人可以享受免於征戍的特權,而且親屬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樣待遇。但較之宗主督護制,它畢竟是一種歷史的進步。實行後,國家直接控制的自耕農民大量增加,國家賦稅收入相應增加,農民賦稅負擔也有所減輕。北魏後期,社會經濟明顯恢復和發展,當與此有密切關係。北魏的三長制後來成為北齊、隋、唐時期鄉里組織的基礎。

第三,整頓吏治,給官員俸祿。我們知道,古代的戰爭跟你國家先進與否沒有關係。跟什麼有關?一個是戰爭成本,一個是戰爭慾望。戰爭成本低敢打,戰爭慾望強烈能打勝仗。

北魏愛打仗。北魏為什麼愛打仗?官員沒有俸祿,你想掙錢靠什麼?出去打仗,搶下戰利品是你的;再一個靠剝削百姓。官員沒有俸祿,所以北魏老得打仗,馬上民族嘛。皇上進行改革,整頓吏治,我給你們發工資,別整天出去打仗了。你一發工資,我不用打仗,我不用冒生命危險,我也能掙著錢,我瘋了還天天出去打仗?打仗難免陣前亡,哪天一不留神再砍著我,我幹嗎老幹這事?所以尚武的民族就從馬背上下來了,越來越平和了。包括後來遼、金這些民族都是這樣,都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原來很愛打仗,後來為什麼不愛打仗了?有工資掙了,用不著了。

第四,遷都洛陽。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樂,就是今天的內蒙古和林格爾,然後遷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雲十六州當中的雲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較偏遠,最後才遷到洛陽。

為什麼要遷到洛陽?孝文帝發佈一道聖旨,說我國家「興自北土」,國家從北方發源。「徙居平城」,遷到了山西。「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我們雖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軌未一,沒有書同文車同軌。「此間用武之地」,平城這個地方啊只適合打仗,窮鄉僻壤什麼都不產(今天知道有煤,那會兒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來也不能吃)。北邊挨著草原上崛起的一個強大的新民族柔然,這個民族太強大了,北魏打不過。柔然後來被突厥打敗,西遷到了歐洲,就是歐洲所說的阿瓦爾人,今天的保加利亞人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後代。「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這個地方要改變咱鮮卑的舊俗太難了,平城這個地方鮮卑的舊勢力太強大。怎麼辦?咱遷都。往哪兒遷?「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朕為什麼要遷都,因為平城這個地方不好,「用武之地,移風易俗,信為甚難」。而「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關。誰在那兒?長安所在,周秦漢唐十一朝故都。「河洛王裡」,洛陽是王裡,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經是第五個在洛陽定都的王朝了。洛陽是九朝古都,當然後面那幾個就沒有什麼太能提得起穿得上了,包括五代十國的後唐也在這兒建都。「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我要向古代漢民族的帝王那樣去中原。他不認為自己是少數民族了,我也要佔有中原,我是中國的正統,所以我要遷都。

大臣們反對,不行!平城這地方是祖宗定都之所。當年太武皇帝定都於此,你說遷就遷,祖宗同意嗎?皇上一看,我要愣遷,就把這些大臣得罪了,而且很多大臣論輩分都是我叔叔、大爺。怎麼辦?好吧,我們不遷都了。南伐劉宋,我們要打仗。劉宋,南朝宋齊梁陳的那個宋,不是趙匡胤的趙宋,是劉裕建立的劉宋。北魏20萬大軍南下,征討劉宋。各位叔叔、大爺,老誠謀國、忠勇過人,都跟著我去。叔叔、大爺們就都跟著去了。遇到惡劣天氣,大雪、大雨,行軍,鍛煉一下士卒的堅忍程度。士卒們身上都濕透了,怨聲載道。今天艷陽高照,紮營,曬被子,等到惡劣天氣再行軍。叔叔、大爺們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壞了,怎麼這樣折騰啊?走到洛陽,路程剛一半,從山西要走到長江邊上,剛走一半。叔叔、大爺們實在走不動了,就找皇上去了,說大侄子咱別再往前走了,咱別跟劉宋打仗了,劉宋也沒招咱們,再說打仗也犯不著咱們去,邊將幹什麼吃的。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實在不行了。

皇上一看,王爺們確實年事已高,這麼折騰確實不合適。但是問題是,我們往前走還有一半的路程,往回走也是一半的路程,不如咱們別走了,怎麼走你都是一個死,往回走你更得死,往前走好歹天氣越來越好,往回走天氣越來越壞,乾脆咱就在洛陽建都吧。叔叔、大爺們心裡罵著娘,只好這樣了,總比上南方死半道上強吧。於是,都城就定到了洛陽。上古時期,一說中國如何如何,這個中國指的就是長安洛陽,誰佔這裡誰就是中國。所以現在誰是中國?北魏是中國,東晉就不是中國了。雙方互相罵陣,東晉管北魏叫索虜,你們頭髮都束小辮,所以你們是索虜。而北魏罵東晉是島夷,你們都是島上住的蠻夷,你們這幫人海邊打魚的。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孝文皇帝遷都到洛陽之後,完全跟漢族打成一片。東晉還說他是索虜,孝文皇帝感覺很鬱悶,怎麼辦?不許索了。

第五,移風易俗,實行漢制。實行漢制首先從漢服開始。

不許穿鮮卑族的服裝,都穿漢族服裝;不許留鮮卑人的髮型,都留漢族的髮型。今天的中國人,你穿什麼衣服、留什麼髮型沒人管。中學生當然不行,大學就沒人管了。有的小男孩頭髮染得跟鸚鵡似的,黃一截、綠一截、粉一截、紫一截的,褲腿肥得裡面能裝200斤米。他一上街,環衛工人可高興了,都替人給扇乎乾淨了。今天,你想留什麼頭髮就留什麼頭髮,穿成啥樣也沒人管你,警察也不抓你。但在古代這可不得了,衣冠、髮型意味著國家民族的存亡絕續。

古代漢族人什麼髮型?男的滿20歲,女的滿15歲,頭髮就再也不能剃了。女的滿15歲叫及笄之年,意思是你可以嫁人了。男子滿20歲,叫弱冠之年,就可以當官,行加冠禮,表示你成人了。但說是20歲,第一古代是虛歲,第二沒人等到那時候才加冠,有的12歲就給自己加冠了,表示自己成人了。你只要一成人,頭髮就不能剃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有絲毫損傷,犯人才在臉上刺字。今天滿大街都是犯人,刺字文身,古代犯人才幹這事兒呢。

頭髮不剃怎麼辦?盤到頂上,拿根簪子一別,老百姓的髮髻用布包上,這個布就叫做幘。當官的髮髻外面戴冠,就是烏紗帽之類的。所以你看電視劇裡古人披散著頭髮,那都是胡扯,不可能,都得往上盤起來。所以古代人洗頭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古漢語以字為單位,沐就是洗頭,浴就是洗身上。今天是一個詞語了,沐浴液、洗髮液,古人是沐液和浴液,不一樣。當古人去世的時候,男的一死,你把他的髮髻解開打散,到腰是沒問題的,過屁股的也有。今天女士都很少留這麼長頭髮了。鬍鬚也不能剃,只能梳,新陳代謝自己掉,不能剃,剪人家鬍子那是最大的侮辱。

其實漢民族的衣服既不便於生產,又不便於戰鬥,以至於中國古代的服裝演變的特徵就是不斷向少數民族學習的過程。今天你把對襟系扣稱為唐裝,但那並不是大唐漢人的裝束,而是滿裝,是少數民族旗人穿的。旗袍更別說了,把旗袍作為中國的傳統服裝,十分牽強。

中國傳統服裝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都穿裙子。在漢朝以前,成年男女也都穿開襠褲,因為外面有裙子,從衣著上看不出這個人是男是女。尤其老百姓的穿著,都是灰色、黑色、白色的衣服,更難區分性別。褲最早的意思是脛衣,護腿的,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長筒襪、連褲襪。死襠褲是後來跟少數民族學的,因為他要騎馬不能穿開襠褲,不能穿裙子。

我們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帶,老高的帽子,老長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當避雷針,袖子當拖把,既省電又乾淨。少數民族則窄衣箭袖,又能引弓拉箭,又能揮鋤耕作,他們的衣服更合理,所以中原王朝就不斷地向他們學。

漢族人的衣服「Y」字領,沒有扣,靠腰帶。少數民族是小圓領、「一」字領,唐朝的服裝就很明顯學他們,改成了小圓領,烏紗、帕頭也取代了原來的峨冠。唐宋的皇帝穿的衣服都是這樣。到了明朝的時候,皇上只有祭祖時才在腦袋上頂一個大搓板,掛一串算盤珠子,腦袋好幾十斤重,平時都戴烏紗了。峨冠博帶的大禮服也只有祭祖才穿,平時不穿了。到清朝更不用說,一水的都是滿裝,所以明朝的遺民損清朝人,說腦袋後面弄一根孔雀翎,衣服上除了飛禽就是走獸,簡直就是衣冠禽獸。說歸說,但是人家的衣服窄衣箭袖,打仗、生產的時候就是方便。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漢服雖然大氣好看,但不合理。所以孝文帝實行漢制到這個時候遭到一定的反對,無奈皇上下令要一律穿漢服,穿鮮卑服的笞杖徒流死,就是拿板子抽,拿鞭子打。因此大家只好穿,解除了掃街工人的痛苦。實際上,漢服是不利於生產和戰鬥的。

除了服裝外,順便說一下飲食。原來中原人說吃餅,是湯餅,就是餛飩不放餡兒的片湯,中原人的餅就是那玩意兒。今天大家吃的餅都是胡餅,是少數民族發明的,因為他不能騎在馬上端一鍋片湯,要方便隨身攜帶。中原人後來發現他的東西確實方便,今天我們愛吃的涮羊肉就是少數民族發明的。

實行漢制從強迫各位戴「避雷針」掃大街之後,皇上又讓百姓改漢姓。

孝文帝拓跋宏改成元宏,唐朝大詩人元軫就是鮮卑貴族,皇室後代。步陸狐氏改成陸氏,勿扭于氏改成于氏,尉遲氏改成尉氏。包括穆桂英都是鮮卑人,從丘目陵氏改的穆氏。就這樣,鮮卑八大姓都改成了漢姓。北魏在中國歷史上又叫後魏,區別於曹操的前魏。你可以叫它北魏,也可以叫它後魏、元魏,曹操的魏就叫曹魏。改了漢姓,以後這個人是不是鮮卑人,從姓氏上已經判斷不出來了。

衣服和姓改完之後,皇上下旨官員都得說漢語。

30歲以上的官員年歲大的,三年內學會漢語,否則這個官別當。30歲以下的官員你們年輕,半年內學會漢語,禁止講鮮卑語。鮮卑是歷史上那麼牛的一個民族,到現在連土話都不會說了。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以書同文最有意義。中華民族,這麼多人,就算是漢族,語言也南腔北調,N多種方言。現在好歹寫出來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秦始皇的書同文,中國就跟歐洲一樣,分裂了。歐洲好多國家的文字看著都類似,但是不一樣。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互相都能聽得懂,就跟咱們方言似的,但是人家愣分裂成那麼多國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它沒有統一的文字。所以現在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很有道理。

這個粉絲很大腕

還不算完,皇上快成漢室的瘋狂粉絲了,還得跟漢族人通婚,進行人種改良。

皇上跟自己的皇后講,我要娶漢族皇后了,麻煩您給讓個地兒。皇后不同意,皇上就把她送到廟裡,您出家當尼姑吧。然後皇上娶中原大士族李氏的女兒為皇后,中原士族是四大姓:崔、盧、李、鄭,一家娶一個,立李氏為皇后,崔、盧、鄭氏做皇妃,皇帝帶頭跟漢族的高門大姓通婚。皇上告訴自己的叔叔大爺哥哥弟弟們(爺爺可能歲數太大了,不便參與),把你們的鮮卑族王妃都送到尼姑庵裡去,跟崔、盧、李、鄭聯姻。我給你們找,一家發一個,必須跟漢族通婚,禁止鮮卑族之間通婚。這麼一搞的結果,下一代鮮卑皇子,二分之一鮮卑血統,再下一代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鮮卑族的血統以漸近線的方式無限接近於零,最後完全被漢族血統剿滅。幾代下來,鮮卑族這個民族就沒有了。所以後來入主中原的民族吸取了北魏的教訓,蒙古人不用說,只能跟蒙古人結婚。滿族就跟滿蒙聯姻,不能跟漢人通婚,旗漢不通婚。

北魏孝文帝改革,把鮮卑這個民族活活弄沒了。但是從中華民族的角度講,有利於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這句話也許說得不對,我們大家都知道,混血兒一般比較聰明,為什麼聰明?父母隔著遠。漢民族本身就是不斷民族融合的產物,匈奴、鮮卑、羯、氐、羌全進來了,後來的契丹、女真又進來了,不斷地民族融合,不斷地補充新鮮血液,這個民族最起碼生存能力比較強。為什麼地理大發現的時候,非洲、美洲還停留在史前文明時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封閉,不跟外界交流。一個民族幾百種語言,這個村的人聽不懂那個村的人說什麼,互相隔絕,民族的機理功能越來越退化了。所以,鮮卑人把自己的民族弄沒了,實際上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貢獻相當大。

當然非常可惜的一點,落後民族羨慕先進民族,可能首先看中的或者羨慕的是先進民族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們羨慕歐美國家,你羨慕什麼?也是生活方式。那裡的經濟多發達,你到了美國一看,比上海差遠了,跟北京沒法比,哪兒都跟村似的,就這麼一種感覺。你說他軍事力量多強大,咱們也沒體會到,最好也別體會到。薩達姆、卡扎菲和本·拉登都體會到了。所以,你羨慕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你要有了錢,首先學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這就出現了個問題,你有可能光看見賊吃肉了,你沒看到賊挨打的時候,美國人不是靠酗酒、吸毒、濫交發展成一個世界強國的。鮮卑族入主中原也是如此,你看人家漢族,吃的是油、穿的是綢,可你看我們……到後來,北魏的王爺們腐敗到什麼程度,家裡的馬槽子都是純銀的。做飯人家燒蠟,不燒柴禾,拿蠟當柴禾燒。你說那東西掏出來多費勁啊,那意思就是有錢,爺闊。農民建立的政權比原來的地主政權只會更狠,因為我可有今天了,小人乍富的感覺。鮮卑族也是這樣,所以北方蒙古高原上柔然民族一興起,當年曾經也是驍勇過人的馬上民族的鮮卑人,在後起之秀的進攻下連連失敗,最後被迫給人送公主,給人金銀財寶,跟人和親,就跟中原王朝幹的事完全一樣。這一幕在以後的歷史上不斷重演,當年契丹人多厲害,女真人一興起他就不行了,因為他已經下了馬。女真人多厲害,在很短的時間內吞遼滅宋,蒙古人一起來他又不行了。你只要從馬上一下來,武裝力量肯定衰退。但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而言,意義確實是很大的。

05.江南好,只待君開發

北人南下大開荒

魏晉南北朝的特點是社會大動盪,民族大融合,就跟春秋戰國似的,諸侯割據戰爭和民族融合,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融合的高潮,因為越亂的時候越容易融合。

六朝的時候,江南農業的迅速開發。

六朝,指的是三國孫權建立的東吳,定都於建業(就是今天的南京),後來東晉又定都在這個地方。為了避晉帝司馬鄴的諱,改名為建康。加上此後代替東晉的宋、齊、梁、陳,總稱六朝,所以南京是六朝故都。唐詩裡「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說的就是這個。

六朝時期,江南農業的發展從江東擴展到了整個長江流域。現在只聽說有江西,沒有江東,其實當時江東就是江南,又叫江左。要站在長江上游往下游入海口看,那就是東。要是站在長江入海口往上游看,那就是江左,是不同角度的同一個地方。長江的開發從吳越爭霸時期就擴展到了整個長江流域,進而波及了嶺南、兩廣和閩江流域(福建)。三吳地區在當時最發達。太湖、洞庭、鄱陽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產糧區。

江南經濟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原來北方的經濟水平比南方高很多,現在開始平衡,但重心還是在黃河流域。江南在這個時候開始發展,有下面這些原因。

第一是北人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漢朝的時候北方人口佔全國的81.2%,南方占18.8%,南方根本就沒有人,開車上街隨便70邁。關中地區人口佔據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二,就在今天的陝西。南方生產條件比北方好,但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就因為沒有人。中國歷史上有兩次大規模的衣冠南渡,一次是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再有一次是北宋末年「靖康之變」。為了躲避北方五胡十六國少數民族的戰亂,束髮右衽的漢族就衣冠南渡了,留在北方的全是披髮左衽的了。南方勞動力一多,加上北方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您別刀耕火種了,我教你怎麼種地,發展自然迅速。

第二是民族融合。南方少數民族原來也會種地,但他的方法太落後,咱們教他與漢族融合,這買賣就好干了。

第三是統治者推行了勸課農桑、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的措施。

勸課農桑的課就是考察的意思。古代考察地方官的政績,有三條標準:田野辟、戶口增、賦役平。地開墾得要多,人口要增加,賦稅的份量要讓老百姓能夠承受。當然今天不能用了,田野辟、戶口增和退耕還林、計劃生育對著幹,早撤職了!古代因為是農耕經濟,所以田野辟、戶口增、賦役平可以實施。獎勵耕織、安撫流民、興修水利,南方就發展起來了。

為什麼早不幹這事?

北方農業拉抽屜

中原王朝統治中心是黃河流域,現在是被人打到江南來的,沒轍了才來開發這個地方。夢寐以求的故都洛陽被人搶了,只好南下來建康白手起家。說一個很不恰當的比喻,假如說今天是「中華民國」的話,你想台灣能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嗎?不可能,它的中心在南京,東南沿海和上海肯定是最發達的,台灣就彎著去吧。現在想開發南京開發不了,南京被解放了,他就只能開發台灣去了。那時候的統治者重視江南也一樣,因為北方被少數民族佔了,成北魏的了,只能開發江南。

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得到持續的開發,經濟一直向前發展,北方因為屢經戰亂,經濟反而在破壞、恢復,破壞、恢復中循環。這一時期農耕規模縮小,畜牧業擴展,原因是漢人跑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所以畜牧業擴展。這也有好處,使得兩漢時過度開墾導致的環境破壞狀況有所緩解。

北方農業總體上是在恢復和發展,主要表現為新農具新技術的出現。曹魏馬鈞 發明翻車用於灌溉。跟自行車的原理相似,就像自行車的鏈子,一半在水裡,綁了一堆竹筒,人一踩,鏈條轉動,竹筒就把那個水給弄上來。然後竹筒的水挨個兒倒到一個槽裡,那個槽延伸到田地裡去,就這樣把水引灌翻過去。它的優點是不但可以用於灌溉,還可以用於排澇,假如地被水淹了,倒過來再弄河裡去。

另外,北方還興修水利和開發邊疆,開發了河西走廊和遼東地區。河西走廊就在今天的甘肅,祁連山和崑崙山之間。五胡十六國的時候,很多政權在這兒割據。《天龍八部》裡寫慕容復要復國,慕容氏建的那個國就是在河西走廊和遼東地區。

06.魏晉流行風

魏晉「潮人」

魏晉時期的數學很厲害,劉徽 提出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南朝祖沖之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這個成就是世界之最。

另外,著有《綴術》,但中國古代的數學可能就是現在小學高年級的水平,因為沒有發明代數學,代數學是從洋人那兒學來的。

農學上,賈思勰寫了《齊民要術》,它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是重農抑商。「捨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經商做買賣的事兒我不寫,本是農業,末是商業。如果棄農經商,那就是捨本逐末。

第二個是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的生產經驗。漢族是種地的,怎麼能記載牧業生產經驗呢?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少數民族教的。

第三個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中國以農立國,從夏朝就開始種地,不會到這個時候,種了三千年的地了,才想起來寫一本農書,那不可能,肯定以前就有。所以,當然有比《齊民要術》更早的農書,但不完整,比如說東漢的《四民月令》。

竹林七賢圖

地理學的成就有西晉裴秀 的《禹貢地域圖》,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水經注》文筆優美,內容實用,後來還被歷代中國畫家當做研究山體脈絡的經典論文用,國畫大師陸儼少就很喜歡《水經注》,這個相當厲害。

文學方面,有《世說新語》,中國最早的八卦雜誌書。但和現在的八卦雜誌不一樣,現在的狗仔隊除了臉皮和腿腳,別的什麼都不行。《世說新語》那套書的文采風度可是卓然超拔,文學思想和史料價值特別高。此外,還有代表魏晉風骨的「竹林七賢」,是最早裸奔的名人。

07.廟宇煌煌僧眾多

舶來者居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成了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宗教。

道教原來是民間信仰,多用於給人治病。老百姓看不起病,找道士給治治。道士拿一張黃紙畫點兒東西,用火一燒,把紙灰兌水喝了,包治百病。可能有的時候病是心理暗示,自己覺得好就好了,也有時候確實包治百病,因為喝死了。黃巾起義靠的也是道教,五斗米道。

這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到此時被葛洪 一改造,變成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了。天下名山僧佔多,據說中國今天有好幾億佛教徒,而道教徒統計只有60多萬。歷來中國的道士就幹不過和尚,最後道教基本上就等於佛教化了。道教的清規戒律全都是跟佛教學的,包括它的神仙體系。佛教是宗教,道教則更原始信仰一點兒,它幹不過佛教是有原因的。佛教宣揚人有三世:前世、今生、來世,今生你修行好了,來世能往生極樂,擺脫六道輪迴。而且它容易上手,一個字都不認得沒關係,你只要虔誠念佛,一句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遍,肯定往生極樂。它的教義非常簡單,大家都能聽懂;什麼都不懂,不懂文化,不懂佛教怎麼回事,沒關係,不用你懂,就念吧!心誠則靈,虔誠念,有前途。

道教則認為,我今生就能成仙,肉身成仙,白日飛昇,而且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把我家裡所有人都帶天上去玩兒。它一般通過煉丹來修煉肉身,外煉長生不老的仙丹,內煉人體元丹。

外丹是中草藥跟水銀煉的,你吃了丹就氧化汞中毒,煉內丹絕食已經餓得半死不活,再來一水銀球,當然能升天了,多少帝王是吃丹吃死的!秦始皇、漢武帝、雍正,全是吃死的。再說一般老百姓也玩不起煉丹,上哪玩兒水銀去,哪兒那麼多錢糟踐名貴中草藥。明朝嘉靖皇帝煉丹,光煉丹燃料一年就20多萬兩銀子,一般老百姓有這魄力嗎?只有貴族才玩兒得起。受眾太少,所以道教幹不過佛教。

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為百姓找到了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你這輩子這麼苦,是因為你上輩子造孽了!所以你這輩子要修行,修行才能消業,才能擺脫六道輪迴。佛是最高級的,佛底下是菩薩,菩薩底下是羅漢,羅漢分成兩類羅漢——緣覺羅漢和聲聞羅漢。緣覺羅漢,因緣際會才能成羅漢。聲聞羅漢,是聽佛講法成的羅漢。甭管聲聞還是緣覺,反正做了羅漢就能擺脫六道輪迴,就可以入涅槃。佛教認為有不生不死的狀態,就是涅槃,和咱們認為人除了活著就是死的狀態不一樣。

有人說,自然科學是最渺小的東西,它解決不了的東西太多了。而現在最可怕的就是,凡是解決不了的就不相信。自然科學雖瞭解宇宙的東西,但能瞭解多少?人類望遠鏡能看到最遠的星球距離地球有多遠,宇宙相對來說是無限的。只要他沒看到的他就不相信,一概稱之為偽科學,這個就有點兒太絕對了。自然科學誕生才幾百年的事兒,牛頓、哥白尼才多長時間,他們之前時代的人類怎麼活著的?就靠宗教。

輪迴的六道,指的是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玉皇大帝屬於天道,但天也是有壽命的,八萬四千歲、十萬歲,或者兩百萬歲,這個歲數一滿,還是要進入輪迴。天都這樣,人就更加逃脫不了輪迴了。天、人之後是阿修羅,就是夜叉,《哪吒鬧海》裡面拿著鋼叉的那個夜叉,這天、人、阿修羅三道還算不錯。然後到畜生、惡鬼、地獄,這就慘了,尤其你要一落入地獄,那就完蛋了,萬劫不復,再別想代言品牌接拍廣告了。

信佛的目的,說是為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指父母恩、國土恩、眾生恩、三寶恩。三途苦就是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指引你走路小心,別墮落進去。所以佛教一跟老百姓宣傳這個,老百姓就豁然開朗,我這輩子苦原來是上輩子造孽了。對,我告訴你,你上輩子是個國王,殺的人太多,所以這輩子苦,成了奴隸!你好好修行,來世你還是國王,少殺點兒人。

這個事兒太好了!原來我上輩子是國王,我想我上輩子多美,我下輩子多美,這輩子我認了。很好的例子是印度,它貧富分化比中國嚴重,但是人家沒見有砸垃圾桶,也沒見偷井蓋的,沒見把公園護欄給掰走的,就因為篤信宗教。雖然印度人不信佛教,信的是印度教,但它的教義很多與佛教相似。

所以宗教信仰大多是教人行善,像五戒:殺、盜、淫、妄、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說謊、不飲酒,那社會多好,不就和諧了嗎?若人人篤信,連法律都派不上用場了。除了鄉辦企業不高興,酒賣不出去,別人都挺好。所以宗教一宣傳,老百姓就得到了一條解脫之路。統治者更高興了,宗教教百姓忍讓,忍讓好,便於管理。統治者一高興,宗教就能廣泛傳播,廣泛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三贖皇帝六億錢

可是什麼事兒都不能幹過了,一過了就會物極必反。佛教的盛行就帶來了一定的危害。

首先,浪費錢財,花錢花得太多了。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400多個帝王,只有七個皇帝活過了70歲,這七個皇帝裡有四個活過了80歲。第一個是梁武帝,「南朝四百八十寺」裡面梁朝的皇帝,人稱菩薩皇帝。他吃素不吃肉,所以從梁武帝開始,中國的僧人就開始不吃肉了。以前的僧人是可以吃肉的,連佛祖釋迦牟尼都是,化緣的時候人家給什麼他就吃什麼。而且人們都認為給肉是最高級的,給肉好。所以南傳佛教,就是東南亞小乘佛教的僧人是吃肉的,西藏的僧人更吃肉,他不吃肉沒別的。日本僧人也吃,吃完了還娶,可以娶媳婦。只有漢傳佛教的中國僧人才不吃肉。梁武帝是菩薩皇帝,三次捨身同泰寺,出家了。大臣一上朝,見皇上已經跑廟裡去了,這玩意兒怎麼整?得請回來啊!請佛容易,請皇上佛可不容易,你得給同泰寺佈施,說穿了就是捐錢。皇上為了修廟,想捐錢,但是皇上自己沒錢,就把自個兒賣了,捨身同泰寺就是這個意思。然後讓大家拿錢去贖,第一次一億,第二次兩億,第三次三億。皇上三次捨身同泰寺,同泰寺弄了六個億。這個錢從哪兒來?老百姓身上。

其次,出家也會影響國家發展。

出家就是無家,無家就無老婆,不能繁育後代。古代要「田野辟、戶口增」,理論上是要增加戶口,但是出家導致的是戶口往下減。打仗沒人了,勞動沒人了,最重要的是,交稅沒人了。出家就不用交稅了,好多農民就是因為躲避賦稅,乾脆出家。如此一來,官府傻眼了,你這不麻煩了嘛!你看吐蕃帝國,在唐朝時期極盛,有600萬人口,後來佛教盛行,人人出家,1950年才100多萬人,還有12萬喇嘛。都這麼幹,國家光有版圖,沒有可用人口,朝廷吃誰去?「人人棄其親愛,家家絕其嗣繼。」這樣的話,國家就沒法發展了,非但國家不能發展,人種都要滅絕。

再次,寺院經濟發展過度,廣占田宅,侵奪百姓,與官府爭奪勞動力,農民負擔加重。

基於以上三點,就有人起來反佛。

過猶不及

反佛的問題是怎麼反,不能說你這個佛教不好,因為你跟官府爭奪勞動力,這麼說就沒勁了,得從根本上駁你,得說你的教義就不對,就是邪教。

所以范縝反佛實際上就是因為佛教妨礙了政府的行政,但是我不說原因,我只從教義上駁你。范縝在《神滅論》一書中提出,人的精神和形體是統一的,他說肉體和精神的關係,就像是刀刃跟鋒利的關係,沒有刀刃就沒有鋒利,所以沒有肉體就沒有精神。你說得自己再鋒利,如果沒有刀刃,你切個蛋糕試試。他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六道輪迴,什麼都沒有。

因為南朝皇帝篤信佛教,所以當時一堆高僧都跟他辯論,但辯不過他。齊朝的竟陵王蕭子良也跟他辯:你不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為什麼我生下來是王爺,你生下來是老百姓,這不是前世注定的嗎?我肯定是前世積福,所以我身為親王,你前世造孽,所以你是百姓,肯定是這樣。

范縝一指庭院當中一棵梨樹,開滿梨花,芳香四溢,說你看見那株樹沒有?看見那朵花沒有?一陣風來,花都掉了,有的飄進了主人的臥室,主人把它撿起來,放在盛滿清水的器皿裡,讓它繼續散發芳香,這就是王爺你,還有的花吹進茅坑裡去了,這就是范縝我。哪朵兒花進臥室,哪朵兒花進茅坑,這難道是前世注定的嗎?不是吧!一棵樹上的花,注定什麼注定,純屬巧合而已,風從這邊來,我就進茅坑,要從那邊來,你就進去了。這個沒什麼前世注定。這可把竟陵王氣壞了,人家都把自個兒比做茅坑了,你能拿人家怎麼著?范縝是個好同志,發展了唯物思想。

另外,北朝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滅佛,這兩個皇帝支持滅佛,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中國佛教史上,有「三武一宗」之禍,「三武一宗」指的就是滅佛的皇帝。「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後周世宗。「三武一宗」之所以滅佛,就是因為佛教的發展影響到了他們的統治。

周武帝為什麼滅佛?「求兵於僧眾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200萬人出家都給我還俗,這一還俗增加了多少戰鬥力?蓋房子不得用耕地嗎?所以我把你塔廟給拆了,拆了之後不就有耕地了?周武帝滅齊之後,禁齊境內的佛教。「現成寺廟,出四十千,並賜王公,充為第宅。」把廟都給賣了,四十千錢賣給你。佛教的廟宇都是七殿伽藍,一進門就天王殿、大雄殿、藏經閣,東西配殿,這不正好一間王府嗎?送給王公當別墅。「五眾釋門,減三百萬,皆復軍兵,還歸編戶。」五眾釋門三百萬,該當兵的當兵,該交稅的交稅,還歸編戶。「融擴佛像,焚燒經教,三寶福財,簿錄入官,登即賞賜,分散蕩盡。」廟裡的東西全給分了,佛像給熔了,熔完後銅的可以做錢,鐵的可以做兵器,金的就更好。一般中國古代佛像都是銅像,銅像正好砸了做銅錢,所以他總結滅佛的結果說:「自廢以來,民役稍稀,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豈非有益?」廢佛的好處是民役稍稀,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所以我才要滅佛。今天連佛教界的高僧大德,都認為「三武一宗」滅佛是對的,當時佛教鬧得確實有點兒過了。出家就應該修行,不應該搞經濟活動,去買賣皇帝弄個五六億。

尤其你看今天的寺廟,進門燒香吧!燒香就交錢吧!沒帶錢我們這兒能刷卡。這哪裡像清修之地?你說交一百塊錢吧,就當被收了保護費。但拉住你的假和尚說,這位善人,看你面相你家裡人肯定是閤家歡樂,錢財富足,丈夫事業有成兒子學業有成,一般按照這種大好人家至少得捐三百,這個捐出去多少和收穫多少是成正比的。言下之意:我不逼你,你捐一百也行。但你丈夫事業就打個三三折,兒子也打折,家庭和睦也打折。你一聽,奶奶個熊,為了家庭和諧,捐吧。結果一出門走兩步路又是一個廟,又被拉進去了,五百!

這不是佛的本意,捐錢的心意,本來就是自由從心,任何人不能強迫。這幫偽和尚,你捐完他拿去買新手機。對付他們的辦法就是在佛面前跪下,一邊拜一邊告訴佛,有人借你名聲來騙錢,對你形象不利,趁早收了他去。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