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 夢中花園(3)

    甜茶館通常位於藏式房子的底層。外牆用白石灰刷過,門窗裝飾顏色鮮艷的框架,垂著厚厚的布簾。外部因為陽光照耀顯得明亮,走進門簾之後,卻光線昏暗。低矮,也很小。空氣中充溢一股煙霧以及紅茶,牛糞和腐爛物的氣味。裡面坐著穿人字拖鞋裝束邋遢的嬉皮士,皮膚黧黑眼神硬朗的當地男子。這些人隱沒在陰影中面目不清。喝完杯子裡溫潤厚重的紅茶,默默起身離開。

    黃昏街道逐漸沉寂空落。轉經以及擺攤的當地人,連同熙攘遊客一起,逐漸退去。大昭寺是一艘卸落完所有乘客的華麗船舶。遠處隱沒天光之中的青黑色高山更為肅穆。她在廣場起身離開,無聲經過他身邊,像一片單薄剪紙。只有手腕上戴著的銀鐲發出輕輕的撞擊,叮叮噹噹響著。在他的記憶中留下印象。

    深夜她坐在床上拿出書來讀,怕打擾他的睡眠,不開燈,買了一包白色蠟燭,放在床底下,閱讀時就點亮其中的一根。翻書的時候,手腕上戴著的銀鐲發出輕輕的撞擊聲。叮叮噹噹作響。她帶來一套斯坦因探險錄。有時候是卡爾·薩根的《宇宙》,印度教的起源或發展,老子,或者古代植物化石史。一本樸素大方的中英文合排《聖經》,頁邊染了紅色,就放在枕邊。她的閱讀無用得接近奢侈。用鉛筆在上面劃線,並且做筆記。姿態專注。

    4

    他的目的地是墨脫。他用圓珠筆和白紙,寫了六份尋找同行夥伴的啟事,用膠水把它們貼在自助旅行者最為集中的六家旅館裡面。紙上寫著,五天後將出發前往墨脫,欲同行者請聯繫。留言區的黑板貼滿或新或舊層層疊疊的留言,在風中發出聲音。大部分是夏天旺季遺留下來的。被提到更多的地區,是阿里或者珠峰,就近的納木錯更是熱門地點。並沒有人提到墨脫。

    他的行李包裡有一本1982年版本的《辨證法史》,封面是四分之一的黯藍和四分之三的灰白色塊,用白色細線分界。紙張在經歷二十多年的時間撫摩之後,乾燥發黃。他獨自坐著的時候,偶爾拿在手裡翻動。「按照普遍的自然規律進行的機械的發展是宇宙結構的起源……」第一章是關於伊·康德的論述。他的注意力似一直停留在第一章,有潦草的字跡和劃線。其他頁面還保留著空白。

    在晚上,如果失眠,他會在走廊上的木椅子坐很長時間,看著天空中被月光朝亮的雲團,在風中緩慢移動。彷彿他之前曾經被耗費掉的大量時光,如今得到充沛的回報。

    她能感覺到他和其他城市出行客不同。拉薩有太多這樣的人經過。通常全副精良裝備,穿著名牌衝鋒衣登山鞋戴著太陽眼鏡,開著大越野吉普,乍乍呼呼熱熱鬧鬧,拿著高級相機對牢司空見慣的美景投入拍攝(花重金浪費設備和底片),追逐熱門的名勝旅行點(其中包括無聊的人工造景),只為洗出那些和風景明信片一樣構圖平庸的照片,用以回到城市對朝九晚五沒有假期的工作者炫耀。

    他們以突破旅行指南上一個又一個的地點為目標,以此作為對自由生活審美的一種臆想。功利而乏味的旅行者。而她喜歡四海為家而又隨時隨地可以停歇下來靜靜生活的人。她能夠在人群之中分辨他們。

    她邀請他一起去旅館門外的小攤吃宵夜。他起身穿好外套,與她一起打開走廊的門。旅館晚上12點就要鎖門睡覺,晚歸的客人就只能大聲敲門,所以他們只是把門虛掩,沒有鎖上。深夜顯得空寂的北京東路,有藏族婦女推了三輪車在那裡用油鍋炸烤串。細竹枝上串著土豆片,蔬菜或犛牛肉。炸熱了,灑上辣椒粉和孜然粉就可以吃。他們坐在板凳上等。她把雙手插在褲袋裡,伸直雙腿,舒展自己的身體。清冷的夜間空氣令人振奮。

    她說,9月墨脫雨季不一定完全結束。有時會延長。每年能進入的旅行者據說只有100人。這是一條限制級的路線,沿途有塌方,泥石流,山體崩塌,當地人在路上有被山石打穿身體或墜入江中的經歷。大部分外來的人沒有做好足夠的體力和心理準備,不會輕率入內。我想你會很難找到旅伴。

    他說,如果找不到旅伴,我會獨自前往。我去墨脫探望一位朋友。

    她在那裡居住?

    她四年之前進入峽谷去村裡教書。一直沒有回來。

    這個允諾會有些艱難。你所去的地方,是全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小縣城。不能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抵達。至少徒步四天進入,再徒步四天出來。

    是。我知道。
《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