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天涯書庫 > 紅塵四合 > 第79章

第79章

太上皇是禪位,因此逢著過年,暢春園比宮裡熱鬧。祁人有守歲辭歲的規矩,一傢子陪著長輩閑坐打茶圍,到交子時吃瞭餑餑才許散。

今天是年三十,宗室裡最親近的都得來,不光嫡系的王爺貝勒們,老莊親王那一支的弘贊兄弟們也都悉數到瞭場。老莊親王和太上皇是親兄弟,老輩兒裡就這哥兒倆,感情自是不用說的。隻不過老莊親王是個寄情山水的人,無心戀棧嘛,年輕時起就不怎麼著傢。幾個兒子打小在上書房讀書,和太上皇的一幹皇子一道受老爺子調理,於太上皇來說視同己出,所以逢年過節必留他們的座兒。

弘策進院子的時候天色尚早,給太上皇問瞭安退出來,遠遠一個小太監上前打千兒,說爺們都在韻松軒呢,請十二爺過園子敘話。

韻松軒原是眾皇子在暢春園的讀書之地,十歲前他也曾在那裡渡過瞭大半年時光。那是個清靜之地,在暢春園東路,出如意門過小橋為玩芳齋,其後就是韻松軒。

天色依舊不好,年三十裡大雪紛飛,略遠些就看不清楚。小太監撐著黃櫨傘替他引路,傘沿稍稍一抬,松針後是一片精巧的卷棚頂,大雪覆蓋得嚴實,隻露出斷斷續續的灰色屋脊。

站班的宮女見他來蹲瞭個安,打簾伺候他進門,正殿裡熱鬧得很,十幾個兄弟一年到頭難得聚在一起,見瞭面有說不完的話。可是他前腳進門檻,後腳他們都剎住瞭,一個個回身看他,像在看個陌生人。他心頭森冷,知道他這回查溫祿案,拳頭握得太緊瞭。奉恩鎮國公入瞭八分,在固山貝子之下,是正頭的宗室,他翻舊案拿瞭他,難免弄得人人自危。其實這些王爺郡王們,或自己、或底下奴才,有幾個廉潔的?真要查,誰也經不起。

他隻作不覺,進門拍瞭拍身上雪沫子,笑道:“今兒齊全。”抬手拱瞭拱,“各位兄弟,我來晚瞭,見諒見諒。”

氣氛像凝固住瞭似的,很長一段時間沒人回應他,還是老十三出來救場,“來得不算晚,七哥和十哥都還沒到呢。”過來拉他的胳膊,往炭盆前比瞭比,“外頭冷,先來暖和暖和,我正有話要問你呢。”

弘策抬眼一看,那頭站著弘贊,含笑沖他招手,招呼他過去。

眾人又各聊各的傢常去瞭,什麼蟈蟈鵪鶉大馬猴,凡事繞開瞭他說,背後卻少不得議論他。他也無所謂,橫豎聽不見,樂得自在。不過弘贊這人真沉得住氣,瞧他沒事人似的,心裡未必不焦躁,面上卻掩飾得很好。

他過去見個禮,“三哥什麼時候到的?我頭前兒路過百花深處胡同還看來著,沒見著你的車馬,原來你早到瞭。”

弘贊依舊笑得溫文爾雅,“也是前後腳,才到,袍子上水漬還沒幹呢。今兒雪真大,隻怕長白山以北也不過如此。”

太監端瞭老米酒讓他暖身,他接過來抿瞭口,淡淡道:“可不,是有幾分架勢,不過比起北地來還是落瞭下乘。三哥得瞭機會上那兒瞧瞧,冷是冷得透心,不過風景倒真不錯。”

也不知他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弘贊是聽出不一樣的味道來瞭。他連連擺手,“我在京裡生、在京裡長,去外埠恐怕受不住。”

弘策笑瞭笑,“漸行漸冷,其實不覺得什麼。當初我上喀爾喀也是這樣,去瞭就習慣瞭。再說連七哥這等的富貴閑人,挨瞭凍照樣說那裡美,可見各處有各處的壯闊嘛。”

他們你來我往,話裡暗藏機鋒,老十三七歲起就出來學辦差,這點苗頭還是聽得出來的。他也沒動聲色,笑著打岔:“公務一年辦到頭,大年下的還不許人歇歇?別說什麼長白山、寧古塔瞭,我前兒上十哥府裡,看見個有意思的東西。十王府院兒裡散養一隻雞、一位大仙兒,這倆相處還挺好,窩也搭得不遠,沒事兒串串門兒,真是好街坊。”

所謂的大仙兒就是黃鼠狼,這位和雞天生敵對,是狩獵和被狩獵的關系,十王爺能把這二位養出友誼來,確實讓人驚嘆。

弘贊頻頻搖頭,“老十就愛搗鼓這種東西,上回看見他把貓和鸚鵡養在一隻籠子裡,八成也在訓練這個。不過後來據說鳥讓貓給吃瞭,他又改養瞭黃雀和刀螂。這回倒好,居然真叫他養成瞭。”

弘策手裡的老米酒涼瞭,便把酒盞擱在幾案上,笑道:“我是不信他能養成的,過兩天你瞧瞧去,黃鼠狼的牙九成給拔瞭,咬不動雞脖子瞭,煞氣也就滅瞭。”

幾個人撫額發笑,恰逢太監傳皇上口諭召見弘贊,他領瞭命起身跟著去瞭。

弘巽坐近瞭些,兄弟倆頭挨著頭說話,弘巽道:“你在查的那宗案子麻煩,瞧瞧這滿屋的天潢貴胄,哪個心裡頭舒坦?隻怕到最後空做瞭惡人,弄得人人都怨你。”

他何嘗不知道其實利害,可是到瞭這步,不查也得查。

“我奉瞭皇命,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這種案子,誰查誰得罪人,就像當年整頓宗人府是一個樣兒。不受人待見,我知道,反正打小就這樣,不在乎多一回。”他看瞭幼弟一眼,“我這會兒就像趟水過河,水淹到瞭脖子,往前一步也許上淺灘,也許會沒頂。要辦弘贊,說不定還要請你幫忙,隻是怕你們平日關系好,回頭叫你難做。”

“這個你放心,誰親誰疏我還分得清,隻要他作奸犯科,我絕不偏袒。”弘巽說著又一笑,低聲道,“十二哥前兩天大鬧朗潤園的事兒我可知道瞭,回去替我問十二嫂好。”

提起定宜,弘策笑得一派風和日麗。低頭撫撫腰上香囊,喜鵲叼銅錢,繡工不怎麼樣,卻是她一針一線做成的。

弘巽瞧他模樣,倚著圍子悵然道:“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能遇見那個人,阿瑪吵著讓我迎福晉,忘瞭自己當初怎麼樣瞭。”想起來一不小心拿他額涅做瞭消遣,忙訕訕閉瞭嘴。四下裡一打量,又說,“我多少也聽見些風言風語,十二哥留點神吧。嫂子跟前早做安排,防著有人狗急跳墻。”

這個他早就有安排,王府護衛撥瞭幾成到酒醋局胡同,萬一有人要下黑手,也不愁不能抵擋。

可是暗中的械鬥雖可以提防,明刀明槍上門拿人,卻是誰都阻止不瞭的。

年三十夜裡,正是萬傢燈火共享天倫的時候。祭拜過瞭祖先,兄妹兩個下棋守歲,殺得正興起,前院傳來一串急促的敲門聲。

定宜遲疑瞭下,“這時候還有人走動?別不是十二爺回來瞭吧!”她撂瞭棋子起身到廊下看,囑咐門房,“問明瞭再開門。”

門房應個是,抽瞭半截門閂問來者是誰,話音才落,外面猛地一腳踢脫瞭門臼,一個做官的帶著幾十個高擎火把的親兵闖進來,副將站在院裡大喝:“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接報緝捕充軍在逃要犯。”手一揚,“給我搜!”

簡直像禍從天降,汝儉連躲都來不及躲,就被人從堂屋裡拽瞭出來。

定宜發急,唬得人都愣瞭,上前抱住瞭哥哥回頭斥道:“這是什麼規矩,紅口白牙上門拿人?”

副將冷冷乜她,“步軍抓人,抓瞭就抓瞭。受冤枉的,查明瞭自然放他回來;身上不幹不凈的,保不定牢底坐穿,就這麼回事兒。”見她拽著不放,抬高瞭嗓門兒道,“你阻礙衙門辦差,瞧你是個女流不和你計較。撒手,再不撒手連你一塊兒帶走!”

他們這裡撕扯,沙桐帶來瞭一幫侍衛,揮手道:“堵住門兒,螞蟻也不許給我放走半隻!我倒要瞧瞧,是誰這麼大的膽子,拿人拿到醇親王府頭上來瞭!”

兩邊對壘上瞭,那個為首的官員到這會兒才說話,壓著腰刀上下打量沙桐,“這不是十二爺跟前副總管嗎?怎麼著,連我都認不出來瞭?”

沙桐當然認得出,這位是九門提督樓伯嘯,從一品的銜兒,掌京城守衛、稽查、巡夜、禁令、保甲、緝捕等要職。他一出現,就註定是場打不贏的戰爭。沙桐能做的,無非悄悄讓人上暢春園給十二爺報信,自己拖得一陣是一陣罷瞭。可眼下十二爺在太上皇跟前盡孝,要說上話隻怕不易。莊親王選在這時候出手,果真是絕佳的好時機。

他吸口氣,故作驚訝地喲瞭聲,“這不是樓制臺嗎!”緊走上前打瞭個千兒,“大年下的您還忙吶,奴才給您道新禧瞭!”

樓提督看他一眼,也不廢話,直截瞭當道:“本官辦案,閑雜人等不得幹涉,否則以同罪論處。副總管跟瞭十二爺這麼些年,連這個規矩都不懂?”

沙桐心裡罵他迂腐,臉上卻扮出笑模樣來,連聲說不敢,“奴才奉命替福晉看傢護院,樓制臺這大晚上的闖門拿人,奴才總要問明情由,回頭好向我們爺回話兒。”

樓提督看瞭那對兄妹一眼,“這位是十二福晉?”

沙桐忙道是,“已經呈報進宮,隻等宮裡下旨瞭……您瞧這不是大水沖瞭龍王廟嗎,您傢公子爺和我們主子交好,兩傢有來往的,等樓侍衛尚瞭公主,關系又進一層。這大節下,您把我們福晉的親哥哥帶走,奴才怕不好交代。奴才沒有阻撓您辦案的意思,就是求您通融,等明兒我們爺打暢春園回來瞭,領著舅爺送到您衙門。我們爺的人品您還信不過嗎,您隻管放一百二十個心就是瞭。”

樓提督不為所動,“我是奉瞭命的,人今兒一定要帶走,提督衙門不留人犯,交由刑部處置。等十二爺回府,你替我傳個話,本官職責所在,得罪王爺之處,我改日再登門賠罪。”

眼看著談判無果,副將擺手叫把人押走,定宜卻萬萬不能放手。她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痛苦,爹和哥哥被帶走就再也沒回來。十幾年前的噩夢重演,對她來說簡直比死還痛苦。她害怕得渾身打顫,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和汝儉同生共死。

汝儉也無奈,沒有想到他們漏夜趕來,打亂瞭他全部的計劃。定宜這樣他心裡很難過,卻要裝出從容的樣子來,隻說:“不要緊的,我隨他們去。既然早晚要挑明,擇日不如撞日,正好替我下瞭狠心瞭。”

人傢合傢團圓,她卻要經受又一次的骨肉分離,實在叫她難以承受。她倉皇四顧,火把映照下的臉一個個寒冷如泥胎,她不知道該依靠誰。沙桐似乎也束手無策瞭,苦著一張臉看著她。她愈發扽緊瞭汝儉,厲聲道:“我不和我三哥分開,你們要拿連我一塊兒拿。”

樓提督感到棘手,雖說還沒有大婚,這位畢竟是醇親王的心頭愛,冒犯瞭終歸不大好。人犯無論如何要帶走,這麼耽擱下去也不是辦法,便回身對沙桐道:“副總管別幹看著瞭,我的兵都是大老粗,沒的一個不小心傷瞭姑娘。既然是十二爺未來的福晉,還是顧全些體尊臉面為好。”

話到瞭這份上,終不免強行帶人瞭。沙桐隻得好言寬慰:“福晉別急,身子要緊,萬事等十二爺回來再作打算。”

她不言語,死死拉著汝儉的袍子不松手,結果那副將抽刀把袍角割斷瞭,她一個趔趄險些栽倒,還好有沙桐攙著。等回身再想去拽,汝儉已經被那些兵卒帶出去瞭。

天上雪密密猛猛飄下來,她追出去,眼睜睜看著汝儉被押解卻無能為力。橫街上有人放煙花,咚地一聲縱上半空,五光十色照亮天幕,然後滿城的炮仗和掛鞭仿佛受瞭感染,震天的動靜響徹四方,把她的哭喊淹沒在瞭聲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