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育兒的核心優勢——全職爸爸的第二周工作報告
大媽們袖著兩隻手,想看看小陳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後來琢磨出來,他的先進之處,可能是懂得放手。
小陳不看書的。
我從來沒見他在傢翻過一頁書,那麼他的育兒攻略是哪兒來的?
他於本周轟轟烈烈展開瞭兒童房二期改造工程,開始裝壁紙、空調、衣櫃,小孩暫時在我房間打地鋪,我說:“不用搞得這麼隆重吧?稍微弄弄就好瞭。”
小陳斷然否決,他說小孩隻有在一個真正的房間裡才能好好學習,他要打造一個集學習、娛樂與休息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兒童房。
我在十平方米的小房間裡看著他運籌帷幄、信心十足的樣子,總覺得有點眼熟。
腦海中開啟搜索引擎,終於想到瞭,這不就是中央七套《致富經》節目中那幫養母豬的人,最喜歡說的話嗎?
“飼養好母豬的第一個環節,就是給它們建造一個舒適的傢。豬場應建造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背風向陽的地方,場內生活區、辦公區、生產區應合理分配。”
小陳的育兒經聽起來跟養母豬很像,他說小孩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這麼想起來,以前我媽帶小孩的方式,可能就是人豬混養模式,一種極其粗糙的養殖方法,跟十八世紀瑞典農民把小豬放在房間裡一起睡覺一樣。
小陳的育兒經聽起來跟養母豬很像,他說小孩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這麼想起來,以前我媽帶小孩的方式,可能就是人豬混養模式,一種極其粗糙的養殖方法,跟十八世紀瑞典農民把小豬放在房間裡一起睡覺一樣。
對小陳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他必須要改變,給小豬一間自己的房間。
小陳在兒童房給自己擺瞭張桌子,設置出辦公區,每天晚上等小孩睡著後,他就在那裡一邊吃辣雞爪一邊寫美國房車旅行攻略。
有天晚上還叫瞭一份五十八塊錢的拌牛肉,整個房間充斥著大蒜混雜辣椒的氣味,跟夜宵相比,他的攻略看起來就像一個五斤重的實心大饅頭,讓我想起以前在衛生間蹲廁時,拼命看洗發水說明書的歲月。
叫小陳寫攻略不是個好主意,我琢磨著以後不能這麼開發員工的剩餘價值瞭,應該把他的光和熱用在最適當的地方。
小陳白天補覺的時候,通常是我媽最焦躁的時候,她終於等到小陳出門辦事,跑過來跟我投訴:“我每次打你老公電話,他怎麼都在睡覺?”
我臉上掛著和藹的微笑:“你為什麼老是打他電話?”
我媽氣勢洶洶,繼續投訴:“你老公真的不靠譜,他出門從來不關燈,昨天出去連門都沒關,要不是我回來,我們傢早就被人搬空瞭!”
我媽這代人特別喜歡用別人的大手大腳、好吃懶做,來襯托自己的勤勞樸素、吃苦耐勞,這些中老年婦女特別喜歡湊在一起,數落自己的媳婦,作孽呀,早上八點還睡在床上;數落自己的女婿,作孽呀,車開來開去好像加的是自來水,不是油。
我猜,小陳最近可能位居小區話題榜前列。整個小區的大媽都知道,小陳專門回來帶小孩瞭。
大媽們袖著兩隻手,想看看小陳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後來琢磨出來,他的先進之處,可能是懂得放手。
比如教小孩騎自行車,說放手就放手,一群大媽叫起來,“哎喲哎喲小孩摔下去啦。”
小陳遺世而獨立,輕喝一聲:“沒事,他會自己站起來。”
兒子戴著全套護具,在地上摔成皮蛋,他往前摔、往後摔、連環摔、跳著摔、滾來滾去摔,摔得大媽都看不下去紛紛領著自己小孩回傢瞭。幾天後,兒子終於會騎車瞭,他變強瞭。
小陳帶著騎車的小孩在小區裡溜達,喜氣洋洋展示自己的第一階段教育成果。
有個大媽看完之後很感動地說,“果然孩子還是要爸爸帶,爸爸心硬呀,小孩一頭栽到綠化帶裡去瞭,我看他就站在外面,一動不動。”
我和我媽聽瞭都心裡一驚,開始滿小區尋找小孩的身影。
看到小孩矯健的身姿,小短腿拼命蹬著輪子,不知道為什麼我第一時間竟然想到,哎呀,他要是以後迷戀上山地極限自行車,摔個鼻青臉腫怎麼辦?
小陳依然沒有停下腳步,他又給小孩買瞭一輛更大尺寸的自行車。
他比以前更愛買東西瞭。每天都在買各種各樣的東西。
他買瞭三個對講機,說可以在樓下放一個,這樣我媽就不用朝樓上大聲嚷嚷瞭。我勸他趕緊打消這個念頭,我媽就連說別人壞話都用銅鑼一樣響的聲音,鄉下人喜歡這種中氣十足的發音。
他說:“噢,那我們可以出去玩的時候用,放在兩輛車上隨時溝通。”
“我們為什麼要開兩輛車出去玩啊?”
“哎呀,肯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他還買瞭紅外線攝像頭,方便晚上看兒童房的情況。夜裡十二點,他看瞭一眼後說:“啊,被子踢瞭,我再去蓋最後一次,後面就靠他自己吧。”
這一定是最無用的東西,因為不管你什麼時候打開攝像頭,良心都催促著你過去一趟,小孩的腳露在外面,胳膊露在外面。我發現自從放棄看攝像頭後,我晚上睡得好多瞭,就讓小孩自謀生路吧。
有一天我看著明媚的春光,說:“不如去野餐啊。”
小陳點頭說:“好啊。”
第二天傢裡便多瞭十幾個彩色盒子,一隻巨大的野餐籃。
小陳得意揚揚地說:“做什麼事,都要有儀式感。”
他往每個盒子裡塞進去各種食品,一隻籃子沉得像裝瞭個小孩一樣。
我有點絕望,感覺負擔不瞭這樣的生活瞭,本來隻想拿個三明治坐在樹底下,懶洋洋吹吹春風。後來周末這一天,我左手一個野餐墊,右手一輛兒子的自行車,小陳更是身負重擔,背著雙肩包,兩手分別提著野餐籃和帳篷、護具、準備放飛的風箏、給兒子踢的球。
走進公園兩百米後我們就決定安營紮寨,因為實在走不動瞭。
對著七八個碗裡的食物,我忽然覺得那些帶著盼盼小面包野餐的人,其實挺美滋滋的,我根本做不到在人潮洶湧的公園裡以優雅自得的態度,慢慢喝一口茶,嚼一口三明治。
小陳殷勤地拿出保溫杯說:“我給你準備瞭一百度的熱水,要不要現在燙一碗生菜?”
誰想在公園吃燙青菜啊?!
小陳躺在毯子上說:“你知道嗎?有一種智能平衡車,可以背東西的,人走到哪裡,就背著東西跟到哪裡。等我買瞭這個,以後出門就輕松瞭。”
我不禁用盡全身力氣大喊:“這個月啥也別想買瞭!”
艾文爸爸說:我不是真的狠心哦
從我真正開始決定教艾文騎車,到他完全掌握這項技能,也就花瞭兩個晚上。小區裡的大叔大媽們看到艾文經常摔跤,大概會以為我是個狠心的爸爸。艾文騎車摔跤,我是從來不扶他的,不是我不擔心,而是根本無須擔心。其一,我在後面跟得緊,摔得重不重我心裡有數;其二,每次摔完之後我會讓他確認護具是否復位,以保障下一次不受傷。偶爾他騎累瞭,趁摔倒時趴著不起來,我就過去問有沒有受傷,聽到他說沒受傷(偶爾說痛,但真的沒傷過一次),我就站一旁去等他自己站起來。所以對小孩“狠心”的前提是,做好安全防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