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

爸爸帶的小孩會有什麼不一樣?——全職爸爸第六周工作報告

男人似乎是不能用道理來溝通的生物。

男人靠實力溝通。

兒子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胖。

我發現人類對於體重是有桿標尺的,例如男人對女人,女人若是超過一百二十斤,他就很難當你是個女人,更常見的會把你當成哥們兒,手挽手內心也沒有一點澎湃起伏。

當兒子體重超過四十斤的那一刻,我非常強烈地意識到,啊,他再也不是小寶寶瞭。

絕對不可能還像以前那樣,隨時隨地把他抱起來,把玩一番,“哎喲好可愛哦,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小孩。”現在舉起兒子,內心會有一絲害怕,有種或多或少要看他心情如何的忐忑。

這傢夥現在殺傷力太強瞭,摸著他結結實實的手臂和大腿,就像一個小型沙袋,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可怕,太可怕瞭。以前抱睡著的小孩趕路,走到停車場固然勞累,也算可以承受。現在抱起沙袋的一剎那,總有一種想將其扔在路邊的沖動。

兒子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跟人一撞迅速倒地的小孩瞭,當他在小區騎車時,猶如一枚小型巡航導彈,令人聞風喪膽。

這一切都是小陳的功勞,果然爸爸帶的小孩不太一樣。

媽媽帶小孩,大部分習慣以理服人。以前每次我帶兒子出去玩,要回傢的時候,他就變成九頭牛都拉不動的逆子,“不要,我不想回去,還要再玩一會兒。”我一開始特別耐心,“要回去吃飯咯,吃完飯才有力氣玩啊。”隨後使用育兒方法上常用的選擇戰術,“再玩五分鐘就回去好嗎?”“不要。”“再玩十分鐘行不行?”“好。”小孩對時間沒概念的,其實三分鐘後我就會撤瞭,無奈他中途變卦說:“不行,我還是要回去。”

媽媽帶小孩,大部分習慣以理服人。以前每次我帶兒子出去玩,要回傢的時候,他就變成九頭牛都拉不動的逆子,“不要,我不想回去,還要再玩一會兒。”我一開始特別耐心,“要回去吃飯咯,吃完飯才有力氣玩啊。”隨後使用育兒方法上常用的選擇戰術,“再玩五分鐘就回去好嗎?”“不要。”“再玩十分鐘行不行?”“好。”小孩對時間沒概念的,其實三分鐘後我就會撤瞭,無奈他中途變卦說:“不行,我還是要回去。”

“你為什麼說話不算數?”這時候我胸中已經開始燃起一股火苗,親生的小孩像個大風箱一樣把火越吹越大。講理失敗,我開始冒火瞭,拿出傢長的權威:“叫你走你就走,你不想走也行,我一個人走啦。”

兒子開始哭瞭,一邊哭一邊說著“不要啊不要”。

是什麼讓時間把我磨成瞭悍婦?誰能想到生命中會出現一個專門跟你對著幹你還不能一走瞭之的男人?

男人似乎是不能用道理來溝通的生物。

男人靠實力溝通。

每天下午兒子從幼兒園回來後,都會自行穿戴上護具頭盔,他要去騎車。好幾年前我曾經夢想過這樣的場景,小孩在前面騎著車,我在後面跑著步,他鍛煉瞭我瘦身瞭,多麼完美的母子健身計劃。

後來才發現,這隻能是他還不怎麼熟練的時候,一旦學會,一個成年人根本追不上騎自行車的五歲小孩,我跑得都要斷氣瞭,隻能在後面拼命大喊:“兒子,等我一下,等我一下。”

小陳站在他的平衡車上,冷冷看我一眼,一言不發追上去瞭。

剛買回來的時候我還嘲笑過,“這輛車簡直就是廢物,你沒有腿嗎?不能跑步嗎?”

小陳用實力證明瞭,追孩子還是需要一個發電的工具。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歐洲的一個最新研究成果,說小孩的抗疲勞能力堪比鐵人三項選手。我不禁恍然大悟,這種野獸一般的孩子,怎麼能夠靠道理來說服呢?

爸爸之所以帶得好孩子,毫無疑問,是因為爸爸更擅長長距離作戰的戶外消耗運動。我就沒見過哪個現代女性能笑嘻嘻在烈日下追著小孩玩的,多半都是愁眉苦臉琢磨著:該死,日曬時間超過十五分鐘瞭,又要長斑瞭!

自從小陳開始帶小孩後,兒子明顯續航時間短瞭,以前他能精神到夜裡十一二點,現在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居然沒動靜瞭。生活多給瞭我一小時,我掐指一算,感覺可以比原來多活好幾年。

有一天小陳帶小孩去公園騎瞭一下午車,當天晚上七點左右,孩子到傢沒多久居然睡著瞭。

難以置信,我幸福得想放一串鞭炮,又要壓抑住渾身的興奮,一口又一口貪婪呼吸著久違的寧靜的空氣。小孩睡著的夜晚,人仿佛一下子變年輕瞭,往事歷歷在目,當年我有那麼多無所事事的夜晚。這一天,托小陳的福,居然又可以一個人看看日劇瞭。

爸爸非常適合帶孩子。

爸爸的策略就是盡可能把小孩的電放完,讓他自動關機,上床睡覺。

當然小陳也走瞭一點彎路。

比如那臺平衡車,每次兒子在前面忽然剎車停住,跟在後面的小陳一個措手不及,會往前直接飛出去,這讓我相當擔心,現在種牙太貴瞭,因為帶小孩把門牙都磕掉,未免太不值得。

比如小陳曾經嘗試過,為瞭讓小孩明白什麼是錯誤的事,在他犯錯的時候,會把他抱起來打屁股。我勸瞭幾次,不能這樣。後來我發現好幾次兒子一生氣,就開始揮起雙手,邊哭邊暴打親爹。

比如小陳曾經嘗試過,為瞭讓小孩明白什麼是錯誤的事,在他犯錯的時候,會把他抱起來打屁股。我勸瞭幾次,不能這樣。後來我發現好幾次兒子一生氣,就開始揮起雙手,邊哭邊暴打親爹。

一巴掌接著一巴掌,疾風驟雨一般,打在小陳圓圓的肚皮上。通常是因為當爹的逼著兒子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拽著他的手用公廁的烘幹機啦,用智能馬桶給他洗屁股啦。男人真的很殘忍,看到小孩不願意做什麼事,非要帶他去做什麼事。

美其名曰:挫折教育。

目前來看,挫折教育還是有一定成果的。

小孩明顯比以前愛上幼兒園瞭,小陳沒辭職時,兒子經常想賴皮不上幼兒園,嘴裡嘟囔著“我不想去幼兒園,我想在傢裡玩”。現在,他的積極性明顯大幅提高,每天從幼兒園回來,訓練一項接著一項,騎車兩小時,拍皮球兩小時,無論拖延多長時間都要吃完碗裡的飯,還有時不時的英文訓練。兒子真辛苦,怪不得每天都要坐第一班校車去幼兒園。

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為瞭讓小孩早早睡覺,小陳夜夜累倒在兒子一米五的小床上,一個成年男性,每晚十點前準時睡著,小陳終於靠兒子成瞭全中國作息時間最健康的中年男子。

全職爸爸到底不一樣。影視作品中全職媽媽通常在一天的忙碌後,趁小孩睡著,重新紮好散亂的發絲,開始投入下一場戰鬥,把被小孩弄亂的傢復歸原位、收拾東西、整理衣物、準備第二天吃的早餐,傢務永遠做不完,女人總想付出更多。

小陳每次在被我搖醒後,都會告訴我:“不,我要睡瞭,養精蓄銳很重要。”他說得也對,睡夢中的小孩,咂瞭咂嘴,儼然是童話故事中沉睡的怪物。

明天,對小陳來說,又將是一場近身搏鬥。

艾文爸爸說:我兒子三年換瞭六輛車

我真正教艾文騎車,也就花瞭兩個晚上,他在兩天內就完全掌握瞭這個技能。

手扶在他自行車屁股上一路跟跑,偶爾偷偷放開幾秒鐘。開始幾次可能放開的時間相當短,就一兩秒,並且還得找個借口說我要擦汗,因為他一察覺便開始尖叫。

之後每次放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弓著快傷殘的老腰,內心卻無比喜悅。

在這之前,艾文在車類運動方面,好像一直都落後於別人傢的小孩。從小到大,小三輪、滑板車、平衡車、自行車全都買齊瞭,但都感覺不到他有一般男孩應該有的興致。

幾個月前,出門散步他都帶上瞭平衡車,動作迅速熟練之後,他終於換上那輛帶有輔助輪的十四寸小自行車出門散步。

三月的一個周末,我們帶上他的車在偌大的郊野公園玩,我見他從一座坡度十五度左右的橋上下來時根本不剎車,車子在快速下坡時一會兒朝左邊偏,一會兒左邊輔助輪又離地十厘米朝右邊撲去。

三月的一個周末,我們帶上他的車在偌大的郊野公園玩,我見他從一座坡度十五度左右的橋上下來時根本不剎車,車子在快速下坡時一會兒朝左邊偏,一會兒左邊輔助輪又離地十厘米朝右邊撲去。

我緊跟著並拎住他的衣領,雖然嚇得不輕,但那時我就知道瞭,輔助輪不能給他輔助瞭,而是限制瞭他的進步。

我提議拆輪子。

他可高興瞭,當天回到傢裡便拆瞭。

第二個周末我就帶艾文去挑選瞭大一號的自行車。

經過上一周的騎行,艾文騎車基本上很熟練瞭。但是換瞭大號自行車後卻遇到瞭難點,他身高不夠,沒辦法坐在座墊上起步,他得站著踏兩下讓車子有瞭初始速度後再坐上去騎行。

這個難度明顯超出瞭他的預期,屢屢失敗摔倒在地,以至於他對新車的喜悅很快轉變為仇恨,好像是這輛車偷走瞭他的騎車技能似的,他十分惱火並哭著對我說要把這輛車退掉,要回去騎原來的小車。

我也沒想到他這麼快放棄,沒有遇到過挫折的孩子怎麼能成長。

當時我也很生氣,告訴他如果不想騎就把這車扔瞭,傢裡那輛車我要賣給別人,已經被預定瞭,他以後就沒車騎瞭。

我承認我是粗暴瞭點,他更大聲地號哭瞭兩聲,擦幹眼淚繼續練車。

就這樣踏瞭一晚,勉強能夠上車;又踏瞭第二晚,他終於掌握瞭這個技能,從此自行車變成他的真愛。現在,但凡他要輕易放棄的事情,我都以學車的經歷為例讓他堅持。

《全職爸爸(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