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過去接手對寄萍說: 來,我拉吧。 寄萍搖瞭搖頭說道: 不,我拉。 大福不由分說接過來說: 你嬸子這個書迷去聽書瞭,我替替你。 寄萍不再爭,搬張小板凳
坐他身旁,低頭不說話。大福疼愛地低頭看看她: 這孩子,成天繃著個小臉兒,才多大孩子埃 寄萍突然抬起頭來問道: 大爺,您能幫我們去北京找找我爹嗎?找到瞭我爹,傢裡為我們花的這些錢才能還回來呀。 大福看著她說
道: 這孩子,你當俺就為瞭那幾個錢嗎?可是孩子,你爹在北京哪裡,你知道嗎? 寄萍搖瞭搖頭: 我隻聽我爹說他要去北京什麼部任職,可到底去哪裡,我沒註意。 大福安慰道: 就是啊。北京那麼大地方,你大爺就是去瞭北
京,又上哪裡去找呢?你放心,前幾天,我去瞭趟新市場,我琢磨著,你說你和子建是和你爹在新市場失散的,你爹要回來找你,肯定要到新市場去問。你猜怎麼著?你爹還真差人回去過。 寄萍高興地問道: 啊?什麼時候啊?
說是有倆月瞭。我算著,就是我去蘇州那時候的事。打聽不到,那人又走瞭。我已經和那裡的人交待瞭,隻要你爹再差人來,就會到咱傢來找你們的。 寄萍高興地說道: 謝謝您瞭大爺。 大福接著說: 你和子建能到咱傢來,總是
咱們上輩子有緣分。既然來瞭,就別急著走瞭,在這裡安心地住著,等你爹來找你們,啊? 寄萍乖乖地點點頭說道: 我知道瞭大爺。
可從大福跟寄萍說瞭這些話,寄萍的心就沒安穩過,她覺得爹爹就在不遠的地方到處打聽著找他們呢,所以她一直註意著從外面來的人。一天一個客人來買饃饃,寄萍接待著,看著這人眼生,寄萍便一邊給人傢拾饃饃,一邊小心地:
叔,您從哪裡來? 客人笑著說道: 我就咱這巷子裡的呀。 寄萍問道: 我咋沒見過您呢? 客人笑瞭,說: 你才來瞭幾天啊。你弟弟哩? 寄萍一聽泄氣瞭。在她身後的大福聽到瞭她的話,懂得瞭她的意思,等客人走瞭,對寄
萍說: 寄萍,新市場離咱們這裡遠得很,那邊的人買饃饃走不到這裡。 寄萍失望地低下瞭頭。大福看著她嘆瞭口氣: 這樣吧,改天,大爺領你去一趟新市常 寄萍驚喜地抬起頭來問道: 真的? 大福說道做到,這日得瞭空閑
便領著寄萍去瞭新市場,走到瞭當日被人擠散的地方,寄萍頓時活躍起來,說道: 對,對,是這兒。我當時就和子建在這裡站著,看那個什麼督辦騎著馬過來,我爹爹就在馬路那邊。突然人群就亂瞭。 大福憐憫地看著她說道: 走
吧,咱進去問問。 寄萍一蹦一跳地跟他進去。在一雜貨店門口站定,大福向老板當聽到: 打那以後再沒人回來打聽過? 老板搖瞭搖頭說道: 沒。就來過那一次。也許人傢死瞭心。 大福指瞭指寄萍說: 你看看,這就是那孩子
。老板,要是他傢裡的人再來打聽,你可記著告訴他啊。 老板看著寄萍點頭道: 可憐的孩子。好啊。 大福轉頭對寄萍說: 你看,沒來吧?咱先回去吧。 寄萍不死心地找著,找到瞭慶愉茶園: 大爺,當時我爹爹就在那裡喝茶
來著,咱再上那裡打聽打聽? 大福領著她走瞭進去。曾經接待過夏希尊的茶房看著寄萍說道: 這就是那個孩子吧?好象還有印象哩。那位先生是差個人回來打聽過,沒打聽到,就走瞭。 大福對寄萍說: 上次來,這位先生就這麼
回我的。 寄萍眼巴巴地問道: 叔叔,我爹爹派來的人說我爹現在在哪裡瞭嗎? 沒有。 茶房搖瞭搖頭。寄萍失望地低下瞭頭。大福陪瞭笑道: 謝您瞭。要是夏先生再差人來,可當緊記著孩子在我傢呢。 茶房點頭道: 記著
瞭。 大福拉著寄萍說道: 走吧。 寄萍戀戀不舍地跟瞭大福走出瞭茶館。大福低頭看寄萍失望的樣子,一邊走一邊對她說: 孩子,事情到瞭這一步,就別再急瞭,好好地在傢裡住著吧。總有一天會找到你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