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賢士,樂道忘勢

古之賢士,樂道忘勢

【原文】

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則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1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註釋】

1亟(qi):多次。

【譯文】

孟子說:「古代的賢明君王喜歡聽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權勢放在心上。古代的賢能之士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樂於自己的學說,不把他人的權勢放在心上。所以,即使是王公貴人,如果不對他恭敬地盡到禮數,也不能夠多次和他相見。相見的次數尚且不能夠多,何況要他做臣下呢?」

【讀解】

樂道忘勢,是弘揚讀書人的氣節和骨氣。還是曾子所說的那個道理:「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五下》)他有他的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官位,我有我的正義。我有什麼輸於他的呢?這樣一想,也就不把他的權勢放在心上了。所以,真正的賢士能夠笑傲王侯,我行我素。

當然,如裡王侯本身也能夠好善而忘勢,對賢能之士禮數有加,當成真正的朋友而平等對待,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總之,領導人好善忘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人才樂道忘勢,不逢迎拍馬,屈從權貴。這是相反相成的兩方面。正如朱熹《孟子集注》所說:「二者勢若相反,而實則相成,蓋亦各盡其道而已。」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