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作馮婦

再作馮婦

【原文】

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棠1,殆不可復。」

孟子曰:「是為馮婦2也。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3,莫之敢攖(4)。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註釋】

1復為發棠:重新勸齊王打開棠地的糧倉賑濟災民。發,汗。棠,地名,在今山東即墨南。過去齊國災荒時,孟子曾勸過齊上開棠地糧倉賑濟災民,所以有此說。2馮婦:人名,姓馮.名婦。3嵎(yu):山勢彎曲險阻處。4攖(ying):迫近。

【譯文】

齊國遭饑荒,陳臻對孟子說:「國內的人們都以為老師會再次勸齊王打開棠地的糧倉來賑濟災民,大概不可以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說:「再這樣做就成了馮婦了。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於打虎,後來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隻老虎。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沒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連忙跑過去迎接他。馮婦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眾人都很高興,可士人們卻譏笑他。」

【讀解】

士人們譏笑他什麼?

譏笑他重操舊業,又於起了打虎的勾當,而把自己做善士的追求放棄了。所以,「再作馮婦」作為一個成語,是指人應該明己見機守義,不應因環境而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與原則。簡言之.就是不應「再作馮婦」。

但我們從孟子這段話的語氣裡又感到他並不是完全否定馮婦的作為,因為「再作馮婦」實際上得到眾人的擁護,而只是士人們在譏笑他。難道孟子竟會因為怕士人譏笑而不再去勸齊王開倉救民嗎?

關於這個問題,朱熹有個解釋,他認為主要因為孟子說這話的時候,是齊王已不願意用他,不願意聽他的話了,而孟子自己也知道這個情況,已準備離開齊國了,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可見,孟子說這段話時是處在一種矛盾的心態中,正如馮婦再次打虎,「再作馮婦」一樣,不再次去打虎吧,眾人正有危難需要自己。再次去打虎吧,又放棄了自己的追求與主張,且為士人所譏笑。孟子也是一樣,不去再勸齊王吧,災民的確需要救濟。再次去勸齊王吧,明知他不會聽,而自己正準備離開齊國,再去勸他,不是又放棄了自己離開齊國的打算了嗎?何況,如果自己現在還要去勸齊王,必然受到齊王身邊一批被重用的人的譏笑。權衡的結果,還是不準備去「再作馮婦」。其實,學生陳臻是瞭解老師的處境和心情的。所以在向老師提出大家的願望後馬上又說「殆不可復。」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之所以說出再作馮婦的典故,是表明了他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把握,一種審時度勢。這正如趙歧注《孟子》說:「可為則從,不可則凶。言善見用,得其時也非時逆指,猶若馮婦。暴虎無已,必有害也。」這可以說是對孟子心態的深刻揭示。

那麼,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應該認為,是不是「再作馮婦」並不絕對,關鍵是要審時度勢,把握自己。如果「可為」,如果「見用」而「得其時」,再做一次馮婦也未嘗不可。如果「不可」,如果『非時逆指」,則不可「再作馮婦」,以免「暴虎無已,必有害也」,而且還會受到有識之士的恥笑。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