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節


唯一的酒肆也沒有食客,店主還記得莫問這個出手闊綽的道人,見莫問進來歡喜的迎了上來,莫問說明所需,問了棺材鋪所在的位置,轉身出門。
待得買回祭奠事物,店內有了食客,食客是兩個前來收租要稅的差人,莫問於靠窗之處坐下,要了一壺酒,自斟自酌的同時聽那兩個差人說話。
這兩個差人似乎沒有完成職事,一直在謾罵此間民眾刁蠻,罵完民眾開始罵鄉約敷衍,罵完鄉約開始罵官府派了個苦差事,罵完官府之後終於開始碎嘴東方戰事,聽了半個時辰,莫問對戰事的發展有了大致的瞭解,這一次的戰爭規模比當年的東北郡還要慘烈,動輒就是死傷萬人,亂世之中妖物四起,陰物橫行,毒物現世,妖龍肆虐。
劉少卿好大喜功固然不假,但他帶兵作戰一直將帥營安在陣前,臨陣對敵也衝鋒在前,在軍中擁有很高的威望,所率軍隊已經攻到了閔州西南,也就是山所在區域的西方,那裡距離鄴城已經不遠了。
夜逍在晉國可能未能調動軍隊,晉國之前一直沒有出兵,在黃河結冰之後方才踏冰北上,收復了西陽縣和清平城,隨後再按兵不動。
燕國趁機侵佔了東北幾處州府,但他們運氣不好,軍中鬧起了瘟疫,到得後來軍中出現兵變,兩萬騎兵自相殘殺,最後只撤回了數騎。
說的糊塗,聽的卻不糊塗,莫問根據差人所說的情形猜出了事情的真相,柳笙當日接替他接掌東征趙軍的時候帶去了不少殭屍,所謂瘟疫和兵變有可能是柳笙放出了殭屍,他的那些殭屍都是帶有屍毒的,被其咬傷就會成為行屍,好在行屍無法傳播屍毒,不然很可能會造成局面的失控。
自差人嘴裡莫問沒有聽到柳笙的名號,他們所說的趙國領兵人物是一個貌美如花的王妃,此人想必就是柳笙,但外人不知道。
除此之外,上清和玉清的道人也大量入世,他們並不登堂入殿,也不受官家差遣,只是行走江湖,救苦救難,盡道人本分。
混戰之下,最苦的還是姓,但姓苦慣了也就麻木了,人肉相食不再稀奇,賣兒賣女司空見慣,一個女童換不得兩石谷粟,肉鋪裡公然出售「香肉」,所謂香肉便是人肉,豬肉要十錢一刀,香肉不過錢。
有時候麻木的不僅僅是姓,莫問也有些麻木了,這種麻木不是無動於衷,而是無可奈何,他的天職是研創內丹法門,外界的事情有別的道人司職。
待得店主做好乾糧,莫問付了錢出門離開,入夜之後尋了高處,焚燒祭,唱誦經,祭故去的家人,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祭祖,今年祭奠除了故去的家人,還有可憐的林若塵。
回山之後,莫問將所見所聞說與阿九知道,雖是長話短說仍然用去了日工夫,此時禁錮內已然生出了大量靈物,由於時日較短只有為數不多的的靈物長成,結果的寥寥無幾。
平靜的山中歲月,莫問每日做著同樣的事情,能夠陪在阿九身邊,他感覺內心很是安定,轉眼又是半年,又一個夏天,隨著時間的推移,莫問發現自己的內丹修行法門一直沒有進展,止步於靈氣交融,大量的靈氣聚集於氣海卻不得凝結成丹。
氣海之中的靈氣呈氣態,這種靈氣是不耐消耗的,只有將靈氣凝結成固態金丹,才能積攢靈氣,在關鍵時刻大肆使用而不虞枯竭。
苦思良久,莫問隱約發現了問題的所在,人活於世全賴精,氣,神。內丹法門不能僅僅局限於靈氣的修行,內丹也並非單純由靈氣凝結,當有精,神在其中,精氣神猶如駕拉轅,若要前行,不能一駕前衝,兩駕不前,要前當者皆前。
若是內丹之中混以精神,那內丹成就之後就會帶有修行者的元神靈識,彷如元神所衍嬰孩,內丹之道亦是元嬰之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初窺大道
79閱.元嬰為元神衍生,受本體元神指使卻不受本體束縛,可離體出竅神遊天外,亦可脫離本體永遠存在,神仙與凡人的區別在於神仙擁有強大元神,可以利用元神使用仙法,而凡人在飛昇之前哪怕修為再精深,元神亦無法脫離本體**存在,更無法利用元神施展霸道仙法,
元神無法脫離本體便會受到本體的限制,通過熔煉內丹,可以強大元神,通過不能脫離本體的元神衍生出可以脫離本體的元嬰,元嬰若成,即便不飛昇仙界,亦可使用仙法,
參悟是將已有的事情想清楚,研創則是開出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在此之前並無元嬰修行法門,天庭對于飛升道人會給予元神強大可以施展仙法作為賞賜,這也是滯留凡間的散仙實力較弱的原因,若是飛昇天庭,便要受天庭約束,由此得賞元神強大,若是滯留凡間,便不能受賞,不受約束便施不得仙法,
若是元嬰之道能夠走通,練就內丹的同時就會擁有強大的元神,內丹修為越高元神越強大,到得巔峰之時元神便會衍生元嬰,一旦擁有元嬰,即便滯留凡間亦可施展各種仙法,若是元嬰足夠強大,便可永生不死平視天庭,若是元神繼續強大,不但可以超脫生死,甚至可以超脫三界,成為前所未有的新生永恆,
心念至此,莫問收回思緒沒有再想,他雖然飽經坎坷,卻從未生出不臣之心,也從未想過背離三清獨自尊大,這源於他平和的心性和中正的慮事,他看到了自己的失去和承受的不幸,也看到了自己的得到和擁有的幸運,
前途無限光明,道路艱辛漫長,於雪山之巔的日子並不好過,寒冷自不必說,最大的煎熬是孤獨,雖然可以與阿九進行交流,但時日一久,與阿九的交流成了一種如夢似幻的幻覺,由於不可碰觸,禁錮內的一切都令他感覺不真實,包括禁錮內的阿九,
修道中人與尋常凡人的最大區別是修行中人好靜而普通人好動,但道人的好靜也並不是喜歡完全的安靜,只是喜歡安靜更多一些,但雪山之上是徹底的安靜,這種安靜不是沒有聲音的安靜,而是一種與世隔絕的孤獨,若是換做別人,感覺到孤獨可以尋人交談,通過交談寬心平性,但莫問尋不到這種可以寬心的人,唯一能夠寬心的人就是關在禁錮裡的阿九,但阿九被關在禁錮裡,沒有任何感情的口型起不到撫慰的作用,莫問想聽到阿九的聲音,想碰觸和擁抱阿九,
心中的平和一旦失衡,立刻就會有怨氣滋生,怨氣不得消解會越發嚴重,但莫問一直將怨氣壓在心底,並未表現出來,更沒有對阿九生出半點怨恨,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事情是必須承受的,當日心安理得的享有了溫香暖玉,今日就必須心安理得的承受寒冷和孤獨,
雪山與尋常的山峰最大的不同是雪山的景物一年四季都不會有很大變化,起初莫問還能大致計算時日,到得後來已經記不住日子了,只能根據氣溫的大致變化來判斷時節,除了氣溫,還有一樣東西能幫助他大致判斷時間,那就是關在山洞裡的石龍子,石龍子半年需要進食一次,到了半年它就會衝撞紫氣屏障討要食物,
在感受到石龍子衝撞紫氣屏障之後,莫問自冥思之中回神,帶了銀錢下山,照例,離開之時他都會跟阿九說一聲,告知因何事離去,何事才能回返,
下山之後莫問先行查看了生祠,發現生祠的石盒裡共有五份求願,其中兩份求的是大風雪能夠減弱,眼下已經超過了所求時限,還有一件求的是一生平安,亦可忽略,只有兩件近期相求的事情可以為之,一是請求神仙根治狼患,二是請求仙人保佑一個病重的婦人能夠早日治好痼疾,
看罷所求,莫問離開生祠先行前往邊陲小鎮,傍晚時分到得小鎮,卻發現小鎮已經荒廢,居民已經不知所蹤,
自城中尋罷一番,莫問並非發現這裡有戰爭的痕跡,但民居中的生活器皿有很多都留在了原地,這表明這裡的居民當日走的很是匆忙,根據食物的腐壞程度來看這裡的人離開的時間並不很長,還有就是這裡很多房屋都有著火的痕跡,
沉吟片刻,莫問並未繼續向南,而是調頭返回了草原,他對外面的事情並不關心,來此只是為了補充乾糧,而牧民的家中也有可以製作麵餅的元麥,
此時是秋末冬初時節,草原上並不見散居的牧民,尋到次日中午時分方才自一處山坳裡看到了大量的帳篷,粗略計數當有百十頂,山坳裡堆積了大量的牧草,山坳的南北出口豎立著很高的柵欄,
見此情形,莫問很是疑惑,草原的羌人很少成群居住,不知為何今年竟然會聚集在一起過冬,略一轉念便釋去了疑惑,羌人聚集一處可能是為了防止狼群襲擊,
莫問自南側步行靠近了那處山坳,距離山坳兩里之時有羌人發現了他,這裡很少有外人到來,莫問的出現引起了寨子裡羌人的圍觀,莫問舉目遠眺,試圖尋找那個熟識的婦人,未曾想尋到的卻是那個當年賣羊給他的那個老者,老者還認得他,自柵欄裡走出來,衝他高聲打招呼,
莫問稽首還禮,與老者走進了羌人的聚集地,
「小兄弟,你又不要牛羊,到我們這裡來做什麼,」老者操著生硬的漢語,
「木裡雪山東面不遠有一座神廟,貧道受神明差遣,前來為諸位根治狼患,」莫問提氣說道,廟是華夏自古有之的,為供奉神明的所在,寺才是僧人住的地方,
莫問此語一出,少量羌人發出歡呼,隨著懂得漢語的羌人將莫問的話轉為羌語告知他人,歡呼聲越來越高,這裡雖然只有一百多頂帳篷,但帳篷很大,人數當有千餘,千餘人齊聲歡呼,聲音響徹山谷,
歡呼過後,羌人逐漸歸於平靜,人群中傳來竊竊私語和對他的指指點點,不問可知是懷疑他能否克制狼群,
就在此時,一個羌人沖眾人高聲說話,他說的是羌語,莫問聽不懂,但他看得懂那羌人的比劃,羌人比劃的是他扛著東西上下起伏,不問可知看到的是他當日扛著石龍子凌空西去的情形,如此一來羌人無不對他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小看眼前這個消瘦的道人,
莫問見狀趁熱打鐵,「神明言之,曾有人向其許願,要神明保佑其妻子能夠康復,先前是何人自那廟中許願的,」
此語一出,羌人面面相覷,片刻過後自人群中走出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壯漢,甕聲說道「是我,要是阿九女神能夠治好我家格姆的病,我願意將我所有的牛羊都獻給她,」
此人走出人群之後,眾人看他的眼神就很是尊敬,想必他是羌族比較有威望的人,
「貧道受到神諭,奉命而來,一定會治好格姆的病,」莫問正色說道,為了讓羌人供奉阿九,他只能事出從權,借神之名行事,
莫問話音剛落,人群中就有人在竊笑,莫問不明所以,以為眾人看他不起,便沖那壯漢抬了抬手,「請帶貧道去見格姆,」
「格姆是我老婆,」壯漢瞪眼說道,
莫問見狀很是不解,不知壯漢為何是這般神情,那老者在旁看的真切,上前耳語道,「格姆不是人名,是老婆,」
聽罷解釋,輪到莫問開始尷尬,那壯漢見莫問神情,知道是自己先前說了羌語引起了誤會,咧嘴一笑,走過來拍了拍莫問肩膀,又環臂將他抱了一抱,這才指著不遠處的一頂帳篷,「走,」
莫問雖然喜歡羌人的淳樸,卻不喜歡羌人身上的氣味,他們多食肉奶,體息很重,但他並未表現出來,笑了笑,跟在那壯漢之後走向帳篷,
《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