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節


胡人之爭發生在趙國境內,涼國並未受到波及,除了貧窮並無戰亂,村莊也都有人,天亮時分二人來到一處村莊,這處村莊人口不少,當有兩百多戶人家。
「無名,自村裡尋一戶人家募化,必須一舉成功,若是被拒之門外,罰你一日不食。」莫問給無名出題。
「師父,這不對呀,怎麼只有罰沒有賞呢,我若是募化成功了呢?」無名狡黠反問。
「成了傳你符咒法術。」莫問笑道。
「成。」無名痛快的答應下來,轉身走到村南第一家砰砰敲門,「開門,快開門!」
這是一處很大的宅院,無名敲門過後有下人將院門打開。
「小道長何事敲門?」下人模樣的人沖無名問道。
「我跟師父與妖怪苦鬥了一夜,很是腹饑,快去為我們拿些吃的。」無名蠻橫瞪眼。
那下人見無名神情不善,再看莫問道袍少袖,忙不迭的答應下來,轉身進去端拿食物。
「師父,成了。」無名得意回頭。
莫問見狀哭笑不得,「你這是募化還是搶奪?」
「當然是募化,我又沒有動手,我發現人都怕惡人,得罵著來。」無名壞笑。
莫問聞言不禁莞爾,無名募化所用的方法無疑是受到了他前夜與將領和道人說話態度的啟發。但他讓無名募化的初衷是為了讓無名學會觀察細節,故此笑過之後出言說道,「罵的前提是打的過人家,若是技不如人可千萬別罵。不許胡鬧,再去尋找,此番要尋找能夠幫為師縫補道袍的人家。」
無名無奈,捨了這家,在村子裡逐街尋找,最終自村西尋到一戶人家,「師父,這家。」
「為何選這家?」莫問問道,無名尋的是一戶很小的破舊院落。
「這戶人家有草藥之氣傳出,說明家裡有病人,咱給他們治病,不愁他家的巧手婦人不給您縫補。」無名得意的解釋。
「你如何知道這戶的婦人很是巧手?」莫問笑問。
「門上的貼花很是精巧,當出自巧婦之手。」無名自信滿滿的指著門上殘留的年關剪紙。
「觀察還算細緻,卻算不得細緻入微,這戶人家得病的恰恰是婦人,而且家中沒有其他能夠使用針線的女子,即便我們幫其治病,她也無法為我們縫補衣物。」莫問點頭說道。
「師父,您怎麼知道得病的是婦人?還有,您怎麼知道他們家裡沒有其他能夠使用針線的女子?」無名對莫問的判斷深信不疑,臉上只有好奇,沒有不信。
「飯糊了。」莫問抬手指著木門,示意無名敲門驗證。
無名上前敲門,出來的是一個四十歲上下的漢子,見到門外的師徒二人,道了聲「稍等」轉身進院。
「善人,我師父會治病。」無名喊道。
那戶主聞言急忙轉身,「此話當真?」
莫問用事實證明了無名『此話當真』,也用事實向無名證實了他的判斷無誤。給你婦人瞧病之後師徒二人出了門。
「世間本無秘密可言,所謂秘密都是對粗心之人而言的,真相要靠自己去觀察判斷,不可道聽途說,也不能粗心大意。」莫問趁機向無名傳道。
「師父,我記住了。」無名隨口應聲。
莫問點了點頭,再度說道,「乾坤化天地,天道有陰陽,天下百姓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明眼人,這部分人很是細心,凡事用心觀察,這些人都能過的很好,這是他們的得。但凡事都有好壞兩面,有得必有失,他們在過的很好的同時也會活的很累,因為細心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還有一類是瞎眼人,這些人目光短淺,懶得用心觀察,得過且過,少用心思,故此他們過的很是輕鬆,這是他們的得。反之,由於他們懶得觀察思考,便會被明眼人利用引領,因此這部分人往往活在市井的最底層。」
「師父,道士是哪一類人?」無名問道。
「道士也不相同,似為師這般勉強算得上是明眼人了,似那凌雲子那般則是自以為是明眼人的瞎眼人。」莫問說道。
「師父,自賣自誇是不是不太好啊。」無名偷笑。
「你看,你這就是陷入了俗世的陳規之中,我舉例與你講理,驢子去山中逞能,老虎去磨坊拉磨,這兩者的本質都是虛偽,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是驢子就老實拉磨,是老虎就雄霸山林,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道自然,你可懂?」莫問問道。
「懂,是什麼就是什麼,沒本事不逞能,有本事不裝熊。」無名鄭重點頭。
「對,道人行事的光明磊落,不可藏頭露尾。那些微服私訪的官員,其內心深處並不光明,巴不得有人前來招惹他,小看他,然後他亮出身份令對方惶恐。還有很多習武之人也有此等惡習,實則這是虛榮之心作祟,你長大之後萬萬不可做這種事情,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刻意偽裝,不然就流於下乘,有違道家教義。」莫問說道。
「師父,您就放心吧,咱還是回去尋戶人家先給您袖子縫上吧。」無名說道。
經無名提醒,莫問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走出了村子,於是調頭回返,尋了一戶大宅敲門請入。
劉少卿在涼國境內大肆揚道抑佛令得道家弟子地位很高,莫問道明來意,戶主急忙將師徒二人請進了宅院,上茶招待。
常言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主家慇勤的態度令莫問心中生疑,「善人,有事明言?」
那戶主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男子,聽得莫問言語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道長可會作醮?」
「做得。」莫問點頭說道,實則正規的作醮至少需要三人以上,但渡過天劫的道人要處理妖邪之事根本無需幫手。
「那就好,敢請道長為先母做場法事,不管見效與否,酬資絕不敢少缺。」年輕的戶主說道。
「亡者不安?」莫問皺眉問道。
「不瞞道長,姚某出生之時橫胎,先母生下姚某就過世了,自姚某記事之時起,每到姚某生辰之日的晚間,就會夢到先母站立床邊哭泣,問她何事卻並不言語,年年如此,做了好多場法事也不見效。」年輕的戶主眼眶泛紅,神情悲傷。
「善人,你怎麼知道那女鬼就是令堂?」無名在旁問道。
「過世之後不可稱之為令堂,當稱先妣。」莫問出言糾正。
「回小道長問,姚某曾向先父說起過那婦人的衣著樣貌,據先父所說那正是先母,況且母子連心,見到先母哭泣,姚某心如刀絞。」戶主抬手擦淚。
「善人無需悲傷,請帶貧道往先妣陰宅一行。」莫問起身說道。
「好好好,如此這般就有勞道長了。」戶主起身帶路。
到得院內,戶主喊了一個下人,四人出門東行。村民見之,聚眾尾隨。
《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