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節

梅縣令不信,質問萬元娘:「你一個婦道人家,哪來那麼大的力氣?這婆子不但被勒死了,還差點被勒斷了脖子。這定是男人所為。」
萬元伏在地上,聽了這話渾身一震。
萬元娘淒厲地尖叫道:「婦道人家?我自打嫁了萬家來,啥活計沒幹過,啥苦沒吃過,我幹得比幾個男人還要多,啥時候當我是婦道人家?她不是人,大人哪,這賊婆子不是人哩--我恨不得喝她血、吃她肉。我要把她煮了,一塊一塊吃她肉……」
梅子寒大怒,罵道:「毒婦,焉敢如此對待公婆?不孝的東西!」
那媳婦卻瘋狂大笑,不顧萬元的拉扯,說寧願給豬狗做兒女,也不願意給這賊婆做兒女,這賊婆吃兒孫的血肉。
圍觀的人群議論紛紛,都說這萬婆子罪有應得。
梅縣令煩惱極了。明明是一樁殺母案,犯得乃是十惡不赦之罪,死者卻偏偏被人罵罪有應得,他要怎麼判?
不等他想好,那媳婦卻一頭撞在牆壁上,雖然暫時沒死。看樣子也活不成了。
萬元娘滿頭是血,對萬元吩咐道:「你要是不把弟妹拉扯大……娘做鬼也不放過你,你爹也不會放過你。你……你要記住:娘沒錯!是你爹托夢要我勒死那老婆子的。你爹說了,咱不給她當兒女。告訴你弟弟,娘……娘想他。」
萬元的弟弟投軍去了。
萬元不敢離家。怕他走後,家裡沒人能壓制奶奶,所以就讓二弟去了。他則留在家裡照顧娘和下剩的弟妹。
聽了娘的囑托,萬元眼中一滴淚也無,木然點頭,不等大夫來,那媳婦就死了。
一場鬧哄哄的劇目,才一個時辰,就落下帷幕。
梅子寒心中極度不安,不想再多生事端。於是胡亂判了兒媳故殺婆婆,自殺謝罪,草草了結此案。
他忙得很呢。桃花谷還有五六具屍體等著查死因呢!
也不知出於什麼考慮,公孫匡當天下午就放了孫鐵等一干人。
可是,孫鐵等人卻不肯走。
公孫匡聽了鎮軍稟報。疑惑極了,便來詢問緣故。
孫鐵好整以暇地說道:「聽說外面剛死了人,這時候我們可不敢離開,不然的話,這殺人的罪名怕是就要落到我們頭上了。說不定大人就憑這個把張家定個謀害朝廷公差的罪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大人之前那麼謹慎,連找小娃兒都不讓,如今出了命案,倒要放我們出去,這可有些蹊蹺了。我看大人還是謹慎些才好。」
孫鬼也叫道:「就是。咱們哪兒也不去,就呆在你們眼皮子底下。這樣的話,外邊哪怕鬧翻了天,也不與咱們相干了。」
公孫匡大怒,拂袖而去。回到上房坐定,喘氣不止。
這天晚上,公孫匡在湖邊的桃花林裡埋伏了百來個鎮軍,又命幾個人徹夜不眠,來往巡查。
大半夜過去,一直到凌晨,都沒有動靜。
正當軍漢們昏昏欲睡,張嘴打哈欠的時候,忽聽「嘩啦」一聲水響,伴隨著「啊」地一聲淒厲慘叫,劃破了靜夜的長空。
軍漢們一個激靈,睡意全無,紛紛湧向湖邊。
有人點燃火把,亮光照見湖面盪開的層層漣漪,兩個軍漢正恐懼地望向水中,渾身哆嗦著,說不出話來。
眾人安慰、喝罵,好一番催逼,那兩人才緩過勁來,說他們正在湖邊走動,聽見一聲水響,等回頭,童大發就不見了。
童大發就是那個失蹤的軍漢。
營指揮使大罵道:「沒用的東西!」
又對埋伏在旁邊的林中軍漢們喝道:「不是讓你們盯著湖裡嗎,怎麼就沒發現有人從湖裡冒出來?」
一個軍漢顫抖道:「大人,小人一直盯著湖裡。小人發誓,絕沒看見人,什麼也沒有,那童大發就滑下水了。」
「胡說!」營指揮使雖然心裡打鼓,卻不大相信。
那人就拉著他到自己躲藏的地方,趴下後告訴他道:「這麼趴著,藉著天上星光,水面也灰白一片,要是有什麼必定能看見。」
營指揮使試了下,果然如此,但他還是不信,認定這漢子肯定是打瞌睡,才錯過了。
接下來,自然是草木皆兵,湖邊亮起了好幾隻火把,眾人都盯著湖面,直到天亮。
天亮後,湖面上又飄起一具屍體。
谷外的鄉民聽了,都神秘地議論說,這是貪官惹怒神明,遭報應了。
公孫匡聽人回報後,自然沒好心情,在湖邊仔細查看,也是一無所獲。
太陽升起後,滿谷的桃花燦若雲錦,湖邊爬滿了大大小小的烏龜,鳥兒悠閒地鳴叫,一切都是那麼祥和。
公孫匡和梅子寒盯著那只最大的烏龜,只覺心底發寒,渾身不得勁。
莫非,這烏龜真有蹊蹺?
第174章流放
正當他們不知如何應對這事的時候,朝廷來了旨意:將張家全家流放北地。
原來,永平帝下旨抄張家,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
張楊的親朋故交、同年師兄弟等紛紛上書,說從來就沒有這樣的事,大靖律法亦沒有這項規定,而張楊也辯駁說,張家遷入桃花谷,發現那些烏龜後,他父兄已經下令不准驚擾,更遑論吃烏龜了。
這些人中有張楊岳父曹淵、趙耘岳父汪正松以及周夫子弟子門生等,個個都言之鑿鑿,端出律法條文,又指出胡鎮乃一世家紈褲,曾在清南村欺男霸女、無所不為,連童生試都敢插手,其言辭不可信云云。
這情形卻讓永平帝更加憤怒,一腔怒火不得瀉出。
他親自下旨,責令大理寺和刑部比照「十惡」中的大不敬,火速定案,將張家一家都定了流罪,流放兩千五百里,竟然繞過了大理寺正卿汪正松。
永平帝乾綱獨斷、一意孤行地定了此事,以為會引起極大風波,不料,先前反對的人都靜悄悄地一聲不吭,再無人提此事,連張楊也不喊冤了。
這反常行徑雖讓他疑惑,卻再不肯轉圜,遂派快馬去湖州傳旨。
《果蔬青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