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膽大之極的作戰計劃

  在壕溝中伺伏的兩個鐵生,早已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黑暗中看來,方鐵生的虯髯,閃閃生光,和甘鐵生白皙的膚色,成為強烈的對比。經過長期的盯視,他們的眼睛,一閉上,眼皮上,反而會傳來劇烈的刺痛,他們眼看著敢死隊員一點一點向前移動,在黎明之前,天色特別黑暗的時候,他們看到他移動得最快,幾下子就進入了高地的陰影之中,其餘的人也都跟了上去。
  兩個鐵生同時發出了一聲吆喝,號兵把幾乎捏得發燙的小號湊上唇去,鼓氣吹出了雄壯的衝鋒號,高地上的敵軍立即開火。
  兩個鐵生在這時候,互望了一眼,才把相互緊握著的手鬆了開來。
  他們不必講話,只是憑眼色的交換,就可以知道對方想說什麼。他們都在說:敵軍的指揮官一定大大迷惑了,何以吹起了衝鋒號,卻沒有人進攻?
  進攻當然是有的,但是在高地上的守軍看不到,進攻者在長期的,耐心的、幾乎無可忍受的、懷著萬分之一達到目的的希望,已經來到了高地之下,衝鋒號一響起,他們正迅速向上攀著。
  偷襲是極可怕的事,偷襲不成,偷襲者粉身碎骨,偷襲成了,被偷襲者到死,還不知自己是怎麼死的。
  (偷襲和背叛,彷彿也有某種聯繫,把這兩種行為用文字表達,排列起來看:
  偷襲
  背叛
  偷和背相對,襲和叛相對,都是在暗中突然發作的行為,被偷襲者和被背叛者,事先連一點防備的工作都無法做,那絕對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是人類行為中極可恥的一類。)
  兩個鐵生盯著離他們並不遠的高地,看到他最早攀上去,在守兵的機槍噴射出來的火花中,甚至可以看到他咬緊牙關的那種堅決的神情。
  也是他第一個拋出炸藥包,他拋出炸藥包的時候,左手攀住了石角,支持著全身的份量。
  甘鐵生在這時,喃喃說了一句:「老天,別讓他支持不住。」
  接著,他右臂揮動,揮動的幅度極大,由身後到身前,劃出了一個極美麗的弧形,點著了引線,在引線上迸出少量火星的炸藥包,在半空之中,呈拋物線向前落去,竟然毫無偏差地落向一個正在怒吼噴火的機槍管。
  甘鐵生和方鐵生,不由自主,大聲驚呼著,站了起來。
  也就在那時,高地之上,傳來了第一下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爆炸所發生的火光,先是寂靜無聲地陡然一閃,照亮了長長壕溝之中每一個人的臉,然後才是巨響的傳來。
  在第一下爆炸之後,一下接一下的爆炸,連續不斷,高地之上,大團大團的火球在滾來滾去,甘鐵生看看時機已到,大喝一聲,和方鐵生同時衝出戰壕,向前疾衝了出去,跟在他們後面的,是潮水一樣湧向前的進攻者。
  七號高地一舉攻克,那個原來以為不能克服的碉堡完全不見,十一個敢死隊員,傷了六個,一個陣亡,甘鐵生站在被炸成坑的凹地中,面向東方,這時,東方的天際,才現出了第一線曙光。
  衝上高地,殲滅了敵軍的官兵,在高地上跳著,發出實在沒有什麼意義的叫嚷聲,有的甚至興奮到了用步槍互相格鬥刺搏。
  甘鐵生下達了向師部報捷的命令,緩緩轉動身子,在東方透出朦朦朧朧的灰白光芒之時,他一轉身,就自然而然,接觸到了方鐵生的目光。
  方鐵生咧著大嘴:「等了一夜,突然可以站起來的那一剎那,簡直就像——」他說到這裡,用力一揮手,吐了一口口水,忽然滿是虯髯的臉上,在晨曦之中,現出幾分扭怩的神色來,沒有說下去。
  甘鐵生則「哈哈」大笑了起來,他的笑聲,在幾百人的呼喚吶喊聲中,聽來仍然十分嘹亮:「對,簡直就像。」
  方鐵生並沒有說出簡直像什麼一樣,但甘鐵生立刻就知道了。
  那是真正的感受:在經過長期的壓抑之後,突然的、暢快的、興奮刺激之極的爆發,那種快意的發洩,還有什麼別的感覺可以比擬?那是雄性人類所能感覺的最原始、最天真的感受。
  兩個鐵生都一起笑起來,他們笑得那麼歡暢,當他們的笑聲影響了所有人,大家都靜下來時,第一線朝霞已經浮起,方鐵生舉起槍來,向天連射,彷彿他的發洩還未曾夠,而甘鐵生只是沉靜地站著,看得出,他不止是站著,從他的神情上看得出,他正在思索。
  他在想什麼呢?除了他之處;還有人知道嗎?
  方鐵生一手舉槍,還在不斷地射擊,他身形壯大,虯髯擴張,雙眼圓睜,槍聲自他手上產生,像是天神的手中產生炸雷,神威凜凜,看得人都癡了。
  甘鐵生只是靜靜地站著,在朝霞下,他蒼白的臉上,看來像是有些血色,可是他堅毅,充滿了智慧,卻也絕不遜色,叫人看得心折。
  兩個鐵生這時,一個動,一個靜,他們的視線,卻是射向同一個目標。
  以上節錄的,是有關攻佔七號高地的描寫,我和白素也曾討論過。
  別奇怪我們為什麼會對小說中的情節那麼有興趣,實在是因為小說有它的古怪之處。
  例如,高地攻佔居功到至偉的,自然是那個敢死隊長,可是小說中卻又一字不提,只是在進攻的過程之中,用了兩次「他」字來替代。
  然後,又寫了甘鐵生和方鐵生在重大的勝利之後不同的反應——完全由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寫,剛猛威武的方鐵生看得人癡,沉著勇毅的甘鐵生,看得人心折。
  看著他們的兩個人是誰?不見得會是全體官兵。
  兩個鐵生的視線落向同一點,他們又在看什麼?如果是望向一個人的話,那個人是誰?
  像是一直有一個「隱形人」在——那人當然不是真正的隱形人,而是隱沒在小說之中,但卻又無處不在,呼之欲出。
  如果這個人就是我和白素假設的參謀長,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討論自然不會有結果,白素想了一想:「可以設法根據小說中所寫的地名,各個大小戰役的情形,對照一下現代史,我相信不會太久遠。」
  我怔了一怔,已明白了白素的意思:「如果是軍閥混戰時期的,只怕俱往矣,六七十年下來,不會再有什麼人活著的了。」
  白素的意思,自然是想找曾和甘鐵生、方鐵生他們一起度過戎馬生涯的人,好好問一下,為什麼會有那麼奇怪的情形。
  所以,我才提出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時間,白素搖頭:「不會那麼早,雖然沒有確切地寫年代,可是從武器的使用來看,也大約可以斷定是什麼時代。」
《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