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錢與快樂不可兼得

每每聽到「自由」一詞,許多人就會不自然地把它與「窮」聯繫起來。在他們看來,自由的獲得必定要以財務上的犧牲為代價,因此不論是對待過去的「自由職業」,還是如今的「斜槓青年」,他們的態度始終如一——儘管那樣的生活聽上去更快樂,但是賺錢養家更重要,因此留在企業穩步發展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不得不承認,即便是在幾年前,離開企業這個平台,個人若想獲得很好的發展機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這個時代發展得實在太快了,僅僅幾年時間,規則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企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而與此同時,個人的機會卻在不斷增加。

第一次意識到「時代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現有規則」是因為兩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那時,公司安排我臨時負責品牌和市場相關的一些事務。為了彌補自己在市場和品牌上知識儲備量的不足,我特意組織了一次研習會,並邀請曾在奧美有過多年從業經驗的某公司品牌總監來進行分享。研習會上,嘉賓根據自己的經驗分享了許多品牌建設的實用知識,可當大家提出目前各自在品牌和市場推廣上遇到的困惑時,我吃驚地發現,即便有多年經驗的嘉賓,也和我們一樣,在為同樣的問題而苦惱。

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那之前,每當遇到工作上的一些困惑時,我總期望能從有經驗的前輩那裡得到指點,然而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經驗的價值正在下降,市場規則正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傳播方式的改變以及消費者的意識和行為的轉變而發生改變,過去的營銷和傳播手段都不適用了。可以說,我們已經走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然而這卻是一個陌生的世界,我們必須依靠探索和嘗試來瞭解這裡的新規則,就像當初改革開放時鄧小平所說的那樣,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經驗真的已經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了。這在許多類似「高薪聘請某資深人士,卻發現並沒有帶來意想中的效果和數據」的職場故事中也得到了印證。這就意味著,比起年輕的職場新人,那些所謂職場精英不再佔有絕對的優勢;這也意味著,對那些沒有太多社會資源、沒有名校學歷或者豐富經驗,卻有激情和能力,敢拚、敢闖的普通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時代了,因為只要你擁有前瞻性的眼光,能夠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和趨勢,能及時發現市場新的需求和機會,資源就會向你湧來。

除此之外,更振奮人心的是,未來的種種趨勢都在表明,個人成功不再依附於企業才能獲得,而是可以由市場直接決定。

人才正在成為最核心的生產要素

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保羅·羅默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以此為標誌的知識經濟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型經濟形態。的確,知識和科技已經成了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但與此同時,人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在工業資本經濟時代,資金曾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只要有大量資金就能購買土地和工廠,僱用大量工人,通過規模效益獲得巨大利潤。這些企業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精英,用自己的專業管理知識為企業服務,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然而,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資金不再等於一切,人才才是價值創造的核心。

硅谷的崛起使得過去那些老牌的全球500強企業黯然失色,世界的聚光燈迅速轉移到了那些充滿活力和激情的科技公司,Goolge公司與蘋果公司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工程師和設計師的地位,於是那些曾經在學校最不受歡迎的Geek(極客)登上了歷史舞台,成為各大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爭相搶奪的人才資源。

我們需要意識到的是,當互聯網的基礎搭建完成後,當所有可連接的「點」都以各種方式被連接在一起之後,拼內容和創意的時代就將來臨了。技術只能服務底層建設,提高交易效率,它本身並不是最終交易的一部分,最終的價值創造靠的則是那群能夠產出高品質內容和創造出有真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人。

媒體完成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體

新時代一個最核心的變化就是媒體的去中心化。以新浪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內容和信息的產生及傳播方式。在過去,我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電視、報刊或者大型門戶網站等,信息和內容則是由專門媒體團隊採集和創作,然而新媒體的出現賦予了大眾生產內容的權利,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開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來發表或者傳播觀點和言論。據騰訊統計,目前註冊的微信公眾號就達到800萬個。

事實上,去中心化的新媒體時代有利有弊。它的好處在於降低了內容創作和傳播的門檻,給了普通人通過自媒體的方式表達自我、吸引粉絲,甚至是獲得商業利益的機會,同時也給那些垂直化的小眾媒體更多的生存空間,為大眾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然而「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信息自由同時也意味著信息氾濫,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新媒體的內容生產過程既不專業也不嚴謹,因此內容也往往經不起考驗,而且信息也因為過於分散而產生了更加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無論如何,去中心化的趨勢是無法逆轉的,但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信息的氾濫會讓優質原創內容顯得尤為珍貴,而隨著大眾對優質內容需求的不斷增加,各類自媒體也會在這種驅動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度和內容質量,因此,即便未來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但能夠脫穎而出的也只會是那些擁有原創能力、嚴格把握內容質量的專業個人或者團隊。

知識與技能成為直接消費品

2012年年底,中國互聯網出現了一個叫《羅輯思維》的脫口秀節目,上線不久,節目點擊量成倍增長,吸引了大量粉絲,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產品。《羅輯思維》的出現與流行使得整個社會重新燃起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崇拜,不僅打造了知識社群的概念,還成功地把知識變成一種大眾消費品。兩年之後,整個《羅輯思維》又推出名為《得到》的手機應用,將自己定位為「知識服務商」,把大量優秀的知識擁有者推到台前,讓他們成為知識生產商,自己則從中分得利潤。

2015年,果殼網,一個泛科技主題的網站,開創性地推出了一款專注於知識與技能分享的手機應用,叫作《在行》。通過《在行》,用戶可以找到各行各業的優秀精英,並通過付費見面的方式獲取相關知識與經驗。《在行》一推出便受到歡迎,很多用戶都願意花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價格來約行家見面。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這說明市場已經成熟到願意為有價值的知識和經驗付費。

2016年,果殼網又推出了一款名為《分答》的付費問答產品,以語音問答的方式實現知識與經驗的交易。《分答》的成功遠遠超過了《在行》,據果殼網CEO姬十三透露,《分答》僅僅上線43天,便擁有了100萬付費用戶,總交易額超過1800萬元。在此之後,很多類似的問答、知識付費產品相繼出現。

《羅輯思維》和《分答》的巨大成功意味著知識不再是廉價和免費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漸漸深入人心,知識和經驗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這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有巨大的需求等著被填補,因此,知識服務行業會繼續保持高勢頭的發展態勢,並將吸引越來越多的知識型人才進入此行業。

服務行業將成為最大的產業,共享經濟開始流行

2015年,中國服務業占經濟的比重首次超過50%,而且這個比重會持續增加,逐漸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意味著未來還將有大量人才湧入以教育、健康娛樂、文化、藝術、旅遊為代表的服務業。與工業相比,服務業最大的區別就是,它不涉及生產,交換的大多為個人技能、知識和時間,不存在大規模生產,沒有很長的產業鏈,也不需要大規模合作,很多情況下,個人甚至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服務提供商。

提到共享經濟,許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美國的空房出租網站Airbnb和搭車軟件Uber(優步)。Uber自2009年成立以來,以一個顛覆者的角色在交通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Airbnb則在住宿業內異軍突起,不僅對傳統酒店行業構成巨大威脅,還成為一種新的旅行文化。

Uber和Airbnb的成功帶動了共享經濟的流行,它的本質則是通過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內通過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共享經濟正在成為影響全球發展的互聯網的新力量,而共享的內容也從閒置的空間和物品延展到閒置的時間和技能。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已位居各行業經濟第五名,約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3350億美元。

自由職業在大量興起,興趣正在成為謀生手段

共享經濟和自媒體的流行使得自由職業開始大量興起。儘管許多職業,例如教練、攝影師、插畫師、設計師、心理咨詢師、職業規劃師等都能獨立為消費者提供服務,但由於過去缺乏有效的營銷渠道,他們只能依賴機構間接地向最終消費者提供服務。而如今,共享經濟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他們可以通過共享經濟平台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而很多自由職業者也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擁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與此同時,興趣也在慢慢變成一種謀生手段,因為只要有一技之長,便能利用各種垂直平台獲得額外收入,而不少人則成功地把興趣和愛好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從工業時代開始,90%的社會人群對工作的期望是進入一家大企業過朝九晚五的生活,以此得到穩定的收入和不錯的福利。但墨守成規在未來10年內很有可能將被打破。數據顯示,互聯網的高滲透率已經使得美國自由職業者達到5000萬人,占總工作人口的34%。根據某些機構的推測,全世界預計將在2050年有50%成為自由職業者,去公司朝九晚五上班的人將成為少數派。

我相信去中介化和去機構化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換,如果我們可以繞過機構直接實現交易,為彼此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那麼機構的重要性便會越來越低。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一個「人人服務人人」的世界。

「生命」質量取代「生存」質量,成為第一追求

對過去的那一代人來說,生存是人生第一大事,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家庭與孩子,然而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生存已經不再是問題,生活本身以及生命的質量才是人生的重點,僅僅「活著」是不夠的,他們要活得幸福、充實和有意義。

這種價值觀的轉變將導致消費觀念和需求的巨大轉變。於是,消費升級和體驗式經濟等概念孕育而生。新一代的消費者將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在服務和生活體驗上的消費比例也會不斷增加。對商業來說,產品設計、視覺呈現、情感連接以及用戶體驗成了關鍵。這將為設計、藝術和文創類人才提供大量機會,也會為兼具個性與品質的小眾品牌提供大量生存空間。

如果說「自由」和「有錢」曾經確實是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的話,那麼這種矛盾正在逐漸消除。多年前,當有人選擇離開一份穩定的工作時,我們會感到詫異和不解,而如今,脫離企業選擇自由和獨立不僅越來越為年輕人所接受,甚至還成了一種實力的體現,因為企業已經不再是穩定的象徵,個人能力才是穩定和持續收入的保障。過去一兩年,我親眼見證了身邊好幾個朋友的離職、成長與發展,他們用事實證明,市場對於才華的「獎賞」遠遠超過企業。因此,「有錢」和「自由」並非不可兼得,關鍵在於能力,正如這句話所言:「一個人的收入不是和他的勞動時間成正比,而是和他的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斜槓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