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7 戰爭是一架機器,製造秘密

一天下午,外面有人找我,出去一看,那人戎裝整齊,戴少校領章,不認識。

彼此一交談,我想起來了,我在《昨天的雲》裡寫過,我家接待過一位雲遊四方的傳教士,他勸我到阜陽來讀書,正是眼前這位少校,那時他穿的是長衫,怎麼一下子變了另外一個人?

他說他在九十二軍工作,直到今天才有時間來看我,他什麼也沒問,他是盡知內情的人,一切不必問,俗套概免。他說:「我請你吃晚飯。」

我們進城去,揀一家小館子。他叫了一大盤炒雞蛋,這是我離家後第一次吃蛋,三十年後我見到一塊田黃石的時候曾經想起那盤蛋。

主食是阜陽的名產「婆婆饃」。這種特製饅頭重十斤以上,用風快的大刀切片出售,意氣甚豪。製作時把和好的面放在大木槓底下壓緊,放在大鍋裡文火慢烤,鍋底抹油,可能要烤一夜,燃料是麥糠。整個饅頭潔白如玉,帶著金黃色的底座,吃起來又香又甜,又脆又酥,又鬆軟又有韌性。據說當年宋軍在此抗金,一位姓王的婆婆晝夜制饃勞軍,盡瘁而死,這才得了「婆婆饃」之名。

他說很對不起,他這個傳教士是假扮冒充的。九十二軍準備入魯,派了許多人到魯南察看山川形勢陰陽虛實,這些人穿著長衫,從事醫卜星相各業,別稱「大褂子客」,他實在是一個大褂子客。

我絕未想到「對不起」。我覺得他這個「大褂子客」處境危險,令我捏汗。

我有問題,迫不及待。

大軍為何不能保密?他說,有些事情你該知道,你不知道是枉來阜陽。他說阜陽是桂系的地盤,桂系和中共有交情,桂系的人常說:「國民黨是藍的,共產黨是紅的,我們廣西是紫的。」李仙洲的行動瞞不住安徽省政府,省府一旦知道,天下人都會知道。

「入魯」並不是軍事反攻,而是到鐵扇公主的肚子裡做孫悟空,為何不打游擊戰,打起陣地戰來?

他說這個一言難盡,九十二軍是勁旅,但是不能打游擊戰,因為國軍的訓練和裝備都不是為了游擊戰。步騎炮工輜,一板一眼,行軍宿營,師部離團部多遠,團部離連部多遠,有蘿蔔有坑,老虎不能爬樹,大象不能跳高,打游擊反而累贅。

保密做不到,游擊不能打,「入魯」豈不是一場沒有希望的戰爭?他說你別急:「我是為入魯來的,入魯失敗,我要到重慶去另謀發展,我要找門路上萬言書,請中央訓練新軍,輕裝備,輕武器,能聚能散,能打能跑,以創造發明的精神求戰求勝,打破一切陳套成規。只有這樣的部隊,這樣的打法,才可以跟中共爭長爭短。」

這就是為什麼我必須隱瞞他的姓名、籍貫和以後的行止出處。我聽說他在抗戰勝利後偃武修文,一九四九年後在中國大陸某地隱居,「聖朝無隱者」,相信那一波一波的政治運動他都躬逢其盛吧?那一次一次的檢討坦白他一定嘔肝交心了吧?可是,他是否還保留了一點什麼、隱瞞了一點什麼,居然始終未被發覺呢……

他曾經是傳教士,他讀過《聖經》。他很健談,不像一般牧師「以貧乏的教條,對豐盛的生命」。恰好我對宗教信仰也有一些問題。

那時有個名詞叫「唯物侵略」。在這裡,「唯物」和中共無關,它指那些船堅炮利財大氣粗的國家,言必稱飛機多少架、軍艦多少噸、石油多少、電力多少,極其重視物質力量,強調必須物質力量優勝,戰爭才會勝利。中國當時在這方面處處不如日本,民心所受的壓力很大,汪精衛的漢奸理論即在「唯物」的基礎上強調「中國只可與日本為友,不可與日本為敵」。所謂唯物侵略,即是指這種思潮。中國的理論家當然有防堵還擊,他們各方面都照顧到了,偏偏忘了宗教。

「唯物侵略者」堅持無神,我問這位客串傳教士,他讀《聖經》,住教會,與信徒交往,他心裡到底認為有神沒有。他正襟危坐,嚇我一跳。他說宗教不是有神無神的問題,而是有用無用的問題。人需要住宅、學校、劇場、醫院、飯店、旅社、博物館、辦公室等等,這些都有了還不夠,再加上別墅遊艇仍然不夠,他還需要教堂。醫院能解決的問題博物館不能解決,教堂能解決的問題辦公室不能解決。人縱然六親俱全,萬物皆備,還是有某些缺憾,有了宗教信仰,這唯一的缺憾就消失了。當然有人可以說,他不需要神,沒有神他更快樂。試想,如有人說他不需要哥哥弟弟,沒有哥哥弟弟他更快樂,如果有人說他不需要朋友,沒有朋友他的生命更充實,我們聽了會怎樣估量這個人?我們怎能承認他是個健全的有境界的萬物之靈?我們豈不懷疑他的心靈有某種殘疾?

他笑著說,他是冒牌的傳教士。這回輪到我認真,我站起來敬了禮,稱許他是真正的布道家,他的說辭實在比專業的牧師證道容易接受。他高興極了,聽到這樣的評語,他的內疚大大地減輕了。他說:這個傳道士是假的,可是他傳佈的福音是真的。

當時,多少事我們不明白。

依我們簡單的想法,李仙洲既然進不去,於學忠應該留在裡面,中央應該給他更多的補給、更多的責任,為什麼要把他調出來?他為什麼不等李仙洲接防就先撤出據點?於學忠住在諸城、日照的部隊,行軍橫貫山東全省,由魯東經過魯西再到阜陽,為什麼能夠成功?

他說,「現在不能告訴你」。過了兩年,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的時候,我又和他見了面,他才提出答案。他說,於學忠的部隊是東北軍,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發生,東北軍和中共結下生死交情,於部在山東和八路軍容易相處,撤退時沿途都有八路軍護送。他說蔣先生不相信於學忠,從山東敵後來的報告都說於學忠不穩,中央命令他撤到阜陽,有忠貞測驗的意思。於學忠也知道自己受懷疑,他不能等第二道金牌。

年輕時發現秘密,年長後破解秘密。戰爭製造秘密,和平暴露秘密。現在我讀李恩涵教授的著作,和臨沂地區地方史志辦公室編的百年大事記,知道於學忠部在山東一再出事。說來難以想像,師長常恩多和旅長萬毅扣押副軍長林炳珊。旅長徐煥彩逮捕旅長萬毅。師長常恩多投共。第二縱隊司令厲文禮和他下面的一個旅長榮子恆先後投降日本。把這樣一支軍隊留在敵後,也確實難以放心。

山東的戰局是中日對抗加國共對抗,如果這是一個三角形,國軍完全撤出山東以後,緊靠國府的這條邊驟然縮短,由國民政府成立的游擊武力,陷入惡劣的境遇。國共雙方都有專書敘述山東抗日的歷史,到後期,書中所記幾乎就是國共戰史,差別不過是說明戰爭責任在彼面不在己。

抗戰勝利,山東境內親國府的勢力幾乎全被消滅,通往東北的路堵塞,國軍只好從北越的港口河內乘美國軍艦前往接收。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國軍出山海關,解放軍已從山東、河北、熱河進入東北,將山海關、錦州、瀋陽、四平、長春各地佔領,並控制松花江以北的地區。國民政府接收東北的工作十分艱難,最後完全失敗。

一九四七年一月以後,國軍似乎有意把山東奪回來,三番兩次集結大軍,想和山東共軍的主力決戰,每一次都損兵折將,創巨痛深,連帶把我們的老校長李仙洲也賠進去。

這些年思來想去,我認為一九四三年李仙洲入魯失敗的時候,國民政府蔣先生就應該知道,他的軍隊無法打敗共軍。可惜他不知道,或者他知道,但無法自拔。

《怒目少年:回憶錄四部曲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