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和蔣介石開始幕後對話

一時間,張學良也成了「橋樑」。他在與南京聯絡之後,又與陝北瓦窯堡聯絡。來自中共中央的復電表明,同意接待「紅色牧師」及其「隨員」。

1936年2月19日,一架「波鷹」飛機冒著風雪從西安起飛,載著那兩名神秘的乘客,朝北前進。

漫山遍野,白雪皚皚。螺旋槳攪動著寒風,飛機在雲層中穿行,終於平安降落在膚施城延河邊上。

駐守膚施的東北軍接到張學良的命令,派出一個騎兵連,護送兩位密使前往瓦窯堡。

2月27日,董健吾和張子華千里迢迢,終於到達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紅軍邊防司令李景林,親自在「邊境」迎接他們。

當天,林伯渠、吳亮平、李維漢、袁國平在窯洞裡設宴,為兩位密使洗塵。

兩位密使急於要見毛澤東。不巧,毛澤東正和張聞天、彭德懷在山西石樓前線。周恩來呢?他也不在瓦窯堡,他和劉志丹正在瓦窯堡東面的折家坪,只有博古在瓦窯堡。

當晚,兩位遠客由林伯渠陪同,前往博古那裡。博古仔細聽取了董健吾的報告,而張子華作為「隨員」並未多言。

然而,在與「紅色牧師」談話結束之後,博古卻又單獨會晤了張子華,聽取了匯報——如前文所述,董健吾並不知道張子華也是中共特科成員。

在聽完兩位密使的報告後,博古馬上向山西石樓發出「關於南京來人談話結果」的密電,報告毛澤東、張聞天。如前文所引,在電報中,博古說明了董健吾的身份是上海特科人員,「董左右有前特科一部約十餘人」。

也正巧,就在毛澤東接到電報時,那位中共北京局情報部長王世英正在毛澤東那裡,匯報關於和楊虎城密談的情況。

3月2日,毛澤東致電博古及周恩來,要求他們和董健吾等一起趕往山西石樓,與他見面。

董健吾因急於要回南京覆命,未能去石樓。張子華表示,他可以留下來,去見毛澤東。

這樣,毛澤東於3月4日,與張聞天、彭德懷聯名給周繼吾(即董健吾)發來一份電報:

博古同志轉周健吾兄:

(甲)弟等十分歡迎南京當局覺悟與明智的表示,為聯合全國力量抗日救國,弟等願與南京當局開始具體實際之談判。

(乙)我兄覆命南京時望懇切提出弟等之下列意見:(一)停止一切內戰,全國武裝不分紅白,一致抗日;(二)組織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三)容許全國主力紅軍迅速集中河北,首先抵禦日寇邁進;(四)釋放政治犯,容許人民政治自由;(五)內政與經濟上實行初步與必要的改革。

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計。

張、毛、彭

4號12時

這是毛澤東對蔣介石托董健吾轉告的四項條件的答覆。

毛澤東和蔣介石之間,終於開始對話——雖說是通過「橋樑」對話的。

知道毛澤東「同意我兄即返南京」,「紅色牧師」於3月5日便離開了瓦窯堡。

臨走時,博古和林伯渠托他帶了別緻的禮品贈給宋慶齡:三枚刻著鐮刀斧頭圖案的銀幣,那是當年江西蘇區鑄造的;另外,還有一套紅區的紙幣。中共用這樣特殊的方式,向宋慶齡表示敬意。對於中共來說,宋慶齡是在國民黨高層中真誠地表示支持的重要人物。那些日子,一個秘密電台便設在宋慶齡的友人路易·艾黎家中,使中共上海地下組織與陝北中共中央保持著聯繫,「紅色牧師」一路奔忙,風風火火趕回南京,向蔣介石通報了毛澤東的意見。

當「紅色牧師」欲再從南京前往陝北之際,風聲走漏,「山西王」閻錫山不知從什麼途徑獲知蔣介石派人去瓦窯堡,當即致電南京責問:為什麼聯合紅軍打晉軍?

蔣介石知道此事聲張出去,大為不妙,從此不敢再啟用「紅色牧師」這一「橋樑」。

《紅色三步曲3:毛澤東與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