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經濟失誤使蔣介石幸災樂禍

蔣介石自從退到台灣之日起,便念念不忘反攻大陸。早在1950年6月,蔣介石就已提出這樣的戰略性口號:「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完成。」

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五年過去了,蔣介石年年在號召反攻大陸,年年成了一句空話。

不過,細細探究,倒也可以從中發現規律:每當國際形勢發生不利於毛澤東的變化時,或者由於毛澤東的政策失誤使大陸發生困難時,蔣介石的反攻大陸的調子就提高了,其中,到了大陸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達到了高潮。

所謂「三年自然災害」,一般泛指1960年至1962年。雖然名為「自然災害」,其實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這與中共經濟建設思路有關。

毛澤東早在1949年3月5日,於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所作的報告中,便已說過:「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國勝利了……奪取這個勝利,已經是不要很久的時間和不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了;鞏同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的氣力的事情。」

毛澤東在1949年6月30日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也這麼說過:「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熟習的東西有些快要閒起來了,我們不熟習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這就是困難。帝國主義算定我們辦不好經濟,他們站在一旁看,等待著我們的失敗。」

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有成立之前所說的這兩段話,就把國共大決戰結束之後的形勢說得明明白白。

確實,「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是毛澤東所「不熟習的東西」。毛澤東不熟習經濟建設工作,發出了「向蘇聯學習」的口號。他照搬蘇聯模式,使他吃了大虧,使中國大陸吃了大虧。

其實,在國共大規模的決戰結束之後,又在另一個戰場上開始新的比試。這個新的戰場,就是經濟建設。

蔣介石作為一位軍人,對經濟也並不在行。中國在他的統治之下,經濟也一團糟。

退到台灣之後,蔣介石痛定思痛,在經濟上倒是採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使台灣經濟慢慢復甦。比如,他實行和平土改政策,即政府用低息貸款給農民,購買地主的土地,實現耕者有其田,又規定地主把所得的錢必須購買股票,轉入工商業,從而促使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蔣介石還制定了一期又一期的四年計劃,從宏觀上引導經濟各部門均衡發展……

經濟的競賽,不像戰爭那樣「立竿見影」。毛澤東可以用一百多天的時間,接連發動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消滅了蔣介石主力,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大陸和台灣的經濟競賽,卻是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慢慢顯示出差距——最初,在20世紀50年代,兩岸的經濟競賽,並沒有明顯地顯示出差距。

蔣介石在美國的幫助下,即靠著「美援」,實行四年計劃,度過台灣經濟最初最艱難的日子;毛澤東則在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下,靠著「蘇援」,實行五年計劃,度過大陸經濟百廢待興的那些日子。

1957年11月,在慶祝蘇聯十月革命四十週年的日子裡,毛澤東第二次訪問蘇聯。

赫魯曉夫提出和美國進行和平競賽:「今後十五年內不僅趕上並且超過美國。」

毛澤東立即響應,他在莫斯科說:「我也可以講,十五年後,我們可能趕上或者超過英國。」

毛澤東定下了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把當年打仗那一套搬到經濟建設上來。他以詩人的浪漫和軍事家的決斷搞建設,急於求成,於是來了個「大躍進」,來了個「大煉鋼鐵」,來了個「畝產萬斤放衛星」……

「大躍進」的虛火,使中國大陸的經濟陷入了泥潭。

此時此際,毛澤東和「老大哥」的關係又日益緊張。毛澤東指斥赫魯曉夫為「現代修正主義」。於是,中蘇關係惡化。赫魯曉夫撤走了派往中國的專家,撕毀了合同。

也就在此時此際,中國大陸又遭到了自然災害。

於是,毛澤東陷入空前未有的困境,人禍天災一起襲來。

以打敗蔣介石而在黨內享有崇高聲譽的毛澤東,不得不在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作了自我檢查。所謂「七千人大會」,即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因有七千多人參加而得名。

毛澤東面對著七千多人說,他在去年6月12日中央工作會議上,「講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這一回,他要在更大的範圍中檢查。毛澤東說:「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

毛澤東坦率地承認自己對於經濟的外行:「拿我來說經濟建設工作中間的許多問題,還不懂得。工業、商業,我就不太懂。對於農業,我懂得一點。但是也只是比較地懂得,還是懂得不多。」

毛澤東這話,其實也就是他在1949年所說的「我們不熟習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時間已經過去十三年,毛澤東對於他原先「不熟習的東西」依然不熟習!依然「還不懂得」!

如果真正意識到自己對於經濟建設「不熟習」、「不懂得」倒也罷了,嚴重的問題是毛澤東在「不熟習」、「不懂得」的情況下,急於求成,造成了大陸經濟跌入危機,即所謂「三年自然災害」。

也正如毛澤東早在1949年便已說過的那樣:「帝國主義者算定我們辦不好經濟,他們站在一旁看,等待我們的失敗。」

那時,毛澤東沒有把「手下敗將」蔣介石放在眼裡。其實,蔣介石和「帝國主義者」們一樣,也「站在一旁看」,等待著毛澤東的失敗。

毛澤東陷入經濟困境,使蔣介石興高采烈。蔣介石這種幸災樂禍之情,在1963年11月召開的國民黨「九全」大會上,達到了高峰。

在「九全」大會上,由蔣介石的副手、國民黨副總裁陳誡作政治報告。

陳誠說,由於「三面紅旗」,毛澤東「慘重的失敗了」,「造成空前未有的嚴重饑荒」,「使大陸經濟全面破產」,「激起了大陸人民的強烈反抗」,「政權隨時可以崩潰瓦解」。

陳誠還把1958年「八二三」炮擊金門以來,漸漸沉寂的炮聲,稱為國民黨「台海炮戰的輝煌勝利」,是「反攻復國鬥爭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蔣介石則號召,「向反攻復國的目標邁步前進」。

國民黨「九全」大會,通過了《關於對敵鬥爭與大陸革命工作之決議案》,並決定籌建「中華民國反共建國聯盟」。

1964年12月2日,蔣介石視察金門發動了「勿忘在莒」運動。莒,今日山東莒縣一帶。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率兵大敗齊國,齊國國土大部分喪失,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市。莒人不忘復仇,苦心經營五年,終於在齊國大將田單的率領下,打敗燕軍,反攻復國,獲得大勝。蔣介石發動「勿忘在莒」運動,就是要台灣軍民向莒人學習,反攻復國。

毛澤東呢?他喜歡中國古代寓言,他向來訪的法國總理孚爾講述了這樣的故事。據孚爾回憶,毛澤東說:「中國有一則『鷸蚌相爭』的寓言,鷸在海灘上啄起一隻蚌,但是蚌也緊夾住鷸的嘴。他們開始爭論不休。蚌對鷸說。你會在三天之內死去。鷸也對蚌說,你沒水喝,也會在三天之內死去。雙方都不肯讓步,這時漁夫經過,就把鷸蚌都捕捉去了。」

毛澤東把中國大陸和台灣比喻為鷸和蚌。而那漁夫,毛澤東說是長著高鼻子的美國人。

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在那裡尋找中國典故,他倆所選用的「勿忘在莒」和「鷸蚌相爭」,正是表達了他們不同的政治意圖。

在中國大陸「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蔣介石的反攻大陸活動日趨活躍。不過,他只能派小股部隊騷擾,派飛機偵察、撒傳單、空投特務。論軍力,蔣介石無法跟毛澤東相比。因此,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只能以失敗告終:所派四十三股特務,即「國軍游擊隊」,全部被殲,有去無回;蔣軍飛機,被擊下十多架;美國無人駕駛偵察機,被擊下二十多架。就連最新式的高空偵察機U-2型飛機,也一次次被擊下……

《紅色三步曲3:毛澤東與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