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蓀和戴季陶拂袖而去

新漁陽裡六號,最初原是李漢俊住的。1918年底,李漢俊從日本回來,租下此屋居住。

後來,李漢俊遷往三益裡,與哥哥李書城同住。他把新漁陽裡六號轉給戴季陶住。

維經斯基訪問了戴季陶之後,覺得這位國民黨員的家中更適合於召開一些座談會。於是,除了密談在陳獨秀家進行之外,各種聚會便在戴季陶那裡舉行。

最初參加那裡聚會的是陳獨秀、戴季陶、沈玄廬、李漢俊、張東蓀。邵力子有時來坐一會兒,又匆匆坐著他的黃包車走了。

維經斯基產生了這樣的設想:「把《新青年》、《星期評論》、《時事新報》結合起來,乘五四運動的高潮建立一個革命同盟,並由這幾個刊物的主持人物聯合起來,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或是中國社會黨。」[1]

《新青年》的主持人是陳獨秀、李大釗,《星期評論》的主持人是戴季陶、沈玄廬、李漢俊,《時事新報》的主持人是張東蓀——維經斯基最早的建黨藍圖裡,包括了這些「筆桿」。

開了幾回座談會,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維經斯基終於把建黨的設想,明確地向這幾位「筆桿」提了出來。

「這樣一來,首先就嚇倒了張東蓀,他立即退出了這個運動。」[2]

張東蓀為什麼一聽要成立中國共產黨或中國社會黨,就要打「退堂鼓」呢?

「據說張東蓀所持的理由是:他原以為這個組織是學術研究性質,現在說這就是共產黨,那他不能參加。因為他是研究系,他還不打算脫離研究系。」[3]

所謂「研究系」,原是梁啟超、湯化龍等成立的「憲法研究會」。後來演變為「不再過問政治,專心從事學術研究」的「研究系」,以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為機關報。張東蓀作為《時事新報》主編,是「研究系」首領之一。在他看來,社會主義學說可以作為「學術」進行「研究」,而他不願介入政治——參加共產黨。這位葉公好龍式的「社會主義者」,告退了。從此,他不再參與新漁陽裡的座談。維經斯基所設想的「三刊同盟」一下子少了一家。

張東蓀雖然退出,而出席座談會的人仍不斷增加。

當年曾出席座談會的北京大學文科畢業生袁振英,在1964年曾作如下回憶:

1920年5月,陳獨秀約我同戴季陶、施存統、沈玄廬、陳望道、李漢俊、金家風、俞秀松、葉天低、李季、周佛海、楊明齋和李達、劉少奇等社會主義者(引者註:袁振英此處所回憶的名單有誤,有些人是在5月後才參加座談會的,如李達、劉少奇等),同俄國代表到戴季陶宅新漁陽裡六號,密商組織共產黨的辦法,由張繼和柏文蔚出頭,由戴季陶起草共產黨綱領(原註:這一點是聽說的,綱領是交給陳獨秀,由陳拿給大家討論)……[4]

一討論起提綱來,意想不到,一位重要的角色又打起了「退堂鼓」。

此人便是中國共產黨綱領最初的起草者、會場寓主、《星期評論》主編戴季陶!

戴季陶為什麼要退出呢?

有各式各樣的說法——

當時從日本回國省親,路過上海而出席會議的周佛海如此說:「當時有第三國際遠東代表俄國人維經斯基在座。維大意說:『中國現在關於新思想的潮流,雖然澎湃,但是第一太複雜,有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五花八門,沒有一個主流,使思想界成為混亂局面。第二,沒有組織。做文章,說空話的人多,實際行動,一點都沒有。這樣決不能推動中國革命。』他的結論,就是希望我們組織『中國共產黨』。當天討論沒有結果。東蓀是不贊成的,所以以後的會議,他都沒有參加。我和雁冰(引者註:即沈雁冰,筆名茅盾)是贊成的。經過幾次會商之後,便決定組織起來。南方由仲甫負責,北方由李守常(李大釗)負責。當時所謂『南陳北李』。上海當時加入的有邵力子、沈玄廬等。戴季陶也是一個。不過他說,孫先生在世一日,他不能加入別黨,所以《中國共產黨黨綱》的最初草案,雖然是他起草的,他卻沒有加入。」[5]

邵力子說得很婉轉:「戴季陶退出時,說因有不方便處。」[6]

茅盾則說:「戴季陶不幹的理由是怕違背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7]

李達道出了背後的情形:「在這個時候,『中國共產黨』發起的事被列入了日程。維經斯基來中國的主要任務是聯繫,他不懂得什麼理論,在中國看了看以後,說中國可以組織中國共產黨,於是陳獨秀、李漢俊、陳望道、沈玄廬、戴季陶等人就準備組織中國共產黨。孫中山知道了這件事,就罵了戴季陶一頓,戴季陶就沒有參加組織了。」[8]

中國共產黨還處於「胚胎期」,尚未正式成立起來,便有這麼兩員「大將」拂袖而去。戴季陶甚至從新漁陽裡六號搬走了,離去時聲言:「我無論如何一定從旁贊助,現在暫時退出。」

戴季陶搬走了,楊明齋租下了新漁陽裡六號,搬了進來。於是,這裡更成了維經斯基召集各種座談會的場所。人們並沒有因張東蓀、戴季陶的離去而動搖,反而更加堅定地得出一致的結論:走俄國人的路!

戴季陶走了,李漢俊著手起草黨章。李達記得,黨章草案「由李漢俊用兩張八行信紙寫成,有七八條,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中國共產黨用下列的手段,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一、勞工專政,二、生產合作。』我對於『生產合作』一項表示異議,陳獨秀說:『等起草黨綱時再改』」。

這個黨,叫什麼名字?叫「中國社會黨」,還是叫「中國共產黨」?

又引起一番爭論。

連陳獨秀也定不下來,於是,寫信跟李大釗、張申府商量。

張申府又名張崧年,北京大學講師,與李大釗關係甚為密切。據張申府回憶:

信寫得很長,主要講創黨的事,信中說:「這件事情在北大只有你和守常可以談。」大意如此。為什麼呢?一是因為陳獨秀在北大當過文科學長,認識的人很多,但有些人不搞政治,不適於談,而建黨的事是秘密進行的。二是陳獨秀在北京時,他和守常以及我經常在一起,他常到北大圖書館李主任辦公室來(在紅樓一層靠東南角的兩間房子裡),我們的觀點一致。他辦《新青年》,我們經常寫稿。民國七年(引者註:即1918年)11月底辦《每週評論》,我們又在一起。每期刊印是在宣武門外一個報館裡,我曾與李大釗同志去校對,彼此很瞭解,所以陳獨秀說:「這件事情在北大只有你和守常可以談。」不是偶然的。當時建黨究竟叫什麼名字,這沒有確定,徵求我們的意見。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產黨。這才是第三國際的意思,我們回了信。

這樣,黨的名稱定了下來。

作為建黨的第一步,1920年5月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負責人是陳獨秀。小組的成員有李漢俊、沈玄廬、陳望道、俞秀松、沈雁冰、邵力子、楊明齋等。稍後加入的是施存統。

[1]包惠僧:《黨的一大前後》,見《「一大」回憶錄》,知識出版社1980年版。[2]包惠僧:《黨的一大前後》,見《「一大」回憶錄》,知識出版社1980年版。[3]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17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4]《共產主義小組》(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5]周佛海:《往矣集》,上海平報社1942年版。[6]邵力子:《黨成立前後的一些情況》。見《共產主義小組》(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7]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17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8]李達:《中國共產黨的發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經過的回憶》。見《共產主義小組》(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
《紅色三步曲:紅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