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轉移嘉興南湖

7月31日早上7時35分,一列快車從上海北站駛出,朝南進發。

在各節車廂裡,散坐著中國共產黨「一大」的代表們。只是他們彷彿互不相識,各自獨坐。他們之中有張國燾、李達、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劉仁靜、周佛海、包惠僧。何叔衡是否去了,尚是一個待解之謎。據有的當事人回憶,何叔衡提前回長沙了。

比起三天之前,這趟車算是空的。三天前——7月28日,正值陰曆6月24日,是南湖的「荷花生日」,四面八方的人趕去慶賀,湖裡的船也驟然猛增。那天夜裡,湖裡舉行燈會,波光燈影,美不勝收。

作者曾經多次來到南湖革命紀念館採訪。1993年8月24日作者陪同中央電視台《毛澤東》攝制組來到南湖時。正值連日大雨,湖水猛派,涉水才能登上「紅船」如今,在浙江嘉興南湖,建成了宏偉的南湖革命紀念館,紀念中共「一大」在這裡閉慕中共「一大」在嘉興南湖的畫舫——遊船(模型)上舉行閉幕式

不過,比起平日來,這趟車裡去南湖的遊客稍多一些。因為這天是星期日,上海方向早去晚歸的遊客自然比往常增加。

那時的快車,只是相當於今日的慢車。小販們在車上叫賣醬油瓜子、豆腐乾、五香豆,旅客們慢條斯理地咀嚼著零食,打發著時光。

王會悟小姐緊挨著李達。她今日顯得格外興奮——她是「領隊」兼「導遊」。她的小巧的手提包一直不離身,包裡放著這次去南湖的活動經費。

嘉興是座古城,秦朝時稱由拳縣。到了三國時,這兒是吳國,設置嘉興縣。嘉興在大運河之側,又是滬杭鐵路的中點,也就興旺發達起來。

南湖是嘉興勝景,游嘉興者差不多都是為了游南湖。

南湖與大運河相連,古稱陸渭池,雅稱鴛鴦湖——因為南湖分東、西兩部分,形狀如同兩鳥交頸,便得了鴛鴦湖之名。

比起杭州西湖來,嘉興南湖顯得小巧而精緻。湖面不大,當年虛稱八百畝,如今經航空攝影精確測定,南湖水面面積為六百二十四畝。它是一個平原湖。放眼望去,湖的四周鑲著一圈依依垂柳。

南湖之妙,妙在湖中心有一個小島,島上亭台樓閣掩隱在綠樹叢中。

南湖原本一片澤國,並無湖心島。那是在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修浚城河,把挖出的泥用船運至湖心,堆成了一個人工小島。

在南湖之濱,矗立著一座設計獨具匠心的南國風格的樓。登樓眺望南湖,在春雨霏霏的日子裡,四處煙雨茫茫,得名「煙雨樓」。那是公元940年前後五代後晉時,吳越國國王錢鏐第四子廣陵王錢元鐐所建。

趙瀛在南湖堆出一個人工島之後,翌年,便把煙雨樓拆移到島上。這樣,光禿禿的小島上冒出一座飛紅流翠的煙雨樓,又栽上銀杏、垂柳,頓時美若仙境。

萬曆十年(1582年),嘉興知府龔勉又下令在煙雨樓側建造亭榭,南面拓台曰「釣鰲磯」,北面築池曰「魚樂國」。如此這般,南湖如同錦上添花,姿色益增。

南湖名聲大振,是在清朝那位「旅遊皇帝」——乾隆光臨之後。

乾隆愛南湖,尤愛湖心島上的煙雨樓。他六游江南,曾八次登南湖煙雨樓,前後賦詩近二十首!這樣,在湖心島,四處可見到乾隆御筆:

春雲欲泮旋濛濛,百頃明湖一棹通。回望還迷隄柳綠,到來辮榭梅紅。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台煙雨中。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這位「旅遊皇帝」甚至帶走了煙雨樓的圖紙,在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的青蓮島上,仿建了一座煙雨樓。不過,乾隆再三歎息,承德的煙雨樓只是形似而已,登樓卻不見煙亦不見雨!

打從乾隆御駕多次臨幸,南湖聲名鵲起,慕名前來遊覽者日眾。尤其是清明前後,春雨瀟瀟,垂柳初綠,煙雨蒼茫,南湖洋溢著朦朧之美。

南湖的另一盛事是在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冬,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路過嘉興,各界人士萬餘人集結於嘉興車站歡迎。孫大總統下車後,來到蘭溪會館,發表了一小時演說,掌聲雷動。演說畢,孫中山游南湖煙雨樓,在樓前留下一幀照片:穿一件毛皮大衣,雪白的襯衫領子,繫著一根領帶……

冒著黑煙的蒸汽火車頭拖著一節節車廂,在滬杭線上行駛了將近三個小時,在上午10時25分停靠在嘉興車站。

李達和王會悟下車後,走在最前面。代表們三三兩兩跟隨其後。

兩層樓的嘉興車站,看上去像幢辦公樓。走出火車站的正門,王會悟並不直奔南湖,卻領著眾人朝嘉興的「南京路」——張家弄(今已拓寬,改名勤儉路)走去。

張家弄裡有個熱鬧的處所,猶如上海的大世界,叫做寄園。寄園裡有假山,有樓閣,唱戲的、變把戲的、說書的,濟濟一堂。那裡有一座嘉興最高級的旅館,叫鴛湖旅館,這名字來自南湖的別名——鴛鴦湖。

王會悟安頓代表們在鴛湖旅館內開了房間,洗洗臉,吃個粽子,暫且歇息。先在那裡開了房間,為的是擔心當天會議不能結束,有個過夜的地方。

王會悟像個熟練的導遊小姐,在辦好代表們的住宿手續之後,便請鴛湖旅館賬房先生代訂畫舫。

畫舫,是文人們對於大型遊船的雅稱,當地人叫它「絲網船」。

據說,南湖裡本來沒有畫舫,只有小船。小船敞篷,坐三五個遊人,如此而已。

「絲網船」也就是大型漁船,本是在太湖里拉網捕魚的,收入一般。不如何年何月,有一艘絲網船沿南北大運河駛入南湖,在南湖裡捕魚。南湖湖小水淺,魚不多。這艘船正想沿運河重返太湖,卻被遊人看中,搭船遊湖。大船載客多,船上活動餘地大,而且平穩。

陰差陽錯,漁船「改行」,幹起旅遊船這角色來了。收入頗豐,比打魚強多了。

消息傳開,好多艘絲網船從太湖南下,進入南湖,「改行」成旅遊船。船多了,彼此間為了招徠遊客,展開了一番競爭:各船都紛紛向豪華型發展,船艙裡鋪上紅漆地板,艙壁雕龍描鳳,放上紅木太師椅、八仙桌。設置精美的臥室,供抽大煙者、玩妓女者歇息。後艙砌上爐灶,供應茶水、熱氣騰騰的點心。

這麼一來,辦婚事喪事,包上一艘畫肪,在湖裡慢悠悠遊上一天,酒席招待。

這麼一來,找個戲子、歌女,吹拉彈唱,湖上優遊,也是樂事。

這麼一來,呼朋吆友,圍坐在八仙桌四周,築起方城,逍遙自在。

這麼一來,尋花問柳,一艘畫舫包幾天幾夜,盡興而散,成了水上妓院。

這麼一來,不光是外地遊客僱船,本地人包船的更多。畫舫已成變相旅遊船,變出各種各樣特殊的用途。

這麼一來,畫舫不再用帶腥味的舊漁船改裝,船老闆乾脆定制專供旅遊的新船。只是船的外形還是絲網船的模樣,還是由那班建造絲網船的工匠們製造。

南湖水淺,尤其是岸邊水淺,畫舫無法靠岸。各畫舫都附一艘小船,往來於碼頭和畫舫之間接客送客。為了博得遊客青睞,小船往往由年輕俏麗女子駕駛,名喚「船娘」。倘用「現代名詞」稱呼,也就是「水上公關小姐」。

除了靠船娘在碼頭上拉客之外,畫舫還在鴛湖旅館賬房設立了租船處。航主們心中明白,住得起鴛湖旅館的,都是高等客人,自然也就有錢雇畫舫。

「租雙夾弄的!」王會悟小姐很內行,她對賬房先生說出了租船的規格。

所謂「雙夾弄」,是指船的中艙與後艙之間有兩條過道,表明是大號船。

「對不起,小姐。雙夾弄的都在昨天被預訂了。現在只有單夾弄的。」賬房先生答道。

所謂「單夾弄」,是指船的中艙與後艙之間只有一條過道,表明是中號船。

「那就只好將就。」王會悟說,「另外,包一桌酒席,借兩副麻將。」

聽見「借兩副麻將」,賬房先生笑了一下。

王會悟給了他八個銀元——四元半是中號畫舫租費,三元是酒菜錢,餘下是小費。

定好畫舫,代表們在「導遊小姐」王會悟的帶領下,來到了湖邊碼頭。

見到來了那麼多客人,好幾位「船娘」上前吆喝:「南湖去?坐我的船!坐我的船!」

「我們訂好哉!」王會悟連連謝絕圍上來的「船娘」。

代表們分批登上一艘小船。小船來回擺渡,把代表們送上一艘中號的畫舫。……

《紅色三步曲:紅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