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智服王佐進軍井岡山

正佐跟袁文才同庚,也是二十九歲,身材不高,白淨面孔。他是井岡山附近遂川下七村人,裁縫出身。

王佐識字不多,武藝不錯。據雲,他騎在馬上,一槍射去,可擊中野雞。有一回,他突然遭圍,操起一根竹竿一撐,躍身上了屋脊,一個跟斗翻了過去,便不見蹤影。他曾跟一位拳師王冬文學過幾年武功,所以論武藝有兩下。

1920年,湖南軍閥部隊裡的一個連長,由於不滿上司剋扣軍餉,帶了二十來個弟兄,到井岡山當綠林。這個連長名叫朱孔陽,廣東人,他的耳朵不好,得了個綽號「朱聾子」。朱聾子在井岡山上「吊羊」,弄到了錢,買了一批布,給手下的弟兄做新衣,請來了裁縫王佐。

王佐上了山,見朱聾子他們「吊羊」,日子過得舒暢,有點眼熱。朱聾子呢,見王佐機警聰明,又有武藝,有意招他人伙。

最初,朱聾子要王佐當「水客」。所謂「水客」,也就是偵探。因為朱聾子是外地人,人頭不熟,不知「羊」在何方,需要「水客」報告線索。

當過一陣「水客」,王佐也就正式落草。

王佐出自貧寒之家,對土豪劣紳有一股子仇恨,所以他落草之後,「打富不打貧」,而朱聾子有時欺侮窮人。

王佐對朱聾子日漸不滿,終於自立門戶,另聚山頭。

王佐的隊伍在「打富不打貧」的口號之下,慢慢興旺起來,成了井岡山的「山大王」。袁文才比王佐活躍。袁文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種種社會活動。王佐不然,蹲在井岡山上守老窩,輕易不下山。

毛澤東的部隊在……下安營紮寨的消息,飛快地傳到山上。王佐頭一回聽說「中國工農革命軍」,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軍隊——這也難怪,「中國工農革命軍」打出這旗號,也不過個把月。

毛澤東不急於上山。他要做通「山大王」王佐的思想工作。

「把兄弟」袁文才派人上山,訴說了毛澤東的隊伍專跟土豪劣紳作對,跟他們「劫富濟貧」走在一起。又聽說毛澤東給了袁文才一百零八條槍,使王佐頗為震驚,因為他在井岡山上那麼多年,也只弄到六十來條槍,何況這些槍好多是土槍。他手下的兵,兩個人攤不到一支槍。毛澤東既然把那麼多的槍給了袁文才,這最清楚地表明,「中國工農革命軍」不會「吃」掉他們。

這樣,10月24日,當毛澤東率部來到井岡山西側的荊竹山,一個穿長袍、戴札帽、個子不高自稱朱持柳的人便前來拜謁。原來,此人是王佐派來的代表,特意專程來迎接毛澤東上山。

毛澤東在荊竹山村的大道旁集合隊伍,向戰士們介紹了王佐派來的代表朱持柳,並宣佈馬上隨他上山。毛澤東特別強調,上山以後要搞好和山上群眾的關係,搞好和王佐部隊的關係,特地制定了「三大紀律」:

第一,行動聽指揮。

第二,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

第三,打土豪要歸公。

今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紀律」,最初便是這麼來的。

在朱持柳的帶領下,毛澤東部隊上山。山道如羊腸,在密林中穿越。漸漸,山勢愈發陡峭。

這井岡山,果真是個據險易守的所在。

王佐和毛澤東約定雙馬石見面。所謂雙馬石,是兩塊天然巨石,一上一下,疊在一起,成為井岡山奇景之一。雙馬石乃井岡山五大哨口中的一個。那裡格外陡峭,山林茂密,王佐已在那裡布好隊伍,以防不測。

毛澤東似乎早已料中王佐的心思,未到雙馬石,便下令部隊停止前進。他只帶隨從數人前往雙馬石,跟王佐會面。

王佐見毛澤東「單刀赴會」,也就放下心來,下了哨口,跟毛澤東見面。

毛澤東極善言辭,向王佐說明了「中國工農革命軍」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是土豪劣紳的死對頭,共產黨是窮苦百姓的救星……經毛澤東這麼一番宣傳,王佐心中明白了許多。

毛澤東說:「我們打土豪,跟你們『吊羊』是一致的,都是要跟土豪作對。你們是我們的戰友。你們需要槍,我們給!」

毛澤東這句話,正中王佐下懷。

毛澤東問:「你們需要多少槍?」

王佐不敢替,說少了怕失去機會,說多了怕毛澤東不答應。

毛澤東很爽快:「給你們七十支槍,夠不夠?」

七十支槍!這數字大大出乎王佐的意外。他緊緊握著毛澤東的手說道:「走,我帶你們上山!」

於是,毛澤東部隊在給了王佐七十條槍(據雲,王佐部隊多拿了好幾支槍)之後,順利地通過雙馬石哨口,上了井岡山,當天便在大井住下。

王佐也很講義氣,一下子給了毛澤東部隊五萬斤谷(即五百擔),使毛澤東部隊有了軍糧。

三天之後——10月27日,在王佐親自帶領下,毛澤東部隊進入井岡山的中心茨坪。從此,毛澤東在軍閥各霸一方的中國,找到了一塊可以立穩腳跟的地方,雖說這地方是在大山深處,卻使毛澤東部隊得以生存、發展、壯大,成了中國革命的搖籃。

王佐見到毛澤東部隊紀律嚴明,十分歡欣。不過,他卻一直懷著戒心,因為毛澤東部隊遠比他的部隊強大,隨時可以「吃」掉他。

毛澤東知道王佐的心理,讓王佐部隊保持他的獨立性,從未有「吞併」之意。毛澤東非常看重搞好和王佐的關係,因為只有穩住這位「山大王」,毛澤東的部隊才能在井阿山有穩固的根基。

毛澤東在山上安頓好後,11月上旬便下山去了。在他看來,光是有了井岡山還不行,要在井岡山四周擴大紅色區域,山下軍務正忙。11月中旬,毛澤東部隊攻取了茶陵縣城,在那裡建立了「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由譚震林任主席。茶陵紅色政權的建立,震動四方。12月下旬,國民黨軍隊圍攻茶睦,在激戰中陳浩叛變——此人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周團長。毛澤東火速趕去,處決了陳浩……

毛澤東人在山下,心在山上,他掛牽著王佐,生怕王佐有變。一旦王佐轉向,後院起火,那就不堪設想。於是,在1928年初,毛澤東把手下一員得力人物,派往王佐部隊,去做王佐的工作。

此人便是「三何」之一的何長工。何長工喝過洋墨水,會講法語、俄語,見過大世面,能言善辯,頭腦靈活。毛澤東十分看重他,屢屢委派他做重要的聯絡工作,猶如「外交部長」,儘管他在三灣改編時擔任的職務是衛生隊黨代表。

何長工這名字,很易使人誤會,以為他是扛長工出身。其實,他原名何坤,「何長工」這名字是毛澤東給他取的。那是「馬日事變」之後,湖南軍閥許克樣把他列入了「大暴徒」的名單,他不得不改名以求隱蔽。毛澤東為他起名「何長工」,是因為他當年曾在北京長辛店鐵路工廠做過工,「長工」即「長」辛店「工」人之意。毛澤東說:「為革命扛『長工』嘛!」

何長工原在盧德銘的警衛團當團參謀。盧德銘在修水宣佈起義時,那「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軍旗,便是何長工設計的——在一塊紅布上,縫了黃色的五角星和鐮刀、斧頭。毛澤東的詞《西江月·秋收起義》那句「旗號鐮刀斧頭」,便是這麼來的。

三灣改編後,毛澤東派何長工秘密前往長沙,向中共湖南省委匯報秋收起義的情況。接著,何長工又奉命前去尋覓南昌起義後的朱德部隊,取得聯繫。當他風塵僕僕來到江西遂川縣城天主堂,見到毛澤東,立即接到新的使命,前往王佐部隊,擔任黨代表。

王佐見了何長工,知道是毛澤東派來的黨代表,也就以禮相待,設宴為他接風。

表面上客客氣氣,暗地裡處處設防,王佐生怕黨代表奪了他的權。

何長工在王佐那裡細細察訪,得知王佐心上壓著一塊石頭,那就是尹道一。

尹道一何許人?原來,王佐在井岡山上當「山大王」時,東、南西、北有四股地主武裝跟他作對,東為尹道一,南為蕭家璧,西為賈步提,北為蕭跟光,號稱「四大屠夫」。

在這「四大屠夫」之中,為首的是尹道一。此人是井岡山七縣民團總指揮,王佐的夙敵。王佐跟尹道一打了多年,屢遭敗北,連他的侄女也被尹道一所殺。

何長工知道,倘若幫助王佐拔掉尹道一這眼中釘,王佐對共產黨就會心悅誠服。於是,他跟王佐提起消滅尹道一之事,王佐大喜。

王佐跟尹遭一是老對手,交戰多次,知道尹道一的脾氣:一旦王佐敗退,尹道一就會窮追不捨。因為在尹道一看來,王佐部隊不過幾十條破槍而已,不在話下。

何長工心中暗喜,對付這樣的敵人,用伏擊法,效果最妙。他選中了旗鑼坳這地方,作為伏擊點。旗鑼坳是羅霄山後山的出坳,地勢險峻,是一個天然的「口袋」,打伏擊戰的好地方。

何長工交給王佐的任務是,前去誘戰尹道一,只要尹道一追來,掉頭就走。只要把尹道一的部隊引入旗鑼坳,便完成任務。其餘的事,都不必勞駕王佐。

這樣的任務,輕輕鬆鬆。王佐一口答應下來。拂曉時分,王佐帶領他的隊伍突襲尹道一。天剛亮,王佐扭頭便撤。尹道一不知是計,窮追而來,進入了旗鑼坳那「口袋」。

中國工農革命軍早已守候在那裡。在一陣排槍射擊之後,尹道一的兵紛紛倒下。何長工帶領部隊衝過去,活捉了尹道一,割下他的腦袋送給王佐。

從此,王佐跟黨代表何長工心貼心,表示願意服從共產黨的領導,加入毛澤東的隊伍。

1928年2月上旬,袁文才和王佐兩支隊伍接受改編,成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正團長為袁文才,副團長為王佐,何長工為團的黨代表。

後來,王佐還主動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成功地改造了袁、王,體現了他很高的策略和才智。這麼一來,他在井岡山的根基穩固了,兵力也擴大了。

《紅色三步曲2:歷史選擇了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