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在鏖戰正急、戰火正烈的日子裡,又發生了出人意料的小插曲……

彭德懷的三軍團指揮部,忽地來了兩位神秘的客人,求見黃公略。一個青年學生模樣,另一個五十多歲。那五十多歲的人自稱是黃公略的胞兄,名叫黃梅莊,看上去確實有幾分像黃公略。

黃公略乃「毛、朱、彭、黃、滕」的「黃」,紅三軍的軍長,紅軍的領袖人物之一。毛澤東十分倚重黃公略。毛澤東在《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一詞中,便有一句:「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黃公略本名黃漢魂,敬佩漢代名將張良,因張良受書於圯上老人黃石公得以精通韜略,遂改名「黃公略」。

來者黃梅莊,確係黃公略同父異母之長兄。黃公略之父黃秀峰娶妻左氏,生三子,長子即黃梅莊,次子黃星遠,三子黃麟四,左氏去世後,黃秀峰娶丫環彭氏為續絃,生一女一子,女為黃菜香,子即黃公略。黃公略與長兄黃梅莊,相差二十多歲。

黃公略於1927年初入黃埔軍校,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7月,和彭德懷一起在平江領導暴動。10月,彭德懷、滕代遠率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黃公略仍留平江一帶打游擊。1930年6月,黃公略出任紅三軍軍長。這時,彭德懷為紅三軍團總指揮。

彭德懷平日從黃公略的談吐之中,知道黃梅莊在家欺凌庶母彭氏,以為彭氏丫環出身,身份低賤。他與黃公略關係也不好。如今,忽地遠道趕來求見黃公略,此事頗為蹊蹺。再說,彭德懷前些日子聽說《湖南民國日報》(1931年3月24日)登出《彭德懷黃公略趕快率部來歸》,其中提及何鍵把黃公略的生母彭氏和妻子劉玉英押來長沙,作為「人質」。看來,國民黨十分「看重」黃公略,因為他畢竟是黃埔軍校的學生,曾在「蔣校長」手下受訓。

彭德懷過去見過黃梅莊。這一回,「舊友」重逢,置酒相待。彭德懷拿出「竹葉青」,頻頻勸酒,卻自稱不飲酒(其實他是能飲而不飲)。黃梅莊酒後吐真言,原來,他此行負有特殊使命;「委員長、漢湘叔,均有信給公略。」

「委員長」,即蔣介石,「漢湘叔」,乃黃公略的堂叔黃漢湘。蔣介石任命黃漢湘為「宣撫使」,進駐南昌,在那裡建立「宣撫使署」,從事對紅軍的「宣撫」,亦即策反。黃漢湘「宣撫」的頭一個目標,當然是黃公略。於是,找來黃梅莊,派他前去求見黃公略。

黃梅莊說著,打開帶來的皮箱,箱內有一千五百枚銀元,在皮箱的夾層裡,藏著兩封信,那是蔣介石、黃漢湘寫給黃公略的親筆信。黃梅莊把信交給了彭德懷。蔣介石的信,以「校長」身份,勸黃公略「迷途知返」,而黃漢湘的信,則稱讚「蔣公美德」,並願以叔父身份擔保黃公略「反水」之後的人身安全。

彭德懷閱信後,知道了黃梅莊此行的來歷。

不日,彭德懷將那皮箱密封,交給與黃梅莊同來的青年特務,說黃梅莊已去黃公略處,囑他將此箱速速運回南昌,面呈黃漢湘。

「宣撫使」黃漢湘收到這皮箱,以為策反有望。打開箱子,卻幾乎使他昏倒。原來,箱內是一顆人頭——黃梅莊的腦袋!

箱內還附有以黃公略署名的一封信,內云:「蔣賊賣國,屠殺工農,罪當處死;漢湘附逆,亦將引頸受誅;梅莊甘當走卒,還爾狗頭,以儆傚尤。」

從此,那「宣撫使署」從南昌消失。黃漢湘再也不敢去「宣撫」紅軍了。

蔣介石見何應欽吃了敗仗,「宣撫使」亦無濟於事,便於1931年6月21日再赴南昌。這次,蔣介石親自坐鎮南昌,直接指揮第三次「圍剿」。

第三次「圍剿」的兵力增至三十萬。所增加的十萬兵馬,全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蔣介石委任何應欽為左翼集團軍總司令,陳銘樞為右翼集團軍總司令,以衛立煌為總預備軍總指揮。蔣介石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他發表文告宣稱,他不能「解甲歸田」,那就「捨命疆場」。主帥從魯滌平而何應欽而蔣介石,兵力從十萬而二十而三十萬,蔣介石確實是要「踏平」紅軍了。

紅軍呢?剛剛結束第二次反「圍剿」,還是三萬多兵力,還來不及喘一口氣休整。這一回,以一比十,迎戰蔣軍,何況敵方主力是蔣軍嫡系精銳之師。

仗著人多勢眾,兵力雄厚,蔣介石又以「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為戰略方針。

毛澤東倉促上陣。因為從第二次反「圍剿」結束,到第三次反「圍剿」開始,相隔不過一個月。紅軍想不到蔣介石來得那麼快。

毛澤東呢?好在上兩回反「圍剿」都獲大勝,在軍內威信倍增,這一回依然用「誘敵深入」作戰略方針,依然用的是「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的辦法。

一開始,蔣介石好得意,雪花般的捷報紛至沓來:青天白日旗飄揚在廣昌城頭;寧都不戰而克;瑞金落入國軍之手;富田、水南、白沙、沙溪、中沙、大金竹、頭陂……接連易主。

面對十倍之敵,毛澤東連連放棄一座座城池。正在蔣介石興高采烈之際,毛澤東秘密召見紅十二軍軍長羅炳輝,面授機宜。

自從毛澤東一番吩咐之後,紅十二軍忽然改變了朝南退卻的步子,卻朝東北方向前進。往日行軍,銜枚而進,偃旗息鼓,如今揚起了紅旗,特別是在蔣介石的飛機前來偵察時,連花被面都被紮在竹竿上,迎風招展,頗為招搖。隊伍特地拉開距離,行軍時變成長長的隊伍。他們偏愛泥塵多的道路,喜歡踏得塵土飛揚。每逢三岔路口,則必定用石灰水刷上某某軍團朝此前進之類字眼,畫上大箭頭。到了村莊紮營,則在各處門板上寫上某團某營駐地之類,那些部隊番號隨便「創作」……

正在尋覓紅軍主力決一雌雄的蔣介石,聽信飛機的偵察報告,把紅十二軍當成紅軍主力。於是,調兵遣將,尾追不捨。

羅炳輝見蔣軍主力尾隨,知道蔣介石已經中計,於是十分「照顧」蔣軍,放慢了前進速度,以使蔣軍能夠跟上。有時,還往後打幾槍。蔣軍以為紅軍布下伏擊「口袋」,小心翼翼派出偵察部隊探路,直至查明沒有設伏,這才繼續前進。

羅炳輝走著走著,專揀高山行軍。不斷地翻山越嶺,弄得尾追的蔣軍叫苦不迭。蔣軍士兵不由得長歎,「剿共簡直是無期徒刑!」如此這般,紅十二軍把蔣軍主力「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這時,紅軍主力在毛澤東率領下,悄然在江西興國境內,休整了半個月!毛澤東在那時,從從容容主持作戰會議,細細研究著「雷公打豆腐」,如何「揀軟而欺」。

待蔣介石發覺上當受騙,已經晚矣。8月6日,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在蓮塘首戰告捷:以紅十二軍為左翼,紅三軍為右翼,紅三軍團、紅四軍為正面主力,把蔣軍第七十四師第一旅包圍於蓮塘村東北山谷內,一下子全部殲滅!

翌日,紅一方面軍向良村急進,又吃掉敵五十四師兩個團!

蔣介石聞訊,恨恨地在南昌發表訓詞:

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

無奈,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之下,三戰三捷,殲蔣軍十七個團,三萬餘人。

正在這時,胡漢民、汪精衛聯絡兩廣軍閥,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與蔣介石對抗。9月4日,粵軍入湘。蔣介石忙於對付國民黨內訌,不得不下令結束第三次「圍剿」。

蔣介石在南昌對部下訓話時,不得不歎道:「我們十個人不能當一個人用,我們三十萬兵打不過他們三萬兵!」

這時,《第三次反「圍剿」勝利歌》在紅軍中一下子成了「流行歌曲」。歌中唱道:

三期戰爭獲全勝,

勝利原因要記清:

第一莫忘共產黨,

共產黨主張樣樣靈。

第二紅軍團結緊,

十人團結勝千人。

第三群眾力量大,

群眾擁護一定勝。

學此經驗與教訓,

不愁百戰不百勝。

彭德懷對毛澤東領導第三次反「圍剿」,作了如下評述:

這次戰役的特點是,充分發揮了毛澤東靈活機動之戰略戰術方針。三個月的艱苦戰鬥,戰勝了十倍之敵。以相對劣勢裝備和絕對劣勢兵力,無後方接濟的作戰,取得了偉大勝利,粉碎敵人的「圍剿」,創造了古今中外沒有過的一套嶄新的戰略戰術,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中新的發展——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

《紅色三步曲2:歷史選擇了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