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官場戲與夢 第15章作為替罪羊的「奸商」

世界上有沒有奸商?當然有。三百六十行,哪行都有壞人,商人自不例外。在商言商,商人做買賣就是要掙錢,商人言利,理所當然。在一個儒家學說盛行多年的國度,言利之人被人看不起,在情理之中。況且,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一度甚至被打入賤民行列。所以,用「奸商」二字鄙夷一下商人,就成了時髦。

每到物價飛漲時,人們第一個想法,就是奸商作怪,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其實在這種時候,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心術壞了的商人在中間搗蛋,但物價飛漲的關鍵,還是因為短缺。一旦供應充足,沒有商人有這個力量可以壟斷商品,抬高物價,就算有商人聯盟這樣做,總會有不樂意加入的人破壞之。市場太大,沒有幾個人或者一群人可以操控得了,囤積多了,不僅貨物本身積壓資金,儲存也是需要成本的,萬一到最後還賣不出價來,就會賠得底掉。這樣的教訓很深刻,沒有多少商人樂意冒這麼大的風險。

但是,在消費者眼裡,物價飛漲給他們的直接刺激,就是商人作怪。因為他們眼睜睜看著同樣的東西頻繁地在商人手裡漲價,罪魁禍首不是他們,還能是哪個?不用說,凡是在這種時候,社會必定出現動盪,而統治者穩定秩序的法寶,就是找替罪羊。現成的替罪羊,就是商人。拿幾個囤積居奇的奸商,卡嚓掉了,馬上就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神效,老百姓立馬人心大快。

國民黨統治的最後幾年,經濟一團糟。糟的原因,是作為統治者的國民黨不乘抗戰勝利的東風搞建設,而是大肆接收所謂的敵產。敵產的確定,就大有問題。按中國人的經商習慣,當年留在淪陷區的企業家,或多或少都得跟敵偽政權打點交道,不能說人家打了交道就是敵產。但是,在抗戰勝利後,在唯道德主義的旗幟下,大多數淪陷區的產業都成了敵產。而接收者,實際上是經過抗戰八年,已經變得相當腐敗的國民黨軍政大員。所以,接收變成了劫收,不僅加劇了國民黨政權的腐敗,而且接收來的產業都變成了國家資產,國民黨政府因此成立了諸多國字號的大公司,什麼中棉、中糖、中蠶之類。這些公司跟所有國有企業一樣,都經營不良,在那個特別的歲月,乾脆就無法運作。所以,抗戰勝利後的中國經濟經此一劫,百分之七十的產業停工,經濟實際上陷於癱瘓。

癱瘓的經濟,卻要支撐一場空前規模的內戰。由於戰後英美的剩餘武器大量湧入中國,國民黨軍隊的現代化程度在短時間內翻了幾番,一場突然到來的現代化戰爭,使得國共內戰的規模大大超過了此前的所有內戰,其耗費也是空前的。顯然,殘破的中國經濟根本支撐不了這樣的戰爭,所以戰爭一開始,國統區立馬物價飛漲。在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百姓連米都買不起了,民怨沸騰,工潮和學潮,都鬧起來了。

當然,買不起米的市民,憤怒的目標首先是米商,這些人被罵為「米蛀蟲」。而國民黨政府安撫民心的招法,也是打擊米商。當時,上海米業公會的理事長是杜月笙的大管家萬墨林。杜老闆在上海威名赫赫,無事擺不平,米業找萬墨林做理事長,其實不是因為他米業做得大,僅僅是想借杜老闆的名頭,拉不來杜老闆,拉一個管家也好。沒想到這麼一來,卻給萬墨林招來了無妄之災。當時上海負責治安的淞滬警備司令宣鐵吾,背後的靠山是蔣經國,對於採用「列寧主義鐵腕」治理國家情有獨鍾。整頓秩序,平息民怨,他要拿萬墨林開刀。事實上,選擇一個具有黑社會背景的所謂的米業老大,拿來殺雞儆猴,製造輿論,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結果,萬墨林被抓,關進了警備司令部。宣鐵吾公開宣佈,萬墨林具有黑惡勢力的背景,囤積居奇,操縱米價,要以軍法嚴懲。好在杜月笙畢竟在上海樹大根深,基礎雄厚,任憑這樣,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萬墨林以保外就醫的名義撈了出來。在萬墨林鋃鐺入獄期間,上海的米價依舊狂漲,如果政府限價,那麼米店就空空如也。為了應付局面,政府只能加速通貨膨脹。結果,一個政府雇的清潔工的工資要用麻袋裝,領了工資,馬上跑步進米店,晚了一步,米價就又是一個樣了。

到了1948年,國統區的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天文數字的規模,經濟已經崩潰。原因大家都知道,就因為內戰。內戰耗盡了國內的真金白銀,拉得通貨膨脹直線上升,物價不過是通貨膨脹的體現,這個大格局,絕非什麼奸商可以操控得了的。但是,國民黨政府此時即使有心停戰,也力有未逮,想要穩定局勢,遏制經濟崩潰,還是乞靈於列寧主義的政治經濟組合拳,於是開始了金圓券的貨幣改革。

在內戰不能停止的情況下,實現把法幣換成金圓券的改革,原本就是一場必輸的賭博。發行一種新的貨幣,必須有足夠的準備金,即黃金儲備和硬通貨。但是,顯然當時的中國政府沒有足夠的準備金,原來的家底都耗於內戰了。但是,金圓券卻氣魄很大,可以直接兌換黃金和硬通貨,政府也就真的強行用金圓券來購買民眾手裡的黃金白銀和硬通貨。幻想通過這樣的掠奪,讓自己的新貨幣堅挺起來。然而,這樣牛氣的新貨幣,一出籠實際上就是膨脹的,此後更是一路翻著跟頭地膨脹。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靠掠奪使貨幣站住腳的。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包括商家,當然不買金圓券的賬。而一些大人物,包括杜月笙,自然要想辦法把手裡的黃白之物和硬通貨轉移到香港或者國外。眼看著金圓券就要變成第二個法幣,這時候,蔣經國親自出馬,親到上海作為經濟督導員,以鐵腕整頓經濟和金融。

小蔣出馬,再次拿杜月笙開刀,以套匯外流的罪名,抓了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同時強令凍結上海物價。拿杜月笙開刀,震懾所有的上海有錢人。結果,杜月笙拉出來同樣套匯的孔令侃,讓孔家人告到老蔣門上,致使小蔣查不下去。而凍結物價的結果,是上海商家貨架空空,所有的商品,連抽水馬桶都算上,均有價無貨。新一輪的打擊奸商行動,又告破產。整個國統區秩序紊亂、人心不寧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了國民黨政權的徹底崩潰。小蔣一輪又一輪地收買人心、打擊奸商的鐵腕行動,不僅沒有安定下民心,連上海的中產階級,甚至連杜月笙這些老牌的國民黨支持者的心都寒了。這也是為何上海解放之後,杜月笙只去香港,不肯去台灣的原因。

《再談國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