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父親

吳:我對我父親的記憶很淡,他一直到41歲才有我,他去世的時候我才17歲,所以我從他嘴裡知道那些老事兒呢就比較少,再說他又病了好幾年。

我父親叫吳志勤,號叫廉夫,他是清室善後委員會成立的時候進故宮的。我叔叔也在故宮工作。您問他們怎麼去的,我也說不清楚。在故宮工作以前我父親在報館工作。我父親跟朱家溍注65他們起碼得差十好幾歲,我父親年齡大,朱家溍、紀中銳都算小的。我算了算,1954年他去世的時候是58歲,1925年(進故宮時)也就是20歲的樣子。

我爸爸在故宮文獻館,他們都是整理庫房,庫房裡清宮檔案多了,多少年都沒收拾過,就去幹那個事。後來就調到二科,解放前叫二科,我也不知道這二科是幹什麼的。

我爸爸喜好三樣,第一樣呢是唱京戲。我父親唱戲相當不錯,調門兒特別高,他唱的行當是老生,《借東風》裡的諸葛亮什麼的,人家都說吳老闆吳老闆您降點調降點調。原來楊小樓他們不是都上故宮唱戲去麼,我小時候我爸唱《甘露寺》:「勸千歲——」我跟唱歌似的就跟著學,還有《武家坡》《打漁殺家》,我都能哼哼幾句,說明他們普及的程度……所以我爸爸對清宮專門掌管戲班的昇平署特別瞭解,他寫過一本書:《昇平署之沿革》注66,那時候我估計他也就30多歲。第二樣呢是圍棋,我父親圍棋下得比較好。還有一個就是猜燈謎。那時候的人都講猜謎,有一次猜謎猜急了,面部神經有點麻痺,但是一唱戲戴鬍子,就什麼毛病都沒有了。我爸死了以後(我們)一整理,就箱子裡頭那燈謎的紙條呀,好多好多。他小楷寫得也好。

我爸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還受過戒,頭頂用什麼燙的幾個點,記不清了。解放前困難那時候還吃素。他1954年去世的時候還用棺材呢,死的時候有一個缽,是瓷的,擱棺材裡。

我父親原來娶了一個(妻子),肺病,不知道就讓媒人介紹來了,8個月就死了。我媽是續絃。我媽結婚晚,我媽娘家侄子需要人看著,她結婚就比較晚,二十九了。我媽是漢族。

吳效蘭的父親吳志勤(吳效蘭提供)

《胡同裡的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