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羅馬和迦太基

迦太基是非洲北海岸閃米特種族的殖民地。為了爭奪西地中海的統治權和意大利西海岸的印歐城市羅馬,發生了激烈的戰爭。迦太基被消滅了

腓尼基人的貿易小城卡特·哈斯達特(當時迦太基的名稱)坐落在一座小山上,俯視著一片約144千米左右寬的平靜海面,這片海面將歐洲和非洲分隔開來。那是一個理想的商業中心和貿易中轉站,它幾乎是完美無缺,它發展得太快,很快就富甲一方。當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消滅提爾的時候,哈斯達特就與它的祖國割斷了一切聯繫,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迦太基。從那時開始,它就一直是閃米特種族向西部擴展勢力的要塞。

很不幸的是,這座城市繼承了腓尼基人幾千年來的許多不良習性。迦太基就像一個大商號,由一支強大的海軍護衛著。迦太基人是地地道道的商人,除了做生意,毫不關心生活中其他美好的東西。這座城市、附近的鄉村、還有許多遙遠的殖民地都由少數極有權勢的富人集團統治著。在希臘語中,富人是「ploutos」,因此希臘人稱這種「富人」的政府為「plutocracy」(富人統治或財閥政府)。迦太基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富人統治的國家。整個國家的實權掌握在12個大船主、大商人及大礦場主的手裡。他們在密室裡集會,商討國家事務,把國家看成一個商業機構,能夠給他們帶來巨額利潤。所以,他們精力充沛,工作勤奮,頭腦清醒,以警惕的目光隨時注視著周圍的事態。

隨著時間的流逝,迦太基對鄰國的影響力也日漸增強,直到非洲沿岸的大部分地區、法國的部分地區及西班牙全境都成了迦太基的殖民地,他們都向這個阿非利加海上的強大城市進貢、繳稅和上繳紅利。迦太基也因此富甲一方。

迦太基

當然,這樣的一個「財閥政府」只能依賴群眾的仁慈才能存在下去。只要能充分就業,豐衣足食,大多數的市民就感到心滿意足,認可那些「精英分子」的統治,也不發出什麼責難。可是一旦船隻不能出海,熔爐裡沒有礦石,碼頭工人和裝卸工人無事可做,大眾中就會怨聲四起,要求召開平民會議,就像在過去的時代迦太基還是個自治共和國時所做的那樣。

為了不讓這種情況發生,財閥政府不得不盡力維持整個城市的高速發展,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他們成功地維持了將近500年,直到某一天,從意大利西海岸傳來了一些謠言令他們寢食難安。據說,台伯河畔的一個小村子一夜之間強大起來,成為意大利中部所有拉丁部落公認的領導者。流言還說,這個名叫羅馬的小村莊正在打造艦船,從事西西里島和法蘭西南部的貿易活動。

羅馬城的誕生

迦太基怎麼能容忍這樣的競爭。必須趁其羽翼未豐,剷除這個新興的對手,以免失去作為西地中海絕對統治者的地位。經過仔細調查,他們終於搞清楚了羅馬的大致的真實情形。

長期以來,意大利西海岸一直是被文明所遺忘的角落。在希臘,所有的優良港口都面朝東方,愛琴海上忙碌的島嶼盡收眼底。與此同時,在意大利的西海岸所看到的景象遠不如地中海的淒涼海浪更令人激動。這裡非常貧窮,外國的商人們少有造訪。當地的老百姓安靜寂寞地生活在綿延的丘陵和遍佈沼澤的平原之上,似乎與世隔絕。

對這片土地的第一次嚴重侵犯來自北方,其年代無從考證。一些印歐部落開始從歐洲大陸向南遷移,他們穿過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脈,向前推進,直到整個意大利到處都是他們的村莊和羊群。對於這些早期的征服者,我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如果沒有一個叫荷馬的人曾歌唱過他們的輝煌,他們的戰功與遠征只不過是神話傳說,難以令人信服。他們自己對於羅馬城建立的記述,則產生於800年之後。當時這座小城已經成長為帝國的中心。羅慕洛斯和勒莫斯跳過了對方的城牆,但到底誰跳過了誰的牆,我實在搞不清楚。它們是有趣的睡前讀物,讓不肯安睡的孩子們著迷。但說到羅馬城建立的真實過程,卻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羅馬和上千座美國城市一樣,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物品交換和馬匹交易的好地方,它位於意大利平原的中心,台伯河為它提供了直接的入海通道。一條貫通南北的陸路經過這裡,常年四季都能使用,勞頓的旅人正好於此駐足稍憩。沿台伯河岸有7座小山,它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能夠抵禦山區和遠方海邊敵人的入侵。

速度很快的羅馬戰船

山上住著薩賓人,他們行為粗野,生性好打劫,十分原始落後,所使用的武器仍然是石斧和木盾,根本無法與羅馬人手中的鐵劍相抗衡。相較而言,居住在濱海地區的人們才是最危險的敵人。他們被稱為伊特拉斯坎人,曾經是(現在也是)歷史學上的一個未解之謎,無人知道他們何時定居於意大利西部濱海地區,屬於哪個種族,以及是什麼原因迫使他們離開了原來的家園。在意大利沿岸,我們已經發現他們的城市、墓地和供水系統等遺址,還發現他們的碑文。由於沒有人能夠破譯伊特拉斯坎人的字母表,所以至今,這些文字信息根本派不上什麼用場。

最有可能的推測是伊特拉斯坎人起源於小亞細亞,可能是由於戰爭,也可能是一場瘟疫,他們被迫離開家園,到別處去尋找新的棲居之所。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伊特拉斯坎人在歷史上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他們將古老的東方文明傳到了西方,他們把建築術、修建街道、作戰、藝術、烹調、醫藥和天文等最初的基本原理教給了來自北方的羅馬人。

但是,正如希臘人不喜歡他們的愛琴海人老師一樣,羅馬人也同樣憎恨他們的伊特拉斯坎師傅。當年,希臘商人發現與意大利通商的巨大商機後就背棄了自己的老師。現在,羅馬人在希臘人的第一批船隊抵達羅馬城時,就和希臘人如出一轍地對待起自己的老師來。希臘人本是來意大利做生意的,後來卻居留下來,擔任羅馬人的老師。希臘人發現,這些居住在羅馬鄉間(被稱為拉丁人)的部族很樂意學習那些有實用價值的東西。這些羅馬人很快就認識到文字可以帶來極大的好處,於是他們便模仿希臘字母的樣子,創造了拉丁文。羅馬人還發現,統一制定的貨幣與度量方式有利於商業發展,於是他們就毫不猶豫地如法炮製,統統吸收了希臘文明。

他們還歡天喜地地把希臘的諸神也請進了自己的國度。宙斯被移到羅馬,改名為朱庇特。其餘的希臘諸神也接踵而至。不過,羅馬的諸神可不像希臘神那樣神采飛揚、喜笑顏開。他們都是國家的職能人員,每一位神都在努力管理著自己的領地,但是他們也嚴格要求崇拜者服從命令。羅馬人也小心翼翼地聽從他們的安排。羅馬人和諸神之間從未建立起真誠的私人關係或者美好的友誼,這一點就不像古希臘人,古希臘人和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的關係非常友好。

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

雖然羅馬人與希臘人同屬印歐血統,但他們沒有模仿希臘人的政治制度。羅馬的早期歷史和雅典以及其他希臘城市十分相似,他們很輕鬆地就擺脫了國王的統治。但是,一旦國王被趕出這個城市,羅馬人就不得不限制貴族的權力。他們花了好幾百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一種體制,使得羅馬的每一個自由市民都有機會參政議政。

從那以後,羅馬人比希臘人更有優勢。他們不是靠雄辯來處理國家事務,也不像希臘人那麼有想像力,他們更欣賞實際的行動。他們十分清楚公眾集體議事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於是他們把管理城市的實際工作交給了兩位「領事」,再由一個元老院的老年人組成的委員會來進行輔佐。出於慣例和實際利益的考慮,元老院議員選自貴族,但是他們的權力會受到嚴格的限制。

羅馬也經歷過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較量,這種較量曾迫使雅典採用德拉古和梭倫的法律。這場衝突發生於公元前5世紀,結果自由市民獲得了一項立法。通過設立「護民官」來保護每一個公民反對政府官員不公正的行為。護民官是城市的地方長官,由自由民中選出。依照羅馬法律,執政官有生殺大權。但是在缺乏有力證據的情況下,護民官可以進行干涉,以挽救那個可憐傢伙的性命。

漢尼拔之死

當我說到「羅馬」這個詞時,我的意思聽起來是指僅僅擁有幾千座的小城市。實際上,羅馬的真正影響力已經擴展到世界各地了,而且早期的羅馬帝國展示了它令人驚歎的殖民擴張能力。

很早很早以前,羅馬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堅固的城市,但它能夠為遭受危險和攻擊的其他拉丁部落提供避難所。這些拉丁鄰居也認識到與這樣一個強大的朋友結盟是非常有利的,於是力圖與羅馬人結為同盟。其他國家,比如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甚至希臘,它們都曾堅持要那些非我族類的「野蠻人」簽訂歸順條約,才肯提供必要的保護。可聰明的羅馬人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給予「外來者」一個平等的機會,讓他們成為「共和國」或「共同體」的一員。

「你們如果想加入我們的國家,」他們說,「那就來吧,我們會像對待一個真正的羅馬市民一樣對待你們。作為這種優待的回報,當我們的城市、我們共同的國家遭遇外敵入侵的危險,需要你拔刀相助時,我們希望共同而戰!」

這些「外來者」當然很感激羅馬人的慷慨,於是便以無比堅定的忠心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每當古希臘的某座城市遭受攻擊的時刻,所有外國居民總是迅速地逃之夭夭。他們認為憑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衛對自己不存在絲毫意義的臨時住所呢?相反,一旦敵人兵臨羅馬城下,所有的拉丁人都會奮力保護,因為這是他們共同的母親正處在危險之中。儘管他們住在千米之外,在其有生之年從來沒有見過神聖的議會廳,但他們仍視其為自己真正的「家園」。

失敗和災難都不能動搖他們對羅馬城的深厚情感。公元前4世紀初,野蠻的高盧人氣勢洶洶地闖進意大利。他們在阿里亞河附近把羅馬軍隊擊敗了,浩浩蕩蕩地向羅馬進軍,最終佔領了這座城市。他們原以為羅馬人會主動求和,可是他們等了又等,絲毫沒有動靜。不久,高盧人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莫名的包圍之中,使他們根本無法得到糧草的給養。在苦苦支撐7個月後,由於飢餓難忍,他們被迫狼狽地撤退了。羅馬人以平等之心對待「外來者」的政策被證明是極為成功的,也最終造就了它空前絕後的強盛。

從關於羅馬歷史的簡要描述可以看出,羅馬人對於建立一個健全國家的理想與迦太基式的古代社會理想政體之間有著多麼巨大的差別。羅馬人依賴的是「平等公民」之間的和諧真誠,而迦太基人倣傚埃及和西亞的舊有模式,要求其屬民無條件地服從他們。如果這種要求達不到時,他們便會僱傭專職的士兵發動戰爭。

現在你們應該明白了,為什麼迦太基會害怕這個精明強大的敵人,為什麼他們情願找一些微不足道的借口來挑起爭端,將這個危險的對手扼殺在搖籃之中。

工於心計的迦太基人深知貿然行事往往會適得其反。他們向羅馬人提出建議,在地圖上劃好自己的「勢力範圍」,並承諾互不侵犯對方的利益。很快,這個協議就達成了,但又很快被撕毀了。土地富饒的西西里島當時由一個腐敗無能的政府統治,兩個國家同時參加了對西西里島的爭奪。

隨之而來的戰爭持續了24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羅馬與迦太基的第一次戰爭。先是海上的短兵相接。初看起來,富有經驗的迦太基海軍將毫不費力地摧毀新建的羅馬艦隊。依照沿用古老的海戰法,迦太基戰船不是猛撞敵人的船隻,就是從敵艦的側面發動猛攻,折斷對方的船槳,接著用密如疾雨的弓箭和火球射死船上的士兵。但是,羅馬的工匠發明了一種攜帶吊橋的戰艦,能夠讓精於肉搏的羅馬士兵順著吊橋衝上對方的船隻,迅速地殺死迦太基弓箭手。這樣,不斷獲得勝利的迦太基終於被擊敗了。在米拉戰役中,迦太基艦隊遭到重創。迦太基人被迫求和,西西里島成了羅馬帝國的領地。

23年後,爭端又起。羅馬為尋找銅礦佔據了撒丁島。迦太基為尋找銀礦佔領了西班牙的整個南部地區。就這樣,兩大強權的國家突然變成了鄰居。可是,羅馬人一點兒也不喜歡與迦太基人為鄰,他們派軍隊翻過比利牛斯山,監督著迦太基軍隊的一舉一動。

戰爭的舞台已經佈置就緒,兩國之間的第二次戰爭即將點燃。希臘的殖民地再度成為戰爭的導火索。迦太基人圍攻了西班牙東海岸的薩貢特,於是薩貢特人向羅馬求援。跟往常一樣,羅馬人願意出手相救。元老院承諾派遣軍隊。不過組織遠征軍花費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薩貢特陷落,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整個城市被迦太基人焚燬。這是對羅馬意願的直接挑釁。元老院決定派出一支羅馬軍隊越過阿非利加海,並在迦太基本土附近登陸。第二支軍隊則負責牽制佔據西班牙的迦太基部隊,防止他們趕回援助家園。這是個絕妙的計劃,人人都盼望著大獲全勝。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那是公元前218年的秋天,為了攻擊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羅馬軍團啟程離開了意大利。當人們正急切期盼著他們凱旋的消息時,一個可怕的謠言很快就在整個波河平原傳播開來。粗野的山地人恐懼得連嘴唇都在發抖,說有成百上千的棕色人帶著一種奇怪的野獸,「每一個都有房子那麼大」,突然從比利牛斯山的雲端出現。他們現身的地方是在古格瑞安山隘,幾千年前赫爾克裡斯曾趕著他的格爾揚公牛途經此地,從西班牙前往希臘。不久,源源不斷、衣衫襤褸的難民湧到了羅馬城前。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更多、更具體的細節。哈米爾卡的偉大兒子漢尼拔帶領著5萬步兵、9000騎兵及37頭威風凜凜的戰象,已經越過了比利牛斯山。他在羅納河畔擊敗了西皮奧將軍率領的羅馬軍隊,並帶領他的軍隊成功地穿越了阿爾卑斯山。儘管是十月的天氣,道路上滿是積雪和冰,非常泥濘,他仍然領著軍隊安全穿過阿爾卑斯山的各個隘口,並與高盧軍隊會師,擊敗了正要渡過特拉比河的第二支羅馬軍隊,然後把羅馬與阿爾卑斯山相連的北方重鎮普拉森西亞圍困起來。

元老院感到十分震驚,但卻像平時一樣平靜,毫不露聲色,依舊精力充沛地工作著。他們隱瞞羅馬軍隊接連失敗的消息,重新派遣了兩支軍隊去阻截侵略者。在特拉美諾湖邊的狹窄小路上,精於用兵的漢尼拔偷襲了軍隊,殺死了所有的羅馬軍官和大部分士兵。這一回,羅馬人民感到了恐慌,但是元老院還在強作鎮定。他們又組織了第三支軍隊,任命昆圖斯·費邊·馬克希姆斯為總指揮,並授予他最大的權力,一切都視為「拯救國家的需要」。

費邊清楚漢尼拔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對手,自己必須十分小心。他手下的新兵,都未經訓練,毫無經驗,這已經是羅馬能夠徵召的最後一批兵員了,根本不是漢尼拔手下老兵們的對手。因此,費邊盡量避免正面交鋒,卻一直跟著漢尼拔,他憑借對地形的熟悉,燒掉一切糧食,摧毀道路和橋樑,還襲擊迦太基人的小分隊,運用一種令他們苦惱不堪的游擊戰術,來不斷削弱漢尼拔軍隊的銳氣。

這樣的戰術當然不能安慰飽受驚恐折磨的羅馬人民。他們躲在羅馬的城牆內,整日提心吊膽,希望軍隊行動起來,並且要盡快採取行動。在這片一浪高過一浪的「行動」呼聲中,一個名叫瓦羅的民眾英雄,也就是那個在羅馬城四處發表激昂的演說、宣稱自己比那位慢慢吞吞的費邊要出色得多的人贏得了大眾的青睞。在眾人的擁護之下,瓦羅成為了羅馬軍隊的新指揮官。公元前216年,在康奈戰役中,瓦羅指揮的軍隊遭到了羅馬有史以來最為慘重的失敗,7萬多將士全部被消滅,漢尼拔征服了意大利。

現在漢尼拔可以長驅直入了,他踏遍了整個意大利半島,宣稱自己是「羅馬人的救世主」,並號召人民加入他反抗羅馬的戰爭中。此時,羅馬的明智政策再次結出了可貴的果實。除了卡普亞和錫拉庫扎外,所有的羅馬城市都忠誠依舊,漢尼拔處處遭到人民的反對與抵抗。他勞師遠征、苦戰於敵國,給養和兵員的補充難以為繼,漢尼拔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很危險,於是派信使回迦太基,要求補充給養和增加兵力。但遺憾的是,迦太基什麼也沒有給他。

羅馬憑藉著他們的登船吊橋,成為海上的霸主。奮起自救的漢尼拔不斷擊敗了與之對抗的羅馬軍隊,但自己的兵力正在急劇減少,意大利的農民對這位自封為「救世主」的人都敬而遠之。

就這樣,經過多年的不斷勝利之後,漢尼拔發覺自己反倒被征服的國家的包圍所困住了。有段時間,局勢似乎有所扭轉。他的兄弟哈士多路巴在西班牙擊敗了羅馬軍隊,並準備越過阿爾卑斯山前來增援漢尼拔。他派信使南下,告之漢尼拔他到來的消息,讓漢尼拔派一支軍隊在台伯河平原上接應。不幸的是,這個信使落到了羅馬人手裡,而漢尼拔還在傻呵呵地等著好消息。直到有一天,他兄弟的頭顱被裝在一隻籃子裡,滾落到漢尼拔的營帳前,他才明白增援自己的迦太基軍隊全軍覆沒了。

殲滅哈士多路巴後,年輕的帕布留斯·西庇阿輕易地奪回了西班牙。4年之後,羅馬人已經準備對迦太基發動最後的攻擊。漢尼拔被緊急召回。他渡過阿非利加海回到故鄉,並試圖在故鄉進行防禦。公元前202年,在扎馬戰役中,迦太基軍隊以失敗告終,漢尼拔逃到提爾,再轉到小亞細亞,煽動敘利亞人和馬其頓人聯合起來對抗羅馬人,但收效甚微,卻給羅馬人製造了一個將戰火引向東方的機會,吞併了愛琴海世界的大部分地區。

漢尼拔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被迫從一座城市流亡到另一座城市。他終於明白,自己雄偉的夢想就要破滅了。他熱愛的祖國迦太基也被戰爭摧毀,被迫簽訂了和平條約。他的艦隊也沉入海底。沒有羅馬人的同意,迦太基不能再參與任何戰事;它還被罰向羅馬支付數額驚人的戰爭賠款,在看不到盡頭的未來歲月裡一年年償還。生命已經失去了希望,公元前190年,漢尼拔服毒自盡了。

漢尼拔與迦太基軍隊的足跡

40年後,羅馬人又挑起了和迦太基之間的最後一場戰爭。在漫長而艱苦的3年裡,這塊古代腓尼基殖民地的人民頑強地抵抗著新興的共和國。最終,他們因飢餓被迫投降。在圍困中倖存下來的少量男人和婦女被賣為奴隸,整個城市被焚燒。倉庫、宮殿、大型軍械庫籠罩在沖天的火焰中,大火整整燒了兩個星期。羅馬軍團返回意大利,慶祝他們勝利。

隨著迦太基的覆滅,接下來的1000年裡,地中海始終是歐洲的一個海。羅馬帝國剛剛滅亡,亞洲人立即再次試圖佔領這個誘人的內陸之海。

《人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