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影迷藏

《野戰排》:柔板

除了《野戰排》,我們如今有更多機會聽見巴伯的《絃樂柔板》,在新年音樂會上,在地震海嘯之後,在恐怖襲擊之後,在各種天災人禍之後,它是一首抒情曲,也是安魂曲。

在電影中,1967年,美國反戰大學生泰勒來到越南戰場,加入一支野戰小分隊,在叢林中艱苦作戰。大學生抱著愛國熱情來到越南,卻發現戰場上到處都是無組織的暴力。當時越戰大兵主要來自美國底層,粗野無知,有的大開殺戒,有的伺機復仇。戰爭暴露並激發了人性之惡。泰勒慢慢發現,在戰爭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活下去。這是奧利弗·斯通1986年拍的電影,後來的美國大兵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或是《冷山》都還可以在大場面的戰場細節裡看到它的痕跡,像一句不變的主題歌那樣時時唱起來。

在絃樂隊渾然的音響中,一個簡簡單單的三音級,慢慢升起、迴旋、遲疑、停留、思慮、歎息,非常直接而單純。這樣的作曲方法大概被古往今來的無數作曲家用過無數次,而他卻執著沉浸其中,以最樸素的方式,沉默或繼續,好像那是為自己而作的哀悼曲。可是哀悼什麼呢?過去的時間,那些失去的人,懊悔的事,戰爭的陰影?

這樣一支浪漫主義風格的樂曲,卻是來自一位現當代作曲家,美國的塞繆爾·巴伯(Samnel Barber)。如果說這支樂曲體現了現代視角,那就是它的回歸簡單:只是一支曲調的游移以及沉默,只用絃樂隊已經足夠了。那些20世紀之前300年來發展出的複雜作曲法、和聲法,幾乎都被摒棄了,只有沉默、失語、拖延、再起,回歸至簡。

或許簡約是最深奧的智慧。

這一定是自他內心深處升起的音樂,自動篩去了作曲家掌握的各種作曲技術,如此也便找到了觸及內心的音樂語言。但這簡約是不簡單的,他的性格、嗜好、關懷、情意,他喜愛的音樂,走過的地方,愛過的人,都可以聽見。這音樂的根基其實是古老的聖詠,採用聖詠式的拍號與旋律展開方法。聖詠風格讓它像黑夜一般靜穆莊嚴。但旋律風格及對位手法都有浪漫派的影子,適於表達情意。這大概就是我們與它最深沉的共鳴。而音樂的穩靜,不對比不展開,卻是一種很酷的現代派作曲風格。如此三種不同年代的風格交織在一首樂曲中,潛移默化、交流融合,成就一種個人化的抒情與音樂表述。

巴伯是美國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生活在1910年至1981年之間。他從小就很有天賦,7歲作曲,12歲成風琴手,14歲考入費城的柯蒂斯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來到羅馬深造,《絃樂柔板》就是在羅馬寫的。

巴伯年輕的時候非常英俊,一張過於內向的清秀的臉,似乎預示了後來的感情生活。他是一位同性戀。18歲時遇見了他的畢生伴侶,歌劇作曲家梅蒂諾(Gian Carlo Menotti)。梅蒂諾是意大利裔的美國人,濃郁的拉丁長相,但兩人竟有一種相似的輪廓。他們都是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學生,後來都得過普利策獎。二戰時巴伯加入美國空軍,戰後在紐約隱退,與梅蒂諾公開同居,在當時是非常有勇氣的。

《絃樂柔板》響起,從林中升起陰霾和哀傷,它不再只是配樂了,它的經典,它的反覆盤旋,把一場戰爭昇華到永恆的人性反思:「我們不是和敵人作戰,我們是和自己作戰,敵人在我們心中。」

《2001太空漫遊》

導演庫布裡克是骨灰級樂迷,他為這部史詩科幻片選了四首古典音樂: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的《藍色多瑙河》,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當代作曲家裡蓋蒂(Gyorgy Ligeti)的管絃樂《大氣層》,哈恰圖良(Aram Khachaturian)的《馬刀舞曲》,還有大段現代風格的聖詠合唱。

影片最酷的是一開篇的黑屏,持續三分鐘的黑屏,不為考驗觀眾耐心,是為了讓你閉上眼聽音樂,裡蓋蒂的《大氣層》帶你來到了2001,太空時代!

裡蓋蒂,匈牙利當代作曲家。他是西方當代先鋒音樂的代表人物,庫布裡克選的《大氣層》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一開始,一大片混沌音響轟鳴你的耳膜,遠處似有光線閃爍,光芒收了之後,進入另一重更深厚的音響,各種細密音點,低音、高音、強音、弱音,變成了各種交錯起伏的光線。這是完全陌生的音響,聽不見樂器熟稔的聲響,聽不到和聲旋律,只是一大片迷霧般的鳴響,好像來自電子實驗室。

但它卻是傳統管絃樂隊演奏出來的。

我拜訪香港大學的時候,翻閱過那裡收藏的《大氣層》的樂隊總譜,嚇了一跳,《大氣層》的樂譜實在太大,都沒法複印帶回來。普通總譜一頁也就15行左右,但這部樂譜的每一頁都差不多有80行。也就是說,裡蓋蒂給每一位樂手都單獨寫了一個聲部,每個聲部都相似卻不雷同,所有人都隱約交錯,喁喁低語,構成細膩微差,於是音響就像一大片星雲閃爍的宇宙,又像混沌的太空之謎。

緊接著,是定音鼓開篇的《日出》,選自理查·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這部電影音樂中還出現了另一位施特勞斯,就是家喻戶曉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但理查和這位「圓舞曲之王」沒有任何關係,他是浪漫派晚期的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因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蒂爾惡作劇》和《最後的四首歌》等幾首名曲流傳於世。

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靈感來自尼采的同名著作,一共八段,唯獨這第一段《日出》是理查加入的,如今也是這部作品中最知名的一段,因為音響恢宏常被用作音響試音碟。

小號與定音鼓的鏗鏘對話中,紅日昇起,又是新的一天。眼前展開了蠻荒時代的非洲大草原。之後是猿人佔領山洞。有一天,猿人看到一塊兒黑色石碑聳立,像接受天啟一般,發明了勞動工具。此處接受天啟時,出現了一段現代派的無伴奏合唱,聖潔的聖詠狂亂流動起來,長相恐怖又滑稽的猿人們心潮起伏,瘋狂嘶叫暴跳中感知到了古老的莊嚴與敬畏。

他們發現死野牛的骨頭可以用來示威、打架、殺猿人、嚇退敵人,他們為這一發現欣喜若狂。士氣高漲,一個猿人殺敵之後,激動地把一截野牛骨拋向天空,緊接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一瞬間,這截野牛骨變成了一隻模樣相似的太空宇航器。

人類立刻跨越了幾十上百萬年,來到太空時代。

這個鏡頭叫人擊節讚歎。幾十上百萬年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也就是這麼一瞬間。忽然就讓人懂得謙卑與珍惜。記得有位導演曾說,我們的一生只是一瞬間,所以40歲和60歲是一樣的,沒有理由不堅持不奮鬥。

後面幾乎所有遨遊太空的慢鏡頭,都被配上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這是大家都熟悉的樂聲,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打曲目,放在這裡,讓人聽見歡慶新年一般的歡樂莊嚴,它像我們自由的靈魂和藍色的夢想——可以暢遊多瑙河,也可以遨遊太空。

記得以前看過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傳記電影。他駕馬車,在黑白的維也納森林裡暢遊,從馬蹄聲裡聽見舞蹈的節奏,從林中鳥聲裡摘幾句旋律。那一夜,他告別了一位心愛的女人,在碼頭把她送上船,在多瑙河邊徘徊一夜。黎明時,《藍色多瑙河》的樂譜已經印在他的腦海中了。

自從有了華爾茲,人們立即告別了拘謹的宮廷舞蹈,街上舞廳忽如遍地開花,整個維也納都在旋轉,都在陶醉。在這部電影中,庫布裡克用它來慶祝人類的太空之舞,更是意氣風發。在激情處,他換上了哈恰圖良的《馬刀舞曲》。

這部電影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對人類慾望的準確預測。在電影中,人類被機器控制,電腦讓宇宙飛船失控,讓所有宇航員死亡,除了一位懷疑者。如今已經2016,2001太空時代的夢想沒有實現,但是我們被手機這個機器控制的人生倒是被大師猜中了。

《走出非洲》

這個女人和這部電影,是我的一個情結。一直夢想著,先存點兒錢,再找個時間,然後重返非洲。

後來凱倫想起丹尼爾的時候,都會聽見這支樂曲,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其中第二樂章的慢板,那個優美至極的曲調,在單簧管的溫柔而孤寂的聲線裡,已經融入肯尼亞的日出、羚羊、野水牛群和玫瑰色的晨霧,成了非洲大草原清晨的一部分了。

凱倫是富家女,為了成為男爵夫人而遠嫁非洲。她的虛榮心遭到報復,丈夫出軌,並讓她傳染上了梅毒。回歐洲養病歸來之後,丹尼爾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丹尼爾是生活在非洲的英國貴族,一位探險家,喜歡打獵、閱讀和莫扎特。他帶她去狩獵獅子,帶上步槍、一個月的乾糧,還有一隻留聲機。他們在森林裡吃晚餐,點上夜燈,坐在帆布折疊椅上,此時留聲機裡播放的就是這首曲子。

他喜歡聽她講故事,送她一支金色鋼筆,鼓勵她寫作。

「假如我熟悉非洲之歌——一隻吟唱瞪羚和非洲新月棲於其背的歌,一支吟唱田間耕耘和採摘咖啡的農夫一張張汗水淋漓面影的歌,那非洲是否也曉得一首關於我的歌呢?非洲曠野的空氣可曾因我昔日衣服的顏色而震顫?非洲兒童發明的遊戲裡可曾提到我……」

凱倫是一個有勇氣有行動力的女人,她勤勞,熱心,總想著改變什麼。她為非洲土著的孩子們治病,為他們蓋學校,幫助衰老的鄰居,收養森林裡逃來的麋鹿。在我的少女時代,曾把她當作一位勵志偶像,後來發現,那並不是獨立女性的故事,它是歐洲人在殖民時代終結時的懷念與反省。

丹尼爾帶她飛行,看狂野的非洲大地,斑馬成群,大象遷徙,野水牛群奔騰過河流,告訴她,這就是非洲,一片古老的大地,人類從來不能改變它。

他說,我們都是過客,是來看看世界的。不要去改變他們,不要改變非洲。

他說什麼其實並不重要,是這一段雙人小飛機的遼闊飛翔,是非洲的青山大地,是這些記憶從此纂刻在凱倫的生命裡。原來大老遠從下雪的北歐跑到炎熱的非洲,就是為了遇見丹尼爾,為了和他一起看看世上最美的風景,然後告別。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莫扎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未必有現在那麼知名。莫扎特寫這首樂曲的時候,已經病入膏肓,同時在寫的還有最後的《安魂曲》。人們自然都惦記著謎一般的《安魂曲》,沒人注意到這首《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沒人知道裡面還有一段靜美的慢板。

這是莫扎特為單簧管家斯塔德勒(Anton Stadler)寫的,他們是好朋友,莫扎特的單簧管樂曲幾乎都是為他而寫。莫扎特待朋友闊綽,斯塔德勒日子窘迫時他會不時接濟一些錢。但是這首單簧管曲與如今的作品不太一樣。斯塔德勒吹奏的是一支巴塞單簧管,所謂巴塞單簧管大致是單簧管與巴松管的結合,比平常的低音(A調)單簧管還低四個半音。這種單簧管後來失傳了。出版商為了推銷樂譜,就把莫扎特寫的低音全都換成適合A調單簧管的標準音域。而莫扎特的手稿在他死後也失傳了,據說是被斯塔德勒拿去典當換錢了,誰也沒見過這首樂曲的原稿。一直到20世紀中期,學者們才發現這個問題,他們試圖從當年莫扎特為斯塔德勒寫的其他樂曲中尋找這首單簧管曲的原貌。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有三個樂章,遵循快板、慢板和快板迴旋曲的格式。第一樂章活潑,單簧管在其中增添貴氣。第二樂章慢板,是莫扎特最感人的樂曲之一。他這30多年的人生,從喜氣洋洋的巴洛克風樂曲,寫到如此精煉的樂句,溫潤典雅,無一音多餘,呈現古典風格的精髓,彷彿已經寫到了盡頭。這是他的天鵝之歌,倒數第二首作品。最後一首就是《安魂曲》。

故事的最後,凱倫回到下雪的丹麥,用餘生寫她的非洲故事。其實她自己的故事比非洲日記更好看。但她卻說這個故事好像說過頭了,丹尼爾會發笑的。

《我親愛的爸爸》

《我親愛的爸爸》已經是人們最熟悉的歌劇選曲了,部分原因是它時常出現在電影中。這首詠歎調來自歌劇《賈尼·斯基基》,普契尼名不見經傳的一部獨幕小歌劇,50多分鐘,而且是一部喜劇。普契尼寫它的時候已經到了創作晚期,已經寫出了《蝴蝶夫人》和《托斯卡》,就像威爾第晚年喜歡玩喜劇一樣,到了晚年他也不好意思再為情所困,於是寫了一個無賴,叫賈尼·斯基基,也就是歌中唱的那個「我親愛的爸爸」。

如今這部歌劇幾乎只留下了這首歌,其實整部劇都非常好看,故事來自但丁的《神曲》:

故事發生在佛羅倫薩。一位富商過世之後,親戚們紛紛趕來分他的巨額家產,可是富商把遺產悉數捐給了修道院。眾親友非常失望,於是富商的侄子請來女朋友勞蕾塔的父親、足智多謀的賈尼·斯基基,請他想想辦法。勞蕾塔於是唱了這首《我親愛的爸爸》,幫著男友央求父親。

啊!我親愛的爸爸!

我愛那美麗少年。

我想到羅沙港去,

買一個結婚戒指。

是的,是的,我無論如何要去!

假如您不答應,

我就到老橋上,

縱身跳入亞諾河裡。

我多痛苦,我多悲傷!

啊!天哪!我寧願死去!

爸爸,我懇求你!

爸爸,我懇求你!

每個少女年輕時大概都如此跟爸爸吵過架,一半央求一半要挾,非他不嫁,不然就去死,就像年少的愛情誓言。大部分父親都反對女兒嫁給那個窮小子過苦日子,時日一久,不聽話的姑娘也都選了那個最像父親的老實人嫁了。

而賈尼·斯基基卻是一位很不老實的爸爸。他想了一個辦法,裝扮成快死的那個富商,招來律師要求修改遺囑,親戚們紛紛來悄悄囑托,把那塊地給我,送你幾頭毛驢,把那個磨坊給我,送你幾百大洋。賈尼才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發橫財機會呢,他把富商的小部分磨坊和土地給了他七大姑八大姨,宣佈剩下的全都送給富商的老朋友,賈尼·斯基基!

此時,他的女兒正和富商的侄子在陽台上談戀愛。窗外是托斯卡納的鄉村風光,舞台上看不到景別。而歌聲如此甘美,如讚歎,如夢境。那些電影和旅行雜誌上見過的托斯卡納風光紛紛鋪展在眼前。夢幻般的黃黃綠綠的圓圓山坡,陽光斜斜穿過樹林照在草地上,羊群像一團一團白雲,那是一個讓人重新認識人間的地方,原來童話是真的存在呀。

我選出兩部典型的影片,一部是1986年英國的詹姆斯·伊沃裡導演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另一部是2014年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格蕾絲的傳記片《摩納哥王妃》。

在《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面,年輕的男孩第一次到佛羅倫薩旅行,他爬到樹上,向麥田和罌粟花地放聲大叫:「美,陽光,真理,愛,啊!」一顆心只想歌唱,這時樹枝卡嚓斷了,他大叫著「love」從樹上栽下來。後來我想起來,原來電影中主角們去的地方,正是托斯卡納,是《賈尼·斯基基》的故事發生地,也是作曲家普契尼的家鄉。

《我親愛的爸爸》這首歌在我看來,就是為了歌唱托斯卡納的風景。這首歌那麼美,央求爸爸又不是劇中的主題,沒必要這麼美吧,或許真正美的是純真美好的少女心,一個投入全部身心的小小心願,是在那樣風景如畫的鄉村長大的女孩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許,它的平凡而超然的美令人動容。我聽來竟一陣恍惚。盼了一個暑假的莫干山之行,與男友騎車遠遊,在家做飯菜等他回來吃,哦這就是少女的全部心願。可惜在25歲那年就已經告別我了。我想在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村莊裡,少女情懷大概是可以保存一生的吧,真叫人羨慕。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探討了人的天性與貴族傳統之間的矛盾。在這部電影裡面,海倫娜還非常年輕,飾演可愛又有個性的貴族少女蘇珊。她很有音樂天分,閒來彈鋼琴,彈得相當出色,尤其喜歡彈貝多芬的奏鳴曲。蘇珊在旅店的房間裡彈《熱情》奏鳴曲,彈完跟人說,媽媽不讓她彈貝多芬,覺得會影響她的情緒,然後急匆匆出門散步去了,牧師跟她阿姨說,那都是貝多芬的錯。

那時真正的貴族是不做職業音樂家的,他們彈琴閱讀,純粹陶冶身心。裡面還有一位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書獃子,一個迂腐的正派貴族,有品位有品格,也很帥,但像一本味同嚼蠟的教科書。劉易斯演這呆子簡直一絕。這首歌《我親愛的爸爸》和貝多芬的音樂,就是一種天性的象徵吧,就像青春、衝動、激情、情慾,這些活生生的生活體驗比書中的道理更智慧,更難得。同樣,音樂的邏輯和人的樂感,也是一種本能思維,有時候它比理性思想更理性更深刻。像莫扎特,不搞音樂理論,也不懂哲學,卻優美地傳遞著上帝的信息:寬恕與愛。

普契尼從小生活在托斯卡納,他誕生在那裡一個有名的音樂世家,自小喪父,母親希望他繼承父業,成為一名音樂家。青少年時代他是當地教堂的管風琴師,負責指導教堂合唱隊。後來他考上了米蘭音樂學院,當時正是意大利歌劇家威爾第的巔峰時代,他的音樂才華、無與倫比的歌劇才能、典雅而輝煌的風格幾乎淹沒了同時代的所有歌劇家。學生時代的普契尼很窮,曾徒步30公里走到比薩去看威爾第的《阿依達》,看完之後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要像威爾第那樣當一名歌劇作曲家。

普契尼非常幸運地成了威爾第的接班人。當年他是最著名最富有的音樂家,如今看來,他的歌劇也是全世界上演頻率最高的歌劇,甚至遠遠超越了威爾第。為什麼呢?大概因為威爾第寫的是偉大的家國情仇,而普契尼寫的是普通人的感情,是瑣碎而悲傷的世間情愛,無人能逃脫。

普契尼喜歡歌劇、打獵和女人,他形容自己是一個「追逐野禽、劇本和漂亮女人的偉大獵手」。看過《托斯卡》《波西米亞人》《阿依達》《蝴蝶夫人》就會知道,他是真心愛女人的男子,深愛那些在愛裡面受苦受煎熬的女人。當時他家財萬貫,身家近400萬美元,仍然為寫歌劇操碎了心,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擔心自己寫不下去。其實到最後他依然寫出了傑作《圖蘭朵》。

《賈尼·斯基基》對於大師來說只是一個小遊戲,但這也是普契尼的經驗之作,劇中的所有素材:劇情、對唱、合唱、獨唱、表演,都是高度集中而有序。那些碎句子、對話、爭吵、宣敘調,都像被那首《我親愛的爸爸》給牽引著,流動著,貫穿了起來。歌曲的部分素材在之前已有幾個碎片的預示,直到女兒出現,《我親愛的爸爸》完整而悠長地展現,好像魔術師把前面的鮮花小鳥撲克牌統統塞進紙箱,然後抽出一條美麗光滑的綢緞,皆大歡喜。唱歌的女兒,也像普契尼歌劇中其他沉醉於愛情的女子一樣熱情滿懷、難以自拔,被樂評家勳伯格稱作「不那麼聰明」,卻非常真實可愛,栩栩如生。

在電影《摩納哥王妃》裡面,《我親愛的爸爸》也是主題曲。有意思的是,演唱這首歌的著名歌唱家卡拉斯正是格蕾絲王妃的閨蜜,她也在電影中出鏡,鼓勵低落的王妃不要放棄自己的藝術愛好。原來她倆是閨蜜,女神和女神扎堆,都很美麗很出名,個性也很強。她們的人生也一樣,看著比較美,真實的面目難免千瘡百孔。

美國電影明星終於實現了公主夢,嫁給摩納哥王子。但王室的日子不是美國大妞擅長應對的,等待她的是一系列委屈、失落、哭泣、自勉,然後重整旗鼓好好學習做一位端莊明理的國母。後來是王室陷入財政困境,她的仗義的女神范兒就被激發出來了。操辦社交晚宴,請歐洲的政要們都來參加,她女明星的身份給丈夫加分不少,所有光芒都圍繞她,讓其他王室黯然失色。故事這樣講下去,實在有點太官方了。但最後女神的發言非常動人,這不是什麼母儀天下的演講,而是流露一個女人永遠清純美麗的模樣,讓人不由自主愛上她。她只是想嫁人,想有個家,那是她自小的灰姑娘夢想。

卡拉斯最後在慈善晚宴上為她獻唱。她唱,我親愛的爸爸,我一定要嫁給他,去過平凡日子。

《教父》的秘密

《鄉村騎士》這部歌劇的作者,是普契尼的同代人,也是淹沒在普契尼盛名之下的意大利作曲家之一,他叫馬斯卡尼(Pietro Mascaghi)。如果沒有《教父》這部電影,《鄉村騎士》大概不會如此知名。

到了《教父2》,小教父麥克有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離異的妻子凱告訴他,兒子在意大利學歌劇,他想成為一名歌唱家。麥克覺得欣慰,柯里昂家族這一姓氏將會因為一位藝術家而流傳下來。可見在西方,藝術家影響深遠且地位高貴。就像門德爾松家族,哲學家祖父和銀行家父親都不及音樂家門德爾松的名字流傳久遠。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他去看兒子第一次演歌劇的時候,遭遇仇家槍戰報復,心愛的女兒中彈身亡。

那一天上演的就是《鄉村騎士》,一個發生在西西里島的愛情故事,關於偷情、嫉妒與情殺。意大利式如火的激情用歌劇表現尤其合適,歌劇本身就是意大利式激情的產物,是這個民族的激情和慾望抵達的一個激動人心的沸點。

我喜歡多明戈演的電影版,是在西西里島實景拍攝的。故事很簡單,西西里青年圖裡杜結婚之後,仍與舊日戀人羅拉癡纏,妻子嫉妒,告知羅拉的丈夫,最後兩個男人決鬥,圖裡杜被殺死。

後來我們在姜文的《一步之遙》裡面,看到教父式黑禮服口袋插紅玫瑰的造型,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馬小軍在屋頂上閒逛,黃昏裡傳來了《鄉村騎士》間奏曲的漫漫旋律,姜文如此向「教父」科波拉致敬。他說:「我的《鬼子來了》,還有《陽光燦爛的日子》,其實都是從音樂開始的,我連簡譜都不識,我只能說我的靈感是從那兒來的,比如,我聽馬斯卡尼的音樂,像一個火兒,把天點著,想抽根煙,白日夢,跟著走……」

馬斯卡尼和普契尼是同代人、同行,風格也類似,都喜歡採用當時真實事件寫歌劇。他的作品不多,除了《鄉村騎士》,人們大概說不出他的第二部作品,當年也都淹沒在普契尼的聲名下。因為力量懸殊,他倆倒是交情不錯,有段時間曾住在一起。普契尼常常開導他,多寫點賣座的歌劇啊。可是馬斯卡尼脾氣暴躁又敏感,與音樂學院的高層鬧翻,獨自去了意大利南方,在輕音樂團裡當指揮,不定期巡演,過流浪漢生活。大概他自己就是一位鄉村騎士。

西西里這個島嶼一直存在於古典音樂中,有《西西里舞曲》、《西西里晚禱》、《鄉村騎士》,那裡有海水、好聽的歌謠和如長笛音一般美妙的橙花香味的風。而我們是在電影中看見西西里風情的。《天堂電影院》裡面那些用小石塊鋪成的崎嶇小徑和廣場,《教父》裡面的田園生活和古老別墅,還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美人莫妮卡·貝魯奇,那才叫意大利美人啊,身材飽滿馥郁,眼角和烏髮裡都藏著歐洲的古老哀傷。那些電影都是個人的、懷鄉者的視角。

但在《鄉村騎士》裡面,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西西里風俗,它幾乎可以看作一部西西里島的風俗歌劇,類似我們的「印象麗江」系列。

開篇,人們挽著農具穿過山林草場,歌聲飛揚,「雲雀歌唱著,穿過桃金娘花的花葉,穿過金色的田野」,這首歌叫《檸檬花正飄香》。西西里島的鄉村生活,像一幅油畫展現在眼前。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的一座島嶼,非常炎熱,因活火山的礦物滋養成了一片農業天堂,盛產葡萄、橄欖和檸檬。那裡的農人住一種叫作Pagglialore的塔樓,樓下養雞養驢,樓上住人。

之後,天亮了。那一天是傳統復活節,慶祝耶穌復活的日子。人們用鮮花裝飾馬車,少女們換上鮮紅點綴金線的節日衣裙,戴小圓帽,披淺藍色頭巾,擠在街頭唱歌跳舞。人們在等待遊行隊伍。在復活節那天,教堂裡的耶穌神像被神職人員扛到街頭遊行,接受人們的膜拜祈禱,然後又被送回教堂,烏壓壓的人群尾隨遊行隊伍來到教堂做彌撒。

唯獨圖裡杜的黑衣妻子,像一團不祥陰影盤旋在歡慶場面。她在節日裡唱著悲痛欲絕的歌,嫉妒丈夫與羅拉的愛情。人們的佔有慾多麼可怕。意大利人的激情來自慾望,而慾望是盲目的,排遣不當容易釀成悲劇。在這裡,激情是愛,是偷情,也是決鬥。這部歌劇真正感人的,並非載歌載舞的風俗場景,而是歌中燃燒著的愛與仇。洋溢的愛與決絕的恨,都只能歌唱陳訴,就是姜文說的「像一個火兒,把天點著」,音樂中的激情就像美得不真實的黃昏。

真正讓人忘掉愛恨的,同樣是音樂,是那一段優美的間奏曲成就了這部歌劇。如今我們總是會在音樂會裡聽到。這首間奏曲的源頭,應該是西西里民謠的優美和對美好鄉村生活的讚頌。聽到這裡我發現,這樣恬靜優美的樂句,歲月靜美的嚮往,大概只能滋生在激烈的愛與鮮血淋漓的仇恨中吧。它為後面的悲劇預先唱了一首哀美的輓歌。

即使耶穌復活,人間的罪也不得減免。音樂是否可以成為一種救贖?

西西里島長期被外族統治,那裡的人不再信任政府機構,也不相信法律,他們只相信家族,逐漸形成以家族為核心的黑手黨。《教父》講的就是意大利黑手黨遷往紐約的歷史。西西里島是教父一家人的鄉愁。麥克來這裡避風頭的那段時間是這部黑幫電影唯一一段田園牧歌。他感覺自己回到了家,紐約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他找了個姑娘,差不多想在這裡待一輩子。

可是沒過幾天,新娘和汽車一起炸了。後來麥克再沒有提起這個女子,好像她從未存在。這是他成為教父的秘密。那時候他已經知道,田園牧歌不屬於他,成為新教父就是他的命運。

他只是在這段音樂中想念過她一次。

《第五元素》:拉美莫爾的露琪亞

現在看來,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成就的是一首歌劇詠歎調。在外星球劇院裡面,幕布開啟,藍血人Diva從哀傷的長笛聲裡走出來,走到燈光下,幽幽唱起《香燭已燃起》,哀美驚動了四座。在混亂緊迫的劇情中,人們與男主角迷離的眼神一起忽然安靜了下來。

那個瞬間令我這樣的音樂人感到深深自豪。即使到了太空時代,即使外星人,仍然會被人類的優美音樂感動,心醉神迷。只有音樂,只有音樂中深沉而無垠的情感值得讚頌。這裡其實已經暗示了最後的「第五元素」,水、火、土、風之後,不可或缺的就是「愛」。

她在唱什麼呢?

他悅耳的聲音吸引了我,

那聲音進入我心的最深處。

愛德格多,我再次是你的。

我逃離你的敵人,

一陣顫抖穿越我的身體,

每根毛髮都在發抖,

我的步伐搖晃,

與我在那泉水旁一起坐下。

在歌劇中,那女孩此時已經神情恍惚發了瘋。好吧,最美的是女神,最美的詠歎調屬於女神經病。她是露琪亞,《拉美莫爾的露琪亞》。

多尼采蒂寫這部歌劇的時候已近40歲,終於靠它一舉成名。在此之前,他已寫出了《愛的甘醇》,日後也成為他的代表作,《拉美莫爾的露琪亞》讓他受到更多關注,如今上演率也非常高。多尼采蒂不是最出名的歌劇作曲家,算不上巨匠,但他是天才,寫得又快又好又多,一共寫了75部歌劇,當時與羅西尼、貝裡尼齊名,也影響了後來的歌劇大師們。當年有三位歌劇家三足鼎立,羅西尼寫到37歲,忽然謎一般封筆了;貝裡尼34歲英年早逝,只寫了11部歌劇;多尼采蒂算是最勤奮的,活到51歲,寫了75部。如今看起來,寫得多少其實差別不大。貝裡尼和多尼采蒂因為風格與羅西尼太接近而被淹沒在大師的光環之下,其實他們的音樂才能並不遜於羅西尼,我個人覺得他們的旋律似乎更優美抒情一些。

《香燭已燃起》如此動聽,旋律如此哀婉清晰,如同一股清泉在哥特式的昏暗夜幕裡脫穎而出。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可歌可泣的還有多尼采蒂的才華。

據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安妮女王執政時期的蘇格蘭。露琪亞和埃德加,就像朱麗葉與羅密歐,兩大世仇家族的後代,青春年華,狹路相逢,相愛和殉情都是不可逃離的命運。凡禁忌之處,必有慾望。激烈的愛總是發生在不可能的關係裡。

這部劇本改編自司各特的小說《拉美莫爾的新娘》。司格特是蘇格蘭著名的歷史小說家,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據說他幼時患小兒麻痺症,後來寫詩,卻淹沒在拜倫盛名之下無處發展,只好改寫歷史小說,最後終於成名。司各特非常高產,為了還債到晚年還在勤奮寫作,留下不少作品。樂迷們聽說司各特大多是因為舒伯特,舒伯特曾用他的詩作譜過不少歌曲,最著名的有《湖上夫人》。

露琪亞第一次出現在舞台上,看見噴泉邊的白色幽靈。她告訴女友,這是埃德加家族中的一位祖先曾愛慕過的姑娘,他因嫉妒而殺死了她。此時露琪亞心裡已有不祥預感。豎琴聲聲,露琪亞在噴泉邊歌唱,她歌中的憂傷清澈動人,讓人難忘。我記得那些音樂導賞文章裡面常常寫「用音樂刻畫形象」,這裡就是最清晰的刻畫吧,三筆兩刀就成。

裡面有好多好聽的歌。埃德加與露琪亞的幽會之歌,愛、激情、仇恨、溫柔、誓約都化作哀美的旋律,唱到酣暢淋漓,讓兩顆燃燒的相愛的心也得到解脫,甚至連兄長勸慰露琪亞的歌也非常委婉,聽不出居心不良。

大都會歌劇院的版本採用哥特式風格,與其他華麗的歌劇風格迥異。露琪亞的黑色絲綢外套,暗紅色的血,蒼白幽靈,森林,陰霾天空,黑魆魆的樹枝,造型都很經典。

那一場訂婚晚宴,讓我想起了《茶花女》。兄長執意要把露琪亞嫁給貴族阿圖羅,阿圖羅可以增強家族的政治勢力。他一邊偽造一封埃德加寫給新戀人的情書交給露琪亞,一邊找牧師遊說她為了家族的利益放棄與埃德加的盟誓。訂婚宴上,眾人的合唱熱鬧而優雅,露琪亞卻舉止失魂落魄,直到埃德加趕來大鬧訂婚禮。

最後一幕,在深色的大旋轉樓梯上,露琪亞把沾滿了血的頭紗拋下來。輕紗從空中飄落,像一聲歎息。在一片靜寂中,長笛聲悠揚,此時終於唱起了《香燭已燃起》,她已經徹底瘋狂,唱著噴泉邊的幽靈,癡癡等待埃德加。

我時常想,為什麼《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沒能成為《蝴蝶夫人》或《波西米亞人》那樣風靡世界的歌劇?是普契尼融合樂隊與人聲的能力超越多尼采蒂,是普契尼的劇情富有時代感,還是《露琪亞》劇情本身的戲劇力不足?這些問題都局部存在。如今看來,主要的缺陷顯然是人物太單薄,不夠立體真實,我聽詠歎調的時候總是忍不住猜想,露琪亞到底是怎樣的女人,一個純潔優雅的姑娘?遇見埃德加之後,她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發瘋有沒有性格上的預兆?而埃德加呢?他基本上完美得沒有一點破綻。他們如何相愛?這樣理性的男人會殉情麼?沒有細節,故事又老套,顯然不能成為有力度的感人的戲劇。《香燭已燃起》,詠歎調如此動人,對於歌劇來說依然不夠。

這樣一部浪漫抒情歌劇,無力,卻也很美,像午夜花園中輕歎的夜鶯,詠歎調就是它的目的。

《沉靜如海》

最初我被這部電影的標題吸引,於是點開視頻。本來打算看一眼就繼續寫專欄,結果一個半小時一口氣看完,中間竟沒顧上瞄一眼手機朋友圈。

故事簡單:二戰時期,在法國北方的海邊,少女簡妮和爺爺住在一起,她喜歡彈鋼琴,以教音樂課謀生。納粹進駐小城,家裡住進來一位德國軍官。這個敵人身材高大,目光憂鬱,他用法語對她說:「當我踏進你家,你在彈巴赫,最清純動人的一首,我最愛的一首。」

簡妮也是清純動人的姑娘,她彈的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最著名的一首,後來被古諾附加了一條旋律,改編成《聖母頌》。我看到這裡覺得編劇偷懶,竟找了這首盡人皆知的。這大概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巴赫音樂吧,我們的琴童考級,幾乎每一級的曲目都要在《十二平均律》裡面選一首賦格,考考孩子們的多聲部合作與感知能力。

德國人是納粹,卻喜愛音樂,他們來自音樂的故鄉。邪惡與美好就這樣集合在一個男子身上,讓家裡的空氣微妙起來。簡妮後來想起來,她彈的不就是德國音樂。

巴赫沉靜如海,是時鐘在嘀嗒不寧。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一共有48首,一首前奏曲搭配一首賦格曲。巴赫不是一個創新者,他擅長把一些傳統的形式寫到精純。他的主題都簡潔幹練,如一個論點,之後在不同的聲部和調性上反覆論證,最後再重申論點,就像下結論。這是一種非常理性的音樂邏輯,每個聲部每個音都有講究,沒有一個音多餘,沒有一個句子可移動可刪改,並且音樂組織嚴密而纏繞,可供細細聆聽,追溯每一個曲線的升降遊戲。據說在巴赫時代,音階的上上下下是有說法的,下行,如同神恩降臨人間;上行,是人間的讚美之歌向宇宙飛昇。巴赫的音樂難免與宗教和神學聯繫起來。他寫宗教作品,也寫世俗的音樂,為萊比錫教會工作的時候寫宗教合唱,為科籐的親王工作的時候主要寫世俗樂曲。有意思的是,現在聽起來,這些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的差別並不太大。宗教音樂裡面,有不少親切溫柔的細節,有滋有味的生活氣息;世俗音樂裡面,也有熱烈而圓融、溫柔而剛執的宗教力量。上帝在宇宙中,也在巴赫的心裡。上帝就在人間,它會在某些瞬間某些事物裡顯現,心有虔誠的人才能領會。

這樣一份純潔真摯的愛情,就是上帝在末日的現身吧,音樂與愛情讓人們看到一線希望,因而超越了種族、邪惡與仇恨。人們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而活下來,而獲得救贖的。在文明淪喪的黑暗時期,在價值混亂的年代,在信念理想紛紛幻滅的時候,我們相信真理依然存在,比如靠近音樂、生活與愛就是我們體會真理的方式。

在這部電影中,巴赫只是一個標識吧。它推翻敵我關係,也提出了質疑,為什麼德意志這個民族能夠出現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這樣的音樂家,也會出現納粹希特勒?這是無人能解釋的疑問,人類文明存在了幾千年之後依舊沒人能徹底瞭解人性。保羅·策蘭有一句詩:死亡這個來自德國的大師。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法蘭西組曲》,根據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法國猶太裔女作家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遺稿改編而成。遺稿有三部分,很像音樂的結構,第一部分「六月風暴」講兵荒馬亂的逃亡,在混亂中揭示真實人性;第二部分氣氛舒緩,就像交響曲中的「慢板」,有趣的是,它也叫「柔板」,標題是一個音樂表情記號「Dolce」;第三部分很可惜沒有完成。這部電影主要選材自第二部分「柔板」。

題材與《沉靜如海》非常類似,同樣是在納粹進駐法國時期,家裡來了一位軍官,他也一樣喜愛音樂,閒來彈琴作曲。不同的是,這裡有更複雜的人際關係。女人發現丈夫原來有情婦和孩子,納粹軍官默默懷念死去的妻子。敵人是癡情的,親人卻不仁不義,這些身邊的煩心事以各種方式撮合他們,鼓勵他們推開敵我關係擁抱在一起。音樂是紐帶。家中的鋼琴是她的陪嫁,她聽見他在鋼琴上彈一首陌生的旋律,非常好聽,知道他曾是一位作曲家,最後他離開時,把這首曲子的樂譜放在鋼琴上留給她,標題就叫《法蘭西組曲》。

《音樂會》

看完電影《音樂會》,有人眼淚滂沱,有人冷眼批判。

導演拉杜·米哈伊列亞努(Radu Mihaileanu)講了一個感人的音樂故事,大概是為了避免煽情,避免天才翻身血淚史的濫俗劇情,他在片中塞入了不少現實主義素材。音樂與政治的對立,生活鬧劇與高雅音樂的對照,枝節旁生到幾乎令他難以收拾。命運很荒誕,但沒有什麼比高貴的藝術家在生活面前喪失尊嚴更難堪。幸好有接地氣的音樂,使電影有了昇華音樂人生的力量。

故事發生在俄羅斯。天才指揮家安德烈因支持兩位猶太音樂家,在演出當場被俄共書記折斷了指揮棒,從此被貶職,在劇院裡做了30年清潔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樂團應邀去巴黎演出,於是召集當年一起被貶的哥們,組團去巴黎,想再現舊日輝煌。

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串起了整個樂隊和所有角色。安德烈對此曲耿耿於懷。當年正是演此曲時被打斷,如今一定要演完它才可了此餘生。其實他不是記仇的人,他溫和優柔,對音樂之外的世界知之甚少。他說他愛柴可夫斯基。愛柴可夫斯基就是愛祖國,憂心祖國的命運,也為當年才華橫溢卻被流放西伯利亞的猶太小提琴家蕾亞而惋惜。

巴黎的小提琴家安娜·瑪麗,在片中如一顆熠熠鑽石。她正是猶太小提琴家蕾亞的女兒,如今她功成名就舉世矚目,彷彿是命運的償還。

這首主題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命運和安德烈、蕾亞的遭遇竟非常相似。

1878年春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遭遇閃婚閃離,心情跌落谷底,又復發精神疾病。梅剋夫人資助他去歐洲旅行療養。在日內瓦湖畔的克拉倫,他在迷人的風景中疾筆如飛,將內心積鬱宣洩一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僅花了一個月時間一揮而就。他把曲子寄給當時的小提琴泰斗,匈牙利小提琴家利奧波德·奧爾(Leopold Auer)。這首曲子技法艱深,在當時幾乎沒法演奏。奧爾說待他改一改再來演出,可是譜子一去兩年無音訊。後來樂譜又輾轉到其他小提琴家手裡,也都因技法太難而無人敢試。最後還是俄國同胞,著名小提琴家勃羅茨基(Adolph Brodsky)在維也納的音樂會上首演了它。他頂著惡評如潮的壓力,將曲子帶去歐洲各地演奏。

現在看來,最諷刺的差評是偉大樂評家、音樂美學家漢斯立克給出的:

有那麼一陣子這首協奏曲還算是音樂,比例恰當,而且不無才華。但很快地,野蠻佔了上風並一直支配樂器直到第一樂章結束。小提琴不再是演奏出來的,它被硬生生地拉扯,被撕裂粉碎,被擊打得傷痕纍纍……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使我們第一次產生了這樣可怕的想法,就是音樂也可能玷污人的耳朵。

音樂史上不乏這樣當年被罵得狗血淋頭,後世被尊為絕代華章的樂曲,讓人覺得評論家簡直是音樂史上的丑角和大反派。但若是沒有這些敵人,誰來成全偉大的音樂大師?所謂音樂評論,有人奉為權威,有人只當是娛樂,只是在19世紀還沒有娛樂一說。可憐的老柴後來一直隨身帶著漢斯立克這篇惡毒評論,而且再也不碰小提琴協奏這勞什子曲了。終其一生,他只寫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這不能不叫漢斯立克負全責。

每一位走在時代前面的有創造力的藝術家,當年都難逃被誤解被詆毀的厄運。他們為藝術而生,不肯迎合大眾。令人扼腕的是不少天才居然被評論左右,不堅強不執著。試想,大眾都能理解的音樂,也太普通了吧。現在看來,好的古典音樂作品大多複雜,涵義豐富,被誤解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沒有誤解的都不算好作品。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如今與貝多芬、勃拉姆斯和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為古典音樂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當時的「技法艱深」,後來成了「小提琴技法訓練寶典」,這也與小提琴演奏技藝的發展有關。以前是魔鬼才能演奏的樂曲,如今通過專業訓練,音樂學院的學生幾乎都能勝任。而小提琴演奏技藝的開拓,都是仰仗柴可夫斯基這些大師們的想像力。

這首樂曲,幾乎就是這個電影故事的縮影,也許電影故事本身就是樂曲的延伸。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奏鳴曲,幾乎跌跌撞撞地,雜蕪粗暴,發力到冒犯了樂評人,卻突破了柴可夫斯基以往的舞劇中脫離人間的輕盈美好,生存的苦澀豐滿了他的音樂質地。這樣的鋪設,讓第二樂章那無與倫比的甘美旋律的回歸,如荒漠甘泉,聽得人滿心感激。第三樂章是一首熱烈的舞曲,在俄羅斯民俗舞蹈「特雷巴克」質樸的節奏中,人們加入狂歡,熱情投身生活。

電影末尾,音樂會還來不及排練,劇院的大幕已拉開了。幸好有獨奏家安娜撐場面。音樂會現場的狀況確實不脫離未排練的現實:稀稀拉拉,安德烈整個拖不動樂隊。安娜一開始找不到北,曲調拉得生硬,之後慢慢舒展,樂隊開始跟上她,逐漸自由游刃,直到她完全沉浸入音樂。最後,未及安娜瞭解自己的身世,電影在曲終時就結束了。而她在樂聲裡流露出領會的神情,音樂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部電影在微博上流傳的時候,引發上了年紀的音樂人各種唏噓。他們曾像劇中的音樂家那樣,被特殊年代摧毀了前程,葬送了青春,他們有類似記憶。記得木心在一篇小說裡寫一位鋼琴家,其中有一句:「反正活也不是死也不是的長段艱難歲月,我右手斷兩指,左手斷一指——到此,浩劫也算結束,又坐在什麼比賽的評委席上。」漫長的黑暗年月,只輕描淡寫帶過。

全篇小說裡,令他痛苦的是猜不透一個女人對他的情意。

但願我們都只記得生命中美好的音樂。

鋼琴故事

在很多電影中,都會出現一架漆黑的三角鋼琴。它被彈奏,或被當作一件古典美的傢俱作擺設,都是一件極重要的道具。它說明在這部電影中,有人活得羅曼蒂克。

至今想起來,鋼琴的絕美肖像是電影《鋼琴課》的那幅海報:冬季,灰藍色大海,鷗鳥翔集叫喚,黑裙婦人和伶俐女童沿著海岸線碎步奔跑。而這些人與景都是為了襯托沙灘上的一架大鋼琴。

遠處,一架黑色的九尺平台鋼琴,在天海之間沉默。

把鋼琴搬到沙灘上,或許這個舉動過於浪漫,這部電影中才會出現暴雨、爛泥、孤島、女人的蒼白皮膚和剁下一根手指的鮮血淋漓。意象粗暴,色調晦暗,令浪漫故事透出厚重迷離的震撼。鋼琴是文明世界的象徵,它發出的音樂卻激發了人們的原始愉悅,而土著貝恩斯,那個帶著艾達去海邊彈琴的男人,外表粗俗,不懂音樂,卻沉迷這個優美的樂器,懂得眼前這個沉默的女人的美。

他把鋼琴搬回家,提出要她來家中上鋼琴課。他當然不是想學鋼琴,她在琴聲裡陶醉的臉令他浮想聯翩。他們在鋼琴課中互相觸摸探測。鋼琴與情慾搭在一起,鋼琴曲忽然變得性感,情慾變得如音樂抽像。它們又是多麼相似,都令人顫抖,都有關寂寞,都容易消散。

在另一部電影《鋼琴家》中,不僅鋼琴,連同那個英俊的鋼琴家,都成了電影的道具。

青春期的兩姐妹,一起愛上了鄰家的日裔鋼琴家。他才華橫溢,很出名,長相英俊修長,有一種音樂家特有的瘦削。他的異國身份,他的音樂家的光環和盛名,都說明這是一個遙遠的、將永遠陌生的暗戀對象。他不真實。

在此,鋼琴家是少女成長過程中的偶像,他激發了一對姐妹的愛與肉體的甦醒。與所有的暗戀故事一樣,鋼琴家只是現了現身,接下來的所有情節都是姐妹倆孤單的影子。她們在這個秘密的包裹中長大了。姐姐被這段感情塑造成了一個風姿綽約的知性女子,心裡堵著這個鋼琴家,不時發怔。妹妹有時會接到鋼琴家的電話,瞞著姐姐與他幽會。在此,姐姐代表純潔深邃的精神之愛,妹妹代表無邪的肉體之欲。最終,鋼琴家選擇的是妹妹,選擇了情慾,避開了姐姐的愛情。

姐姐是片中主角,她是心懷愛情的孤獨人,她執迷、恍惚、虛脫,在場景裡魂不守舍。她就像愛情本身。這個電影借助一個鋼琴家的形象來訴說愛的孤獨。這樣不具體的愛情,一個陌生的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牽引你穿過生命的極限,徹底改變了你的命運?這是人們對愛情的共同疑惑,卻是它最真實的模樣。不僅愛情,還有理想、信仰,這些普度眾生的精神信念,都是這樣強大而虛無的幻象。

還記得有一部叫作《鋼琴家的靈慾樂章》的電影,說的是音樂與人類本能的息息相通。主角格瑞傑是一個真實人物。這位孩童脾氣的鋼琴家,自小受音樂與母親的寵溺。他的母親因為生了一個天才,既驕傲又擔憂,覺得身負一個聖母的責任,竭盡全力維護他的秉性。格瑞傑成長為一個粗俗的天才,無視一切世俗約束,珍視自己的一切自然感應。他灼熱、自由、純潔、嗜血、好戰、好虐戀、情慾旺盛、有戀母情結。

他對前來學琴的女鋼琴家說:「你要做囚犯嗎?你要活在辛苦和服從中嗎?你要為這個木頭(鋼琴)放棄人生嗎?你覺得這是種成就嗎?那就不是藝術了,因為你有企圖心,因為你很希望成功,因為你認為這個木頭等於你的生命。」

音樂是人類情感的最直接表露,它是最原始、最抽像的藝術,也是一種本能,因此真正懂得音樂的天才比常人更能體會那些在文明進程中逐漸遺失的人類本能。他渴望快感與痛苦,渴望深切感知生而為人的蓬勃能量,這些本能又促使他更深入地體會音樂。

這部電影的原名叫Passion ,激情,passion也是一個音樂名詞,是「受難曲」的意思。「受難曲」是指講述耶穌受難的合唱音樂。這個「激情」的曲名,將耶穌的受難闡釋為世上最偉大的激情。電影中有一個觸目驚心的鏡頭:格瑞傑用穿上線的針刺穿了自己的皮膚,讓被血染紅的絲線一圈一圈包裹自己的裸體。叫人想起基督教的古老苦修,在痛苦、禁食與冥想中脫離世俗,以求在精神上感知神的旨意。

那些天賦異稟離經叛道的天才們,注定都是受難者。

《你的扣肉》

作為職業音樂人,說實話我聽音樂有時候像例行公事,聽和聲、聽轉調、聽結構、聽對位聲部,集中精神恨不得讓一段樂聲在心裡一行一行打印樂譜出來。所以,新來的音樂治療老師說,她開的音樂藥方可治療失眠和焦慮症,我和同事們齊聲質問:那你給我們治治?帶著一種職業病似的驕傲。

可是聽到《麥兜當當伴我心》的最後一首歌,從小耳熟能詳的《乘著歌聲的翅膀》,我竟有點哽咽。好像第一次聽見那樣完美的旋律,天國的歌唱,「聖潔」這個詞原來不只是存在於詩歌中——「乘著這歌聲的翅膀,愛人請隨我前往。去到那恆河的邊上,世間最美的地方。那綻放著紅花的庭院,被安詳的月光渲染。玉蓮花在安靜地等待,他心愛的姑娘來到,紫羅蘭微笑地輕語,仰望著那漫天星辰。」我再次相信,歌聲就是這個世界的信仰和智慧。

麥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隻樂呵呵的小豬遭遇各種耍弄逗人開心,表面歡笑背後淒涼,大到關照股市沉浮國計民生,小則吃喝拉撒的艱難小日子。看到後面,我發現《麥兜當當伴我心》其實是一部兒童音樂動畫片。我想作者一開始可能沒想過拍成音樂片,只是麥兜們沒得高級玩具玩,只好啃啃糖炒栗子唱唱歌,順便成了名歌薈萃。就像春田花花幼兒園,欠債太多實在辦不下去了,小草根們英文又不好,只好行走江湖「賣口條」,生計所迫走上賣藝之路。麥兜這隻小豬唱歌解解悶,逗逗樂,順便還混個飯吃,沒想到還當上了華仔演唱會的嘉賓呢。如此歪打正著,讓麥兜故事很幸運地沒有變成草根勵志劇。如果說這是兒童音樂片,那也是沒有教學指標,不經意地寓教於樂了。

看麥兜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童聲合唱的美好是從何而來?讓我這個在音樂學院裡聽膩了各種合唱的老師,聽來也似夏日喝涼茶,渾身舒暢。或許因為它出現在最世俗、最無奈的底層生活,一片仙音,讓人一聽立刻昇華了,世界和平了,連債主也成了朋友。就像麥兜的主題歌《你的扣肉》,就解釋了這部音樂電影的成功所在。

「我願似一塊扣肉,我願似一塊扣肉,扣住你梅菜扣住你手」,顯然,歌者是吃貨,且是文藝范兒的吃貨,能從梅菜扣肉裡吃出和愛人永不分離的味道。不僅有愛情宣言,還有人生感悟——「風吹柳絮,茫茫難聚,隨著風吹,飄來飄去」。這首歌將巴哈貝爾的《卡農》填詞給麥兜們唱,模仿舒伯特給巴赫的前奏曲寫成《聖母頌》那樣,給《卡農》附加了一個獨唱聲部,給華仔唱。

麥兜們的歌選得十分有品位,這不奇怪,麥兜他媽麥家碧是一位大隱隱於市的高人,連梅菜扣肉飯都是巴洛克風。就像張愛玲說她不懂古典音樂,表示自己驕傲到可以放低身段。除了門德爾松和巴哈貝爾,還有舒伯特、比才(Georges Bizet)的《鬥牛士》、童謠《瑪麗有只小羔羊》。把「兩隻老虎」唱成「夏日雞雞」,將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唱成「是你一身豬腩肉」,用茶餐廳菜單唱出對古典音樂最樸素的感情。「你可能是歌唱得太久了,早已忘了內心深處,竄來竄去的那份感動啊。」麥兜一聽華仔唱歌就想急便便,「其實我可能不是肚子在動,只是感動,其實我也不知道什麼叫感動,只是心裡直翻騰著。有一點兒想哭,很難受,也很開心。」麥兜一聽華仔唱歌,就吵著急便便。這急便便的感動,簡直就是莫扎特的靈魂所在。而且,你看,舞台上那些大演奏家們最投入最感動的時候,看起來不都是急便便的樣子?

薰衣草之味

這部《等愛的女孩》還有另一個譯名《薰衣草女人》,我覺得更適合此片。

1930年代的英國,兩個老姐妹在海島小鎮上靜靜生活。有一天,海浪送來了一個昏迷的男孩,他叫安德裡·馬洛斯基,波蘭人,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這個青春甜美的男孩,帶來了陽光和清風的氣息。

英國的鄉村生活真叫人嚮往。小碎花圖案的睡裙,暗黃的書頁,五斗櫥上一道一道磨得水滑的木紋,麻布蕾絲,野餐籃子,粗瓷餐具……人閒桂花落。在靜悄悄的午後,可以聞見風裡的薰衣草香,陽光裡曬棉被的味道,還有人們在愛情中的一絲絲悸動。

在這個寂寞的小鎮,50多歲的妹妹厄休拉從未經歷過愛情。這個男孩,讓她有了一副哀愁、尷尬又委屈的面容。朱迪·丹奇將這種難以啟齒的糾結演得很傳神,前一秒歡喜後一秒幽怨哀傷,如秋花開到沉醉。愛是什麼呢?也許是讓你發現了另一個更溫柔美好的自己。這個男孩是忽然來的,也會忽然而去,像童話中人一樣沒有來歷沒有過去,他像愛情那樣不真實。

只是我們後來才明白,這樣不真實的,才算愛情。

我像第一次聽見小提琴的聲音那樣,聽見它的纏繞與悠揚,我寫過上百次的所謂「觸動心弦」之音。

男孩在片中拉奏了不少曲子,都是些聽著熟悉卻常叫不上名字的琴曲,如馬斯奈(Jules Massenet)的《沉思曲》,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的《威尼斯狂歡節》,德彪西的《亞麻色頭髮的少女》,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的《引子與塔蘭台拉》。為他配曲的是與片中男孩神似的美男小提琴家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

夜色無邊。男孩站在海邊拉琴。深夜的魔法師,星星從他手中跌落。琴聲如線被風吹斷,飄遠。海風將他凍僵,手已不聽使喚。琴音卻越發熱情激昂,和著海浪傳至大海另一頭。音樂裡有一顆年輕熱切的心。

小鎮與這場邂逅,對男孩來說是一個命定的機緣,他得救並且收穫了命運轉機。他的鄰居是一位來此地度假寫生的女畫家,她聽見琴音裡的細膩情感,向她的身為小提琴大師的哥哥推薦了這位男孩。故事的結尾,是男孩在大師的指揮下,與英國BBC廣播樂團合作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我聽了半天,覺得這首曲子熟悉又陌生,一時想不起來是十大協奏曲中的哪一首。後來才知道,這是配樂家根據主題音樂原創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僅5分鐘,它的哀傷的激情與浪漫,倒是深得門德爾松和老柴小提琴協奏曲的真傳。

片中的原創配樂也十分出色,用音簡約,英國式的內斂優雅。最後的協奏曲,男孩奏得心潮起伏,暗香浮動。這個風過不留痕的男孩,他心裡也是有飽滿情意的。

為這部電影配樂的是英國著名電影作曲家奈吉爾·海斯。他的配樂作品還有《海蒂探案》、《不該發生的事》。

《穿T恤聽古典音樂》